APP下载

无解说词纪录片的影像魅力

2022-06-14李微

传播与版权 2022年6期

李微

[摘要] 《牛铃之声》是一部无解说词电影纪录片,整部影片的声音元素虽然只有少量背景音乐、简单的同期声和其他环境音效,但是由于创作者巧妙运用光线、影调、景别、声画关系等视听语言元素进行温情叙事,作品在看似平淡舒缓的叙事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影像魅力。该片在上映后收获超高票房,受到普通观众的喜爱,获得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在韩国纪录片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无解说纪录片;《牛铃之声》;艺术真实

《牛铃之声》的导演李忠烈将摄像机的镜头从韩剧风靡一时的时尚都市转向落后荒凉的农村和田间地头,以倒叙的电影手法,娓娓讲述毕生勤于劳作的一对年过八旬的农村老夫妇崔益钧、李三顺和一头老黄牛相伴数十年的故事。2009年初,这部投资仅人民币200万元左右的无解说词纪录片公映,并创下超过1.2亿元的票房收入,成为韩国目前票房最高的纪录片。该片还先后荣获第1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和第45届百想艺术大赏最佳新人导演奖,成为刷新韩国独立电影历史的纪录片佳作。

一、无解说词纪录片的特点

纪录片以纪实为基本美学特征,是一种非虚构、叙事的大众影像传媒作品。从某种意义上看,“纪录片”等同于“纪实影像”[1],真实和客观成为纪录片最本质的特征。在有解说词或全解说词的纪录片中,观众常处于被动接受,不需要去思考[2]。与大量使用解说词的纪录片相比,无解说词纪录片充分追求写实的艺术风格,创作者不会刻意进行主观引导或暗示,而是最大限度地消除自身的主觀意图,由观众自行解读和分析画面内容。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叙事手法,往往蕴含深厚的叙事功底,最大限度地保证影像的本质真实和艺术真实。纪录片不用解说词的创作理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直接电影和法国的真理电影,它既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策略,又是丰富影像艺术形式的有效手段,使客观世界的人及其生活充分展现最本真、最质朴的深层含义。国内外优秀的无解说词纪录片大都非常注重景别、光线、影调、构图等视听语言元素的综合运用,强化影像的审美和艺术效果,增强画面内容的影像和声音对观众的代入感,具有更好的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引发观众在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共情与共鸣。

二、《牛铃之声》的影像魅力

无解说词纪录片大多以现实的普通人,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为表达对象,把他们的生活状态及其与命运的博弈客观地记录下来,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3]。《牛铃之声》的导演把镜头对准在农村辛勤劳作的老夫妇和老黄牛,持续跟踪拍摄,历时3年多。该片创作的基本素材全部是实拍的影像和实录的同期声,没有任何“搬演”或摆拍内容,后期剪辑仅在前期素材的必要之处加入少量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同时,导演始终采取“旁观者”和“观察者”的策略,真实客观记录,不介入被摄主体的任何活动,原汁原味地展现老农夫妇原生态的日常生活。导演还娴熟运用光线、影调、景别、长镜头、空镜头等,并利用镜头的推、拉、摇、移、跟等技巧,使该片画面具有诗意般的美学效果,极大地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让观众强烈感受劳作的艰辛、生命的坚韧和人与动物之间浓厚的情感。

(一)画面风格舒缓而质朴

《牛铃之声》大量运用长镜头来控制叙事节奏,真实反映缓慢的田园生活,记录老农夫妇与老黄牛行动不便的现实情况,画面始终保持舒缓的节奏。影片虽然展现司空见惯的农村生活画面,但是其作品主题交织着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生存与死亡等厚重而直击观众灵魂深处的哲理思考,让观众在平常之景、平凡之人、平淡之事中感受不寻常之情和不普通之意,通过平实质朴的画面,体会劳动的艰辛、年迈的无奈、爱与生命的厚重等精神层面的意义,这也是影片让人震撼之处。在后期剪辑时,虽然该片(全片时长78分22秒)几乎没有使用任何特效,但是画面的美学效果和写意风格十分突出,镜头和段落之间的组接极其流畅自然。比如,影片第37分15秒至55秒,老农夫妇坐在牛车上,沿着空无一人的道路从画面右侧缓缓进入,道路几乎掩映在两边翠绿的树木和野草之中,画面非常宁静,节奏极为舒缓。镜头还用固定机位和远景镜头记录牛车从画面右侧缓慢前行到画面中间的过程,期间有一辆摩托车疾驰而过,摩托车的速度与牛车的速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紧接着镜头转场,画面呈现一座房屋密布的城市,这与镜头中空旷的道路和田野风貌形成强烈对比,造成极大视觉反差。又如,影片第65分27秒至57秒,老农没卖掉老黄牛,坐着牛车回家了,此处导演用一个运动长镜头来逆光拍摄牛车缓慢从一座桥的一端向另一端行进的过程。当镜头拉到画面右侧时,出现一丛芦苇,镜头停止运动,画面固定下来:芦苇作为前景,伴随微风的吹拂轻轻摆动,大桥斜跨于画面中间,夕阳泛着金黄色的光晕挂在画面左边斜上方。观众可以看见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牛车相对,并缓缓骑行而过,画面充盈着不时传来的清脆悦耳的牛铃之声和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在这个大全景式的构图中,持续30秒左右的长镜头让画面如剪影般纯美而宁静、温暖又恬淡,影像的光影和构图效果让人深感震撼。

临近影片结尾,与老农夫妇相伴近40年的老黄牛病逝。当工人用挖掘机填土掩埋它时,两位老人面无表情地呆坐在田间两端,这里离老黄牛被掩埋的地方很近。老妇人木然地望着老黄牛被埋的地方,老农夫脑袋耷拉着,不忍看向老黄牛被掩埋的地方。这一刻,时间、生命、情感和画面静止,这个固定机位的镜头持续了15秒,然后镜头以渐隐方式转场,白雪飞落的画面和寒风凛冽的画外音出现。两位老人内心的悲痛和凄凉之感以及他们对老黄牛的万般不舍之情,通过影像,从画面中满溢而出,引发观众内心强烈的共鸣。

(二)影像内容真实而震撼

纪录片除了追求本质真实,还要追求艺术真实,即“真实感”,作品既要最大限度地隐藏创作者的理念和观点,又必须暗含创作者一定的主观意图,要有思想和灵魂、深度和内涵。《牛铃之声》的导演在长达数年的跟拍过程中,始终采取不介入、旁观和忠实记录的方式,让老农夫妇与老黄牛的日常生活和农作画面通过镜头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保持生活的本真状态。

虽然在现实意义上,记录所呈现的“讯息真实”是观众从纪录片中所感知、获取的“艺术真实”,但是其实际上由“假定真实”通过叙事转译建构而成[4]。在艺术真实方面,《牛铃之声》特别擅长运用不同的景别进行叙事,并对画面进行艺术化处理。首先,该片运用大量特写。特写不仅能很好地刻画人物形象,而且对渲染气氛、营造意境起到强烈的助推作用。比如,影片第64分41秒,在牛只贩卖市场上,当老农故意喊出高价让老黄牛卖不掉时,镜头抓拍到老黄牛眼睛里掉下来的一滴泪。这个特写画面很好地表现了老黄牛预感自己将被卖掉而感到深深的悲伤,及其对老农万分的不舍之情,让觀众不禁潸然泪下。其次,该片娴熟使用近景。该片多次使用近景表现老农和老黄牛一起行走的情形,老农和老黄牛在动作、姿态、步伐和速度节奏上的一致性,无不让观众震撼和感叹。老农和老黄牛相伴相守近40年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这也为该片结尾老黄牛病逝,老农的不舍和悲伤之情进行了铺垫。最后,该片交替使用多种景别。影片第55分59秒至57分20秒,老农夫妇的9个子女衣着光鲜地从城里回来,通过全景镜头,观众可以看到老农夫妇一家人晚上聚在一起吃烤肉,子女有说有笑,但老农夫妇却坐在远离子女的角落里,像局外人一样。在老农夫妇的儿女劝说老农卖掉老黄牛时,镜头变为中景,画面呈现老农夫妇茫然无措的表情。然后景别变为特写,随着老农夫妇儿女劝说的加剧,老农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眼神充满无奈、无助和失落。该片全景、中景、特写等交替使用,很好地营造热闹与冷清、衰老与年轻、传统与现代、(对老黄牛)炽爱与(亲情)冷漠的反差,预示着老黄牛的命运及其在这个家庭中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矛盾。

(三)镜头处理生活而诗意

《牛铃之声》将镜头对准的是老农夫妇与老黄牛平淡无奇的田间劳作和日常生活,画面蕴含浓烈的意蕴和诗意之美。在意境的营造方面,影片借助较多的景物和细节进行建构,如该片反复出现老黄牛黯淡的眼神、脖下的牛铃等。影片第62分22秒至35秒,老农去市场贩卖老黄牛时,导演采用固定机位、逆光、大全景的方式进行拍摄。画面左侧是一棵大树,画面右侧是朝阳四射的光芒,老农坐在牛车上缓慢行进。当牛头处于光晕的焦点处时,老黄牛突然停下,画面随之静止。此时,整个画面像剪影般美好而意蕴无穷。同时,为了营造意境,抒发情感,该片采用很多空镜头,比如,红色蜻蜓落在一枝花上、绿色蚱蜢趴在稻谷叶上啃食、金色夕阳的余晖挥洒在大地上等。这些空镜头的使用,不但使影片画面与农村生活非常吻合,而且让画面富有生机,为平淡无奇的田间地头增加亮丽色彩,平添不少灵动和诗意效果。影片结尾是一个开放式的长镜头,微风吹过稻田,老农默默地坐在一棵大树下,忧郁地看着老黄牛曾经劳作过数十年的农田黯然发呆;树干很粗大,老人的身形却非常瘦弱。同时,导演采用大全景进行拍摄,老人好像一座冷峻静止的雕塑,一动不动,显得非常憔悴、孤单。此时,在油画般的空旷画面中,一个黑色塑料袋裸露在黄土上、随风在没有一丝绿意的田地里轻轻晃动。这让观众更加感叹老农与老黄牛之间浓浓的情感,并为老农失去老黄牛后的生活感到担心,影片意蕴无穷,回味悠长。

(四)声画关系简洁而恬淡

《牛铃之声》没有采用纪录片常用的“解说词+画面”模式,而是通过无解说词方式,在简洁的音乐、写实的场景和现场同期声的共同作用下,巧妙营造该片艺术性和逼真性兼具的艺术风格。影片多次出现老农夫妇用老式收音机听歌曲和新闻的画面,声画同步展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很好地表现老农夫妇对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执着与坚守。同时,影片以牛铃声、虫鸣声、滴水声、老黄牛的叫声等这些质朴的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作为同期声,让画面显得十分空灵而真实。该片出现最多的声音是老黄牛脖子上的铃铛晃动时发出的“牛铃之声”,贯穿始终,让观众印象深刻。该片导演虽未刻意加以强调,也没有重点进行渲染,但每次牛铃声响起,推动叙事一点点地展开。比如,影片第1分45秒至2分33秒,老农坐在牛车上,牛车慢慢前行,老黄牛脖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位于开篇的“牛铃之声”既契合主题,又为此后老农与老黄牛之间的故事奠定叙事基础。此外,该片音乐出现的地方并不多,但是有两个画面运用的音乐却让观众印象特别深刻。其中,影片第64分23秒,迫于子女的压力,准备卖牛的老农故意喊出高价使老黄牛卖不出去,当众人嘲笑老黄牛不值钱时,老农茫然地坐在牛栏上看着老黄牛发呆。此时,旋律简单、节奏舒缓、悲伤的音乐响起。随后导演更是抓拍到老黄牛眼睛里掉下的一滴泪,音乐和画面所表现的情绪完全融合。老黄牛与老农之间的不舍与深情,在声画同步中被进一步强化,把用解说词难以言说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可以轻而易举地被记录,但要让生活变得生动起来,唯有细节[5]。《牛铃之声》的细节运用也恰到好处,既让观众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又没有过度煽情。全片最让观众触动的细节画面出现于影片72分18秒,瘦骨嶙峋、即将死去的老黄牛蜷缩在牛棚里,牛头有气无力地耷拉在牛棚最低矮的一根护栏上,眼里满含浑浊的泪水。无论老农和兽医怎么努力,它再也站不起来了。老农意识到老黄牛生命将尽,便用颤抖、布满老茧的双手挥刀割下了套在老黄牛牛鼻上近40年的牵牛绳。影片72分55秒,老黄牛艰难地抬头望了一眼老农,脑袋缓缓地垂落下来,停止了呼吸。伴随老妇人不舍的唠叨和老农黯然神伤的表情,全片音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由舒缓转为高亢激昂。同时,镜头从老黄牛身上移开,一直往前推,在观众眼前慢慢呈现老黄牛在生命的最后还给老农夫妇拉回来的堆积如山的冬日里用于烧火取暖的柴枝。这个长镜头持续近20秒,极其自然而又强烈地调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对老黄牛不图回报、默默付出,直至生命最后无声无息地逝去而悄然落泪、感慨万千。

三、结语

纪录片的话语权大都由创作者掌握,《牛铃之声》的创作者却把对影像和声音符号进行解读的权利完全赋予观众。影片在忠实记录的基础上蕴含真挚情感,通过巧妙运用视听语言元素,利用影像和声音营造意境之美、诗意之美、人性之美。同时,影片导演坚持不懈地跟踪拍摄,克服艰辛,付出努力,这也是该片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非常值得纪录片专业创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学习、借鉴和效仿。

[参考文献]

[1]聂欣如.“纪录片”概念:一种源自认知语言学的阐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62-69,106.

[2]徐锦,宋杰.历史与本体语境下的纪录片观念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21(03):145-152.

[3]张力.视听的剥离与融合:无解说纪录片的类型和表达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4):123-126.

[4]张文东.记录·叙事·隐喻:纪录片美学的三个关键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05):108-112,117.

[5]杨晓军.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的四重叙事机制探析[J].电影文学,2021(06):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