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区微治理路径探析
2022-06-14李兰英宋智平曾静李进王竞
李兰英 宋智平 曾静 李进 王竞
摘 要:社区微治理让治理进入更微观和更细化的具体层面:治理层级下移,治理内容更具体化,治理方式更细化,治理主体有更大空间和自由度。通过对井研县研经社区微治理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微文化,大情怀;微主体,大协同;微项目,大民生;微信息,大网络;微“众筹”,大同心。与此同时,在微治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微机制不顺;微资源不足;微行动不力等。为此,应理顺治理机制,加强资源保障,提升微行动力。
关键词:乡镇社区;微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2.03.014
文章编号::1009-6922(2022)03-107-06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关键在基层,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各项政策落地的具体工作在基层。治理更加结合地方实际、更具地域特色是基层治理的深化和创新。微治理是对社区治理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它让治理进入更微观和更细化的具体层面:治理层级不断下移,治理内容更具体化,治理方式更细化,治理主体有更大空间和自由度。井研县研经社区具有一般乡镇社区的主要特点,在乡镇社区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研经社区一直在探究微治理方式,立足社区历史文化,发挥党组织引领、社会组织协同、居民多元参与的作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既促进社区治理更科学、更完善,又为乡镇社区微治理提供参考。
一、井研县研经社区微治理的现状
(一)井研县研经社区的基本情况
研经社区隶属井研县研经镇,是全镇唯一的社区,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辖区有4个居民小组、2个网格,居(村)民共有764户、2358人,具有一般乡镇农村社区的特点。从人口身份结构看,农民和居民占比相当;从年龄结构看,社区居民年龄普遍偏大;从居民学历结构看,社区居民以初高中文化水平居多;从业态结构看,社区居民主要从事小商品经济、与农业生产生活相关的服务业;从邻里关系看,社区居民血缘、业缘、地缘关系紧密,邻里之间熟悉度较高。居民对于社区服务需求、安全需求、环境卫生需求、文化健身需求等较高。
(二)井研县研经社区微治理的基本情况
1.居民在微治理中的参与度。研经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度较高。居民对于社区微治理抱着积极支持的态度,认为“社区建设,人人有责,应该支持”的人数占比达到54%。从社区微治理的参与度与参与频率来看,活跃度较高,每年参与3~4次社区公共活动的人数占比达到42%;经常参与社区的各种志愿者组织或志愿者活动的人数占比达到35%。从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来看,排列前三的是:参与居委会选举占比86%;参与社区共建活动占比74%;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占比46%。由此可见,居民的政治意识较强,比较关注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对社区公益事业也较为上心。
2.社會组织在微治理中的协同度。目前,研经社区有5个公益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应急救援物资配送队、研经国风舞蹈队、老年协会、研经智囊团。在实际工作运行中,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扶贫帮困、疫情防控等领域充分发挥着作用。国风舞蹈队、老年协会、智囊团等文化组织通过文娱表演、比赛、文旅活动等形式,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健居民身体、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方面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3.党组织在微治理中的领导力。调研发现,在镇党委领导下,研经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微治理中展示出强劲的领导力,也展现出团结、引导、教育群众的引领能力。在思想上,研经社区党支部以“听听群众的呼声、摸摸自己的良心、看看自己的言行”为社区工作准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同时,立足研经文有经学大师廖平、武有辛亥元勋熊克武的禀赋,深挖历史文化资源。
二、井研县研经社区微治理的主要特点
(一)微文化,大情怀
1.社区文化内核——识大体,顾大局。研经社区充分发挥辛亥元勋熊克武故居的文旅教育功能。社区负责对故居的日常维护、熊克武先生生平介绍、游客接待等;深挖辛亥元勋熊克武的民主革命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周恩来同志对熊克武的高度评价“识大体,顾大局”作为研经人的为人之道,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2.百姓家风家训——耕读传家、孜孜以求。弘扬经学大师廖平孜孜以求、严谨治学的精神,以文化人,引领社区居民崇尚读书识礼、做事认真,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将国学融入小镇建设、学生教育、文艺宣传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在研经镇的APP、微信公众号、抖音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
3.社区干部工作准则——听听群众的呼声、摸摸自己的良心、看看自己的言行。社区干部把研经镇每一位老百姓的叮嘱当作对干部的勉励。社区教育党员干部时刻用革命先辈的精神鞭策自己,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引导社区居民遵纪守法、言行得体。同时,每年办社区“春晚”,评选“五好居民”“优秀退役军人”,让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让榜样带动社区形成良好的文明新风。
(二)微主体,大协同
1.社区党支部引领,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网格员协同治理。一是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采取镇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管理的方式,实现社区党组织全覆盖。吸纳社区各类社会骨干人才进入社区党组织班子。目前,研经镇的社区党组织班子有优秀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个体经营者等,他们按照分工处理社区事务的原则,引导社区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共建社区,做到大事共商、要事共决、难事共办。二是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在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发挥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三是居民小组、网格员在社区微治理中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2.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党员志愿服务队、公益服务组织、文化组织、各类协会等共同参与社区微治理。目前,研经社区通过文艺健身组织带动居民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每年社区文艺宣传队开展主题公益演出10余场次,还代表研经镇参加全县的文体活动或比赛,并多次获奖。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社区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环境卫生、安全工作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社区居民融入参与治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社区党组织的带动引领下,研经社区居民在社区微治理中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参与社区微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提升。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社区十分重视对特殊群体的关注。社区矫正与社区帮带等方式让特殊群体有生活、有尊严、有贡献。
(三)微项目,大民生
1.重视经济发展。近年来,研经社区通过持续不断的网络推广、电视宣传、直播带货等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居民及周边群众致富。目前,研经镇本土推出的“经品系列农产品”已小有名气,比如研经鸽子蛋、研经花卉苗木、蚕丝被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加强综合治理。近年来,研经社区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街道补充、调整路灯实现了街道亮化,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干部、志愿者、个体经营户等对社区卫生维护进行宣传,加大治理力度。
3.加强应急管理。研经社区在应急治理中采取加强预防、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的方式,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各类风险的应对。平时做好相关预案,针对各类风险灾害的具体特点做好相应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每个环节的预案工作。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通过“党群直播间-抗击疫情”专题直播、党员私家车标语义务宣传、山头广播、群发防控短信、微信推送、LED屏显示等多种形式加强防疫宣传,确保了全面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调解矛盾纠纷。研经社区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社区调委会坚持“调防结合,预防为主,各种手段,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采取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小组、能人调解、司法调解、公众调解等方式对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采取科学调解工作。连续5年无越级上访等现象发生,社区更加和谐安宁了。
(四)微信息,大网络
1.微信工作群。工作群是社区工作交流、信息上传下达、任务安排落实的有效途径。研经社区分门别类建立了社区工作者群、志愿服务团队群、研经智囊群、研经籍流动党员群等。通过微信群架起社区党群之间的桥梁,提升了社区工作效率。
2.凤舞研经公众号。研经社区利用其背靠舞凤山的地理优势,抓住舞凤山特色,取其凤凰涅槃的含义,打造凤舞研经公众号,寓意研经将浴火重生、蓬勃发展。同时,大力推送公众号,并及时更新、不断丰富,加大研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的宣传力度,展示研经发展新面貌。
3.研经社区抖音公众号。研经社区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抖音直播引入社区管理,建立研经社区抖音公众号,直播社区老百姓关注的事。采用直播带货的方式,推动研经网红烧烤、王家沟李子等研经农产品销量增加,促进百姓增收致富。每季度开通一次网络直播大厅,主要面向外出务工人员,邀请他们对社区的建设以及未来的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采取直播坝坝会的方式,让大家都来关注研经的发展,群策群力处理研经社区事务,使老百姓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自治能力不断提升。
(五)微“众筹”,大同心
1.智慧众筹——榕树集。社区居民每周一赶“榕树集”,在社区标志性大榕树下聚会,社区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讲政策、问困难、解疑惑、谋发展,在党组织与老百姓之间架起连心桥,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每月召开全体居民大会,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并进行现场回复。如果现场不能直接回复的,一周内将意见回复函送到意见人的手中,同时在公示栏、微信工作群里进行正面回复。
2.文化众筹——草根舞台。老百姓每逢节庆在社区院坝会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展示研经人的才艺和研经人的生活新气象,丰富百姓文化生活。让出门在外的研经人随时可以看到家乡的发展,同时也向社会宣传研经。
3.力量众筹——同心宴。在春节、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采取众筹方式举办同心宴。参宴者、厨师、文艺表演者、食材、服务、资金等都采用众筹的方式,自愿认领、报名参加,体现主人翁地位,融洽社区氛围。
三、社区微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微机制不顺
1.行政化趋向明显。长期以来,基层的管理方式一直处于强政府、弱社会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政府在政治、社会、经济各方面占主导地位,承担了原本不该承担或者难以承担好的职能。因此,政府在履职中就可能越位、错位、缺位。基层干部作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在实际运行中扮演着政府代理人的角色,行政色彩非常浓厚,服务意味相对比较淡薄。
2.组织力亟待提升。比如基层缺乏一些有特色的服务组织,如维权组织、调解组织、公益性组织、联结村(居)民个人利益与社区利益的共同体等组织。基层虽成立了社会福利组织、志愿者协会、中介组织、文体组织等各类非营利性组织,但是实际运行效果不佳。社区社会组织普遍存在覆盖面小、人力有限、形式化、零碎性等特点。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备案不规范,成立、解散随意性较强;内部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規章制度,约束力、凝聚力不强,对社区治理贡献的作用相当有限。
3.村(居)民主动性不高。村(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有所上升,但总体而言还没能转换角色身份,仍是将自己定位在“被”治理的角色上,较难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同时,受其文化水平、见识、思维、格局等影响,村(居)民往往只看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部分,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不足。
(二)微资源不足
1.社区人力资源保障不足。基层治理缺乏专业的治理人才,这导致基层治理专业性不强。目前,我国对社会事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专业设置不全、人才培养层次较低、培养规模偏小、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基层工作者专业技能的习得往往依赖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或者依靠“老带新”“传帮带”等方式。人才缺乏的结果就是基层治理专业性不强,精准性不高。
2.社区经费保障不足。基本物业配套、基础设施维护、人员办公费用和管理经费等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政府财政负担较重。而即便是这样,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与活动的开展依然是捉襟见肘。虽然研经社区采用众筹的办法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强,亟需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经费投入制度予以保障。
3.物质文化资源不足。研经社区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设施等物质资源不足问题依然是制约基层发展的瓶颈。比如研经街道狭窄、乡村道路不宽、垃圾清运有时不够及时、废污水处理度不高、生活用气保障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文化场地不足且常常被挤占,利用率较低;文化载体逐渐呈现网络一家独大的趋势,电视、报纸、电影、书刊、文化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已丧失了对村(居)民的吸引力;文化产品单一匮乏,很多传统文化活动正逐渐丧失吸引力并淡出居民的生活。
(三)微行动不力
1.治理共识度不高。基层社区微治理主体多元,其需求各不相同。比如调查问卷显示,居民对于社区治理的态度不同,对自身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价值贡献不一样,居民每个人的心愿不一样、关注点和兴奋点不一样,而个人往往又会从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角度去评价治理的重心和治理的效果,从而导致治理共识度不高。
2.微心愿表达不足。在社区微治理中,社区居民的微心愿表达受个人处境、环境、条件、学识、思维等各个维度的影响较大,对社区治理所持有的态度不一样,存在不善于表达、不愿意表达或者不能表达的微心愿[1]。因此,在社区微治理中,有时会存在只照顾了个别群体的利益和愿望而对其他群体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不到位的情况,导致群众对治理效果的印象大打折扣。
3.居民自主行动不力。乡镇社区微治理中,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意愿不高。具体表现在:“等靠要”思想较重,依赖于政府倡导,觉得“我”在为政府做事。同时,对社区事务的重视程度不一,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而忽视与自己个人利益无直接关联的事。比如民主权利的行使、社区志愿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公共环境的打造与公共资源的维护等。在社区动员下,居民的响应快慢不一,效果差别较大。
四、乡镇社区微治理的路径选择
社区微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研经社区微治理所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能够为乡镇社区微治理带来一些启示。
(一)理顺治理机制
1.治理去行政化。在微治理中,要推动治理主体思想转变,从管理转向精细服务,即将治理思路从“要把群众管理好”转变为“要为群众服务好”,立足群众需要开展“菜单式”服务。要推动基层党建向深入引领转变,在组织动员群众、工作总结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作用,努力解决基层治理“力量散”“管理乱”等问题。
2.培育微组织。推动社会组织从分散游离向聚集协同转变,政府一方面要破除“大包大揽”的行为理念;另一方面要正视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大作用,灵活运用购买服务、项目外包、保险等方式和市场机制,激发社会组织协同活力。
3.建立协同机制。通过加强信息沟通、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社区群众了解社区的党建、财务、重大事项等基本情况,引导群众理解、参与、支持社会治理。在治理中,要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榜样引导、积分制管理、党员干部引领、比学赶超等,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基层群众从徘徊观望向共建共治共享转变。
(二)加强资源保障
1.多元化保障经费。一是加强财政预算投入。县级层面,财政部门应逐步增加资金投入,保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及相关经费供给。民政部门要明确工作经费和补贴项目、标准和运行方式,保障并逐渐提高办公经费标准,落实好“权随责走、费随事转”[2]原则。乡镇政府对村(居)民人数摸排,按人头确定资金投入标准,每年将基层办公经费、党建经费等列入预算,做好经费保障。二是争取支持发展。以党建共建为契机,争取挂联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企业赞助基层建设,通过联合开展公益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的基层建设资金来源。认真梳理从村(社区)中走出的能人,加强互动联系,随时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通报家乡发展情况,争取他们支援家乡建设。三是发展集体经济。基层要开源节流、拓宽工作思路,充分盘活现有集体资源,探索创办服务型第三产业,发展“旅游+教育”、现代种养业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广开社区集体经济财源。
2.多角度培育人才。一是发挥基层干部“领头雁”作用。县级层面要配齐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加强领导班子的培训、管理、监督、检查,在服务群众中识别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考验干部,创新举措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二是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培训力度。通过社区治理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岗位锻炼、参观考察等方式,不断提升职业素养,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大对社区干部的考核激励,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完善、落实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3.多途径整合资源。一是争取政策支持,盘活社区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熊克武先生故居被民革中央命名为“民革党史教育基地”。要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与特色明清小镇建设整体开发,逐渐形成可以深度游览、深度探索的小镇游。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研经社区所开发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公众号等平台,做好研经特色产品宣传和销售。
(三)提升微行动力
1.变社区为家园——增强归属感。在社区微治理中,要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个性化发展。通过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标准研究、生产一条龙服务等,强化业缘关系。以家庭中最值得关注的老人和儿童两个群体为切入点,通过老年协会、留守儿童之家等特色社会组织,解决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和幼有所育、幼有所扶的问题,带动居民亲子关系、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2.变微心愿为同心圆——增强凝聚力。首先,在群众中宣传征集微心愿。通过公众号、社区宣传栏、坝坝会、发放问卷等向居民征集微心愿。通过微心愿的征集,巧妙地把我们需要弘扬什么、反对什么、崇尚什么、改正什么等问题让居民以自己心愿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完善乡规民约、社区管理规章制度和社区成员的行为准则,强化规范约束,发挥明导向、正民心、树新风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积分制管理与积分红黑榜,以奖惩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与约束。坚持以文养德,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坚持家风建设,倡导良好向上的家风,正向推动社区德治良性发展。
3.变家人为主人——增强主动性。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增加居民为社区做事、实现自我价值的機会。社区要努力实现“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去做,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去做,居民能做的交给居民去做”,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确保实现社区成员的个人权益和个人意愿。健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社会自治体系,形成自己参与并处理自己的事务、社区“事事有人管”、合法合情合理解决问题、群众参与监督社区事务的良性互动,促进社区和谐。
参考文献:
[1]湖北老城区社区微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襄阳古城15个社区的调查[EB/OL].(2018-3-20)[2021-12-09].https://www.docin.com/p-2094578648.html.
[2]山东将开展社区减负增效行动:权随责走费随事转[EB/OL].(2018-07-20)[2021-12-03].https://sd.ifeng.com/a/20180720/6740182_0.shtml.
责任编辑:康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