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带一路”视域下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
2022-06-14代天喜
[摘 要]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党中央统揽全局、顺应大势做出的战略决策。建设“一带一路”,文化先行,以文化引领经济,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地方高校的职责和使命。就地方高校如何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深入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地方高校;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097-0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效果,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蕴藏了无限的发展机遇。
一、“一带一路”与地方文化
“一带一路”横贯欧亚,东面连通亚太经济圈,西面流入欧盟市场经济圈。在世界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美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主要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继承与升华,其适应了时代特点和中国各地方经济加快蓬勃发展的共同愿望,创造了一个包容性极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平台,同时有着丰厚的历史渊源与人文基础[1]。
通过推进“一带一路”沿途各地区间的共同基础建设,可以达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的五大目标。
“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关系新的战略构想,是我国在全球形势深刻变化,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化的背景,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前提条件下,做出的重要策略部署。“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为我国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提供了契机,更有利于形成国际经济组织新格局。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和建设,本身就有着强大经济建设的輻射功能和明显的包容性特点。历史上的陆地、海上丝绸之路从来就没有单线的,而是多路线的,促进了沿线各国的贸易发展、经济发展和民众间的文化交流。
正如《论语》中所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儿的“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习”大致可以理解为“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发展,中国文化交流协作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心互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2]。
高校是中华文化高地,是我国教育走向世界的中坚力量,是全球了解我国的主要窗口。高校遍布各个地方,处在各个区域文化交流中,必须在文明继承发展中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包括地方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全国高校在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途径,确定了“宽口径、厚基本、强才能、求创新”的教育方向,通过采用大类招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科学文化素质课程、举办课外活动、丰富社会实践、招收海外留学生等措施,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全球化是高校全面服务于大国战略发展的重大使命要求,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放办学,进一步加强与世界教育、人文与学术领域的合作交流与互动,积极培育具备世界眼光与创新意识、了解世界规律、积极参加各国事业和国际竞争的全球化人才,是“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与深入的基础保证,是树立文化自信,在国际社会提高舆论传播话语权和表达能力,促进国际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不断重塑高等教育全球格局,并需要学校联合致力于促进教育领域内国际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行动,更好地促进和拓展国际人文交往,增进教育教学的互利协作,积极开展国际人才联合培训,建立更加厚实的民心互通人文基础,促进建设“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同体,合力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业务合作“一带一路”建设能力[4]。
二、地方高校融入“一带一路”文化存在的问题
大学的文化育人虽然取得了一些新成绩,但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开展文化交流做得还不够。
(一)高校间的文化交流不够深入
由于沿线国家和地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地方高校在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做得还不够,人才培养中国际视野、双向交流、跨境办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学生国家视野不够开阔
部分学生因为不了解沿线国家的历史人文和习俗,不能按照当地特定的人文场景开展有效沟通,造成交流困难。由于教师未能对学生的文化知识作出有的放矢的输出指导,而形成了其在文化理解过程中的“刻板印象”与文化偏差,既不利于培育学生包容、开放的文化观,也与跨文化教育的理念相悖。
(三)跨文化教材建设滞后
当前,跨文化教育课程多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交流层面的比较和阐述,对跨文化交流中国家关系层面的知识、伦理道德、社会价值观等的具体内容阐述相对较少。由于相关课程主要以英美等国家文化为背景加以编写,并利用中西方文化比较以突出西方文化的交流特点,而对我国本地的传统民族文化精华并未予以特殊关注,因此关于“一带一路”沿途各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内容介绍也比较鲜见[5]。
(四)专业化师资配备不足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培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熟悉“一带一路”沿线等中小国家有关情况的人较少,真正深刻掌握了外国法规、决策程序与民心趋向的人更少[6]。教师配备的缺失,使其无法在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及时将文化元素贯穿其中,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整体质量的显著提高。
三、地方高校融入“一带一路”传播地方文化的实现路径
文化的影响力可以跨越时间,甚至跨越国界。文化交流与互动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地方高校在为“一带一路”文化继承和创新转化的进程中,要积极发挥地方文化交流的纽带功能和带动功能,加强大学生与外界的交流。
(一)发挥地方高校特色优势,服务“一带一路”文化传承与创新
每个高校都拥有其不同的文化土壤,同质性的发展往往会导致高校一心多用,削弱了自身的文化优势。地方高校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各区域资源优势,着力推动提升学校高等教育开放发展的水平。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宗旨、办学特点等加强宣传,进一步丰富学校精神的展示形式和表现平台。强化校史与校情教育,进一步提升学校各类历史文化场馆的教育功能,对校史资料进行梳理、创新与探究,并收集一些体现校园发展历史、反映学校精神传统的研究成果,把校史资料转变为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以提升校园精神,薪火相传。用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先进表彰等重要典仪,将其打造成学校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彰显学校文化内涵,增强爱校情怀。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树文明新风尚”等主题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家风家教、校风校训、学校精神等宣传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从而促进师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追求的提升。建设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师生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设选修课,编写教材,开展理论研究。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挖掘各学科中的文化育人元素,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如福建武夷学院地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武夷山,而武夷山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著书立说讲学将近五十年的地方,又是全球乌龙茶和红茶的重要发祥地,学校将“朱子理学、做武夷文章”作为办学特色,在朱子文化、茶文化研究与传播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泉州师范学院所在的泉州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世界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学校植根泉州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开展世界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服务于泉州历史文化继承创新,推进泉州历史文明走向世界。
(二)着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活动,深化“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内涵
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活动,深化“一带一路”文化内涵,要不断地摸索实际,勇于学习总结成功经验,注重掌握规律,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的重要功能。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广大师生,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凸显办学特色。开展国际“一带一路”教育论坛,引导教育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关注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人文沟通与协作。以研究机构为载体,整合研究团队,凝炼研究方向,着力打造集科学研究、对外交流、决策咨询、人才培养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地方文化综合平台,以经典诵读、文化之旅、主题研讨等形式,提升地方特色文化节、经典诵读、研习营等品牌活动内涵,大力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在新时代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力争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做强、做精、做实优势学科专业,积极搭建地方文化平台,承办高端赛事、文化活动、科学研究,不断增强地方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力争成为地方文化融合发展的高地。整合校内外各方的育人力量。文化氛围的营造并非设置一个职能部门就能完成,而是要将文化育人的理念渗透到办学治校的方方面面。聚焦“十大育人”各领域,精耕细作,多点发力,培育一批文化育人工作先进典型,打造亮点品牌,在校内校外广泛宣传推广,形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百花齐放的局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家庭环境等外部文化育人条件,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所在城市文化建设相衔接,实现校内文化环境与校外文化环境的有机融合,积极利用社会环境中的资源优势,如红色主题教育资源、社会志愿服务资源、社会实践调研资源等,学习廖俊波、黄文秀等先进典型,更好地做好“三全育人”工作。
(三)弘扬和继承地方文化,创新“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古老丝绸之路的精神核心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6]。所以要积极发挥高校文化传承的作用,利用地方特色文化优势,通过“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加强大学生与外界的友好往来,促进彼此相互了解和学习。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建好地方文化研究中心或研究院,组织师生创作研究团队,结合地方文化和学校办学特色,做好地方文化的挖掘研究与宣传阐释。要克服外部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组织形式多样的线上国际、国内文化和学术活动,扩展和提升与国内外院校、机构交流合作的范围与层次,在交流合作中扩大学校影响、彰显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掘、整理、研究、保存、创造地域人文珍贵遗存,以大学生独特的专业敏锐与远见卓识,充分运用世界文化遗产的优势教学资源,参与专业与文化的融合,全面打造高校的专业特色。加强智库咨询服务。引导和支持学生走出去,与当地政府、行业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服务合作等,并引导优秀大学生的创新服务项目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以推动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地域文化遗产影视资料库、地方企业品牌建设与文化产业、地区文化产业规划、地方村镇文化产业设计等活动,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献计献策,提高大学生在服务本地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进一步弘扬丰富的地域文化底蕴,推动地方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促进区域合作,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共同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各地大学吸纳了很多“一带一路”沿途各國的留学人员,彼此间的人文交流也与日俱增。所以,沿线高校要积极组织学校文艺团队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比赛,引导留学生学习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认同。
地方高校担负着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弘扬和创新地方文化的重担,只有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文化育人途径的持续更新,才能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要发挥大学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整合平面、视听、网络媒体渠道,建设校园融媒体,使其成为助推学校文化发展、展示学校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努力形成协调统一的文化传播格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刘伟,王文.“一带一路”大百科[M].武汉:崇文书局,2019.
[3]刘卫东,田锦尘,欧晓理,等.“一带一路”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陈学慧.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N].经济日报,2015-01-26(010).
[6]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N].人民日报,2021-04-22(001).
①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廖俊波与地方高校干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JAS2135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代天喜(1982—),男,河南信阳人,博士研究生,武夷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文化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