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之间的有效融合
2022-06-14周茹
周茹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知识结构复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课程具有明显的难度。为保障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重视提升地理课堂的效率,融合高效的教学技术,促进教学的综合发展。微课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融合,就能够促进整体教学效率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微课与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之间的有效融合展开探讨。
关键词:微课技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引言
高中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构建起地理知识结构,并根据地理学科的内涵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能力。由此可见,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众多,需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教学效率。应用微课技术,能够适应于教师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需对此重视。
一、微课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地理课堂中微课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教师需结合课堂的状况,学生的学习反馈以及学习评价,分析微课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首先,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时间的合理应用,通过微课能够划分课堂的时间,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有助于提升时间应用的效率。其次,就学生的学习反馈来看,多数学生认为微课提升了地理学习的效率。高中地理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知识理解的难度高。通过微课能够解释各类知识的细节内容,并展示具体的地图或者其他图像型地理信息,可以降低理解难度,提升学习效率。另外,微课还能够适应于学生的多种自主学习需求,包括课前的预习需求以及课后复习等需求,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同步的提升,能够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与学习成绩。
二、微课与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融合策略
1、预习中微课的应用
地理的预习分为两种模式,包括自主学习模式以及集体学习模式。首先,在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需要在课下完成地理知识的预习,这也包括对于部分地理知识的复习。例如,在自然灾害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就需要应用到自然地理要素相关的知识,通过分析具体的自然地理要素,认识自然灾害成因。应用微课预习引导的方式,就可以展示出已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迅速地回忆重要知识点,产生知识内容的连接[1]。其次,集体的预习自主预习的延伸,通常在课堂阶段进行集体预习。微课的应用,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总结引导的微课,就能够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课程预习过程,总结出预习中产生的问题。
二、学习中微课的应用
在课堂学习阶段,微课的应用与两种状况适应性高。首先,在复杂知识内容以及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中,微课的应用能够提升课堂的效率。这些知识的理解具有难度,因此学生需要一定的思考理解时间。通过播放展示知识点的微课,能够配合图像信息进行知识的讲解,微课讲解也能保证内容的简洁性与准确性。为此,教师需要重视知识点微课的制作,这些微课内容同样能够在学生的复习中进行应用。其次,在问题的分析,微课的应用也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分析水循环过程时,微课的内容就可以动态展示出水循环的整体过程,帮助学生理清思维并建立起清晰的印象。
三、复习中微课的应用
地理课程的复习与地理预习的状况较为类似,同样可以分为课堂复习以及自主学习模式的复习,课堂复习还可以细分为阶段性复习与总复习[2]。首先,在课堂复习的阶段性复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各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强化。应用前一阶段制作的地理知识重点知识内容微课,就能实现强化的效果。在课堂复习的整合性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模块知识结构。例如,可以应用微课展示该模块的动态思维导图,分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形成地理知识系统。其次,在自主复习中,需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以及复习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制作知识点与知识应用的融合微课,应用空白计时或者上下分节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重点的地理知识,并进行知识的应用。如自然灾害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可提出如何避免预防某种具体自然灾害的应用问题。微课的上节部分复习自然灾害成因的相关知识,在结尾处提出规避灾害的问题[3]。下节则是问题的解析,学生在观看上节后,需要独立回答问题,并根据下节微课内容完善答案。
三、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微课的应用能够适应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需求。为此,教师需要分別在预习学习、知识学习以及复习学习阶段,应用微课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重视微课制作资源的积累以及微课技术的学习,持续提升自我的微课技术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军,热孜亚·西热甫.微课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现状及教学效果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1(01):78-84.
[2]曹永安.“互联网+微课”在高中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23):213-214.
[3]张鹏韬,王民,Lynn Moorman.基于视频学习心理的中学地理微课设计策略[J].地理教学,2019(13):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