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训中研讨式教学的应用与研究
2022-06-14范尔博
摘 要:近年来,建立学习型组织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常态。干部教育培训不仅要帮助领导干部强化理论武装,更要努力让所学的知识与其实际积累的工作经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干部教育培训中研讨式教学的应用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研讨式教学的概念、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研究研讨式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实际应用和教学效果评估,得出研讨式教学作为一种主动探究式教学方法,非常值得在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研讨式教学;五步教学法;开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3 — 0149 — 05
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当前,随着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高学历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知识储备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同时,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虽然工作经验愈加丰富,但伴随而来的困惑也越来越多,很多领导干部再学习、终身学习的意愿非常强烈。干部教育培训要想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领导干部的学习需要,培训开展的方法也应该发生相应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探索创新型培训教学方式不仅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更符合人类不断激发自我潜能的需要。
研讨式教学是由德国大教育家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于1732年提出,这种以研究探讨为主的教学方法伴随着德国大学的强大而影响了整个世界,并对世界各大学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至今研讨式教学依然深受欧美教育体系的青睐,已成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的重要教学方法〔3〕。
研讨式教学的概念从狭义上讲,是与传统讲授式教学不同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员就本课程内容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广泛地分析讨论,在集体讨论中彼此启发、竞相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广义上讲,研讨式教学是以培养学员主体精神为原则,通过独自思考,鼓励学员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积累的实践经验,将提出问题、研究讨论、提炼总结等步骤有效地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去。学员在研讨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知识盲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锻炼和提高学员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與传统讲授式教学相比,研讨式教学不简单以传授知识和提升技能为目的,而是着眼于研究学员关心的理论问题或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探求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研讨式教学整个过程中以学员为主,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训理念。
通过研讨式教学和传统式教学的比较,可见研讨式教学的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统一
参加干部教育培训的学员普遍具有年轻化、层次高的特点,具有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胜任力,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同时多数学员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对很多知识的理解和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思维活跃,眼界开阔。这类学员组成的培训班次中,每位学员既有互补的优势,又有共享的资源。在研讨式教学的参与过程中,来自不同部门和专业背景的学员,可以发挥从事各自工作所积累的优势,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面对同一问题,以不同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发表见解,学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研讨式教学促使学员在课程学习中沟通与合作,允许有不同观点产生,进行充分持续探讨,在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的论证当中,互相启发、彼此交流,达到教学效果。
从培训需求来讲,很多学员都是带着工作和学习中碰到的难题和困惑参加培训的,他们不仅希望通过培训增强自己所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也希望获得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4〕。研讨式教学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充分发挥学员的知识经验优势,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
对于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讲,学有所获才是培训的最终目标。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往往只能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但理论知识的真正价值需要实践来检验。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检验的衔接当中,研讨式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将知识价值合理应用。学员在研讨式教学中,结合各自的实践经验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出自己的分析、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是理论知识消化的过程,也是其他学员取长补短、去粗取精的过程。研讨式教学会将学员带入一种模拟的现实环境,学员在这种情境下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快速结合。
(二)教师引导与学员探索的统一
研讨式教学是根据教师引导为出发点,学员围绕课程主题进行探索交流。研讨式教学打破了传统式教学中教师与学员“一上一下”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在教师引导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学员为了解决问题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将问题分析透彻,将解决路径明晰。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增加了,教师与学员的距离缩短了,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顺理成章,真正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相长与教研互动的统一
研讨式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培训效果,是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既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又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因为职业要求一般具有丰富的理论储备和知识功底,但多数只限于理论研究,将理论应用与实践的机会往往比较少。而参加干部教育培训的学员都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才是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载体。通过研讨式教学,教师和学员一起探讨现实问题,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学员参加培训后对所学理论的接受程度也是教师今后进行理论研究的有效参照。
在教学相长的促使下,研讨式教学能够将课堂双向交流研讨与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一体化。教师需要有科研能力,培训机构需要有科研成果,二者缺一不可。同时,研讨式教学要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就离不开科研。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教学深入开展科研。在研讨式教学中,研究和讨论一直贯穿于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和学员在教学活动中作为一个整体,促进和强化了科研的进展。
(四)开放包容与求同存异的统一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究”与“讨论”决定了开放包容与求同存异的教学特点。在研讨式教学中鼓励学员的自主性,要求他们每一个人既能够临时承担“教师”的职能,又在互动中扮演“分享家”的角色。一方面,研讨式教学具有开放包容性,每位学员都可以就提出的问题表达观点,即使这个观点有一定的缺陷。这类缺陷是共性的缺陷还是个性的缺陷,如何弥补这样的缺陷,这其实是研讨式教学带给学员最大的收获。另一方面,研讨式教学也需要最终达成一种共识,任何问题的解决方式都要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学员通过研讨式教学最大程度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了现实问题,这得益于学员的集思广益和求同存异。
(一)研讨式教学开展的原则
1.学员为主体原则
研讨式教学的实质是充分利用学员经验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也是一种以学员作为参与主体的教学方式〔5〕。学员的主体性,就是课堂教学要从学员出发,把激发学员探究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内在驱动力的产生,又存在于主动、自主的学习过程之中。具体来讲,研讨式教学需要学员主动参与每个教学环节中,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包括课前学习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教学探讨参与、课后总结参与以及科学研究参与等。
2.互动性原则
研讨式教学的实施,需要学员做充分的课前预习,使学员有一个思考和准备时间,在课程进行中教师予以及时和必要引导以保证讨论的深入。在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中达到学习理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效果。
3.问题必回应原则
研讨式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运用理论知识。在研讨式教学中,学员敢于提出问题,教师不回避问题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问题必回应要求教师具备极强的应变能力,同时也需要在课前对学员进行积极引导,要求学员在深思熟虑后提出合理的问题,鼓励学员之间对提出的问题先进行交流探讨,保证所提问题的科学性和价值性。
4.总结原则
教师要对研讨的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既要总结评价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闪光点,也要指出学员的个别看法和观点的偏误,并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想法与学员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要求学员代表根据课程内容写出每次研讨式教学的书面总结,以此锻炼和培养学员的综合分析能力、把握全局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研讨式教学的开展方式
在遵循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基础上,强化以学员为主体的设计理念,研讨式教学方法应是以五步教学法为基础。五步教学法〔6〕是通用的国际教学法之一,适用于各个学科。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具体的表现形式。运用五步教学法,首先要解决两个转变,即教师的角色和作用转变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7〕。五步教学法的基本步骤为教学导论—预习自学—授课辅导—思考研讨—分享交流。经过多年干部教育培训实践经验,笔者总结以下五种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具体方式并加以应用,力求在课程的开展形式上创新多样,不拘泥于单一的课堂模式。
1.“2+0.5”教學
“2+0.5”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讲课2小时后交流讨论半小时,让学员能就学习中的疑惑与问题和教师开展充分地交流。“2+0.5”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学员以及班主任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要积极重视与学员交流,赋予学员对课程内容自主发言、提问以及讨论的权利;从学员的角度出发,要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准备有质量的发言内容和问题;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要强调“2+0.5”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让学员认识到半小时的交流讨论也是课程的重要部分,引导学员就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同时,采用“2+0.5”教学的延伸模式,可以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由学员汇集问题,教师集体答疑,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2.学员论坛
学员论坛,顾名思义,是学员自己走上讲台扮演教师的角色,根据事先确定的课程主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和途径。学员论坛课堂气氛活跃,学员的参与程度高,可以有效地调动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学员论坛可以使更多学员参与到研讨式教学中来,扩大了研讨式教学的影响力。
通过学员论坛,学员们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总结工作中的正误得失,分享工作中的规律性认识,开阔眼界,拓展工作思路。学员论坛的组织还能加强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展现学员的风采,增进友谊,提升学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公共管理学,是研讨式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学员带入到实际案例中去。学员从不同角色与角度出发讨论案例设定问题,使学员专注于案例主体角色中,体验案例背景下不同角色的行为动机、价值观点、立场原则和利益相关方等,从而使学员在设定问题中更好地了解和预判不同主体可能的行为方式,以制订相对科学的决策方案〔8〕。
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员更好地激发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研究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学员们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由阐述观点、充分进行讨论交流,也为学员们创造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综合演练和运用的良好机会。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员们在研讨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客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4.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的实质是全方位立体式的互动交流。所谓全方位立体式的互动交流是指在现场教学中,教师与学员是集讲解、提问、讨论以及总结于一体,在这种互动形式下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师”,任何人都可以对现场事件或者事实发出提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由于是对教学现场所呈现内容的直观性感受,学员可以彼此互相启发,形成头脑风暴的效果,同时对提出的一些看法和见解,所有人都可以进行分析总结,这也锻炼了每个人的沟通能力。此外,现场教学要求学员认真预习,积极准备,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达到思想上的升华,以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现场教学全方位立体式的互动交流还能使学员在短时间内的凝聚力得到有效地提升,这对增强团队责任感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9〕。
5.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围绕学员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当前社会改革与发展实际,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充分发挥了学员主体作用,实现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学员们不仅深化了对理论的认识,而且提高了分析研究重大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评估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环节。检验研讨式教学是否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可以从掌握基本理论、课堂参与程度、启发观点思维、增强学习兴趣、锻炼表达能力、提高认知视野以及增强团队意识七个维度进行评估。
(一)掌握基本理论
传统的基本理论学习方式通常以听、看、记为主,而研讨式教学中基本理论的掌握往往是通过主动思考、分享交流来实现。通过传统式教学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一般是孤立的,而研讨式教学能够发现基本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在培训过程中考查学员在传统式教学与研讨式教学中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以及是否能够构建基本理论的知识体系。
(二)课堂参与程度
通常情况下,研讨式教学的课堂参与程度要比传统式教学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还是会有部分学员习惯传统式教学的学习思维,认为教师就应该主动讲、学员就应该被动听,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讨式教学的效果。所以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员不同的性格特点、年龄分布选择不同的研讨式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员在课堂上整体的参与程度。
(三)启发观点思维
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学员的观点反馈对教学效果评估都至关重要。学员在研讨式教学开展过程中是否出现更多的新想法,是否引发其更深入的思考,是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和鼓励的。
(四)增强学习动力
对于学员来讲,学习动力來源于对课程内容的感兴趣程度。而研讨式教学互动性是双向的,这种互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教师与学员在课后的交流中。学员在课程结束后依然对课程内容意犹未尽,持续地与教师、其他学员交流,甚至分享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这些表现都可以判断学员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力。
(五)锻炼表达能力
让学员更多、更好地表达是评估研讨式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标准。传统式教学可能不会赋予学员很多的表达机会,但是研讨式教学就是要让学员自己把学习感悟、收获表达出来。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时,在考查学员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评估学员是否由“不表达”到“肯表达”,由“少表达”到“多表达”,由“混乱表达”到“清晰表达”。具体的评估方式可以在课程的不同阶段设置分享主题,在学员分享的过程中达到锻炼学员的表达能力。
(六)扩展认知视野
提高认识视野主要取决于不同学员观点的碰撞、经历的分享等,所以,评估教学效果不能简单以课程内容本身的掌握程度为标准,还要将学员认识思维的提升、知识视野的扩展纳入评估范围。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察觉学员的一些发言互动表现,例如“我从这个问题联想到……” “我从其他学员的分享收获到……”“我从未想过学到的知识还可以运用到……”等等。
(七)增强团队意识
对于学员来讲,单一的培训效果可能是独立个体产出的感悟、文字等。利用研讨式教学,不仅仅是增加学员互动,还可以组建团队,增加以团队为主的学习产出,例如团队观点展示、撰写课题组论文等。要鼓励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建立和增强团队意识,也要增加以学习团队为主体的培训考核形式。
(一)开展研讨式教学的结论
1.有效地提升了培训学员的综合能力
研讨式教学是学员间多向式信息的交流方式,学员开阔了视野,在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新的体验。此外,研讨式教学力求能在某一问题上达成一致和共识,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共识不仅仅是做到简单接受就可以了,还需要每位学员都积极思考、发言及深入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员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学员综合分析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2.有效地提升了培训教师的业务能力
研讨式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式方法、临场应变能力和业务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督促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在推进研讨式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优化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过程,这有利于形成教师积极思考、深入研究的氛围,从而进一步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体系建设。
3.有效地提升了培训课程的内容质量
学员作为课程受众,对课程设计也有一定的话语权。通过研讨式教学,学员不断地互动、交流、反馈会促使教师更新课程结构,迭代课程内容。同时,学员一些好的想法也可以融入到后续的课程中来。
(二)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展望
1.如何更好地推广研讨式教学
目前,研讨式教学更多地应用在长期脱产类班次,得益于培训周期较长,教师和学员能够逐渐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学员之间也会因熟悉程度不断加深而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反之,在短期培训班中运用研讨式教学的次数较少,受限于培训时间短,学员无法在有限的培训时间中更多地研讨交流。这也是下一步继续推广研讨式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2.如何更科学地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目前,课程评价还是以结果评价为主,参照课程评价的硬性指标分析每门课程的质量。但在研讨式教学中应该更注重过程评价,即教师和学员都要作为利益相关方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因此,如何在研讨式教学中探索更客观的课程评价体系,也需要今后更深入的研究。
从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与发展角度讲,培训不仅仅是要学员学到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训中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深入研究适应干部学习特点和规律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干部教育培训中研讨式教学的应用与研究,其根本目的在于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培训手段,使学员学有所获,为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无论是干部教育培训部门还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研讨式教学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实现了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强有力突破,有利于促进隐形知识的显性化,有效地解决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脱节问题,真正架起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同时,可以更好地激发学员进行自我导向式学习,是促进领导干部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参 考 文 献〕
〔1〕2018—2022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训规划〔N〕.人民日报,2018-11-02(05).
〔2〕李玲,王莹.研讨式教学法综述〔J〕.高教学刊,2016(13):17-18.
〔3〕李珂,刘赛红.浅谈研讨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式教学文献综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7):3-4.
〔4〕孙俊凤,冯志文,董红亮,欧阳勋.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思考——基于自然资源系统基层干部培训的调研〔J〕.中国人事科学,2021(06):1-7.
〔5〕石小亮,陈珂,何丹,魏思宇.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36):94-96.
〔6〕石丽军,林瑞华.论杜威“五步教学法”在成人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139-141
〔7〕贺鉴,刘红梅.论研讨式五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19-23.
〔8〕周思文.干部教育中以教学应用为导向的案例开发初探〔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1,
15(04):95-104.
〔9〕范尔博.现场教学在公务员培训中的实践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4(11):78-79.
〔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