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维·佩珀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评析

2022-06-14梁琦林美卿

理论观察 2022年3期
关键词:戴维生态文明

梁琦 林美卿

摘 要: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日益突出的环境恶化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佩珀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提出要返回新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还描绘了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他论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对世界各国生态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戴维·佩珀;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3 — 0038 — 05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向前推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追逐经济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地掠夺自然资源,摧毁生态环境,导致资源紧缺,自然承载力下降等现象愈发严重。生态恶化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戴维·佩珀作为20世纪9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理论,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阐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与解决思路。

纵观工业革命之前的这段历史时期,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改造自然的方式是单一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随着机器的大规模运用,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们从土地中脱离出来与城市化和以工厂为基础的生产联系在一起,更大程度地利用技术手段从自然界中攫取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源。然而,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远不止是为了满足日常所需的生活资源,他们更想追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的获取剩余价值。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戴维·佩珀明确地指出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生产方式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致命因素,在其代表作《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一书中深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并以此为视角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佩珀指出,如果只是责怪垄断者以及消费者们人性的贪婪,而忽略掉了基于生产力之上构建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事实,就无法从根本上揪出引发环境危机的元凶。〔1〕佩珀指出有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甚至会误导人们是主观意识等因素致使生态危机的爆发,而难以认清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干预”自然的方式才是导致这一恶果的罪魁祸首。

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基础。与自然界中所蕴藏的有限资源相比,资本家追逐利润的欲望是无限的。纵使“地球的资源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也无法平衡所有人的需求。〔2〕虽然资本家们选择生产的形式各有差别,但是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是难以和生态合理性共存的,资本家在资本逻辑的操控之下意图凌驾于世界市场之上,必定对企业实行技术变革,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扩大投资的力度以便最大限度地控制自然资源,最终引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资本主义一味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持续扩大资本积累的趋势,最终产生的生态危机,也会衍生出经济危机等相关重大问题。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对矛盾中,经济基础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它的发展变化直接决定了上层建筑变动的方向,因此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充分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积聚矛盾,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彻底的变革。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是西方社会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还引发了社会的不公平性。一方面,资本主义对利润无止境的追求使得企业疯狂扩大生產规模,生产过量的商品,对市场的需求置之不理,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均衡,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过大,劳动者也不再是生产过程中的必需品,而变成大机器生产的附属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生态难题已经上升至全球性问题,不只波及到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受到牵连。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了掩盖自己犯下的丑恶行径将生态问题转嫁给第三世界国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因此,佩珀认为目前最为紧迫的环境问题是社会公正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缺失,如果想要同资源耗尽,全球变暖等各种世界难题作斗争,就要尽可能实现更多社会公正,为解决这些全球问题创造更加有利的前提条件。〔3〕

佩珀还对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生态帝国主义的行径做出了深刻阐述。他们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无节制地掠夺、消耗着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为了享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将本国高污染、高耗能的工厂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随着资本的扩张,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第三世界国家环境危机不断升级。与此同时,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歪曲事实,对被污染的国家进行谴责,责备正是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薄弱和科学技术落后导致了严重的污染,借此干涉发展中国家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这既满足了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在一个清洁无污染的环境中扩大再生产,同时也不会使自身的经济利益受到威胁。西方国家企图追逐经济利益填补自身的欲望而不惜牺牲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将他们的健康幸福作为沉重的代价,这种自私狭隘的生产方式注定不会长久,正如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所描述的,当前潜伏在人们周遭环境中的灾害与以往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它是人们随着现代化持续发展,生产方式发生转变之后自己引入人类世界的。〔4〕马克思对资本家这种自私自利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若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冲突和对立的情形,就必须要重视对资本主义逻辑下的生产方式进行彻底变革。

在西方,解决生态等环境问题的学者有技术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新人类中心主义。

技术中心主义的思想曾经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起主导作用。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奉行“丰饶论”和“适应者论”两种观点。其中,“丰饶论”的观点认为现行的社会形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适应论”坚持细致的经济和环境管理能够破解诸多难题。由此可见,“技术中心论者并没有设想对社会、经济或政治结构的根本改变”。〔5〕资本主义支持拥护的技术中心主义,表面上将人类视为中心,实则将科学技术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这些技术中心主义者盲目乐观地看待技术与工具的作用,忽略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认为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物种受到科技和管理的制约,以此达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甚至坚信科技的发展与成熟完全可以解除环境危机。进入十九世纪,随着科技发展成果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资本家生产已经不满足于生存的需要,他们依靠技术中心主义将科技手段作为统治自然的工具,主张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体制下实行改革,对制度进行部分的调整和修改,从本质上看,终究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故此这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对技术中心主义的质问与怀疑。

相对于技术中心主义来说,生态中心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生态中心主义将人类视作全球生态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认为他们应当自觉服从自然规律。特别是通过对经济以及人类数量累积的限制来约束人们的行动。〔6〕生态中心主义者认为人们应该尊重规律,保护自然,他们把人类和自然的主导地位完全颠倒过来,强调人们遵循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是造成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导火索,指出生态问题是由于人对自然的支配,只要人们解除对自然的控制,危机会自动消除,人类与自然界的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中心主义论者把自然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甚至将非人类自然与人类上升到同等关键的地位,试图构建一种以生态为中心的标准的做法,反而忽视了人类的地位。佩珀指出生态中心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质。资产阶级单纯强调在思想层面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他们非但没有考虑到社会公正的必要性,还忽略了触发生态危机的本源是处于资本主义制度操控下的生产方式。佩珀批判了生态中心主义者的论断,他表明生态中心主义是站在自然立场来维护生态,坚持生态中心主义论难以使生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反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运行,归根到底还是服务于人类,满足人类需要的行为,因而是不切实际的。

佩珀批判生态中心主义,坚决奉行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溯源是智者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普罗泰戈拉曾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佩珀表示,将人的尺度而非其他因素作为评价标准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传统的资本主义技术中心论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他所维护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放在中心位置上,他认为人类完全有理由去选择满足自身利益的东西,并在不破坏自然界中的其他组成部分的前提下充分地认识自然,善于恰当地运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佩珀阐述的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一种短期的、个人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尊崇长期的、集体的人类中心主义,它更注重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显然是更贴合实际的。美国哲学家诺顿曾提出了强弱中心主义的概念,安德鲁·多布森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其中,强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的感性需要为出发点,强调对非人自然进行掠夺,使自然服从于人类,这种思想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认同的;弱人类中心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的“支配”自然观念作为理论基础,提倡应理性地控制人类的利益和需求,反对将其片面绝对化。它“既体现了自然的先在地位, 又承认了人的主体地位, 表现出人类生存中受动性与能動性的统一”。〔7〕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凸显出其人道主义关怀的一面。佩珀倡导的新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正是和弱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相契合的。

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不同的是,新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很大部分原因是人们不能正确地把握自然规律,无节制地开采资源导致的。因此,对待环境问题的处理方式并不是选择把生态危机转移到不发达的国家以此来掩饰自己的丑恶行径,而应该对人的需要做出某些限制,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前提下,关注自然的利益,肯定自然的价值。坚持适度的原则,合理开采。通过开采和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使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更多的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资本家们秉持这种理念在全球各地开采资源。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则体现了更多人的需求,代表更广泛的阶级,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希望通过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解决生态难题,而不是放任不管亦或是逃避责任。佩珀倡导的新人类中心主义是客观的、中立的,他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二者之间是相互成就的,并不是简单的依附关系。

佩珀坚持的新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自然界中,人类作为主体,自然作为客体。人们一切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和愿望,人类所有对自然采取的行动,都要从人本身出发,而不能舍弃人的主体地位完全屈服于自然。在佩珀看来“离开了人的自然内在价值来谈论自然只是一种理论抽象”。〔8〕因此,脱离人类的权利来谈论自然的权利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工业化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突飞猛进,生态危机就是这一发展过程的附属品。如果只是从自然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忽视了人类的主导作用,没有将人类的利益视为价值制高点,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只有坚持人类中心主义,承认人的主体性活动,人们才能合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既保证自身的利益,又能处理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人类利益与环境利益的高度统一,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和谐的发展。

技术中心论者也许会争论说,人类应该支配自然;生态中心论者却表示,自然的限制也会约束人类活动。相较之下,佩珀更支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人与自然是辨证统一的观点。人类的生产实践是自然的,而自然也是在社会中产生的。人类和自然没有分离,它们互相作为彼此的组成部分,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彼此渗透。佩珀认为,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将自身的根本力量融入自然从中获得了作为使用价值的社会品质,但这一过程使人在被自然化的过程中,自然也被人化了。〔9〕佩珀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不只体现在物质性方面,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也发展了自己的主观意识,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开始为了更有效地和有用地改造自然去了解自然规律”。〔10〕随着对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增强,人类从一开始只是单纯的满足生存的需求,不断衍生出新的需要,为了谋取利益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更加没有节制,使得自然沦为人类的附属。资本主义就是在过度开发、掠夺资源、破坏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来填补自身的欲望。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结果,不能理性地加以控制,最终导致事态朝着难以遏制的方向发展。

佩珀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是我们进行实践和生存发展的根基,它不仅为人类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提供给我们继续生存下去所必要的物质资源。佩珀表示“自然是价值的源泉,如果我们不遵守他的规则,自然将处在危险之中。”〔11〕如果人类脱离了自然,工人就无法实现自己的劳动,无法创造出具有价值的物质材料。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人们在利用更多元的技术和更广泛的途径开发自然,对自然进行改造的同时,自然界也会对我们的活动产生或多或少的反作用。倘若人类无视自然界的规律,肆意地掠夺资源、破坏生态,那么人类对自然界不公平的对待,最终会自食恶果,招致自然界的报复。所以,正如马克思所表明的对待自然的态度:人类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然只有通过遵循它的规律来利用。我们不应对自然界抱有敌对的态度,将征服自然作为最终的目的,而要意识到自然才是其自身的目的,从而积极地构建起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对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起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生态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使得佩珀从生态运动的右翼转向了左翼。

在人与自然的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戴维·佩珀借鉴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关键人物马尔库塞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危机爆发的不可避免性和应积极找寻解决生态危机的合理有效的途径的观点。佩珀意识到,要解决越发恶劣的环境问题,就必须要找准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戴维·佩珀提倡应建设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共同享有生产资料,遵守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为了集体的共同利益支配自然、开发自然和利用自然。要想建设这样一个社会,必须深入贯彻实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论述。“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蕴藏着消弭人与自然对立的独特理论视角和价值立场”。〔12〕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他们不是谁征服谁的关系,不是彼此的附属物,他们是可以和谐共生、彼此相融的。佩珀表示,在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中,人和自然的地位是平等的,自然界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人类应该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原则内化于心,深入认识自然规律,积极发挥自觉能动性适度地开发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规律,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和适度的原则,革新价值观念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上,佩珀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展开分析,肯定了人类和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只有这样,才能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最终归宿。

马克思主义中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及其批判理论是佩珀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得以形成发展的哲学依据。佩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出发点,对生态中心主义、技术中心主义、环境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进行深入探析,指出人类通过生产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自己。佩珀称很多的绿色分子不相信甚至抛弃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东西,但他认为应当扭转这种思维,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不能完全地摒弃,也不是全方位地吸收马克思,需要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解决生态难题。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佩珀批判地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积极合理的方面,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几百年里,都把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他们的终极目标,尽管他们获得了物质财富和社会生产率的高速发展,但工业污染、资源浪费等生态问题也愈发尖锐。

佩珀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对引发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深入剖析,运用矛盾的观点阐释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矛盾和生态矛盾之间的必然联系,他指出:正是坚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经济矛盾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矛盾,最终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恶化。与此同时,佩珀反对技术中心主义,坚持人类中心主义,他肯定了人类的主体地位,认为人们应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只强调自然的权利而忽视人的权利。佩珀主张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他提倡的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自然界加以改造,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佩珀对诱发生态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待环境保护问题上的伪善性。他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不仅对于西方生态危机的解决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佩珀通过深入剖析马克思关于“自然”概念的解读,领悟到虽然曾经自然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但是它现在已经被人类重塑,变成一个社会性概念。〔13〕佩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于我们克服自然的异化、坚持人类的自然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针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难题亦或是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都有十分深远的借鉴意义。不可避免的是,佩珀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佩珀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指出要解决这一危机就要坚持激烈的社会变革。然而在现实中佩珀却反对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提倡通过罢工或者议会民主等相对温和的非暴力的方式让资产阶级做出让步,可见他主张的仍然是一条改良主义的道路。这暴露出佩珀对人与自然关系变革的妥协性。其次,佩珀認为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最大催化剂将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失败,否则,社会主义者的任何努力都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以资本主义自然消亡为前提的,并坚称人与自然的关系会自发地向着理想的方向去发展,这其实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盲目态度。暴露了佩珀的思想的乌托邦色彩,同时,佩珀没有对各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并明确经济适度发展的标准,只用一个普遍的标准来适用于所有国家,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参 考 文 献〕

〔1〕〔3〕〔5〕〔6〕〔9〕〔10〕〔11〕〔13〕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2〕戴维·佩珀.现代环境主义导论〔M〕.宋玉波,朱丹琼,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4〕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7〕王真.“弱”人类中心主义范式构建生态社会主义——佩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探析〔J〕.理论视野,2014(09):39-42.

〔8〕李富君.重返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54-59.

〔12〕刘丽霏.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J〕.人民论坛,2021(03):79-8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戴维生态文明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接力棒
礼品变废品
各有所“长”
好视力
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