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教研的区域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索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

2022-06-13潘文荣赵安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南岸区教研协同

潘文荣, 赵安强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重庆 401336)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事业逐渐向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根本标志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转变的必然选择[1]。教研工作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系统建设勾勒出新格局。如何转变教研工作理念、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变革教研工作方式等成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转型的重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重庆市南岸区教育研究部门根据《意见》要求,结合区域教研实情,开展了区域协同教研的理论探索,在更新教研理念、创新教研机制、涵养教研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为区域教研转型提供了实践案例,促使区域教研生态发生了蜕变,有效提升了区域教研品质。

一、区域协同教研的理论探索

《意见》指出:进入新时代,面对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研工作还存在机构体系不完善、教研队伍不健全、教研方式不科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急需加以解决[2]。因此,更新教研理念,创新教研机制,优化教研方式成为教研转型的时代主题。

(一)区域协同教研的建构基础

教研转型是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随着学习型组织建设,大数据、智能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共同体教研、联盟教研、“智慧+”教研等教研新形式,打破了学校藩篱、学科壁垒,使教师的参与面和教研活动主题等得以扩展[3]。区别于传统的单向式、经验化的教研模式,新兴的交流式、帮扶式、结对式、共享式的协同教研创新了教研工作机制,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的协同教研拓展了教研工作范畴,协同教研的深远影响和独特内涵倒逼着教研形态完善与创新。

《意见》中指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教研机构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在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重庆市南岸区经过多方位学习、多渠道尝试,为助力区域课程改革推进,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3]。南岸区充分发挥教育行政的规划力和资源组织力、教研机构的专业研究力及学校的实践行动力和课程创新力的课程领导力作用,通过建立纵向联动、横向交流的教研机制,切实破解教研机制不健全、教研方式单一等难题,丰富了区域教研内涵,促进了区域教研工作协同发展,为区域协同教研模式建构奠定了基础。

(二)区域协同教研的内涵特征

区域协同教研是指在区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领导下,教研机构整合教研资源,教研主体基于某个教研主题或问题,采取主题或项目教研等活动方式,建立合作、互动、共生的研修共同体,协同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案例研究,以实现教研主体“共生发展”的教研模式。区域协同教研是问题解决机制下推动区域教学改革、促进学科特色发展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教研方式,是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教研新形态,是基于共生理论构建的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新体系。该系统由协同教研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要素构成[4]。协同教研的共生单元指向教研主体的合作共建,即教研人员之间、教研组织之间以及教研人员与教研组织间的合作互动;协同教研的共生模式指向教研主体在教研活动中形成的信息交流与能量互换样态,是开展协同教研的行动指南;协同教研的共生环境指向由不同教研主体、教研主题、教研方式等形成的教研场所,以及所创设出的共建共享的教研文化生态等(如图1)。

图1 区域协同教研的共生模型

区域协同教研是区域教研共生单元、模式、环境为实现教研主体“共生发展”目标的开放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教研主体的多元化。区域协同教研充分发挥教研组织或人员的协同作用,承认每位教研参与者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不同教研主体的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研实践创新的补偿机制。其二,活动组织的交互性。教研主体基于共同的发展愿景,打破传统单向教研的壁垒,建立区域、学科、校际之间纵向联动、横向交流的合作共建关系,实现区域内不同学科、学段、学校教研的有机融合。其三,教研内容的针对性。从教研需求出发,依托教研主体的群策群力,提取出有研究价值或实践意义的主题,通过主题教研着力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其四,教研资源的共享性。基于教研的共同愿景、共有问题、共生需求,建立区域教研资源共享平台,为教研经验分享、成果共享、活动交流等提供通道。

(三)区域协同教研的理论模型

区域协同教研以“主体合作、形式互动、共生发展”为教研理念,“共生发展”为教研目标,“整分结合”规划教研内容,“多向交互”设计实施形式, “指向成长”为评价机制,形成了具有独特价值的教研方式(如图2)。

图2 区域协同教研的理论模型

1. 区域协同教研的动力:共生发展的教研目标

“共生发展”的教研目标是指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愿景下,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和实际问题为目的,依托教研组织,围绕教研主题开展教研,创建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便捷的“协同式”教研体系,构建教研主体间平等合作的身份认同补偿机制,形成“合作、互动、共生”的教研状态,实现教研主体的发展提升。

2. 区域协同教研的依托:整分结合的教研内容

“整分结合”的教研内容就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以教研主题统整教研内容、任务,分学科、学段、学校进行教研内容规划,形成学科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变革、学业质量评价等大主题,学科课程开发使用、学科实践活动等中主题,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小主题,建构不同层级的教研课程,如学科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学科特色的教研建设、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等。实现教研内容、任务的整分结合,不断优化和完善区域教研课程。

3. 区域协同教研的形式:多向交互的教研实践

“多向交互”的教研实践是在区域协同教研理念下,打破以各类教研领衔人为中心的任务推送、资料发布的单向传播教研方式,将所有教研参与者共同卷入教研的“互动场”,整个教研系统或要素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嵌套的状态,不同教研主体发挥自身教研优势,如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资源、教研员的教研管理资源、教师的教学实践资源以及不同学校所拥有的办学优势等,形成多向交互影响的关系,构建网格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研修体系。

4. 区域协同教研的关键:指向成长的教研评价

教研评价作为教育教学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事关教研组织效能的发挥和教研管理文化的建设。指向成长的教研评价是通过基于证据的教研评价方式,对区域教研实践活动开展实证研究,分享智慧,反思实践,不断优化教研方式,实现专家的素材积累、教研员的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质量提升的目标。

二、区域协同教研的实践探索

(一)区域协同教研的实践策略

随着重庆市南岸区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区域协同教研理念已成共识,逐渐凝练,形成“任务规划统筹—实践研修提升—成果物化推广”的区域协同教研实践策略,确保了区域教研高质量发展。

1. 任务规划统筹,主题整分结合。南岸区在对前期课程改革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课程领导力建设的核心内容“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大主题,以单元整体教学为中主题,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为小主题,将学科教研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了学段间教研主题的整合,确定了学科的教研主题,具化了教研内容。教学设计重点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期课程纲要、单元学习计划和课时教学方案“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研究;教学实施重点关注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适切性选择实践研究;教学评价重点开展基于学业质量水平的单元作业设计和基于复杂情境的原创试题研制研究。

2. 创新研修机制,研教融合发展。南岸区根据教研主题需求,整合资源,搭建互动场,形成了“需求调研+主题确定—方案制定+组织资源—实践探索+效果分析—凝练成果+推广应用”的操作模式(如图3)。

图3 区域协同教研的操作模型

首先,教研需求分析,形成教研主题。定期开展学科主题教研需求调研,分析梳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针对学段特点、阶段任务,分解教研主题,形成教研时长不同的教研主题。其次,设计教研方案,组织教研资源。结合教研主题对教研内容进行设计,选择恰当的教研方式,组织多方教研资源,分配教研任务。再次,搭建教研场域,分享教研成果。以典型案例开展教研实践,在专家、教研员、教师等多元教研主体间搭建合作互动的教研平台,通过案例研究,专家获取实证信息,指导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分享教育智慧,反思优化教学实践,提升教学品质。最后,反思教研实践,泛化研修作用。教研参与者结合教学实践案例信息分析,反思感悟教学实践案例,再次对教学案例设计进行优化与实践,通过不断反思、总结、评价,举一反三,由点带面,把个案研究变成常态研究。

3. 成果物化推广,主体协同发展。教研组织机构结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对教研主题的选定、实施方案设计进行优化,为其他主题教研活动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教研参与人员反思感悟教研情况,收集教学实践案例信息,优化实践案例形成典型案例,为区域的学科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在反思、总结、实践中学科专家、教研员深入教研场域,准确掌握教学信息,为指导教学积累丰富素材;教师通过与专家、教师对话,明确了教学方向,明晰了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自信,“共生发展”的目标也自然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

(二)区域协同教研的实践案例

区域协同式教研是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式,是推进区域教研转型的有效路径。重庆市南岸区借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试验区平台,坚持以课程领导力建设为撬动点,以“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聚焦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教研主题。为具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2020年实施了“学科教学领雁计划”。该计划由重庆市南岸区教育管理部门统筹、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部署、各学校组织,集专家、教研员、教师的智慧,深入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实施路径包括:其一,组建学科研修团队。教育管理部门基于教研主题,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提出专家需求,中心根据需求遴选专家,专家根据需求遴选学科实践名师,组建“领雁团队”,教师进修学院学科教研员遴选区域学科骨干教师与“领雁团队”进行对接,形成“雁阵”。其二,“雁阵”网络互动问道。“雁阵”成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通过网络研修,聚焦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将研讨优化的某单元某课时教学设计作为现场教学的实施方案。其三,“雁阵”道法验证分享。由“雁阵”中的骨干教师和“领雁团队”的教学名师根据研讨形成的教学设计进行同课异构,指导专家、区域学科教师和教研员参加现场观课、议课,对教学方案再优化,优化后换班再实践、再研讨、再优化形成课时典型案例,共享给区域学科教师参考。2020年12月,高中语数外等九个学科由各学科课标组专家领衔的“领雁团队”带领“雁阵”将前期的研修成果分散到全区5个普通高中,进行了为期2天的现场展示、专题研修、提升、再展示活动,研与教进行了有机融合,方式的创新和研修效果都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认同。鉴于此,202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研究项目“如何用教材教与学”的启动会放在了重庆市南岸区南坪中学举行。其四,“雁阵”跟岗研修拓展。“领雁团队”遴选学科教学改革先行优质学校,南岸区组织学科研修团队跟岗观摩学习,吸取教学经验,学习运用教学实施策略,通过不断实践反思、优化、推广,把典型案例变成常态,“雁阵”研修活动也逐渐常态化,优化了学科教研方式,助推学科课堂教学变革。2021年4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改试验区徐州年会,重庆市南岸区以“领雁计划:深化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进”为题做了课改经验分享。

区域协同式教研在推进区域课程改革中发挥了其独特作用,其内在含义并非一个案例能完全呈现,也非一个教研主题才可实施。如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借用协同式教研理念,组织了单元教学主题研讨活动,与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北京、上海、江苏、重庆等地区友好学校合作,分学科采取“研讨—展示—研讨—提升”的形式,自动形成了常态“研讨群”。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根据区域整体部署实施了学校“领雁计划”,借力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海军航空兵学校选定特色教研主题。目前,南岸区与对口帮扶的重庆市石柱县、荣昌区、秀山县等区县教研部门开展的跨区域网络教研、跨学科联盟教研也协同进行,实践案例影响广泛,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区域教研发展。

三、区域协同教研的实践价值及启示

重庆市南岸区在探索区域协同教研的实践过程中,以更新教研理念为切入点,创新了教研机制,优化了教研方式,改变了教研生态,凸显区域协同教研实践价值并得出新的启示。

(一)更新教研理念,提升区域教研品质

教研理念的更新是实现区域协同教研的前提条件。区域协同教研是以关注现实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教研工作的实践性变革,是教研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重新认知与定位。要求教研员摒弃“权威思想”,以参与者心态,利用“平等中的首席”[5]这一身份职能优势来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即横向整合区域教研资源,纵向组织教委、教师进修学院/教科所、学校和教研组之间的合作共建,发挥区域教研组织者、引导者的功能;教师应转变教研观念及行为,从“被动教研”向“主动教研”,从“功利教研”向“实用教研”,从“表层研究”向“深度研究”转变[6]。重庆市南岸区以“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为载体,将学科教研员及教师全员卷入,使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形成了“合作、互动、共生”的教研理念,通过具化形成学科特色的教研理念。如中学政治学科就基于经济学领域的“众筹”观点,形成了“众筹教研”理念;中学地理学科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天人相宜”的教研主张,以“体验、融合、实践”等理念来优化本学科教研方式,创新了学科教研新理念。

(二)创新教研机制,保障区域教研质量

教研机制是区域教研理念、教研文化的综合反映。重庆市南岸区秉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研思想,构建了“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之路[7],创造出有效的教研机制。其一,研训融合机制。以培育学科“领雁教师”为目标,通过“专家引领—合作研讨—典例示范—辐射带动”的行动策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专家引领、团队合作、个人反思有机融合,实现了教研与培训的有机结合。其二,整分融合机制。建立以区域教研为龙头、校本教研为主体、校际教研为辅的统分教研机制,通过区域研发校本研修指南、学校组织实施校本研修,使区域教研、校际教研与校本教研有机融合。其三,研教融合机制。聚焦学科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以课题研究、项目推进等方式开展案例设计、案例实施、案例评选等成果表达与推广活动,追踪课程教学改革重难点、热点问题[8],建立了“任务驱动—教研助力—教师实践—案例示范”的研教融合机制。其四,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教师培训机构及学校的力量,建立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的工作机制,增强教研工作的开放性和协同性。其五,成果应用机制。凭借网络技术建立了教研成果转化、推广与运用平台,扩大了优质资源覆盖面,发挥了教研成果辐射作用。

(三)革新教研生态,创生区域教研文化

教研生态是指各个教研主体间、主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环环相扣的关系。重庆市南岸区就以教研文化建设为引领、教研课程优化为核心、教研方式转变为路径,构建了区域联动、教研共筹、合作研教的教研新生态,形成了全员参与、合作互动、民主和谐的教研文化。一是建立共同的教研愿景。学科依据核心素养拟定学科发展规划,提炼学科教研主张,明确学科教研价值取向。如中学英语学科基于教与学的问题开发与实践,形成了“问题导向”的教研主张,物理学科基于物理来于生活又应用于社会的理念,形成了“南渝悟理”的教研主张。二是实现自觉的教研行为。通过区域教研课程建设,搭建学科教研平台,让教师在教研课程学习与实践中转变教研行为。如区域实施的“教研、培训、科研、评价、技术”五位一体的教研课程,有效地将教师内卷于教研之中。三是形成民主的教研氛围。通过区域协同教研,使教研主体资源有机整合,促进教研主体间的信息传递、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构建“合作、互动、共生”的研修共同体。

教研转型是新时代教研工作的核心任务,无论是教研理论探索,还是教研实践体系构建,区域协同教研都凸显了“共生发展”的教研目标,“整分结合”的教研内容、“多向交互”的教研方式以及“指向成长”的评价机制,为区域教研转型提供了实践案例,为区域课程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南岸区教研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重庆南岸区引入第三方评估幼儿教育质量
2017年读者评刊表展示墙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