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工程项目财务风险三维控制模型

2022-06-13宋志鹏顾建安

国企管理 2022年6期

宋志鹏 顾建安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国际工程业务现状、特点及风险

(1)业务开展现状

2019年上半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47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折合703亿美元,同比下降3.4%),新签合同额7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折合1059亿美元,同比下降0.8%)。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302份,新签合同额636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60.1%,同比增长33.2%;完成营业额38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4.9%,同比下降0.9%。

30年来,中国建筑企业建造了世界上难度高、施工量大的诸多重点工程,业务涵盖高楼、大桥、高铁、隧道等,积累了丰富建造经验,塑造出较强的竞争力。但同时企业在海外的实践也表明,我们在契约精神、企业管理水平、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风险控制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一些项目甚至严重亏损,我们走向海外的道路既崎岖又漫长。

(2)面临主要风险

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可以实现多方共赢,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走出去”这条道路上并非一片坦途,且面临着各类风险事件。企业自身能力不足,是影响企业境外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内因,简单借鉴其他国别风险管控经验,决策前风险评估缺乏多角度分析,风险评估人才匮乏,应对风险的意识、手段和方法缺乏等。

企业境外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技术类风险和非技术类风险。技术类风险是企业自身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通常可以拿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非技术类风险与企业专业领域技术不相关,但对企业境外经营影响更大。一般包括:地缘风险、劳动风险、环保风险、安全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

境外工程项目所在地宏观、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将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而导致财务风险,包括经济危机、金融市场动荡、主权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等。

2.H工程集团国际化战略

(1)H工程集团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1953年,前身是重工业部重工业设计院和建设公司。成立60余年来,先后承建了我国90%的化工项目、70%的石油化工项目、30%的炼油项目。在美国《化学周刊》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油气相关行业工程建设公司排名中,H工程集团名列第2;在2018年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排名中,名次提升至第46位,比“十三五”初期2016年上升了21位;在“全球250强工程承包商”排名中名列第39位。H工程集团工程现有海外机构100余家,近十年为境外业主在中国完成融资超过200亿美元,与50多个国家的政府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海外业务占比已超过总收入的30%。总体来说,H工程集团发展质量、发展速度、科技含量、国际化程度都极具优势。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实拥护者,H工程集团被国家发改委选定为首批承接“国际产能合作”工作任务的35家重点企业之一。公司紧抓政策机遇,将强力开拓海外市场作为主要发展战略之一,充分发挥化工领域的工程优势和专业化优势,在海外建成多套合成氨、尿素、甲醇、三酸两碱等装置,同时还积极开拓了冶金(焦化)、输油输气管网、环保、电力、轮胎等业务,涉足建材(水泥)、房建(泰国)、日化轻工(洗衣粉、啤酒)、市政(公路)、矿业(锰、镍)等跨行业领域,国际化经营效果凸显

(2)国际化战略

H工程集团海外业务以“三年五年规划、十年三十年愿景目标”为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加大全球布局,加快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合作和市场竞争,打造国际品牌,塑造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将H工程集团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国际工程集团。

(二)创新与价值

1.理论或实践创新

本文创新地提出了以“大财务”要素模型和“工程项目生命周期”时间模型进行项目财务风险分析,构建了三维视角的国际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体系。

实践创新方面,本文采集一线项目财务业务事项,基于风险事项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案例,通过对比突显实践意义。

2.预期对策建议价值

基于多维财务分析模型的构建,正反实践案例的列示,全面促进国际工程公司的项目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减少财务风险,降低财产损失。该案例是国际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学习以提升素质能力的素材,以实际工程项目分析说明,经验与教训可直接应用与防范。对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也具有借鉴价值,特别是全面系统完整的分析体系。

二、项目财务风险三维控制模型的构建

(一)项目财务风險调查统计分析

为防范项目财务风险,提升国际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支持国际工程业务发展,对集团公司范围内2017年以来的国际工程项目进行财务风险事项调查,并以此为基础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企业有效规避国际工程项目财务风险。

1.调查数据一般分析

本次调查以2019年6月30日财报数据为基准,共对180个项目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数据情况如图1所示。

(1)项目所在地情况

从图中可见,近年来集团境外项目所处国别排名前五位有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土耳其,也就是主要集中在中东,东南亚,中亚及非洲。

(2)合同结算币种

图2显示合同签订的结算币种主要是美元、人民币等,也有部分项目使用当地币种结算,比如沙特里亚尔、迪拉姆、卢比等。

2.调查数据三维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按照项目财务风险三维分析框架分析如下:

(1)项目生命周期维度分析

如图3所示,集团境外项目风险阶段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和竣工结算。

施工期中存在的风险点主要包括分包给没有相关设计或施工能力的外籍队伍,造成执行中分包总体成本超过原预计成本;现场施工图存在滞后、不明确,业主资金审核拨付较为缓慢,造成材料采购方面困难、施工进度缓慢;合同约定的部分条款对企业不利,比如现场设备的保管,出现损失由企业承担,违约处罚条款较重,要求本土化采购或者分包有特殊比例要求等。

竣工结算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业主故意拖延结算时间,未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办理;部分签证费用由于手续不完整未被业主方认可,在结算过程中得不到确认;项目结算过程中出现的争议事项未能及时处理,造成结算金额降低;施工过程中与工程结算有关的资料收集不到位,且与结算有关的人员在项目结算完成前予以调离,出现项目后期结算工作被动。

(2)业务活动维度分析

如图4所示,集团境外项目集中风险业务领域有:合同领域、工程进度领域。

在合同领域中存在的风险点有签订合同中无法预见到的因素致使合同执行存在难度,比如项目地质风险、不可抗力;合同付款周期较长,性能考核、违约处罚、工期进度等条款不利于企业控制;合同为总价包干,无论任何变更都已包含在价款内,造成部分合理款项无法追索;低价中标后未能做好管控造成后期成本增加;合同内容条款没有充分研究补充完善,签订的合同内容条款欠缺严谨,工作范围界限不明确。

工程进度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包括发生违约的业主(材料供应不足、图纸未按照时间节点到位等)、不可抗力等原因影响施工进度,造成项目成本增加;劳务签证办理时间长、节假日较多,政府办事效率低等多方因素造成人员进场较慢,工作效率降低;当地有经验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紧缺,建制稳定队伍不多,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3.财务风险要素维度分析

如图5所示,集团境外项目面临的财务风险排名前三的有外汇风险、税务管理、资金管理。

外汇风险主要包括汇率波动频繁造成汇兑损失、合同进度款后进行对工程相关的支出或者支出行为与取得收入行为产生时间差时未能及时结汇造成损失;税务管理主要包括对境外国家税收政策理解不够、国际条约未能充分利用到位、税务申报不及时、境外利润汇回存在高额税收、企业所得税税收抵免不充分、违反境外国家税法遵从风险、境外税收筹划不足等;资金管理风险主要包括签订合同时未能对业主方的资金风险情况充分调研,造成项目执行过程中资金链断裂,产生亏损、对私账户委托付款、国外项目资金无法实现集中管理等。

(二)项目典型财务风险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共发现财务风险有:会计核算、资产管理、融资风险、项目成本管理、重大亏损、税务管理、外汇风险、资金管理、结算及保函、坏账风险、保险、财务组织、财务人员、工期风险及其他等风险。从三个维度看,风险主要处在项目施工中和竣工结算等项目周期阶段;风险主要存在于合同、工程进度的业务活动中;主要财务风险是外汇风险、税务管理、资金管理、结算及保函、项目成本管理、会计核算、保险、信用以及实物资产管理等。我们把调查和文献分析出排名在前的汇率、税务、资金、保函和信用等五大风险,定义为国际工程项目五大典型财务风险。

(三)项目财务风险三维控制模型的构建

基于项目生命周期视角的财务风险三维控制模型包括:

第一,基于项目生命周期构成财务风险时间维度,合同前期阶段、合同签约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项目收尾阶段。项目实施阶段,还可以细分为项目前期,施工准备,施工期(中交),完工(保运)以及竣工结算等。

第二,基于业务活动构成财务风险空间维度,包括项目风险、资信调查,投标,技术专利选择,合同策划,合同条款审核,合同谈判,设计、技术交底,材料采购、分包采购、合同管理、人员组织,资产、费用、结算管理,质量、安全、进度、信息管理,清收尾款,审计,财务清算关账,收回保函等。

第三,基于大财务管理边界构成财务风险要素专业维度,主要财务风险包括国际结算、保函、会计核算、资金、汇率、外汇、税务、资产、项目成本管理、信用风险(坏账风险)、重大亏损、保险、财务组织及人员等事项。具体见表1。

三、三维模型下典型财务风险控制

典型财务风险按项目生命周期区分,项目前期主要有信用风险、资金融资风险和税务风险;合同签订时关注资金风险、汇率风险和税务风险;项目实施中的风险有资金风险、汇率、成本控制风险、会计核算风险、保函风险、税务风险、资产风险、信用风险和结算风险;项目收尾阶段关注信用风险和资金风险。

(一)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债权)与负债(或债务)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其价值涨跌的可能性,是对由汇率变动引起的公司盈利能力、净现金流和市场价值变化可能性的一种度量。

1.风险事项形成原因及具体描述

(1)项目投标阶段合同汇率选择不合理导致的汇率风险

在项目投标阶段合同汇率的选择不合理,会导致在项目进程中企业以高于合同汇率的价格进行购汇,或低于合同汇率的价格结汇。由于结售汇价格与预期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实际现金流及收益与预期出现差异。

(2)结算币种不匹配导致的汇率风险

结算币种不匹配会导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付款币种与收款币种不匹配,一方面可能導致不必要的换汇行为,增加财务费用,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留存较多外汇资金,项目资金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

(3)当地币种本身波动较大

当地币种自身波动较大,直接导致企业留存的当地币价值波动,结售汇时汇率与预期汇率产生较大的差距。

2.应对措施

在项目投标阶段,第一,应加强对业主资信和经营状况的调查,避免与资信不良、资金困难的业主发生经济往来;第二,深入理解、分析招标文件,尤其是评估其中的先决条件是否能够满足;第三,了解项目所在国外汇管制情况,对于有外汇管制的国家,尽量减少当地留存的资金量、提前规划资金汇出路径、谨慎评估项目风险;第四,规划项目收支币种结构,优先采取收入、支出币种匹配策略;第五,将外汇风险管理作为设计融资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融资币种应主要考虑与收款币种匹配,而非与付款币种匹配;第六,谨慎制定项目合同汇率,可参考市场上各货币对各期限远期汇率值或其他合理值,依据预期收款时点,以收款金额为权重计算项目周期内加权平均汇率,根据收款币种的历史波动情况增加不同程度的安全垫,合理测算项目报价。

在合同签约阶段,第一,争取在合同中设置固定汇率结算或者汇率补偿条款等,将外汇风险转移或部分转移给业主;第二,合理安排结算方式,要求预付款和按月结算进度款,对于没有预付款或进度款结算周期过长的项目应谨慎评估风险。

在工程结算阶段,第一,密切关注项目所在国外汇政策、外汇形势变化,防范所在国对购汇或资金汇出的突然限制;第二,持续关注当地币存量,定期测算当地币支出量,对于超出支出量的当地币,应尽快兑换为国际货币或结汇回国;第三,加强项目结算,缩短结算周期,加大收款力度,提高资金周转效率;第四,提高项目现金流收支的预测精度,合理安排外币收付币种及期限结构,减少币种错配规模,在项目利润之外,尽量保持各阶段外币收支基本平衡;第五,若发生汇率或物价的大幅波动,应积极与业主协商,寻求补偿。

除上述自然对冲措施外,企业还可使用套期工具对冲汇率风险,具体操作方式可参考集团公司外汇风险管理方案。

(二)税务风险

从项目生命周期来看税务风险:

1.项目招投標、合同谈判签订阶段

(1)存在的税务风险

第一,项目前期跟踪时,财务人员未提前介入,对项目所在国的有关税收法规解读不足、把握不准,没有深入了解当地税收政策及税务实践,税务影响成本的理念缺乏。第二,在项目投标阶段,税务筹划不足,在投标报价中对项目税费测算不充分,对双边税收协定优惠政策考虑不充分,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税务损失。第三,在合同税务条款拟定时税费责任不明确。第四,合同拆分引发的涉税风险。第五,忽视常设机构及居民身份的认定期限引发的涉税风险。

(2)应对措施

①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税制和税务筹划空间,通常途径如下:

第一,国家税务总局官方发布的《中国居民赴XXX投资指南》、中国与所在国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与所在国大会计师事务所联系,事先获得一些免费的税法资料,了解获取所在国最新税法法规的途径和网站。

第二,财务负责人赴项目所在国实地调研,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当面交流,必要时可选择聘用事务所提供税务咨询服务。

②尽量精确地测算税负,使投标价格更加科学。

第一,考虑如何设立当地组织架构及对应的合同签订模式。如根据工期长短,是否选择当地注册,注册类型为子公司还是分公司;合同按整个EPC签订,还是拆成离岸和在岸两个合同,离岸和在岸合同金额如何划分等。

第二,流转税。考虑流转税是否能够抵扣、具体抵扣条件、是否存在免征流转税空间,如施工机具可否通过临时进口再复出口的方式减免流转税。

第三,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方面,应综合考虑当地组织架构和合同架构因素;个税筹划方面,考虑境内外工资发放形成的个税征收差异和境内外劳务成本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综合判断企业税负。

③仔细审查合同税费条款,在项目谈判中争取税收优惠。

工程承包合同对税负承担的相关条款中,业主和承包商双方各自需要承担哪些税金是商业谈判中必不可少的事项,对于项目所在国税费,应尽可能地转嫁给业主,最终在合同条款中对双方的纳税义务予以明示。

商业谈判前对所在地税收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如所在国税法存在针对承包商的税收优惠,尽可能向业主争取,并在合同中明确项目享受的优惠政策范围、税种、金额、时间等关键性条款。

④合同的拆分在商业谈判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跨境、跨主体提供综合服务的情况。

不同国别、不同业务、不同主体间涉税规定存在较大差异,税收筹划空间较大,承包商应积极与业主友好协商,通过拆分合同(离岸和在岸)的方式达到节税目的。

2.项目执行阶段

(1)存在的税务风险

一是流转税涉税风险:如果取得发票不合规、自行设计的发票格式得不到当地税务机关的认可,将存在补缴税款增加税务成本的风险。

二是企业所得税的涉税风险:境外部分成本费用无法税前扣除;国内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在对综合抵免法和分国抵免法的选择上没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而是盲目选择,造成境外亏损及境外已缴所得税未得到充分抵免,造成税款的提前占用增加企业资金压力,甚至可能造成某些国别的亏损最终无法抵免的风险。

三是个人所得税的涉税风险:部分项目未在项目所在国进行个税申报并列支成本,造成境外利润虚高,多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存在境外查补个人所得税的税务风险。

四是出口退税存在单证备案、收汇、征税等方面的风险。

五是纳税申报及税务实践方面的风险:不能准确、清楚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税法规定,合规开展日常税务工作。

六是境外税收优惠政策享受的风险:有的税收优惠可能仅仅是动议或者建议,造成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2)应对措施

第一,加强与业主及税务机关的沟通,尽量由业主及总包方出面协调税务工作。处理好国内外发票差异的影响,根据项目所在国要求,自行设计供应商发票格式,明确其中税款的计算和扣缴。对类似于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的进项税抵扣及增值税退税问题,要在与供应商签订业务合同时明确约定增值税无法抵扣和退税的补偿条款,督促供应商增强税务合规性,降低流转税损失风险。

第二,按照项目实际核算成本,充分利用税前法定扣除项目,降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在项目所在国申报所得税时需要税前列支的设计、材料采购等国内发生的费用,应该及时取得国内纳税凭证,获得当地税务部门认定,使成本得以顺利扣除,不可贸然将手续不全的费用税前列支,避免反避税调查和处罚风险。

第三,在所在国进行物资采购以及日常经营活动时,应按照当地规定取得依法合规的票据;物资设备报关进口时,应取得所在国海关提供的合法清关资料,确保在计算所得税前能够依法扣除。

第四,海外项目对公司总部收取的管理费用要慎重列支,避免无法税前列支进行纳税调整。通过转移定价文件、备案审批方式,取得主管机关认可,争取最大限度的税前扣除。

第五,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境外所得税额抵免办法的选择上,企业一定要综合考虑境外项目的经营状况、项目所在国的分布及所在国的所得税税率水平,通过测算两种办法的抵免效果,科学选择对公司更为有利的抵免办法。

第六,合理控制境外工程人员居住或工作时间。

第七,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名义工资。

第八,开展经营运行分析,制定税务风险相关的应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在事前化解税务风险。自查中要检查数据是否准确、票据管理是否严格、明确列出年度税务风险点以及相应的防范建议。

3.项目关闭阶段

(1)利润汇回税务风险

涉及到境外利润汇回国内的税务筹划,各企业应综合考虑利润转回的形式、境外转回国内或者转至其他中转地区再转回国内的税率差异,选择最佳的节税方式将境外利润汇回国内。

(2)预缴税款返还风险

對项目前期缴纳的税款,要了解政策,积极准备,确保取得税款返还。

(3)注销税务登记风险

处理好税务检查,及时办理税务登记注销工作。

(4)剩余物资设备处置税收筹划

项目在退出阶段要对项目剩余物资设备进行处置,这必然涉及到缴纳相关税收的测算和比较。

(5)税务清算审计

(三)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就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因客观原因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对资金的运用、调拨与管理出现问题或产生损失的风险。

1.风险事项形成原因及具体描述

根据产生资金管理风险的原因不同,可将资金管理风险分为以下几类:

(1)国别风险

具体包括:当地局势动荡,战争随时可能发生,一旦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发布风险提示要求撤侨,项目立即停工;受国际金融形势、本国外币储备及本国货币波动较大的影响,为稳定本国货币市场,实际外汇管制政策,限制外币自由使用;因国家政策可能会出现资金业务风险等。

(2)资金安全风险因经营活动中的不合规操作造成资金损失的风险,具体表现为未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集团及所属企业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等。

(3)因业主未及时付款导致的资金短缺风险因业主审批资料进度慢、资金短缺、对工程进度不认可等原因,工程款支付出现滞后,导致项目资金短缺,出现短暂垫资或影响项目进度等问题。

(4)因银行账户管理导致的资金管理风险由于共管账户授权规则不完善,导致名义上两家公司共同管理的银行资金实际上仅由一家公司管理,影响资金安全。

(5)因境内外收付款比例不匹配导致的资金管理风险项目收款与项目付款分为境内、境外两部分,但境内(外)收款比例与付款比例不匹配,导致支付需求无法满足,进而引发境内或境外资金管理风险。

2.应对措施

1)国别风险首先,对于局势不稳的地区,尽量采取境内结算,当地少留资金,以确保资金安全;其次,在境外当地仔细了解汇款的条件和相关规定,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以实现正规途径下的汇款通畅;最后,因为外汇管制或国家政策的变化增加兑换次数时,与业主方积极友好的沟通,商议出双方接受的兑换汇率,以最大可能争取汇兑收益。

(2)资金安全风险不断完善公司的管理办法,要求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的外汇管理政策,严格执行股份公司及公司的资金管理办法;总部加强资金审核,现场加强物理防范现金风险。

(3)针对业主未能及时付款的措施第一,提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提高融资方案可行性、降低融资成本;第二,指派项目人员积极与高层管理人员沟通,要求业主尽快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并加快进度审批;第三,项目人员应推进工程进展速度,及时确认工程量,及时催要工程款,把控过程风险;第四,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律的强制手段要求工程款拖欠一方及时还款,尽量挽回公司损失;第五,在今后的合作过程中,指派专员或特定机构加强监督款项收支。

(4)因银行账户管理所导致的资金管理风险首先,严格执行开户审批程序,加强资金账户及资金收支的监管;其次,应当加强境外账户的合规性管理,避免开立共管账户、借用他人账户等不合规行为;第三,尽量选择SWIFT上线银行开立账户并办理上线手续,实现境内可视;最后,对于缺少银行账户进行资金收付管理的情形,应加强与集团公司沟通交流,争取设立特定账户进行项目资金管理,或协商最合适的方法管理资金。

(5)因境内外收付款比例不匹配导致的资金管理风险在项目合同签约阶段,应在准确测算境内外支付比例的基础上与业主进行积极沟通,尽量使境内外收款比例与测算的支付比例相匹配;在项目执行阶段,如发现境内外收付款比例出现不一致,应积极与业主进行磋商,通过修改合同条款调整境内外收款比例,同时,也可通过租赁等贸易形式对收款地域进行调整。

(四)保函风险1.风险描述及形成原因国际保函,通常是指中国企业因国际贸易往来或国际工程项目,向境外受益人开出的银行保函。国际保函一经开出即独立于基础合同,只要受益人提交的索赔单据和内容与保函条款相符,保函担保人即应在保函规定的时间内向受益人赔付款项,而不管保函申请人在基础合同中是否真正发生违约,但欺诈例外。

中国承包商在承接境外总包项目过程中,由于业主强势地位、自身管理经验欠缺等原因,通常面临较高的保函索赔风险。现就保函相关风险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如下阐释。

(1)保函条款风险在保函中,保函条款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诸如保函担保责任最高限额不固定、保函权利可转让、保函到期不自动失效等法律风险。若保函的索赔、担保金额及币种、担保期限、付款条件等保函核心条款不明确,会使得各方对于担保责任范围及期限等要素产生争议,并引发后续纠纷,投标人应当予以特别关注。保函的索赔条款是保函条款中非常重要的条款,它对申请人、担保人和受益人的风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无条件的索赔条款对受益人是有利的,但对于作为承包商的成员单位而言,最大的风险是业主根据无条件的“见索即付”原则,以各种理由向银行兑付承包商提供的保函。

(2)保函文本风险开立保函时,各方注重保函适用何种惯例、受哪国法律管辖、独立从属关系,以及索赔要求、擔保金额、有效期、转让和让渡等这些宏观信息。

然而,保函文本格式受传统影响较重,语句往往佶屈聱牙,加之不少国内公司惮于对手强势,习惯采用外方文本,对其语句措辞常常又疏于深究,会出现词不达意、模棱两可的现象。特别是对于政府公共项目的担保,中东、印巴等国的法律有特殊规定,保函有效期常和索偿期、诉讼有效期混淆,由此产生的保函文本风险问题,将大大加重担保人的风险。

(3)合同纠纷风险承包商应当注意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特别是在工程履行不久即发生重大合同纠纷时保函的处理方式。此时承包商已于签订合同前提供给业主合同总额(通常为)10%的履约保函,签约后另提供与预付款等额(通常合同金额10%-30%)的预付款保函,并就工程进行大规模的前期投入。因此,一旦遭遇重大合同纠纷,承包商不仅面临重大的经济损失,更难将保函收回;相反,业主却可以随时兑付上述两种保函。

(4)越位担保风险由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业主或总包方总会提出各种各样苛刻的要求,如要求分包商替总包商向业主开保函或为总包商向业主开立的保函提供反担保。这将使得作为分包商的成员单位在总分包合同项下的担保出具模式上存在着越位担保风险,可能陷入利润无法实现、担保被索赔的尴尬境地。

(5)信用风险目前银行保函适用的最新国际惯例是《URDG758》,国际惯例的实施和推广靠国际市场参与者的良好信誉和共同维护。保函跟信用证结算方式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当前国际市场信用制度不健全,银行保函的实行便没有可靠保障,存在一定信用风险。

2.风险应对措施我集团成员单位作为工程项目承包商面临诸多潜在风险,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1)主动防范风险由于银行保函一旦开出就不可撤销,也不可单方面修改,故开出后出现风险,很难采取补救措施。因此,防范风险的重点应在开立保函之前或者在商务合同谈判阶段。

①强化保函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可研阶段,承包商内部部门和驻外机构都应重视保函前期的当地政治经济可行性研究,避免遭遇资信不良受益人的恶意索赔情况。承包商出具保函前,应分析项目所在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了解业主的资信状况、财务状况、行业经验、经营业绩、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信息以及项目资金来源、业主有无索赔历史等情况,对项目或合同进行预测、判断和评估,对项目可靠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尽量避免开出风险较大的保函。

②加强对保函文本和条款的审查国际工程保函作为具有法律性质的担保文件,措辞必须严谨。

首先,审核保函语句。

根据国际惯例,保函开立不清晰所引发的风险由担保人承担,如果这种不清晰系由申请书所致,则导致的后果在于申请人。保函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文件,措辞必须明确严谨。因此,承包商应将保函语句的审核放在重要地位。承包商应当全面梳理、分析包括附件在内的文件,尤其需要针对关联条款进行对比和研究,找出遣词中的差异,发现条文中的分歧,澄清语言上的疑惑,确保保函语句的严密性,降低交易成本,提前化解风险。

其次,审核保函条款。

第一,要明确担保金额及币种。

第二,要明确担保有效期。

第三,要明确保函失效条件。避免因保函失效日期不确定而造成担保人迟迟无法解除担保责任。

第四,要明确索赔条款。应在保函中对索赔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万一出现欺诈索赔需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应将索赔条件单据化、具体化,建议要求受益人在索赔声明外提交附加单据,以保证索赔的真实性;建议承包商要求业主在保函格式中添加“先款后索”条款,避免部分业主恶意兑付,以保护承包商的合法利益。

第五,要明确遵循的国际惯例或法律。

第六,避免开立可转让的银行保函。受益人要求保函项下的权利可转让,将导致投标人承担的风险和履行义务的对象处于一种不可预测的状态,对风险也难以进行评估和分析,无法确认应当向谁承担义务,容易导致争议的发生。

第七,避免出现越位担保。

此外,加强保函后期监督管理。

最后,加强项目人员业务素质培养与沟通。

(2)巧妙转移风险

在大型国际工程项目标书中,预付款保函大多采用固定格式,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因业主、承包商不同,保函必然存在内容和条款选用上的区别。特别是银行作为第三方,也有自己的条款和格式,承包商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化解业主提出的苛刻条件。在合同审查中,如果发现预付款保函条款于己不利,偏离了公平诚信的价值标准,或可能引起不合理的风险,有权重新协商或者谈判。在商务洽谈中,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可根据实际情况罗列于己有利的条款,对处于劣势的承包商而言,应力求获取相对公平的保函条款以降低保函风险,预防并减少纷争。如果承包商未能发现风险,或者发现风险后也怯于交锋,往往会导致于己不利的结果。

此外,要建立国别风险评估体系,以控制国别风险。担保银行应该对已经开展和计划开展业务的国家或地区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全面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外交环境、经济金融环境、制度运行环境和社会安全环境等因素。对较高国别风险的工程保函业务,应采取转移和缓释措施。

(3)积极化解风险第一,在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承包商应与业主之间保持良好沟通。

第二,承包商应注重与本国银行及时沟通。

(五)信用风险国际工程项目中信用风险管理在项目前期非常重要,调查不充分可能对后期履约造成重大影响和不必要的损失。

1.风险描述业主资信水平差,合同履约过程中不讲诚信;合同约定不明确、工程量与原设计变更多,影响金额大,部分合同单价存在争议;变更签证手续不完备;各项取费标准约定不清。

2.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对业主的资信情况动态了解。项目前期要對合同业主进行全面调查,国别、资信、诚信记录、其他合作伙伴的交流等。部分企业“借船出海”,与中国业主合作开拓海外市场,但合作伙伴资金链断裂,项目整体陷入困局。如B公司安哥拉石油项目,业主实际控制人被传唤,导致项目资金被冻结,预计将产生较大损失。

二是合作伙伴的选择需更谨慎。如香港11水项目,前期选择的合作伙伴没有完成工程的资金和实力,项目执行进展不利,各方矛盾较多,导致项目亏损,形成风险敞口。

三是合同签订要严谨。明确约定结算单价和费用计取;变更索赔要有效;施工过程要与业主积极沟通,多留有效证明,如邮件、影像资料,作为将来维权的证据,各项结算资料证据要保存完整;加强造价技术力量,在细致研究施工合同的基础上,扎实做好结算工作。

四、成果应用与实效

本文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理论和调查分析,创新性提出了项目财务风险的三维控制模型,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全景蓝图。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总结出国际工程项目的典型风险,应用三维控制模型开展风险管理。

结合案例对风险进一步深入分析,如汇率风险方面,通过财务风险三维模型研究,可避免项目投标阶段合同汇率选择不合理导致的汇率风险,结算币种不匹配导致的汇率风险,当地币种本身波动较大导致企业留存的当地币价值波动风险。

税务风险方面,通过财务风险三维模型研究,可避免项目前期跟踪时对项目所在国的有关税收法规解读不足、把握不准,项目投标阶段税务筹划不足,在合同税务条款拟定时税费责任不明确,合同拆分引发的涉税风险,忽视常设机构及居民身份的认定期限等引发的涉税风险。

资金风险方面,通过财务风险三维模型研究,可避免境外资金管理不善对项目进度产生较大影响,施工不能有序进行,项目利润大打折扣等资金风险。

保函风险方面,通过财务风险三维模型研究,可避免业主恶意索赔、陷入长期纠纷、分包商代总包商遭受索赔等风险。

信用风险方面,通过财务风险三维模型研究,可避免项目久拖不结,债权未确认,不及时付款,公司权益受损等风险。通过财务风险三维模型的深入研究,为具体实务工作提供借鉴。

国际工程项目财务风险三维控制模型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得到了验证,特别是实践方面。这一管理实践在H工程集团180多个项目进行了实践应用,通过问卷调查,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外汇汇兑损失风险的有效对冲,金额在1亿元以上,提前进行税收筹划,优化资金管理节约资金成本非常可观。本研究成果,也得到了江苏省社科联立项,并于2019年结项,在江苏省建筑行业推广,反响较好,受邀到多家企业交流,取得很好管理实效。同时,在2020年中国施工企业协会财税论文(案例)评比中,获最佳案例,在全国基建行业推广。研究成果全面促进了国际工程公司的项目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减少财务风险,降低财产损失;是国际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学习以提升素质能力的素材,以实际工程项目分析说明,实用性强、操作性方便,经验与教训可直接应用与防范;对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也具有借鉴价值。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建筑企业进一步走出国门,企业在国际市场中需要不断增强财务风险管控水平,有效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提供思路。本文没有涉及投融资项目的风险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专业解决方案,还略显不足,特别是风险管理措施的应用等方面是国际财务风险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也是下一步继续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