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学生习作水平提升办法的探究

2022-06-12赵瑜

民族文汇 2022年25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优化策略小学语文

赵瑜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建设得到了一定完善和优化,这对提高城乡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设施未完善、教学理念较传统、教学模式较单一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迎合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打好习作基础,拓展学生的习作思维,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结合日常生活以及当地区域特征,搜集更多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作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两大板块,写作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综合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的整体地位颇高。在现代化教学中,无论教师、家长、学生对语文阅读与写作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写作方面也有很强的思想意识,学生的写作水平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1]。反观农村小学习作,与城市教学相比天壤之别,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无趣,写出来的内容千篇一律,流水账、假大空,严重缺乏素材的积累和生活经验,在习作中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在农村地区学生的阅读量较少,生活节奏慢且单调,缺少习作兴趣的激发。因此,想要提升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整体质量,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结合实际生活引导习作思路,在观察中积累经验和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习作水平。

一、转变教学理念

农村教师将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和转变,不仅能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还能提升教师开展的语文习作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语文习作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课堂中学到符合自身发展的语文习作知识和技巧,进而不断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此外,创新教师教学理念,是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学生制订针对性语文习作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语文习作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教师在对学生展开针对性语文习作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过程中,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2]。因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在课堂中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和互动,不断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习作水平。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表达,敢表达,乐于表达。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应该做到目光慈祥,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即使学生的表达词不达意,言不由衷,也要适当给予鼓励。小学生在这样环境里快乐成长,就容易对学习充满向往,对表达充满兴趣。

(二)优秀作品熏陶

选择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的书籍,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阅读兴趣和感悟能力,使他们从小就有文学创作的冲动。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要做小学生的楷模。挑选一些教师自己发表在报刊且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作品,分享创作时的思考和创作后的体会。学生就会像自己的老师一样坚持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景和物,以及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这样做,不仅增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积累,一举多得。农村小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写作文时经常不知如何表达。给学生阅读同龄人写的优秀作文,让他们认识到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写文章不是大人的专利,小朋友同样可以写出优秀的作文。由此对写作产生自信心,对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充满期待[3]。

三、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不仅可以积累词汇和语句,还有另外一项重要功能,那就是培养语境意识和语感。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习作当中摸索出文章的结构、层次等方面的素养,有助于在今后的阅读活动当中更好地对一篇文章进行剖析,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阅读的缺失导致习作的困难,在写作文时,有很多学生因为写不出来,就会参照教师教的模板进行写作,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内容缺失、下笔困难是小学生中常见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为了使自己的习作水平有所提升,走一些“捷径”,参考一些作文示例、作文书中的内容,看到一些好的句子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引用在自己的作文内容之中。这样的行为是不可采用的,写出来的内容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缺少个人的真情实感,内容并不生动感人,反而显得非常生硬、死板。因此,在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讲完一篇文章后,可以趁热打铁以主题形式为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学习更多习作方面的技巧。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以课本中的内容为核心,带领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结构,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4]。

例如,在学习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红色革命书籍,如《雷锋日记》《小英雄雨来》《谁是最可爱的人》《地道战》等图书,让学生能够走近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没有革命英雄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和谐生活,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结合所学知识再加上阅读课外读物,会增加知识的积累,情感上会更加丰富,只有在这一阶段提高对阅读的重视度,学生在后期会厚积薄发。当然,有了阅读量的积累习作便不在话下,阅读量的增加会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将语文习作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进行语文习作知识和技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完善语文习作教学设施。教师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而这对促进学生语文习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平传亮.对新时期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55.

[2]慈學智.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知识文库,2020(16):47+49.

[3]杨惠勤.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J].课外语文,2020(21):128+130.

[4]兰松菊.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散文百家,2020(03):170.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优化策略小学语文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