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约之美·洞察之眼·策之以道·说之以理

2022-06-12

人力资源 2022年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价值企业

领导者远不认为错误是“坏事”。他们不仅相信错误是必要的,而且基本上把错误看作成长和进步的同义词。

——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人 沃伦·本尼斯

一个社会在谋求技术的进展之外,还要获得每一次有效的参与和合作。

——管理学家 乔治·埃尔顿·梅奥

当医生听取护士的建议时,病人的康复就会加快;当采矿工程师对工人的关注大于对机械的关注时,井下的效率就会更高;而在体育运动和核研究中,真正让管理者们学到东西的既不是书本,也不是讲座,而是针对手头工作展开的各种现场交流。

——英国学者 雷格·瑞文斯

优秀领导者都有些共同的特质。在创建联盟、发展和运用支持体系、激励,以及倾听和发展等方面,领导者的效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哈佛商学院首席管理教授 罗莎贝丝·摩丝·坎特

职业管理的最高境界,要求从众多的事实中敏锐嗅出那个真正的事实。并且,还要有胆量、求知欲、直觉,甚至是必要时的蛮横无理,来证明你所掌握的就是人们称之为不可动摇的事实。

——美国商业管理人 哈罗德·杰宁

重构是一种用不同方式看待事物、问题、情况和他人的能力——从别的方向出发或是通过颠覆性思维来审视一切;把事物放在不同角度或不同背景下,把它们当作机遇而不是问题,当作一个突然的间断而不是灾难。

——欧洲管理思想大师 查尔斯·汉迪

周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开源连接构筑生态优势

在今天这个风险高发、整个大盘调整的阶段,组织需要有力出一孔的凝聚力,需要有黏合力。一盘棋拉通资源,一盘棋调度配置资源,追求组织整体价值的最大化,防止领地利益伤害整体效率,局部价值割裂整体价值。

组织一盘棋,这更是头部企业做组织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因为企业越大,部门墙林立,领地意识越强,总强调组织的单元封装性,最后导致组织的关键资源都被领地化,而不是整个企业一盘棋配置和调度。这在当前环境下,对组织形成一体化的整合竞争优势,具有很大的危害。

互联时代,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单打独斗其实都是难持续的。好组织一定是开放连接,能够构建自己共建共享的生态优势。所以今天的组织一定要有自己的朋友圈,要构建自己的生态优势。

不管你在朋友圈的生态里面是处在核心生态位,还是处在辅助生态位、边缘生态位,总之你要有朋友圈。生态的优势其实是更大的护城河。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好的组织时刻保持着敏感强健的抗风险韧性,一定是底线、红线高筑的,底线、红线完全不越,完全不碰。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必然带来社会法律规制的不断深化。企业一定要筑牢扎牢底线红线意识。

尤其是,当前也是一个“以小打大”的时代,越是知名企业、头部企业,越是要注意,组织里面的小人物、小事件、小问题、小新闻,最后可能都会对头部企业带来大伤害、大冲击和大破坏。所以组织的风险意识、合规意识、底线红线意识,不是靠具体的某个部门的专业工作,而应该是每个人,包括企业家、干部和员工的日常言行,更需要注意到“五合”:合法、合规、合理、合情、合德。有这五合,才有合算;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好的组织一定能拥抱时代的先进科技,精益、精准地进行数字化武装。为什么用“精益”这个词?因为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很贵的工程。好的组织一定纲举目张,有系统筹划,更有重点突破,精准赋能,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理性精益地来拥抱数字化的力量,而不是大干快上、蛮干蛮上。

孙陶然(拉卡拉创始人):解决问题是一种习惯

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所以每个员工应该将解决问题看作自己的责任。而正确理解什么是解决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所谓解决问题,就是把阻碍我们前进的障碍清除掉,把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清除掉,让我们得以达成预期目标。具体而言,解决问题包含三个含义:解决问题是行动而非想法——解决问题靠说一说、想一想是没有用的,需要的是行动以及结果;解决问题是很困难的——既然是问题,一定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耗费极长的时间、经历多次挫折才能解决;解决问题是你的职责——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工作是上级的事,自己只是上级的“跑腿”和执行者,这是错误的。工作是你的职责,上级是帮助你达成自己职责的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习惯,以下三点很关键: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任何问题是不经过艰苦努力就可以解决的。把解决问题达成目标作为自己的核心工作来对待,就会竭尽全力去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开始。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我们要向前走,不能因为任何一个前进中的困难让战车停下来。

分阶段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工作上,最坏的工作方法是想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结果因为其中某一个问题解决不了,导致所有的问题都卡住了,最后没有一个结果。没有结果就等于没做。

正确的做法是,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先解決重要紧急的,再解决不重要紧急的,然后腾出手来解决重要但不紧急的;在解决每个问题时,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最后解决贵不贵的问题。

解决不了问题时,及时求援。虽然解决问题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但毕竟我们是人不是神,没有人能够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这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求援。军队从来不把单打独斗取胜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把取胜作为目标。所以,在遇到自己不敌的强敌时,就不要再继续无效的努力,而是第一时间向同事、向上级求援。

如果自己解决不了问题,也不求援,听任问题发展,害己害人。

艾德·卡特姆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总裁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改变必定会发生。一些人为了突如其来且摸不着规律的事情而惶恐不安,我却不会如此。在我看来,无常不仅是不可避免的,更是生命的神奇之处。承认无常、拥抱无常,能让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积极应对。恐惧感促使人寻求确定与安稳,而实际上,这两者都不能像其字面意义那样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对此,我自有一套方法。我不会因无常而心生恐惧,因为我相信我们可以主动出击,洞悉无常的真面目,让无常为我们所用。无常的不可预测,正是创意诞生的土壤。

埃米·华莱士 管理畅销书作家

不确定因素的确会让人不安。人类总是想要弄清楚前路的方向,但是创意却让我们不得不踏上未知的旅程。这就要求我们朝着已知和未知之间的界线靠近,我们虽然都有创造的潜力,但有些人畏缩不前,有些人勇往直前。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带领这些人向着未知进发呢?那些天资超凡、知人善任的人通过切身体验意识到,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有一个最佳切入点,创意就是由此萌生的。关键是要学会摒弃焦虑不安,在创意之泉周围徜徉。

简·巴贝切特 培训诊所总经理

培训的目的往往是提高行为表现。那是否应该有一个行为标准作为可接受的最低标准呢?运营部门而非培训部门必须要建立一个行为标准。如果行为标准很模糊或根本没有标准,那么培训就很难进行下去,“让员工们变得更专业”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行为标准。运营部门要从任务分析、行为分析和目标分析中得到行为标准的相关信息,描述与业务有关并可以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例如:“我们如何凭借现有助理店长的能力再开10家新店?”问题往往是在完成行为分析后出现的,运营部门要在恰当的时候提出建议。

李远婷 心理咨询师

绩效管理的核心在于激活个体,而不是去管控,管住手脚也就束缚了激情和创新。好的绩效考核一定是要让组织和人才激动起来。当然,绩效考核也是要做的,我的建议是:重点做关键岗位,不是所有岗位都做。80%的业绩是20%的人创造出来的,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做牛人的考核。可以尝试针对牛人的OKR模式,激励的力度要大,让牛人冲动起来。绩效考核与人员评价配合使用,基础岗位不必做考核,表现不好直接换人就行。绩效考核找对人,先找正确的人,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他。

2022年经营选择的关键词

有人把2021年定义为“元宇宙”的元年,探索航空器成为新的选项。人类开启数字替身之旅,也开始了火星太空之旅。虚拟三维空间、真实太空空间,人们开启了脱胎于现实世界的未知世界探索。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与生命科学带来的全新想象,从不同维度颠覆各个行业与各个领域。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2022年组织在经营上的选择依然充满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关键词:

以顾客为中心

2022年的經营策略选择,依然以聚焦价值创造为首选。疫情新常态下,会有更多的顾客需求场景出现;新格局的挑战与未知世界的探索,同样会展现全新的价值空间。

组织的资源、流程、权责、运动方式,都是以客户为中心,来驱动组织的流程再造,组织的阵型调整,组织的资源配置。当企业能够真正以顾客为中心,回归顾客价值创造之中,就能感受到一个又一个新业务场景的涌现;新技术与客户进行互动时,更深层次、更有针对性的价值空间便被呈现出来;各个领域前瞻性的顾客价值方案,也随着技术开发程度演进、顾客价值创新推进被一一创造出来。

创智行动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里,企业需要在稳定性、灵活性和复杂性之间取得平衡,因此,企业必须自我塑造变化。一方面企业需要引领变化,构建企业或者行业的新价值;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持续价值创造,让自身具备动态变化的能力。

我把这两方面的努力合称为“创智行动”。“创智行动”是指围绕顾客价值创造性展开的一系列活动,需要企业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理念,组织成员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自主行动创造的能力。同时,企业提供数字化技术赋能、激励价值创造以及包容多元的组织氛围。

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透过创智行动拥抱变化、自我加速变化,必须成为一种习惯。唯有此,方可拥有主导市场的力量,以及获得顾客青睐的魅力。转型变革永远在路上,变化才是永恒。

慢变量是关键

我们需要一种真正关注长期发展的模式,而不是只聚集于短期的收益。技术已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在深刻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导者的决策比两年前更复杂,企业处在更广泛、更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体系中;人工智能变革不断提升价值,同时也导致人们遭遇完全不同的压力和冲击,关注企业对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需要让自身的使命传递到产品与服务中,让组织成员从使命出发,确定每项任务能够让世界更加美好,让生活更加美好,更好地帮助顾客,推动社区健康发展。当以人为中心、利他共生、科技向善内嵌在企业使命之中时,商业所释放的价值,一定会在社会价值创造中熠熠生辉。

韧性成长

企业需要有组织的敏捷性,以及足够的组织韧性,方可在动荡变化的环境中,找到解决方案,获得成长。疫情防控,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了对组织弹性的需求,也因此需要企业内部更多的敏捷性。同样重要的是,越是在动态变化环境下,组织韧性越能呈现出独特的价值。

事实证明,韧性不仅是一种抵御危机的能力,更具有与动态变化相调适与不断进化的特征。

接下来,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技术创新价值,抑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把创新融合在企业文化中,形成内部的敏捷协同效率,以创造力实现内生的韧性成长,既是方法论,也是战略选择。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价值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