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音乐融入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2022-06-11沈思婷

大众文艺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红色政治

沈思婷

(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 211171)

一、红色音乐的文化内涵与本质特征

(一)红色音乐的文化内涵

红色音乐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了包括山歌、号子、小调、说唱、戏曲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秀文化内核。“红色音乐文化概念的核心内容,在于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在各历史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斗争过程中诞生,是以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内容的红色遗址与红色精神。”因此红色音乐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诞生的优秀艺术作品,其文化内涵在于作品中彰显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各个时期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包括敢为天下先的“红船精神”、坚定信念的“井冈山精神”、不屈不挠的“红岩精神”等等。红色音乐中承载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大众喜闻乐见的经典作品为载体,具有持久而深远的历史力量。

现如今,红色音乐文化已然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民族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利用好红色音乐资源、发扬好红色精神谱系、传承好红色文化基因是现如今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修课”,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充分地将红色音乐文化内涵渗透进高校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推动高校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入脑入耳入心”。

(二)红色音乐的本质特征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工作,从红色音乐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具备民族性、时代性、普及性的本质特征。民族性是基础、时代性是动力、普及性是灵魂,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红色音乐作为红色文化的典型的代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与文化瑰宝。

在民族性方面,红色音乐以曲目为载体,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展现了中华儿女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艰苦奋斗、不断创造、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新时代以来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不断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红色音乐作为承载民族精神的载体,每首旋律都浓缩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带领着全国人民走向胜利、走向富强的奋斗历程,将民族的情感与精神融入旋律之中,在中华儿女的世代传唱中,催人奋进,赓续红色血脉。

在时代性方面,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映山红》《十送红军》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从改革开放时期的《长江之歌》《红旗飘飘》到新时期的《生死不离》和《不忘初心》等。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涌现出一批具有革命性、战斗性、群众性的歌曲。这些诞生于不同历史时期与时代背景的红色音乐,激励着广大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复兴前赴后继,是广大人民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之源。

在普及性方面,红色音乐根植于中国大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着坚实的根基。从新文化运动时期诞生的《五四爱国纪念歌》到国民革命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队歌》,这些红色音乐都是人民耳熟能详的曲目,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词和慷慨激昂的旋律,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也正是因为红色音乐在人民群众中具备广泛的普及性,通过一代又一代人民的不断传唱,才造就了红色音乐能够永驻生命力,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传承与发展。

二、红色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增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

“红色音乐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年代里产生和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殊国情民情有机融合的产物,”红色音乐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年代里起到了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承接着过去、同时警示着现在、更加激励着未来。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身上肩负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责任。红色音乐作为树立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从创作内容上来看,歌词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精神内涵,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了解学习中国红色文化的优秀资源宝库。例如《红军不怕远征难》《十送红军》《盼红军》等一系列经典曲目,表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不屈、奋斗等民族精神。通过对这些红色音乐的学习和演绎,可以提升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在实践中增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自信,切实增强音乐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二)培养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优良品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整体富裕程度明显攀升。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因此拥有了更好地物质生活,特别是音乐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费用及相关开销相对高于普通文理科,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都家境较为良好,因此如何教育音乐专业的学生感受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潜移默化的提升个人修养品质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红色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曲目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砥砺前行、艰苦奋斗、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这些正是可以培育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群体形成优良品质的思想富矿。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时常会受邀参与省市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在这些高水平演出活动中可以更加深入的感悟红色音乐的文化内涵,从而激发出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不断淬炼自己的品质与信仰。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需要以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的形式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因此以红色音乐为载体结合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通过传唱、演绎的形式加深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育成了高校塑造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教育环节。

(三)丰富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育人形式

对于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形式上应当以多维度方式进行育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想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单单只靠课程上的教育灌输,更应当创新育人方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结合专业特色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原本就有声乐演唱、乐器演奏、合唱指挥等课程,在这些专业课程中可以巧妙的融入红色音乐元素,实现专业提升与思想教育提升的双结合。通过学唱、学奏红色音乐从中汲取红色音乐文化的正向精神,能够促使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促使高校育人工作更具有号召力、感召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三、红色音乐融入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一)依托专业融入课堂思政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课堂教学作为对高校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部分学生群体存在漠视与消极参与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现象,主要表现为: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都是枯燥无味的理论,与学好本专业无关;2.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容都是走过场、喊口号,去走个形式就行了。正是由于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因而出现了诸如学生到课率不高、抬头率下降、互动性偏低等现象。如何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其重要的一环就在于依托学生专业特点,将专业元素融入课堂思政教学。

以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为例,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将红色音乐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如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课程中讲授到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内容时让学生演唱《大刀进行曲》《保卫国土》《游击队歌》;讲授到延安音乐时让学生演奏管弦乐《陕北组曲》等。再如在《曲式分析》课程中可以就红色音乐的本体进行分析学习,包括创作的体裁、题材、风格、歌词等特征以及红色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经历进行讲解。通过理论课程与艺术实践的相结合让学生从中了解红色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红色歌曲创作理念、红色歌曲传递的中国精神,从而对红色歌曲中蕴含的精神价值产生共鸣,实现以红色歌曲为媒介,依托专业特点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二)结合实践打造舞台思政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思政课“活起来”,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具有演出多、比赛多的特点,特别是音乐表演、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更是长时间活跃在各类舞台之上。因此把握学生专业特点,将专业和育人相结合,打造舞台思政品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舞台上增本领、受教育,可以把红色音乐中所蕴含的优秀育人资源转化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力量。把舞台思政品牌创建与专业实际相结合,选择重点建设方向,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做好实践过程中的宣传报道,注重各类活动的积累,并及时总结经验,打造特色、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舞台思政品牌活动的引领示范作用,用舞台思政品牌项目凝聚学生。

艺术团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打造红色音乐融入舞台思政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为例,以“行知艺术团”为主体,依托民族管弦乐团、行知合唱团、锦瑟室内乐团、民乐团、舞蹈团等高水平大学生艺术团,通过丰富的校内外演出实践让青年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感知红色音乐作品的魅力,不断增强大学的民族文化与家国情怀从而凝聚成中国力量。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走上舞台的重要形式之一,为了唤起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学习革命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唱响“爱国、爱党、爱校”的主旋律,以红色歌曲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活动。包括红歌演唱比赛、红色主题音乐会、红色主题快闪MV、红色音乐作品评选等,结合“五四”“七一”“八一”“十一”“一二•九”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红色歌咏比赛,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把思政教育融入舞台之上,让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舞台表演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实现从熟悉红音乐到传唱演奏红色音乐及了解红色音乐创作背景、内容、英烈事迹的转变,促使学生在歌舞声中学党史,赓续红色血液,丰富舞台思政教育的实际内涵。

(三)构建平台筑牢网络思政阵地

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革新发展,互联网平台俨然发展为大学生交流学习的阵地之一,网站、QQ空间、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小红书平台、抖音短视频、知乎、豆瓣等等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获取新信息的重要传播媒介。而红色音乐文化要深入融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要以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学生语境的方式进行推广传播,构建红色音乐网络阵地建设,真正让红色音乐文化走进学生心中,实现自觉主动地接受红色音乐中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身的品格修养。比如: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以网站为载体,通过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红色音乐文化教育,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则以“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为平台,通过官方网站构建了学院内红色音乐文化教育专栏,以舞台思政课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南京晓庄学院针对学生专业特点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音乐作品,在音乐厅定期举办红色经典音乐会、话剧等社会实践演出,运用更加亲近大学生的方式进行编排、包装,进一步充实了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内涵。同时采用互联网直播的手段进行实况直播,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及影响力,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可以感受红色音乐的洗礼,促进个人思想意识的提升。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立足学生成长规律,坚持思想引领为宗旨,内容建设为核心,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红色音乐包含天然的思政教育元素,因此高校要依托网络平台不断提升红色音乐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度与广度。可以成立高校专项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通过不同的包装手段打造“红色音乐思政品牌。”设立多个具有不同特色的红色音乐教育专题,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红色歌曲展演、红歌传唱、红歌历史知多少等活动,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广泛的优势,让大学生在学习、传唱红色歌曲的过程中既可以提升专业技能,又能感受歌曲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不断塑造良好人格,真正实现将红色音乐文化有机注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结语

红色音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强音,以文艺之美诠释爱党爱国情怀,这些音乐作品中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重要形式,更是传递国家“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因此,针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课程思政、舞台思政、网络思政等多种方式重构红色音乐文化记忆,将红色音乐融入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红色音乐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让红色基因深入青年学子的血脉之中,实现红色音乐文化代代相传,以红色音乐点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光、筑牢信念之魂、诠释信仰力量。

猜你喜欢

思政红色政治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办公室政治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