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探究

2022-06-11刘兴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体育教育

刘兴

摘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素养,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要在各个阶段落实,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健康生活,高中体育教学应该通过相关的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播健康生活的理念,这是当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

引言

体育运动不仅能帮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还能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体育核心素养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可以在高中阶段充分完成立德树人、体育育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任务。广大教师充分理解体育核心素养,不仅能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进行教学,还能有效推动体育改革的进行,更好地培养体育人才。

1引入劳动教育理念

在高中体育课程建设中,要加大体育课程的相对比例,使体育课程发挥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

(1)增加体育课时,保证体育课程的正常授课时间;

(2)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考核要求,除了基础的体能测试之外,还应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设立相应的考核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能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3)除了常规的体育课程之外,还可以建立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如每个月或每个学期设立固定的课时来安排学生参加劳动,打扫操场、教室,或在冬天清理积雪,秋天清理落叶,通过集体义务劳动增强自身体质,加深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增加社会责任意识。

2丰富体育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体育教师应灵活掌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鼓励高中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体育品德。高中体育教师可在体育教学中借助榜样力量,依托榜样人物开展激励教育,如对体育名人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通过名人事迹引导高中生理解体育品德深刻内涵,树立体育品德意识。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积极组织开展团体体育活动,强化高中生团体意识,在团体活动中增强高中生集体荣誉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在体验运动乐趣的同时培养高中生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在体育运动中增强学生凝聚力,逐步提高高中生体育品德。体育教师可在体育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提高高中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如在加速跑教学中,单一要求高中生反复加速跑极易使学生感到枯燥、疲劳,逐渐失去练习兴趣,教师可在加速跑练习中穿插接力等游戏项目;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使小组成员间隔距离站立,最终围成圆圈,随后由各组自行选择一名同学作为接力赛第一棒,迅速将接力棒交由第二位同学手中后返回原地,最终率先将接力棒交回第一名同学手中的小组即为获胜小组,此种教学方法可使体育课堂趣味性最优化。接力游戏还可提高高中生体育规则意识,为提高高中生体育品德夯实基础。

3渗透品德教育,提升品质素养

在高中体育教學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身体并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应该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作为核心,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观念。为此,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强化学生持之以恒、顽强奋斗的品质精神,同时提升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团队精神。通过体育品德的培养,也能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提升,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教师要对课堂纪律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体育教学通常在开阔的操场中或规模较大的体育馆中开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在空间上的限制和拘束相对较少,如果没有做好规范和约束,学生会比较散漫,会影响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堂管理,提升学生的纪律观念,使学生可以遵守课堂纪律和体育规则。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良好的纪律观念也十分重要。从业者需要遵守职业规范和岗位规范,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要与其他部门、岗位的同事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只有拥有良好的纪律意识,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才能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并且取得良好的成果。

4注重理论知识联系实际

教师所教学的体育知识需要实践运用,才能持续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并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发挥出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能够让体育知识更加全面地普及,而作为体育教学中核心内容,体育知识的讲解方式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应当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知识的课堂教学中,并在积极配合教师教学的工作时,激发学生实践体育知识的意识,调动学生实践运用的积极性,俨然成为了教师工作效果的理想体现。同时学生将学习目光放在体育理论知识实践的方式和技巧上,针对学生实践体育知识的实际情况,教师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反思,调整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以此来提升学生体育知识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解与足球相关的体育知识时,针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当侧重于两种教学形式的开展,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为此将体育知识教学分成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的形式,就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体育知识进行讲解。如室内部分讲解的体育知识,主要体现在足球理论知识层面,让学生对足球知识形成初步的理解,并对足球这一运动项目产生学习的兴趣,更是室内体育知识教学的最大收获。所以教师依据室内教学的实际效果,以及对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将体育知识设置成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对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进行巩固的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帮助学生塑造体育品德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职责。教师应积极更新体育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改变对体育课程的传统看法,认识到体育品德在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中生克服苦难、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以及遵守规则、公平正义的体育道德,使高中生形成积极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俞文东.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再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8(04).

[2]李宁,冯传柒,管亮.高职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14):16-17.

[3]郝森,郝梦圆.核心素养培育导向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路[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2):247.099693A8-4F81-41EF-8F4C-8BDADEDB2E04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体育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