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2022-06-11孙桂春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师型产教融合

孙桂春

摘  要: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符合会计、税务、审计及大数据财务分析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保障。在产教融合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建设的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产教融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3-0141-04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与变革,在“大智移云”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全面地推动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学变革以及创新发展,应该积极推动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切实有效地提升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需要,实践证明,只有深入全面地推动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培养优化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更好地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才能够为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服务,才能够切实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适应性。

一、产教融合的含义

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支持,行业企业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职业教育为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而校企合作又是“产业”与“教育”相互融合的着力点,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应进行深度融合,形成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共同体[1-2]。

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精准地提升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成效,不断推动高职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切实有效地夯实人才培养水平,应该注重深入全面地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说,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深入开展的重要前提。但现阶段,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尚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为准确把握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本研究围绕“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双证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对内蒙地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共回收78份问卷,据结果显示,目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双师型” 教师概念界定模糊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双职称”“双证书”“双能力”等理论,为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教师对于“双师型”概念界定不清,甚至有混淆的情况出现,针对“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这一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有87.1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具备“双能力”,有76.9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具备“双证书”,有71.7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具备“双素质”,只有51.2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具备“双职称”,说明专业教师对双师型概念界定不清晰,看法不一。如表1所示。

(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针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参加企业财务工作时间”这一问题,问卷调查显示,有51.28%的被调查者没有企业财务工作实践,财务工作时间1个月以内的教师只有19.23%,财务工作时间3个月以内的教师只有6.41%,财务工作时间6个月以内的教师只有7.69%,财务工作时间1年以内的教师只有6.41%,财务工作时间1年以上的教师为8.98%。主要原因是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进学校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这类教师的优势是会计专业理论水平较高、研究能力较强,缺点就是没有企业财务工作实践经历,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对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表2所示。

(三)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双证书”比例较低

调研发现,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是非会计专业毕业,对会计专业知识缺乏全面掌握,在授课过程中只研究所讲授课程,不能有效地将会计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因此,除教师资格证书之外,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还应至少获取一个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比如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管理会计师、审计师、税务师等证书,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以及考证,能够全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为实践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调研数据显示,专业教师“双证书”比例较低,持有初级会计师证书的教师比例仅为16.67%,持有中级会计师证书的教师比例为30.77%,持有“1+x”师资培训证书的教师比例为62.82%,如表3所示。学校应制定相关制度,将“1+x”师资培训证书的持有率提高至100%,初级会计师证书的持有率提高到60%以上,中级级会计师证书的持有率提高到50%以上。如表3所示。

(四)学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相关制度不健全

针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这一问题,问卷调查显示,有34.62%的被调查者学校有培训制度,有10.26%的被调查者学校有激励制度,有14.1%的被调查者学校有评价体系,这说明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相关制度不健全,比如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机制、薪酬待遇、职称评定、聘任等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积极性。如表4所示。

三、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

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而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强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财务工作实践经验,无法将财务实际工作经验、操作技巧等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也就很难满足行业企业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兼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是高職院校实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根本保障[3]。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三教”改革的内在要求

“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其中教师是根本,是改革的主体,其落脚点是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师”的改革,应以“双向双融通”为主要途径,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建立结构化师资团队,构建“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结构化的师资团队。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校企合作又是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在产教融合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具体包括教师企业跟岗实践制度、双师型教师的多维度考核标准、教师工作量折算方法等内容。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完善新进教师的准入制度,将双师素质融入考核内容,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企业财务会计专家充实专业师资队伍,全面打造一支真正意义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校企深度合作,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

1. 专业教师定期参加企业跟岗实践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规定,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有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学校应根据专业教学进度安排,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去企业实践,比如会计专业教师有10名,每年至少安排2名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时间可以选择寒暑假或教学时间。这就要求校企合作要有深度,不仅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还要为教师提供实践岗位。

2. 制定双师素质多维度考核标准

为保证教师的企业实践效果,实行多维度多标准量化考核方式,其中企业考核教师的出勤情况和工作业绩,学校考核教师的总结报告和实训资料,以打分制形式,由不同的考核主体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总评成绩由学校和企业考评成绩组成,各占50%。考核等级为不合格、合格、中等、良好、优秀。具体可以参照表5。

3. 完善教师工作量折算方法

部分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对不同职称的教师工作量做了明确规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势必会影响教师工作量的完成,如果参加企业实践时间较长,规定的教学工作量难以完成,会影响教师本人的绩效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明确规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期间工作量的折算方法,消除教师的顾虑,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

(二)完善 “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制度

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专业教师全员培训。截至目前会计类的“X”证书包括财务共享服务、智能财税、大数据财务分析、财务机器人等16个证书,等级有初级、中级、高级,这些证书的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学校经过甄别后选定2~3个证书,鼓励专业教师参加“X”中级或高级证书培训,获得师资培训资格,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效提双师素质。

(三)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

按照职教20条规定,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学校应制定“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将企业实践和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比如取得1~2个“X”证书中级培训资格、通过中级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管理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考试并取得证书、参加企业实践1个月并通过考核。明确评价标准,对于符合标准的教师应颁发双师型教师证书。在取得证书当年,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比如职称评审、职称聘任、年度考核等方面优先考虑[4]。

(四)实施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专业教师准入制度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在专业教师资格考试中,依据财务会计专业大类制定考试大纲、拟定试题库,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入考试内容,实行笔试和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建立公开招聘机制,吸纳行业企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企业财务专家,完善专业师资队伍结构。聚焦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

一方面对于高校毕业的新入职教师,探索建立为期1年的教学见习期与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制度,另一方面,对于入职的行业企业专家,应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总之,高职院校应建立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专业教师准入制度,全面提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5-8]。

五、结语

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2月教育部颁布高职院校新专业目录,会计专业正式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专业升级的同时,课程体系要进行数字化改造。新技术赋能新专业,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入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大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师资队伍,使会计专业教师掌握新技术、新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真正意义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质量提升的新阶段。2021年2月教育部颁布高职院校新专业目录,会计专业正式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专业升级的同时,课程体系要进行数字化改造。新技术赋能新专业,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入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大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师资队伍,使会计专业教师掌握新技术、新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真正意义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徐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变迁与实践意义[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4):81-85.

[2] 黄国瑞.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 办公自动化杂志,2019(08):41-43.

[3] 薛治国. 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0):142-143.

[4] 董红杰. 大智移云时代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 财会通讯,2018(31):42-44.

[5] 李春燕,张霞. “大智移云”背景下高职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 财会学习,2019(10):211-212.

[6] 杨善江. 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 教育与职业,2014(33):8-10.

[7] 王继华. 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J]. 职业教育(下旬),2020,19(02):86-90.

[8] 牛自成,李晓杨,朱其静.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安徽省高职院校为例[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30(01):112-116.

(責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双师型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