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拿什么拯救你的emo?

2022-06-11孟博冉

心理与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情绪化硬核负面

孟博冉

这两年,人们已经不说“丧”了,而是经常地把“emo”放在嘴边——那么,到底什么是“emo”?

emo是一个网络流行词,原指emotional hardcore(情绪硬核)这种音乐流派,现在泛指情绪化或不开心等负面情绪,你可以把它理解为“e个人在夜里momo地哭”。

emo的核心是“负面情绪”,当你悲伤、愤怒、焦虑、沮丧时,都可以说自己“emo”了。比如,成绩下滑会emo、工作不顺会emo、失业会emo、没钱会emo、谈恋爱会emo、失恋会emo、受了委屈会emo、让别人受委屈也会emo……

“emo”已经取代了一切情绪低落的状态,成了和“绝绝子”“yyds”一样的符号,让我们在见到它的瞬间,就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一种与之对应的感受。

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景。当那些不明所以的负面情绪以各种无法预料的方式闯入我们的内心时,我们都可以说一句:“我emo了。”

emotional hardcore(情绪硬核)作为emo的出处,原本指一种独立的摇滚风格。这类音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于美国,电吉他与架子鼓使得这类音乐激昂澎湃,营造出一种在失望生活中挣扎、呐喊的悲壮感。而极度情绪化的歌词也使得这种音乐风格带给听者前所未有的触动,让人在不经意间产生共鸣。

如今,虽然emo的含义已经超出了音乐的范畴,但它依旧能带给人共鸣感。emo作为一种网络热词被人们广泛使用,频繁地出现在网络和朋友圈中,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交方式。逐渐地,在周围环境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展起emo型社交。

从众心理在其中发挥着作用,有的人开展emo型社交的原因的确是受迫于社交压力,他们为了让自己积极适应新事物,会努力尝试融入新环境和新集体。当你真的融入其中时,你会发现emo就像一个巨大的房间,只要你emo了,你就能在这个房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在这个房间中的其他人可以和你一起emo,一起感受负面情绪的侵襲。可以说,emo为我们那些无法言喻、难以启齿的负面情绪找到了容身之所,并且让我们从懂得它们的人那里得到共鸣。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有对归属和爱的需求,人们需要为自己划定身份、寻找归属,并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而emo恰好就是提供这一切的途径。

emo虽有上述的那些好处,但作为负面情绪的代名词,emo的状态一定代表着你正在经历某种痛苦,所以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告别它。

emo不好摆脱的一个原因是——没有人说得清emo究竟指的是哪种情绪。

每个人都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内在意义。如果你到网上去搜一圈,你会发现人们emo的理由五花八门。这也说明了人类的情绪远比语言能够形容的范围要复杂得多。当我们无法概括和描述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就制造出一个词汇来概括它。

但是,如果我们想应对emo,告别emo,就要在负面情绪爆发的时候,能够从中抽离,给自己的情绪降降温。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对负面情绪进行识别。悲伤、愤怒、焦虑都可能被概括为“emo”,但它们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先给你的情绪做好定位,才可能更好地平复它。

在识别情绪上有一个阻碍是,情绪不仅有基本情绪,还有复合情绪。基本情绪诸如痛苦、愉快、愤怒、恐惧、害羞、自责,这些比较容易识别,而当基本情绪互相组合,形成复合情绪时,识别它就不太容易了。

愤怒+厌恶+轻蔑这三种基本情绪的组合,形成的是“敌意”这种复合情绪;

愤怒+厌恶+轻蔑+怨恨+愧疚+自责,形成的复合情绪叫作“嫉妒”;

当你对某人同时感到信任和害怕时,你会产生一种复合情绪叫作“服从”。

情绪的复杂,令很多人明明感受到了情绪却表达不出来,会用“我心里难受”“我吃不下饭”“我睡不着觉”这样的话来侧面性地描述自己的情绪。也有很多人不管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什么,一律用“焦虑”或“抑郁”来形容。

如果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出自己目前处于什么情绪,情绪的强度就会趋于平缓。那么,我们该如何准确识别情绪呢?我在这里列举一个简单的情绪分析办法。

你上了一天班,疲惫地回到家,刚一走进孩子的房间就看到玩具撒了满地都是;吃饭时孩子说了一句今天炒的菜有点咸,你心里不舒服,想批评孩子,甚至想扔掉他所有的玩具。

这个时候,你“心里不舒服”的这种复合情绪,可能是生气、委屈、厌烦、难过组合起来的,那这些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分析,你会发现,生气是因为孩子把玩具撒了一地却不收拾;委屈是因为这些玩具是你辛辛苦苦收拾好的;厌烦是你现在很累,不想再帮孩子收拾玩具了;难过是因为你觉得孩子挑剔你做饭不好吃,孩子不理解你的辛苦。

当你把每个情绪都分析完之后,你就能清楚地知道,你希望孩子能够自己收拾玩具,能够体谅你,不要在小事上挑剔你。

那接下来你要做得就很简单了——把情绪释放掉。

描述事实:“我一回到家,就看到你把玩具撒了一地。”

表达感受:“我下班回家感觉很累,看到你房间满地都是玩具,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快要爆炸了。”

指明要求:“我希望以后你能在下午5点前把玩具收拾好。”

说明结果:“如果你不能按时收拾好玩具,我就要替你收拾,那咱们就不能按时开饭了,而且这种情况下我做的饭肯定也不会好吃。”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先描述事实,再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指出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并告诉对方不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这个情绪分析法适用于各种生活、工作情景。当你觉得emo时,不妨试试这种方法,来帮助自己避免这种痛苦的状态。

当然,如果你总是无法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你可以去找咨询师和你一起进行探索。所谓的告别“emo”,一定不是压抑,而是释放。如果你想要压抑它,那么这是你的自由,但是,你也同时错失了一个探索自我的机会。如果你愿意再多花一点时间识别和释放你的emo,你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猜你喜欢

情绪化硬核负面
硬核爷爷炼成记
情绪化沟通的危害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用“三个最严”彰显“硬核”担当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本期话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情绪化?
你情绪化指数有多高
如何避免情绪化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