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核知识的“大先生”:与核为伴40余载
2022-06-11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吴王锁是一位奋斗在核科学领域、深藏功与名的科技工作者。他主持完成了30余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多次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他主讲的《走近核科学技术》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中,首次用“核”与“和”的新理念讲述中国的“核故事”。这门公开课,获评首批“国家一流线上金课”。
今年4月,吴王锁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枚奖章是为了表彰他为祖国核科技事业坚守西北、培育英才作出的突出贡献。
以“身边事”讲“天下事”
“‘鉨’的名称,是我建议的。”这个有关化学元素“鉨”的汉字故事,是吴王锁40多年科学生涯中的一朵小“浪花”。
2015年12月30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元素周期表将加入第113号新元素。次年6月,日本将这个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学元素,正式命名为Nihonium,符号Nh,这是首个由亚洲科学家合成并命名的元素。
此时,正在日本做访问学者的吴王锁陷入沉思:这个与核有关的新元素也该有一个对应的汉字。
他找来《康熙字典》,手指沿着《字汇补·金部》一行行滑过,终于找到了“鉨”,这个文言中的生僻异体字。他连夜致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机构提出建议,最终在2017年5月获得国家认定。
以“身边事”讲“天下事”,听过他讲课的同学们都表示,民族自豪感和报国之情油然而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了核科学。
一生挚爱,独树一帜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对于吴王锁来说,他一生挚爱的还有自己的母校。
“1978年考入兰州大学,从此开始了这一生与兰州大学的不解情缘。”吴王锁这样总结自己的科学人生。
时间回溯到2004年夏天,吴王锁结束了在法国约里奥·居里实验室的访学后,放弃了在国外继续深造和在国内东南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母校。
兰州大学的“核故事”,要追溯到1955年。它是我国高校最早设置核专业的两个院校之一,也是国内高校核专业设置最齐全的院校之一。
但是,当学术传承的接力棒交到吴王锁手中时,他也曾有过迷茫。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核事故,全球核科技事业急转直下。硕士毕业后在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放射化学教研室留校任教不到1年的吴王锁,也感到阵阵凉意。
当时,许多人调走或转行,放射化学专业30多名教职工仅剩3人。
走過近10年的黯淡阶段,经历海外求学后的思索,深怀对国家未来核科学事业的憧憬,吴王锁在返回兰州大学后,当即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建议。
2006年初,兰州大学决定在原现代物理系基础上重新组建了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此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及国防科研重点项目等30余项,多次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立足小学科,争做“大先生”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国内爆发“抢盐风波”。
吴王锁从专业角度,用浅显平实的语言撰写了科普短文《可怕的不是核辐射,而是核恐慌——从抢购碘盐看核科普教育的迫切性》,在各大网络平台刷屏,发挥了释疑解惑作用。
从这以后,他更加意识到,作为科学家“要潜心问道,更要关注社会”,为此他在全国率先开设通识选修课,普及核科学知识,并由此衍生出后来的《走近核科学技术》公开课。
吴王锁常说,讲好一门课,影响众多人,立足小学科,争做“大先生”,国家最需要、社会最急切,永远是自己的优先选项。
(摘自《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