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项目化融合复习教学案例研究

2022-06-11王芳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复习教学科学探究

王芳

[摘 要]通过项目化学习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关键能力的训练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活动过程中又通过评价量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从而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通过在PBL视野下的复习课堂教学实践,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即“创设新情境,剖析科学原理;筛选内容,确立目标;依据教学实际,确定核心任务;利用评价量表,促进探究学习”。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任务驱动;科学探究;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8-0046-04

九年级是特殊又关键的时期,在平常的复习课堂教学中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沟通交流能力、合作创新能力呢?“题海战术”复习方式让学生心生恐惧,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学习的满意度不断降低,甚至丧失持续深入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理解力。因此,教师应通过项目化学习给予学生持续的信心和动力,从而有效开展系统、高效的复习。

一、项目化学习的内涵

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又译为“基于项目的学习”),其核心是要有推进活动的真实问题和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或产品。项目化学习有四个特征:创设真实的驱动性问题或任务,核心知识的重构,重视高阶思维,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在项目化学习中,以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学科知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智慧来源于生活。通过项目化学习,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使学生能有意义地进行合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评价量表推进探究活动,促使学生高效、自发地理解学习。

二、PBL视野下的复习教学策略

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方面。科学的教育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忆和积累更多的科学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处理各种实际问题,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将素养转移运用到学习实践中呢?项目化学习是非常好的途径。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出驱动性问题或者任务,让学生主动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动手操作、质疑审辩、分析创造、决策评价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尤其是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能力,需要在具体的项目化学习中反复实践尝试。

(一)创设新情境,剖析科学原理

新情境可来源于生活、生产、自然现象和最新科技成果等。把最新研究成果或者生活中出现的小创意、新产品等转化为教学内容,如DIY浇花机、电动绘图仪、自动扫地纸箱、补光灯等,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教师需要先通过查看说明书或查询资料或自行拆解,剖析事物蕴含或涉及的科学原理,罗列问题串,厘清知识点。课堂中,当学生碰到不熟悉的事物或产品时,一定要适时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究问题,找寻本质。

1.新情境、新事物

以补光灯为例,在上网课时,学生上传的作业照片是在抖动情况下或是在夜晚拍的,图片较模糊而且还有阴影。这些给教师批改作业增加了难度。笔者偶然发现有一款专业补光灯,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款补光灯用于直播拍照,拍摄无阴影、无死角,可实现无极调光和三色调光,能满足不同需求。若能以这款补光灯作为课堂引入的“触发器”,凭它的新颖性和功能性一下子就能激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解读或剖析其中的科学原理

以下是关于补光灯的问题链(如图1)。

(二)筛选内容,确立目标

一款新产品或一个小创意蕴含的科学原理(核心知识)不止一个,教师自行摸索罗列问题链后,应有侧重地进行筛选,根据难易度和挑战性要求确定一两个核心知识。从辩证角度看,引入新品有利有弊,其背景资料并非全部可用,甚至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因此,课堂教学中所选的材料需要仔细斟酌和过滤,最终提出适切的核心任务。

以补光灯为例,补光灯主要应用了光的反射、光的颜色、不可见光、杠杆平衡、电流的热效应、滑动变阻器、三色调光电路等,其中三色调光电路可通过串并联电路的变化达到目的。根据难易度和挑战性要求,课堂主题定为“可调节亮暗、实现三色调光的电路设计”,确定其核心知识为滑动变阻器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应用。

(三)依据教学实际,确定核心任务

项目化学习不是知识难度、深度的提升,而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素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普通的事实性知识可以通过背诵或强化记忆获取,而真正有意义的知识则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并在项目化学习中达成对知识的同化及深度加工。

具体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以问题为中心或者以任务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教师的教聚焦在学生的学上,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指向深度理解的UBD理论,即逆向教学理论,首先要明确预期的学习效果,以终为始;其次要确定实现理解的证据,如建立评价的标准和测量的证据;最后要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这三个阶段如表1所示。

以补光灯为例,为了实现核心任务,必须明确学生应具备哪些知识,即需要熟悉的知识;为了实现目标,还需明确本堂课需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具体如图2所示。

(四)利用评价量表,促进探究学习

UBD理论的第二阶段重点是搜集理解的证据和反思评估。把教师主导设计的量表或学生参与设计生成的量表放在探究活动前还是活动后,具体什么时候使用量表,要看课程设计的需要,只要合理利用即可,其目的是运用量表促成学生反思,不断优化科学探究。因此,设计合适的量表,能为学生指明道路,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能力达成度,从而明确自身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教师可通过量表了解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有效,从而改进教学环节,改变方法策略。以下是本节课的后置式量表实例。

三、具体教学过程分析

下面以补光灯教学为例探讨PBL视野下的复习教学。

【学情分析】

九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初中科学知识,但未能系统地构建理论知识,也不能熟练地应用,尤其是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还需要在拆解、分析、关联、重组的能力上强化提升。

【教学思路】

四、结束语

以调色补光灯为大主题,进行有关电路的设计,复习欧姆定律、电功率等核心知识,并通过项目化学习,复习电流的热效应、杠杆平衡、光的颜色、光的反射等知识,这些都是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复习教学设计。在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问题或任务中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并在探究实践中嵌入评价工具,通过具体量表获得证据,及时反馈,改进教学行为,从而到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将核心素养融入实践活动中,不断设计出原创性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   参   考   文   献   ]

[1]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  陈锋.初中科学概念教学范式的创新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  蒋永贵,金京生.以评价工具促进学科育人:基于标准的科学探究评价工具研制与应用[N].中国教育报,2019-12-19(8).

[4]  夏波.以情境为“触发器”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建构与应用[J].中学物理,2019(20):5-7.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复习教学科学探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