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渐进性”策略助推教学主张凝练与推广

2022-06-11吴艳芹宋海潮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本味渐进性课型

吴艳芹 宋海潮

吴艳芹名师工作室在突破自我、唤醒教师、激活内驱、发展团队的探索过程中咀嚼语文本味,探索出教学主张凝练与推广的“三部曲”:觉自—觉他—觉众。

一、觉自

凝练教学主张的过程是教师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改善、自我塑造的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双向建构的过程。笔者把这个过程称为“觉自”。

教学主张的产生必须经历一种过程的磨炼,这一磨炼既有对学科知识本质的深入研究和对学科教学策略的自主锤炼,又有对学科思想方法的深度理解以及对教育教学思想的关联与领悟。笔者认为,教学主张的凝练一般要经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教学主张如何萌芽?笔者抓住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来实现。具体地讲,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发现问题,通过教育理论、教学观、教学法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再回到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策略,深化自我对教育教学的独特认知。这种独特认知即教学主张的萌芽。笔者在凝练“本味语文”教学主张时研读了诸多名师论著,了解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王君的“青春语文”、丁卫军的“简约语文”等教学观,并发现要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应试训练为重点的现实教学问题,语文教学就必须追求学科“本真”、凸显学科味道。自此,笔者内心埋下了“本味语文”的种子。

厘清自我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的思想内涵是发展期的重要任务。笔者首先围绕教学设计探寻教学主张的内涵。一般来讲,名师经过多年实践,个人的课堂教学路径趋于稳定,可选择各种课型或同一课型的不同模块内容的典型设计展开研究,探寻其共性规律,找出能代表其设计思想的主题词,再围绕主题词在实践与反思中反复打磨、融合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施路径,进而提炼出教学主张的核心内涵。如在“本味语文”的课例研究中,笔者尝试过花样频出的教学设计,这样的课堂虽然气氛活跃,但隐藏着目标不聚焦、学习浅尝辄止的隐患。通过反思“本”的内涵,笔者发现“本”要体现在对语文教学的“守正”上,即聚焦“语言为核心”“朗读法”等经典教法,在教学中探寻其创新运用策略。

同时,名师可以围绕自己的论文、论著探寻教学主张的内涵。一名优秀教师一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会把自己对教学的思考写成论文,甚至能结合教学实践写出专著。名师可以对这些论著进行分析,找出其思想内涵与实践策略的共性特点,发掘自身的创新认识与独到的教学策略,再对描述这些创新点的关键词进行二次加工,整合形成教学主张的核心观点。

此外,开展课题研究也是探寻教学主张内涵的一个渠道。名师要结合教育科研,针对能解决教学中的直接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反思性问题的选题,开展实践研究,提炼解决问题的策略及其指导思想。挖掘、提炼研究成果的过程就是自我教学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相关成果的核心内涵就可以成为教学主张的核心内涵。

在经历萌芽期、发展期以后,教学主张进入成熟期。笔者依托名师工作室,以项目驱动为主线,以交流培训为途径,开展教学主张的落地研究。实践中,笔者从三个方面凸显语文“本味”,展开课堂教学:一是文本解读凸显学科本味;二是生本调度凸显人文本味;三是学本施教凸显专业本味。经过以上实践,笔者明确提出了“本味语文”这个能代表自身教学改革实践成果且有推广张力的教学主张。

二、觉他

推动一部分人聚焦教学主张的专业化、个性化开展行动研究,这个过程就是“觉他”的过程。笔者带领工作室成员依托“三课”研究做了如下探索。

1.以课本为依托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教师要用教学主张来统领、解读教材,给教材注入自我教学思想与智慧,使教材使用实现个性化、生命化。同时,教师要不断地从教材中挖掘、提炼能体现和反映教学主张的内容,使教学主张的内涵变得厚重、丰富,有根有源。这个过程能促进教学主张由“文本”观念向“行动”实践转化。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引领工作室成员内化教学主张的内涵,并依托教材研究促进教学主张的落地。如在“本味语文”的落地过程中,笔者引领工作室成员在研读教材中文言文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了“搭好主问题支架,打通‘文’‘言’二脉”主题研讨,就教学中“文”“言”两张皮等现象展开研讨,探讨出通过设置主问题支架,实现“文”“言”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以此凸显语文教学的学科本味。

2.以课例为抓手

为了使新教材下的教学不穿新鞋走老路,笔者指导工作室成员抓住“真”这一“本味语文”的重要内涵,在课例研究中用真需求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用真问题带动学生持续探究,用真任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具体而言,笔者引领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多次主题研修,如结合《〈论语〉十二章》的教学,展开“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科素养下的语文课堂转型”等主题研讨,立足“学习中心”寻找突破点,探究出情境促学、群体合学、联想拓学等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工作室成员深入理解“本味语文”以学为本的内涵。

3.以课型建模为路径

如何让更多的教师“研”起来、更多的学生“动”起来?工作室初步确定了“一体两翼”的研究思路:“一体”指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课堂教学;“两翼”指阅读与写作,即抓住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生命线。笔者依托“一体两翼”大胆探索“本味语文”教学主张下的课型模式建构路径。具体来讲,笔者组织工作室成员循着阅讀与写作两条线,聚焦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本味语文”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导读课—推进课—展示课”递进式教学模式。

三、觉众

如何让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引领作用呢?工作室依托“学模—仿模—创模—出模”的研究流程,进行名师教学主张的推广,助推区域教学改革。

一是帮助区域教师在“学模”中提升对课堂的理解力。“学模”指观看、模仿工作室优秀教师和名师的课例,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每学年,工作室团队都制订详细的优秀课例观摩计划,并提出具体的观课要求,如明确课堂观察的目的,分配主题教学下的观课任务,提出分组(观课组、研课组)对话要求等,使工作室研修更有层次性。二是指导区域教师在案例经验的基础上模仿上课,达到学一种课型结构,知一类教学模型的效果。具体措施有工作室主持人开展专题讲座、工作室成员与区域内种子教师结对开展课例研究等。三是帮助区域教师在“创模”中锤炼自身教学技能。“创模”指在模仿的基础上挖掘自身教学特点,形成同一教学主张引领下的个性化教学路径。这个过程需要借助工作室统筹规划的区域主题活动落实,借助种子教师的典型示范来推广。四是协助区域种子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模式进行总结提炼,深化名师教学主张下各类具体课型的建构路径与教学模式。这个过程是“出模”的过程,也是对名师教学主张的拓展与创新实践。经过“本味语文”的推广实践,区域教师构建了该教学主张下的“五学·五读”教学模式(“五学”即导学、探学、合学、展学、评学;“五读”即初读—细读—悟读—品读—拓读),补充、完善了“本味语文”教学主张的落地转化路径。

(作者单位:吴艳芹,襄阳市谷城县教学研究室;宋海潮,襄阳市第三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本味渐进性课型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鲁迅《墓碣文》的别一种解读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英语深层阅读的渐进性教学策略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猪渐进性萎缩性鼻炎——猪场不容无视的问题
不同围压下茅口灰岩渐进性破坏的试验研究
本味淋的储存与抗氧化性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
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选择研究——以电视行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