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升级版
2022-06-11李广操周咪张谨
李广操 周咪 张谨
江出三峡,一路向东,在宜都和逶迤而来的清江牵手。水汇两江,孕育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百强县市—宜都。
作为全国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近年来,宜都围绕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升级版,蹚出一条新型城镇化的宜都模式。
5月的宜都化工园区,生机勃发:全球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企业宜都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历时5年研发的新产品,“三嗪酮类”高端紫外线吸收剂通过小规模量产测试,具备了大规模生产能力。
全球最大的电子级氯化钡生产企业宜昌华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电子级氯化钡的纯度达到了99.9999%,二期项目建设完成,将于6月试运行。
今年刚投产的泰山石膏(宜昌)有限公司,以磷石膏为原料,研发出轻质高强的纸面石膏板和装饰石膏板,产品供不应求。
宜都市委书记谭建国说:“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是基础。只有紧盯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增强发展实力,加大民生投入,才能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的宜都化工园区,是宜都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的三大核心园区之一。为完善园区市政道路建设,宜都规划新建化工园区道路7条,路线总长25.724公里,配套实施化工园区征地及拆迁等工程,总投资25.8亿元,采取PPP模式,引入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建设运营。
目前已新建道路16.32公里,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园区近2.5万亩土地开发。宜都化工园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合格化工园区,并跻身全国第五批绿色园区。
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善的配套设施,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园区成为项目聚焦的重要载体。自开工建设以来,宜都化工园已吸引兴发绿色产业园、华昊新材料、华阳化工、新洋丰肥业等一大批成长型、实力型、科技型企业落户,建成规上企业达23家,在建项目超过30个。从6月开始,宜都化工园入驻企业将开启投产窗口期,预计年内投产企业达到10家,大部分企业将于今年内可实现投产,园区完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千亿规模。
宜都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宜都化工园区已进入一期的后期建设阶段,二期建设方案正在加紧谋划。
宜都化工园区是宜都推动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缩影。围绕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和产业聚集功能,宜都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宜都化工园、高新技术示范园、双创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一区四园”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
针对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道路交通、水电气、污水处理、冷链物流、配送投递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宜都不断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动传统产业“有中生优”、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建成一批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食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强势发力,宜都跻身中国工业百强第75位;拥有磷酸奥司他韦(可威)、紫外线吸引剂、化成箔、大环内酯内抗生素、世界首创仿生态技术人工抚育冬虫夏草、电子级钡盐等6个全球最大的产品生产基地。
近5年,宜都累计引进亿元项目203个,到位资金超1700亿元。
高坝镇青林寺村,地处清江库区,山灵水秀,风景宜人。村民几乎人人会猜谜,个个能承传,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中国谜语村”。依托独特谜语文化建设的青林谜镇,是国家发改委确认的37个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特色小镇。
经过几年建设,青林谜镇文旅康养产业已初具规模,一辈子和泥土打交道的村民,开起农家乐、民宿,吃上了“旅游饭”。
从陆城出发,驱车半小时,就来到枝城镇架锅山村。栋栋小楼依山而建,柏油马路铺陈山间,荆南湿地、打锣山观景台、桃花广场等景点连缀成线,恍然闯入了世外桃源。
春天来临,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便会拉开序幕,引来无数赏花人。架锅山村也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的道路,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幸福生活越来越好。
五眼泉镇拖溪、丑溪、望佛桥、弭水桥四村,隐藏在绵延的群山深处,峡谷中的三峡九凤谷远近闻名。美丽的风光背后,烦心事也不少:路不通、水不净、电不稳;村里会开不拢、事办不成;一半人在外务工,另一半人想着搬离。
该镇依托区域内山水资源,打造“两溪两桥”旅游环线,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提档升级,对农户庭院、公路周边等区域进行改造,探索建设“美丽家园”,新建道路40公里,增建桥梁16座,实现“一户一特色、一步一景观”。
望佛桥村、拖溪村相继脱贫出列,弭水桥村获评湖北旅游名村,九凤谷旅游扶贫模式入选全省旅游扶贫十大案例。
和青林寺、架鍋山齐名的,还有全心畈、油榨坪、全福河、双井寺……它们宛如田野上的一颗颗明珠,向人们发出热情的召唤。
为打破城乡二元分割,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宜都系统推进以“县城品质提升”和“擦亮小城镇”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主体的乡村振兴,实施市乡村全域布局、全域贯通、全域擦亮,推动城镇全面更新提质,“一主引领、一带支撑、一区协同、一体发展”的区域布局加快形成。
同时,优化城乡全域空间资源配置,通过推动交通网、供水(污水处理)网、能源网、信息网、市场网等“六网”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
“红(红花套)高(高坝洲)”三产融合示范、“宝(宝塔湾)十(十里铺)”城郊都市休闲、“两溪(拖溪、丑溪)两桥(胡敌桥、望佛桥)”乡村旅游、百里生态茶廊、宜红古茶道……一个个乡村振兴片区,串联起全市123个村,催动城乡融合、两翼齐飞。
在宜都生活了67年的王钟益,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他居住的原陆城一中宿舍,由于年久失修、管理缺失,不仅公共空间小,还存在地下管道堵塞、电水气线路老化等问题,生活极为不便。
今年3月,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涉及雅斯片区、农业局宿舍等8个老旧小区,房屋37栋,居民579户。王钟益所在的小区被纳入改造名单,不仅全面改造了水电气网管道,还硬化了地面,安装了防护设施。
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宜都总投资20.25亿元更新改造旧城,划定3.84平方公里老城区更新范围、划分六大片区,采取环境整治、复旧如旧、街景美化等形式,对16个老旧小区实行改造,整治节点环境12处,补齐了居民小区基础设施短板,整体提升了街区功能及宜居品质。
针对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在全省县域率先推出“车共体+”试点,通过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整合城区公建停车场、路边车位、机关事业单位及住宅小区车位等资源,实行车位错时共享,极大缓解了车位资源不足问题。
目前,纳入“车共体+”的公共停车场达到42个,上线共享车位5121个。车位平均周转率提高到5次,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最大化、车主停车服务最优化。
优质的公共服务是城市最亮的名片。6月1日,总投资18553萬元、占地面积35亩的宜都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启用。设计床位200张,按照国家卫健委“四大部”设计理念,规范设置门诊、急诊、住院、医疗、保健、医技等功能科室,以及污水处理和污物暂存等配套设施,可达到二级妇幼保健院标准,极大提高了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
如果说医疗资源是一个城市的“家底”,文体就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宜都通过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县城文旅体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总投资16.46亿元的宜都市市民活动中心,包括文化馆、融媒体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会展中心等重点工程。该项目采用PPP模式,引进中建三局参与合作建设。
项目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有效解决了城区文旅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图书馆、大剧院、会展中心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会展中心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
宜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夏明海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不断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按照湖北省政府批复的《宜都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年)》,宜都将重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等四大领域18项建设任务。
目前入库项目260个,总投资423.0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76个,总投资115.44亿元;新开工项目72个,总投资105.27亿元;前期谋划项目112个,总投资202.30亿元;示范项目21个,总投资77.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