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印书馆档案史料(1930—1939)整理与研究

2022-06-10刘梦琦雷戎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商务印书馆经营管理

刘梦琦 雷戎

【摘要】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企业,其发展时期的档案史料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介绍了一批商务印书馆早期档案史料的整理编目情况,并分别从组织管理、经营理念两方面研究分析其史料价值,以此丰富商务印书馆史的研究并为现代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务印书馆 经营管理 出版历史 史料研究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首屈一指的民营出版社,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亦是近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出版机构。作为中国出版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论是商务本身还是其出版品和举办的相关活动一直颇受学界关注,其中也产生了许多成果。

作为一家出版文化企业,商务印书馆在学术文化方面服务教育、引领学术、担当文化、激动潮流,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双子星座。而从商业方面看,商务在营销管理、企业制度等方面对20世纪的中国出版文化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档案资料也具有宝贵价值。

商务印书馆案卷总体上保存较为完好,但身为“百年老店”,仍历经沧桑。1902年,商务遭遇火灾,所有账册均遭焚毁,所幸当时商务处于发展初期,投资户、业务往来相对较少,尚能恢复,未造成太大损失。

商务在发展较有规模后就成立保管股,其保管一切不动产、对外投资股票、债权证明、股东会、董事会记录等项要件,且保管股在银行租用保险箱存放不常用要件,这使得商务印书館的账册及股东、董事会记录得到了妥善保存。淞沪会战“一·二八事变”商务遭受侵略者有计划的轰击,损失惨重,虽在事变前将账册和股东、董事会记录转移至租界,但大量案卷因无法清理、转移,最终化为灰烬。抗日战争期间,商务总管理处多次迁移,受到战火侵袭,抗战之前所形成的案卷除账册之外也丧失殆尽。

除此之外,部分本存放于商务印书馆的档案资料因总馆的搬迁和管理者的失误没有得到妥善保存,几经流转进入市场到了各地藏家之手。其中不乏民国年间的,可以补足出版过程相关史料之阙的资料[汪家熔:《商务印书馆的老档案及其出版品》,《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6期。]。

一、获赠商务印书馆史料保存与整理情况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一直有重视出版史料发掘与研究的传统,此批珍贵史料就是本院出版发行专业校友雷戎先生多年耗资搜集而来,现集中捐献给学院的。

通过对史料先进行粗略浏览阅读,随后细致整理审查,可知此批获赠史料共六十九件,其中大多与商务印书馆相关,数量达六十件,剩余资料为近代其他出版企业相关资料。

此批商务印书馆档案文书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商务印书馆各地分支馆与总馆的往来函件的信件原件和复写件(来函主要汇报当地业务情况,请求决策指示,去函主要为业务安排);二是与书稿作者、文人学者以及出版同行的往来信件(主要是对商务印书馆拟出版的稿件进行讨论);三是出版物的广告样例;四是商务印书馆颁布的管理条例、办事规则和通告等;五是其他零散文件,如资本清单、产权凭证、合同以及老照片等档案资料。

商务印书馆相关史料中的信件共有四十一件。除信件之外,其余资料包括商务印书馆管理规则条例五件;管理通告四件;资本清单、收据、合同计四件;广告存样四件;照片两张。

此批档案史料所涉时间为1920年至1962年,其中大部分档案史料集中在1930—1948年,有少数史料缺少年份。史料之间联系较少,多为零散档案文书。信件多为直排,毛笔书写,字体以繁体行书为主,管理条例等文书以印刷件为主,直排,字体为繁体。

此批获赠的商务印书馆档案文书多为商务印书馆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真实性强,史料价值高。“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细节之处仍能展现近代时期商务印书馆先进的企业管理艺术和经营理念。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档案资料时间主要集中于1930—1939年。

二、人事与制度:科学组织管理在档案史料中的体现

对于史料研究来说,在掌握史料的同时也要对相应的史实有了解。史实可为史料的整理研究提供有效的线索,而档案史料也是史实考据的有力佐证,二者只有互相推进才能不断深化研究[马密坤:《关于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的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2页。]。据商务印书馆已公开的档案史料以及多位“老商务人”的文章记载,近代时期商务印书馆曾多次经历改革。1902年张元济入馆后成立编译所、印刷所和发行所三所。但三所因负责人不一致,常常陷入决策不一、权责不明的境地。随后1915年商务另设总务处,由陈叔通负责,作为商务的决策中心,重要事项与三所所长一同决定[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5页。]。“一处三所”的组织形式一直到1930年王云五主政时期才有所转变。此批档案文书中的一些记载对目前的公开史料进行了补充,并且印证了史实,具有参考价值。

(一)各司其职的组织制度

商务印书馆经营管理离不开王云五的指挥和决策,他对商务印书馆的管理体制变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云五1921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所长,便根据审定后的《改进编译所意见书》,着手改组编译所和制定、实施新的编辑出版计划[魏云江:《王云五的出版经营实践探析》,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6页。]。随后,1930年王云五被推荐为商务总经理,在海外考察研究学习“科学管理”经验后,他回国在商务实行科学的管理措施,并对商务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

1930年9月11日,王云五向商务印书馆董事会提出科学管理计划,分为十二部分,对公司预算、成本会计、业务统计、动作研究与时间研究、公司组织改革、印刷技术与出版内容、业务工作标准化、简单化、劳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意见,几乎涉及了商务管理的方方面面[王云五、王学哲:《岫庐八十自述》(节录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8—94页。]。此次改革并未全然实施,仅施行了事务与财务两部分。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公司新设了总管理处,负责全馆的行政工作。总管理处由总经理主持,下置经理二人辅助,设编审、生产、营业、供应、主计、审核部六部门,以及秘书处、人事委员会。

在档案文书中,各地分支馆与总馆、办事处的往来信件可以看出商务印书馆组织制度的变化,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细致关系和职能分配。总管理处下设营业部,下属管理分庄科、推广科、上海发行所、各分支馆。因此各地分支馆与总馆进行联系往来,汇报营业事项时,往往会致信总部的营业部或下属的分庄科。

“营业部谨启”表明收信方为营业部。

渝字第76号答申字第55号,分庄科台鉴……

电文记录,分庄科大鉴,敬启者昨上第25号信陈述各节计已齐。

若有其他事项,如邮寄印鉴卡,确认图章签字式样等事务,则需致信主计部,主计部负责财务、统计、稽核、收支等事务。

1935年兰州分馆关于寄奉印鉴卡与主计部函中有如下记录:

主计部台鉴:……敬已诵悉,附下印鉴卡[印鉴卡是单位身份、账户的证明。印鉴卡分为正卡和副卡,均应加印防伪标志及编号(正、副卡编号一致)。]2张……承嘱敝处各同系人认定日后所用图章或签字式样。

从总馆组织与分支馆的来往信件中,可以看出自王云五上任总经理,实行科学管理措施后,公司的组织结构呈直线职能性[刘枧华:《商务印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930—1945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9页。]。每个部门都进行了专业分工职能明确,各司其职。全国各地的分支馆都在营业部的管辖之内。总经理拥有各项事务的最高指挥权,对生产、发行、经营等事务都可以直接进行管理。总经理、经理的组织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才能可以在公司的整体运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荣辱与共的人事关系

一个分馆的开设实际上是开拓一块发行地盘。截至1915年,商务已有30余处分支馆。不少省会以上的城市都有了商务的分馆。通过分支馆联系各地的零售店,商务形成了自己的销售网点,拓宽了全国的发行渠道[黄宝忠:《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业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54—55页。]。遍布全国各地的分支馆与总馆距离相差甚远,要了解分支馆的经营情况,加强对分支馆的管理,必须依靠中层干部的力量。干部是树的根部和枝叶间的桥梁,干部发挥作用,才能形成参天大树[汪家熔:《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管理——解放前史料辑录》,《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分支馆的中层领导者一般为公司的雇员,与总馆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依据商务印书馆的规章制度,凡是该馆职员都要与该馆订立雇用契约。

中层干部在被领导的同时,也对分支馆的经营管理进行领导。他们亲身经历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经营、选题、管理上都有许多很好的建议。干部将其致信给商务总馆的总管理处,领导层采纳后将使分支馆的管理更加完善,各地的业务能得到更好的开展。

1931年西安分馆负责人在考察了西安当地情形后,发现一处合适的房产,为之后发展考虑,致信建议总馆购置该房屋作为分馆:

敝处之意,拟请公司出价收买,以作陕馆店屋之用。……然陕省今昔情形不同,将来火车业成,交通便利,各项商业必可渐见发达,故二年后,不独市房租价须渐增涨,即房产售价,亦必逐渐高贵。本馆为图久远计,似应在此时间,自行置产,以期一劳永逸。且所费代价,为数有限,而于陕馆业务进行,则可得益非浅。

1933年厦门分馆就《华年周刊》书评致信分庄科:

可否请尊处设法与潘(光旦)先生接洽,请其以后避免此类文字,使社会人士不致对于本馆出版物稍留有不良的影像。

1935年开封分馆负责人为彻底清理河南当地书斋拖欠书款的情况,经理致信写道:

但为谋万全计,对不清账同行之地方,另觅新同行代替。对营业较大地方,一时无相当新同行者,另谋妥当之过渡方法,设短时间之分销处,以维营业,一面仍觅可靠之新同行,以期一劳永逸而策万全。

1934年总馆关于补配蓟县民众教育馆所需书籍致北平分馆函中记载道:

对于该馆覆函,可称由贵分馆转向其他分馆觅来,卖一人情。

这些信函中的建议言辞恳切,全是分支馆经营者对当地经营销售情形进行反映后提出的针对性建议。中层干部对于分支馆事项的详细汇报也使身在上海的总管理者对各地的分支馆的情况有了具体了解,既加强了总馆对于分支馆的管理,又将管理的重任分散给中层干部,减轻了企业领导层的压力。

(三)事无巨细的管理制度

自民国以来,商务印书馆对外面临同业的强力竞争,对内不断发展,规模和业务逐渐扩张,建立之初的家族企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商务印书馆的发展需求[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8页。]。1910年商务领导者夏瑞芳挪用公司资金投资失败导致商务陷入财务危机,以及企业频频出现的财务不善、经营决策失误等问题,使得张元济在任时便深感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他主张引入新式会计方法,拟定各部门、各分馆的办事章程和预算制度,这些改革让商务真正向一个现代大型企业发展。

而商务的管理制度建设自然也成为了王云五“科学管理”改革的另一个重点。1934年5月,商务印书馆制定发布《商务印书馆同仁服务待遇规则汇编》。1935年9月商务印书馆又发布了《商务印书馆规则汇编》,收录了商务印书馆各项章程规定72份,其中組织类13份,业务类9份,事务类45份[吴永贵:《民国出版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1页。]。

此批史料中也存在3份管理办法的文件,即《总公司招待处办事试行规则一册(1922年)》《总管理处通告:成本会计实行规则(1933年)》《栈务科杂志股代推广科收发推广品办法(1932年)》,均为商务于近代发布的管理办法。

如《总管理处通告:成本会计实行规则(1933年)》共制定九条规则:

第一条 成本会计由主计部会计科主持办理。

第二条 本馆上海各工厂之成本会计,由会计科分别派员驻厂办理,各地分厂之成本会计,由各该分厂会计股办理。

第三条 按各工厂情形分为若干“成本区间”,为分类计算成本之根据。

第四条 成本会计应备置左列各种单据:

一、工作按月报告表

二、成本区间结算单

三、成本費用清册

四、固定费用计算表

五、房租水电分派计算表

六、薪水簿

七、件工工资结算单

八、领料单

九、退料单

十、各成本区间开销汇集一览表

十一、公共费用分派计算表

十二、成本统计

第五条 成本会计之记账与核算之手续规定如左:

一、每月终,根据各生产部份之“工作按月报告表”,将生产数量分析记入各该“成本区间结算单”。

二、每日根据付出各项印制费用之单据,将所付之费用记入“成本费用清册”中之各该项内。

三、根据“固定费用计算表”,每月将各项固定费用记入“成本费用清册”中之各该项内。

四、房租,电灯,电力,自来水及自来火之费用按月依“房租水电分配计算表”算出之数,记入“成本费用清册”中之各该项内。

五、每月根据“薪水簿”及“件工工资结算单”,将各区间薪水分为直接工资与间接工资两项,记入“成本费用清册”中。直接工资复根据“件工工资结算单”记入“成本区间结算单”之直接工资内。

六、每日根据各成本区间领料单及退料单(退料数目用红笔记录应在领料数目内除抵),分为直接原料与间接原料两项,记入“成本费用清册”中,直接原料同时复记入“成本区间结算单”之直接原料栏。

七、“成本费用清册”每月月底结算一次,将每项(除直接工资与直接原料外)之各分栏结数,逐项记入“各成本区间开销汇集一览表”内。

八、“各成本区间开销汇集一览表”内各间接成本区间之费用每月按照“公共费用分派计算表”算出后,即转入于同表内之各该应派之直接成本区间。

九、“各成本区间开销汇集一览表”结算完竣时,即将所算出之每件工工资一元应摊费用数,或(月工)每工作一小时应摊费用数记入“成本区间结算单”之成本统计栏内。

十、馆外印制亦按一个成本区间视之。

十一、“成本区间结算单”每月结算一次,将算出之结数,按照会计科目开转账单,交会计科总账股转账。

十二、根据“成本区间结算单”每月填造“成本统计清单”。

第六条 分厂对于本规则第四条:所列各项单据中第一项,应复写三份,以一份留存,二份送生产部核阅后,以一份转送主计部。其第二、三、十一、十二项均复写二份,以一份留存一份送由生产部转送主计部。

第七条 上海各厂对于本规则第四条各种单据,除第一项,应复写三份,以一份留存,二份送生产部核阅后,以一份转送主计部外,其余由会计科直接办理。

第八条 主计部会计科根据第七、第八两条之单据制成或核实之成本统计,即以一份送生产部备放。

第九条 本规则由总管理处公布施行修改时亦同。

此试行规则规定成本会计由主计部会计科主持办理;列出成本会计所需各种单据共十二种,并介绍每种的使用办法;分厂和上海各厂的单据需复写多份,一份留存,一份交给生产部核阅,另一份转送主计部;各厂的成本统计由主计部会计科进行核实;成本区间结算单每月结算一次。

《栈务科杂志股代推广科收发推广品办法(1932年)》中的对杂志股代推广科收发推广品的事务制定了细致的实行办法:

(一)推广科托杂志股代寄推广品,先由推广科开单知照杂志股,杂志股照寄后应即报告推广科接洽。

(二)推广科大批寄件,户名凡备有膜片[此处“膜片”尚无准确定义,经分析认为应为批量印好的签条,上有寄件户名等信息,寄件时可直接粘贴使用。]者,将膜片存罝杂志股,由杂志股保管备用,如无膜片而须缮写签条者,由杂志股临时缮发。

(三)推广科零星寄件,其可以附入覆信寄去者,由推广科将覆信缮就,送交杂志股照配,附入寄发。其不能附寄者,由推广科缮就签条,在该条上注明名称数目,送交杂志股照配,包封黏贴寄发。

(四)杂志股代推广科寄推广品,所需寄费,由杂志股迳向主计部领取。

(五)推广科存置杂志股各推广品,非由推广科知照杂志股,不得移用或寄发。

(六)推广科托由栈务科杂志股代寄推广品,设非涉及代寄办法之变更,均得直接通知杂志股,杂志股亦得直接与推广科接洽,以求便捷。

根据上述规定,代寄推广品需由推广科开单据通知杂志股,推广科未通知,则不能寄发,杂志股寄发后应向推广科报告;对于寄发的推广品杂志股应保管对应的膜片或者签条,对其名称数目要在签条上注明;寄发推广品的邮费应杂志股向主计部领取。

这两份管理条例虽涉及不同的领域、职能部门,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商务对于下属各部门、各机构的管理之细致严密。在管理章程中,各部门的职能划分明确、清晰具体,且对事务程序的先后顺序、不同情况下的对应办法均有交代,规范了生产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使企业可以有效运转。

三、广告与竞争:先进经营理念在史料中的记录

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营出版企业之一,其主要经营业务就是图书的出版与发行。本文对于商务经营理念的研究主要从业务经营方面的广告营销以及与同业的关系两点展开,此批史料对于这两点也有所体现。

(一)文化与商业并存的广告营销

随着媒介传播形式的近代化,借助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便成为近代图书业一种最直接的形式[黄宝忠:《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业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91页。]。商务印书馆很早就意识到利用广告进行营销的重要性,成立初期即成立专门的机构(交通科,后改革为推广科)来负责图书销售的广告推广和营销活动。商务利用当时的《申报》以及自家的报纸杂志为载体,刊登广告,将图书的信息广泛向读者群体传播,争取得到更大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了书业广告的兴盛和繁荣[吴永贵:《民国出版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38页。]。仅1928年1月份商务印书馆在本埠的日报上就刊登了42本图书的宣传广告。

此批史料中包含日报广告存样一册、新书广告及促销广告各一份。这些广告形式各异,通过分析其图文风格可以判断推广图书的基本特点,了解商务印书馆进行广告营销时的目标市场、品牌定位和营销风格。

从内容上看,史料中的广告存样多为出版物发行环节的销售广告,也包含少量文具和其他用品广告。主要可分为图书预订特价广告、图书廉价广告、新书出版广告等。

预约出版作为一种图书出版和销售方式,其最初的雏形是股印。所谓股印,顾名思义,就是邀约众人凑份子印书,每一份子称为一股,当股金达到预定数量时,则开机印刷,若集腋果真难以成裘,则退还股款,就此歇手[吴永贵、孙博祥:《民国时期书业广告的类型》,《出版科学》2009年第5期。]。

比如,商务发行《综合英汉大辞典》时便使用了预订特价广告,每部辞典定价十二元,预订价为八元,并标明每册的出版时间以及预定截止时间。商务印书馆发布了大量的预订特价广告,预订时期图书的价格往往更加低廉,更易吸引读者。以预订的方式进行图书销售,一方面可以通过预订读者的数量对图书的销量进行预测,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为市场判断失误而导致过大的利润损失;另一方面,提前收款也缓解了出版商的资金压力,可以先利用预付的定金进行出版印刷,在保证出版物销量的同时,也能加快资金周转的效率。

民国时期,出版同业之间竞争激烈,市场有限,同行之间为争夺市场往往会在原价基础上进行折扣,所以图书的售价往往会低于其最初的定价。1934年商务印书馆为复业两周年纪念,将参考杂书进行廉价销售,在定价的基础上六折销售,以此促销。

除预订特价广告和廉价广告外,商务还着重对在版的新书进行广告宣传。新书出版预告跟图书预订广告一样,都属于出版前的宣传广告。新书预告近似于一种出版社的近期出版计划的告知,它向读者宣示新书即将出版的消息,以提醒读者之后随时留意[彭丹:《民国时期商务印書馆图书推广策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12页。]。此类广告的花样繁多。作为新书,读者在之前对此从未有过了解,因此新书广告往往宣传十分详细,占据篇幅也更大。广告中对于图书介绍十分全面,从书名、著者、定价到装帧甚至目录等基本图书信息均囊括其中,大部分新书还会配有几十至几百字的新书介绍。这些文字介绍或夸张醒目,或风趣幽默,或言辞恳切,或引用名言,或有条有理列数书籍优点,虽风格各异,但都是尽力展现书籍内容,吸引读者眼球,以此达到图书推销的目的。

商务印书馆还会以专题将新书分类进行宣传,如小学生寒假读物宣传,是将新出的儿童丛书进行汇总,独留一个版面集体进行宣传。又或者是对于连续出版的某一类丛书,商务将其放在一处进行宣传。这样既能满足读者对某一类图书的需求,方便读者查找,从而更好地进行新书宣传,又展现了丛书出版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体现出自家出版公司的深厚底蕴。

书业广告的目的,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通过种种手段,使潜在的可能读者变成实际的购买者[吴永贵:《民国出版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57页。]。商务印书馆会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宣传。例如商务印书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教科书出版,在春秋两季开学时,重点进行广告宣传。在广告的内容以及风格上,广告也会贴近学生,使用更多花纹和配图,更加活泼具有设计感。

(二)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同业关系

与出版同业的竞争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的竞争。自创立起,中华书局便开始与商务开展竞争,陆费逵曾供职于商务印书馆,1908年任商务印书馆出版部部长,后创办主编《教育杂志》,颇受商务管理者看重。陆费逵鉴于武汉起义胜利,共和定将实现,教科书应有大改革,是另创书局的有利时机,就与他人筹集资金,暗中预备全套新的教科书,准备组织书局,并在民国元年脱离商务,一举成立中华书局,成为总经理。

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都曾位于上海福州路转角,比邻而居,同为近代民营出版企业的佼佼者,在出版物品种内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经营管理理念、企业定位上均有相似之处。两家企业的出版方向多有重合,这就导致了彼此之间为了出版资源以及市场份额进行竞争的局面。

成都分馆负责人曾反映与同业的价格竞争情况,《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关于教科书售价事与总管理处函(1933年)》第一封信中记载:

总管理处大鉴:

前因敝分馆所存基本教科书太多,曾有廉售之举,引起同业反感。乙方且积极反攻,新旧教科书,一律四折,吾方回恐碍及渝馆,力持稳健,所幸复兴教科书业已大销。如时局日趋稳定,不难恢复二十年度每年四十万元之记录。成都书业工会最近改选,划一售价,高呼合作空气甚浓,以愚见售价不宜过高。其理由如下:

川省地大物博,人烟稠密,但憔悴于苛捐杂税之下,购买力至为薄弱。教育局竟公然翻印本馆教科书,售价只每册二分二厘,法律制裁万办不到,售价略底(低),则复兴教科可以减少翻版。

大东书局等极想在川省谋一出路,叙府地方小,料意出售三折四扣;内江地方,大东竟公开的赠送第一册,将来是否真能团结,亦是一问题也。

乙方自奉云翁及陆费总理来电后,请其允为取消广告,不肯答允。现一月之期已过,售折仍未复原,据云待其他书业公约立妥后,再为正式取消。因春销已过,从联络感情入手,只用友谊的询问,惟丙方对此颇为惶虑。秋季应抱何种方针,尚祈裁示,附上翻印书一册。请参考。

专此,敬颂公绥。

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谨启

在近代交通条件简陋的情况下,若要推广发行并减少放账、烂账的危害,各书局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发行网络[李鸿敏:《文人与企业: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在民初的竞争与合作》,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41—42页。]。就成都地区而言,商务、中华、大东等书局均在此地设有分馆,以便进行自家图书销售。

成都分馆的负责人汇报了成都当地情形:成都因苛捐杂税导致购买力薄弱,已经出现翻印书的现象;其他书局降低售价来竞争。面对竞争,建议适当降低所售图书的售价,以此获得更多销售额。

为争夺市场份额,抢占市场,1912年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了适合共和民国宗旨的《共和国新教科书》,并且采取低价倾销办法,“购教科书1元,加赠书券5角;购杂书1元,加赠书券1元”。中华书局也紧随其后,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促销。然而这样的低价销售根本无法收回成本,对双方都十分不利,最后两败俱伤[宋军令:《近代商务印书馆印书馆教科书出版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46页]。

价格促销是出版行业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价格战争”如果是在常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则将减少读者的阅读成本,促进出版业的发展;如果出现超常规的价格促销,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来促销,甚至不惜代价免费赠送,或者不注重质量粗制滥造,则将会危及出版生态,不仅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而且会造成出版市场秩序的混乱[刘志斌:《民国时期上海民营出版机构的生存发展研究》,北京印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5—36页。]。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信函中,中华书局被称为“乙方”,大东被称为“丙方”,此处使用“乙方”“丙方”称呼只是为了行文方便,无其他意义。在商务和中华的有关文件和函件中,两家企业往往互称或自称甲和乙。在中国出版史上,商务与中华都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不可缺少的部分[王建辉:《出版与近代文明》,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页。]。也正是这种竞争与合作,才能让商务与中华不断进取,生产出优秀的出版物,丰富了无数读者的精神家园,对近代文化的影响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结 语

商务印书馆能从一家传统的印刷所,逐渐发展为近代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型文化出版企业,至今成为穿越百年的文化符号,历经波折,即使在战乱之时也没有被摧毁,实在是难能可贵。历久弥新的商务印书馆能延续至今绝非侥幸和巧合,而是近代商务出版人不懈努力,在商务印书馆发展过程中内外兼修的结果。

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但其本身为现代企业,获取利润,追求商业上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严密的企业内部管理与先进的经营策略都为商务的文化追求提供了保障。此批商务印书馆经营史料虽体量不大,但见微知著,从中仍可窥见近代时期商务印书馆经营管理的部分细节。本文著重选取了1930—1939年的史料进行整理与研究,希望为发掘商务印书馆档案史料的价值尽绵薄之力。

现如今,我国出版企业转企改制已经完成,企业的集团化也初见成效,出版文化产业正向新的发展阶段迈进。在新的征程中,出版企业的企业管理如何开展,经营业务如何部署决策,值得进行深入思考。本文通过对商务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总结了商务在企业管理和经营策略上的一些经验,希望为我国现代出版企业提供借鉴。

〔作者刘梦琦,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雷戎,海峡书局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副编审〕

Sorting and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Files of the Commercial Press(1930—1939)

Liu Mengqi & Lei Rong

Abstract: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ommercial Press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Publishing companies. The files of its development period as historical materials are of significant value to researc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llation and catalog of a batch of the early files of the company, and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value from two aspects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which will enrich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y of the Commercial Pres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dern publishing enterprises.

Keywords:the Commercial Press,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publishing history, historical research

猜你喜欢

商务印书馆经营管理
最有思想的句子
商务印书馆120年
如何发挥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应用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
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股东财产权分析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