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南沙群岛科学考察
——深切缅怀陈清潮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2022-06-10黄良民
黄良民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301
提起海洋生物学家陈清潮先生, 学界无人不知晓, 尊称他为中国海浮游动物活字典。先生离开我们已满七载, 今年是他诞辰90 周年,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忆南沙群岛科学考察的点点滴滴, 缅怀老先生为海洋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仙人驾鹤已七载, 往事历历忆犹在; 情洒南疆忧国事, 科学人生结异彩。
陈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 默默耕耘, 不图名不争利, 一心扑在海洋科学考察和海洋生物研究上。他治学严谨, 为人师表, 培养了许多颇有建树的后生人才。承蒙他老人家的厚爱, 我从千里之遥的海滨小城被召回其身边, 作为后来者, 有幸跟随老先生学习、工作近30 年, 受益良多。在科研道路上, 他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在事业征程上, 他为我们点拨迷津; 在为人处世上, 他可称后人楷模。我们时刻铭记陈老先生的谆谆教诲, 怀念他老人家的科学人生,敬仰他的好贤崇德和敬业精神。
陈清潮先生1954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 闯南走北,经历无数出海航次, 踏遍我国各大海区。从渤海、黄海、东海到南海, 从1958—1960 年的全国海洋普查, 到1970—1980 年代初的南海中部海域、西中沙群岛和南海东北部海区综合调查研究, 以及全国海岸带资源调查和近海、河口海湾等专题研究, 无论是主持还是参加项目, 他都亲自出海开展调查采样或现场指挥, 积累了丰富的海上工作和组织协调经验, 熟知海洋“脾气”和应对海况变化的预案。完成了这些工作之后, 他当时最渴望的就是南沙群岛的考察研究。
南沙群岛海区位于北纬 12 度以南(3°37′—11°57′N, 108°—118°E), 面积约80 万km2, 是我国最具典型热带特色的海区, 北起雄南礁, 东始礼乐滩,西处万安滩, 南至曾母暗沙; 其北部是南海海盆的延伸, 东南部为南沙海槽, 南部连接巽他陆架, 周边与苏禄海、爪哇海、泰国湾联通, 海流多变, 水团结构和生态环境复杂, 生物组成多样化, 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动物地理区系的起源和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印尼—马来亚区), 是研究热带海洋生物区系分类和系统演化的理想场所, 深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同时,南沙群岛海域宽阔, 隐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 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 优质海产品种类繁多, 热带海洋鱼类及其他生物资源丰富, 是我国尚未全面开发的重要海区。因此, 开展南沙群岛的考察研究,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国务院批准, 从1984 年6 月开始, 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时任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副所长的陈清潮先生无比振奋, 受上级重托, 担任“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专项任务负责人。这是一项特殊任务,需要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同时, 以科学考察彰显我国维护南沙群岛及领海主权的实际行动。专项任务十分繁重, 且带有神秘感。按一般规律, 从季节和天气考虑, 春、夏季是南海(包括南沙群岛海区)出海的最佳季节。机不可失, 时不我待, 为了抓住时机开展现场工作, 项目刚获批准立项就马上挑选人员、组织队伍, 派出“实验3”号船奔赴南沙群岛实施第一航次综合科学考察任务。陈清潮先生亲自带队出海, 担任考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 由此拉开南沙科学考察的帷幕。我有幸入选首航科考队员, 也是进入南海海洋所第一次有机会登上科考船参加远航出海。
南沙群岛拥有230 多座岛礁、沙洲和暗滩, 星罗棋布, 环境条件错综复杂, 历来是海上航行的“危险地带”; 除太平岛由我国台湾当局驻守外, 许多岛礁都被周边国家侵占, 资源被掠夺, 海上局势紧张;南沙海槽则是海盗频繁出没之处。在此之前, 我国大陆几乎从未组织专业队伍进入南沙险区开展深入调查研究, 对南沙群岛气候条件和海况很不熟悉,实际资料十分匮乏。首次要进入局势不明, 地形、环境复杂的岛礁核心区, 穿越中央水道, 在缺乏前期经验和精准海图的情况下, 随时可能遇到风险;防敌防盗防触礁也是对航行和考察工作极大的考验。考察开始时, 大家心理压力很大。作为领队的陈清潮先生胸有成竹, 在出航前的训练和动员大会上, 他鼓励大家要有勇闯精神和必胜信心, 路是人走出来的, 祖国需要我们, 我们就必须勇往直前;虽然以往没有到过南沙, 是第一次探路, 但只要我们周密部署, 做好充分准备, 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他和有关领导的思想动员和鼓励下, 大家消除了顾虑, 增强了信心, 勇敢接受了挑战。
考察航次过程中, 作为考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既要确保海上安全、人心稳定, 随时准备应对各种险情; 又要组织协调好现场工作, 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每到站位, 陈先生都会提前出现在甲板上, 观察海况、协调指挥各专业调查采样、安排登礁考察等,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作为海洋生物学家, 他还亲力亲为, 不辞劳累, 站在船舷操作绞车, 采集生物样品; 接着还要在实验室显微镜下进行样本观察和初步分析, 及时了解这个神秘海区的生物组成和分布特点, 以便根据科学研究需要调整采样方式,获取更有价值的样品和现场资料。我跟他在同一个实验室, 整个航次看他很少有时间休息, 加上晕船,担心他太疲惫, 劝他多休息一会, 具体工作由我们年轻人来做; 但他身先士卒, 还是每次到站都比我们早到甲板上。受他的精神鼓舞和带动, 大家同舟共济, 不畏艰辛, 克服种种困难, 圆满完成航次的各项任务, 获取了第一手宝贵样品和资料, 填补了南沙科考历史资料的空白, 积累了南沙这一“危险地带”的海上航行和考察经验, 为后续的科考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 该航次也推动了我国对南沙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在首航南沙科考引领下,1985 年海南琼海等地即组织渔民奔赴南沙群岛开展渔业捕捞生产, 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取得探索性资料和考察经验之后, 根据专项计划要求, 中国科学院组建了南沙海洋科学综合考察队, 陈清潮教授担任考察队长, 每年分别派出“实验3” “实验2”或“南锋”号等奔赴南沙群岛开展科学考察。“实验3”号负责全海区和岛礁的理化环境、生物生态、地质等综合调查, “实验2”号主要负责海区地球物理和岛礁勘察, “南峰”(701 或703)号主要承担渔业资源调查。当时许多科技人员纷纷要求加入南沙群岛科学考察队, 以实际行动捍卫南沙主权,为南沙科考做贡献。从实际需要出发, 先后组织了全国十五个部委系统40 家科教单位, 400 多名科技人员及船员参加, 大家都为有机会参与该项科考任务而感到荣幸和自豪。
从第一个航次开始, 我每年跟随“实验3”号出海赴南沙群岛考察, 按专业分工主要承担海洋初级生产力及浮游生态采样分析和实验工作, 包括负责生物小组开艇进入岛礁 潟湖采样和参加设立考察标志;后来担任专题、课题负责人, 综合考察航次生物分队长, 连续参加南沙科考出海15 航次, 登礁考察采样28 座次。综合考察航次通常续航时间至少50 天, 多则2 个月以上, 让我深深体验到当时南沙考察的艰辛。一方面, 地处赤道热带海区, 天气酷热, 阳光暴晒, 曾经测量到甲板面的温度高达80 ℃; 每天采样、观测作业时, 面对的是烈日、高温、风浪和茫茫大海,有时会突然狂风暴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小气候变化, 给海上作业尤其登礁考察带来很大困难和危险。另一方面, 远离祖国大陆, 周边国家怀有敌意,不能靠岸补给, 船上限制用水, 带的蔬菜水果只能食用20 多天, 后期靠发豆芽、制豆腐, 在生活上又是一大考验。再则, 船上人多空间小, 时间一长容易烦躁,无论船员还是科考队员, 大家都有家庭、孩子, 由于通信条件限制, 没法跟家人联系、报平安, 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没有娱乐, 讲故事、聊天、说段子、打牌和下棋, 成为主要的消遣方式; 有时也用碗盆、桌椅当锣鼓, 说说笑笑唱唱歌, 调节气氛, 舒缓压力, 减少想家的念头, 稳定思想情绪。当然, 那时大家思想比较单纯, 不计较得失, 合作精神好, 能吃苦耐劳;海上工作没有时间规律, 但只要到站, 无论白天黑夜,都能主动到位。以陈清潮先生为代表, 许多老专家不辞劳累, 躬身示范, 给大家树立了榜样。1988 年赤瓜礁海战事件发生, 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心, 增强了考察人员的使命感, 工作再艰苦都能坚持到底, 确保科考任务的顺利完成, 以实际行动捍卫祖国南疆。
经过前三年的努力,南沙群岛及周围海域的初步调查任务和曾母暗沙专题研究在1986 年底完成。首次对曾母暗沙的海底地形、地貌、沉积、水文气象、化学、光学和生物生态等进行系统考察和采样分析, 取得了大量实测数据、样品和资料, 出版了《曾母暗沙——中国南疆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 1987 年)和30 多篇考察报告、论文, 研究成果于1987 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南沙考察研究的第一项成果——曾母暗沙专题研究。在该专著的出版和考察成果影响下,国人的国土观念逐渐改变, 从此教科书上的祖国南疆从以往的海南岛拓展至曾母暗沙, 国土延伸近两千公里!同时, 为维护海洋权益, 我国开始在南沙某些礁盘上建起了高脚屋, 驻军守护南沙群岛和领海主权。
此后, 南沙群岛科学考察更加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七五、八五、九五期间连续被批准为国家专项任务, 专门成立了中科院、国家科委等相关部委组成的南沙考察领导小组和考察队。陈清潮先生一直担任专项任务负责人和考察队长, 在他带领下,全体科考队员通力合作, 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考察工作覆盖南沙全海域和各岛礁, 涉及水文气象、海洋物理、化学、沉积、生物生态、地质、地球物理、油气资源、渔业等学科领域, 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资料和样本, 还在重要礁盘上设立了考察石碑和标志。据相关资料统计, 前期南沙考察采获记录的海洋生物6500 多种, 报道新种98 种, 新记录种590 多种, 对南沙群岛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渔业资源与生物生产力分布特征以及油气盆地、岛礁形态、演化和地质工程等有了整体认识。经各学科综合整理分析, 南沙考察共出版论著、图集和报告50 多部, 且为国家提供了许多咨询报告和建议; 其考察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还有多项专题研究成果获得有关省部一、二等奖。南沙科考对国家贡献之大, 世人瞩目。
陈清潮先生既是拓展南沙科考的领路人, 又是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国际知名专家, 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授予“二十世纪海洋科学领域重要贡献者”,荣获美国ABI 颁发金质奖章, 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前人探路, 后人前行。南沙科考未停步, 十五、十一五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聚焦重点, 继续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后来结合岛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又开展了重要岛礁的生态环境变化、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工作。至今, 南沙科学考察研究已有38年历史, 经过一代又一代海洋人的不懈努力, 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为加快推进海洋科学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回忆早期的南沙考察, 感慨万千。以陈清潮先生为首的一批老科学家和科考队员们, 不畏艰辛,无私奉献, 受到国家、中科院及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和多项表彰。“知过往而鉴未来”, 了解过去, 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作为亲身经历者, 我深知成果来之不易, 它凝聚了参与者的汗水, 也记载着宝贵的科学精神。陈清潮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为开拓南沙科考基业立下丰碑, 其典型事迹和奉献精神应载入史册, 激励后人。
我们时刻记得, 南沙群岛自古属我国神圣领土;我们也不应忘记, 在南沙科考史上,那些冒险拓疆的探路人为祖国海洋事业所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