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模式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

2022-06-10麦剑欣陈婉华聂莎

护理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专班病区痉挛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对精神障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

,其治疗期间涉及多个交接环节, 在患者转运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环节出现问题,后果都会很严重

。 因此保证患者的术前、 术后转运交接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SBAR (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是指situation(现状)、 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评估)、recommendation(建议)的首字母缩写

,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沟通方式,是在卫生保健组织中应用的有效促进交流沟通的一种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 本研究结合精神科特点,应用SBAR 模式对原交接单进行改良,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完善保障制度不止包括一般为我们所知的申诉制度,也包括其他维权的渠道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综合使用多种保障制度,如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取长补短,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同时,借鉴外国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的经验也是必要的。比如说美国通过设置实体规范与程序机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当教师的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可以进行申诉,并且都规定了申诉的程序途径和实体规范使更有效的保护教师合法权益。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广东省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且均有家属陪伴的21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 年7—9 月进行治疗的104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1—3 月进行治疗的106 例患者设为SBAR 组。纳入指标:(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2)由管床医师开具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医嘱;(3) 治疗1~8 次。排除指标:(1)合并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合并严重躯体疾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有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不可逆性不良反应;(5)有麻醉药过敏史。 符合纳入指标的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交接记录单和口头汇报方式进行交接,进入治疗室前由病区护士将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入室时间等信息登记在等待区门口的登记本上, 再由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护士评估患者基本信息,核对腕带信息及病历后,检查是否禁食、禁饮,记录进入治疗室时间,在登记本上签名确认,方可进入治疗室。 治疗区护士口头告知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给观察区护士。观察区护士将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意识状况登记在交接记录单上, 病区护士核查无误后,记录进入观察区和离开观察区时间,交接双方签名确认。

1.2.2.1 建立SBAR 研究小组, 培训小组成员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和精神科病房联合成立SBAR 研究小组。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护士长和精神科病房护士长任组长,科室中的其他成员均为组员。组长在科室内开展SBAR 沟通模式培训, 内容包括SBAR的定义,SBAR 的构成与特点,SBAR 的实施方法,SBAR 转运交接模式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SBAR 转运交接单”评估及填写方法,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成员进行考核, 所有成员考核合格后方能参与本研究。

1.2.2 SBAR 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交接时间、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交接时间、护士满意度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类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 转运交接缺陷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1 2 组患者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交接时间、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交接时间比较 SBAR 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交接时间、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交接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LU Yang, DAI Huang, SHEN Jian, ZHAO Wen-yuan, MA Li-ping

1.2.2.2 制定SBAR 转运交接单 SBAR 研究小组参考相应的文献[7]并结合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护理常规和SBAR 沟通模式,制定“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专用SBAR 转运交接单”,包括从精神科病房转往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治疗全程、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转往精神科病房3 部分。 S(现状):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科室、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B(背景):过去病史、过敏史、异常辅助检查结果、麻醉药物使用的种类及剂量、氯化琥珀胆碱和阿托品使用剂量、治疗电量、抽搐发作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A(评估):治疗前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如禁食禁饮、排空大小便、生命体征、体质量、取下活动义齿和贵重物品或金属物品、保护性约束等;治疗中患者情况,如合作程度、皮肤、静脉留置针、通电前、后生命体征、有无舌后坠、当前存在的风险等;治疗后患者情况,如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徒手肌力级别、穿刺部位皮肤、步态、生命体征、体位、保护性约束、氧气吸入情况;R(建议):接触患者方式、治疗后给予的护理措施,如测量生命体征、吸氧、摆放体位、保护性约束;患者返回病房的方式(步行、轮椅、平车),患者送回病房后的护理要点,如给予去枕平卧位、监测生命体征、上床档、给予流质饮食、给予药物等(表1)。

1.3 评价指标 (1)治疗前交接时间,即患者进入等候区评估前至进入治疗区交接完毕的时间, 以秒为单位。 (2)治疗后交接时间,即病区专班护士到达观察区至患者离开观察区交接完毕的时间, 以秒为单位。 时间的收集均由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护士长使用秒表计时的方式记录。 (3)SBAR 模式转运记录单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护士满意度, 采用自设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该调查表涵盖信息明确简洁、交接准备充分、沟通条理清晰、双方配合默契、熟悉患者病情5 个方面的内容,使用Likert 5 级计分法,1~5分依次表示非常不满意~非常满意,满分25 分。 从有安排患者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11 个病区各抽取5 名专班负责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交接查检工作的护士以及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5 名护士,于交接完毕签字确认后填写满意度调查表, 并现场收回。 (4)采用护理部设计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比较转运交接单使用前后交接缺陷发生率。 交接中出现的缺陷包括:患者未佩戴腕带、病历资料遗漏、禁食、禁饮未落实、贵重物品或义齿未摘除、生命体征不符合治疗指征、未达到回病房标准被送回、静脉留置针未妥善处理、未交接保护性约束、当前存在的风险未交接、措施建议未提供等。 由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护士长利用交接缺陷记录表登记,统计实际发生次数。

2 结果

1.2.2.3 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实施SBAR 转运交接 使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专用SBAR 转运交接单”进行患者转运。(1)治疗前: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等候区护士根据住院医嘱, 治疗区使用情况提前10 min 电话通知病区专班护士做好转运准备,由1名病区专班护士和1 名护工护送患者进入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等候区。 病区专班护士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等候区护士按照转运交接单内容从上到下共同核对患者信息、腕带、术前准备执行情况等,病区专班护士使用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专用SBAR转运交接单”(第1 栏“病房转往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并用打钩和简单文字的方式填入交接单,在双方确认无误的条件下,双方签名,记录转入治疗区时间,完成交接。 (2)治疗中:治疗区护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全程观摩治疗过程,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专用SBAR 转运交接单”(第2 栏“治疗过程”)认真记录患者使用麻醉药、肌松剂名称和剂量、治疗电量、抽搐发作时间、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有无舌后坠及异常情况,麻醉师和治疗区护士共同评估患者,进行双方签名后将患者安置于观察区。 治疗区护士按照SBAR 沟通模式向观察区护士进行汇报。 观察区护士听取汇报后, 使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专用SBAR 转运交接单”(第3 栏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转往病房”)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并用打钩和简单文字的方式填入交接单。 (3)治疗后:观察区护士电话通知病区专班护士,并按照转运交接单内容,从上至下向病区专班护士交代患者病情及异常情况,保证患者在转运途中安全。 病区专班护士认真听取并检查患者与交待情况是否相符,交接无异议后,双方在交接单签字, 并记录病区专班护士到达观察室时间及患者离室时间。病区专班护士、护工携带已填写的SBAR 转运交接单、病历资料等,护送患者返回病房。

2.3 转运交接单使用前、后交接缺陷发生率比较采用SBAR 模式转运交接单后交接缺陷发生率较使用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2 SBAR 转运交接单使用前、后的护士满意度比较 SBAR 模式转运交接单使用后的护士满意度较使用前明显提高(P<0.05),见表3。

在这场师生结对的马拉松中,小宇深切懂得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含义,而我也在育人处事上,收获了独特的心得。这是心的交鸣,是一次共舞,亦是一场双赢。

刘勰《文心雕龙》中,标“隐秀”一格,“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⑱,故所谓“隐秀感”,有两层含义:其一,显与隐的纵深关系,“秀”为显,“隐”为“秀”的浑茫背景,笔者曾提出“生动在浑茫的背景里”,恰为此义;其二,奇与正的横向关系,“秀”为奇,“隐”为正,整体之“隐”,衬托独拔之“秀”。此原理中,“隐”接通无、浑茫的模糊,“隐”与“秀”平衡的分寸,皆是幽微玄妙,全凭感悟而得,因此独擅此道的中国古典艺术批评,深富“隐秀感”。

3 讨论

3.1 使用SBAR 模式转运交接可提高交接的完整性,重点更突出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从病房到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 再回到病房这个过程中需交接的内容较多。 传统交接记录单需要记录的内容较简单,涉及较少专科知识,容易出现漏填写、交接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SBAR 组患者治疗前交接时间、治疗后交接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沈华娟等

及Cornell 等

的研究结果不同。通过分析发现,对照组的交接时间短是因为交接的项目较少,SBAR 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专用SBAR 转运交接单” 交接的项目多于对照组, 从原来的15 项增加至51 项, 增加了3.4倍,治疗前交接时间从(49.60±3.73)s 延长至(56.16±2.55)s, 治疗后交接时间从 (35.42±2.58)s 延长至(41.76±2.36)s,相当于减少了单个项目的交接时间,且提高了交接的完整性。 SBAR 模式转运交接单实施后, 能促使交班护士在转运交接前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同时能评估转运交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并用交接单记录下来, 进而促使接收护士快速地查看患者的病情和找出重点信息。

增加这一功能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台站制气候概况的效率,避免人为计算的错误。通过参数设置,将当地的整编资料输入软件中,软件通过读取月报表文件里的数据,自动比对当月气温、降水、雨日和日照与30 a整编资料的差距,自动生成本月的基本气候概况描述文字,制作人员可以在界面直接修改,如图5,然后复制到MDOS中去。

3.2 SBAR 转运交接模式可规范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的转运流程,提高护士满意度 SBAR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沟通工具,具有易掌握、易表达、清晰简要、避免遗漏的优点

。 本研究根据患者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后的特点, 按照病房转往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治疗过程、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转往病房3 个阶段, 将转运交接单分为3 栏, 以“S现状—B 背景—A 评估—R 建议”4 个模块, 规范了转运交接的全过程和交接项目。患者转运前,病区护士需按交接单的顺序逐项填写, 仔细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并认真地整理病历资料。 患者到达目的地后, 病区护士准确地将患者的病情转述给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护士,双方签名,保证双方在交接过程中有章可循,避免重复、无序及遗漏。护士对SBAR 模式转运交接单实施后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在“信息明确简洁、交接准备充分、沟通条理清晰、双方配合默契、熟悉患者病情” 5 个条目的得分均高于4 分。

3.3 SBAR 实施后交接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保证患者安全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是精神科重要的物理治疗项目,多数患者无自知力,且需要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只有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病区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进行无缝对接, 才能实现对患者连续的观察、治疗和护理,保证患者安全。表4 结果显示:SBAR 组患者的“身份核查未执行”、“生命体征不符合治疗指征”、“病历资料遗漏”、“禁食、 禁饮未落实” 等10 项转运交接缺陷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要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就要更加注重细节管理

。 SBAR 模式转运交接单实施前,一般情况下采用口头交接和简单的记录单的方式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的转运交接。 传统交接记录单只需登记患者身份信息、治疗前和治疗后生命体征,没有详细记录治疗前准备完成情况和治疗中状况,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护士需反复询问和核查, 病区专班护士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中状况, 治疗后护理也只能按照常规护理执行,缺乏针对性。口头交接还存在着分工不清、责任不到位的现象,影响了后期医疗、护理质量

。 SBAR 模式转运交接单需要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护士填写和交接患者治疗中状况,包括麻醉方式、治疗电量、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治疗后生命体征、呼吸是否平顺、有无舌后坠、当前存在的风险等,记录完毕后,要求麻醉师核查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名。该设计能有效解决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和病区专班护士在交接时出现的问题,将相关情况记录详细、清晰,减少信息的遗漏和误传,保持护理工作连贯性和问题的可追溯性,避免因交接失误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病房医护人员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医疗服务的连贯性和无缝对接, 促进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过程的了解,为患者提供正确、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安全。 但在使用中仍存在未佩戴腕带、静脉留置针未妥善处理、保护性约束未交接、当前存在风险未交接、措施建议未提供的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部分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处于兴奋躁动和自知力缺乏状态,加之运输过程中护理人力不足,导致患者挣脱保护性约束、 撕脱腕带及静脉留置针固定不稳的情况发生;二是护士专科知识掌握不足、缺乏临床决策能力, 难以找出当前存在的风险和提供有效建议。 护理管理者应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不合作状态下,增加交接护理人力,加强监督和检查,保证交接过程顺利进行,同时重视护士专科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决策能力的提升。

[1] 陈明辉,高新学,李功迎.电休克抗抑郁疗效的影响因素[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44(6):381-384.DOI:10.3969/j.issn.1002-0152.2018.06.013.

[2] 齐建伟, 张克标, 古满平,等. SBAR 交接模式在危重患者长途转运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8, 25(8):13-17.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8.08.013.

[3] 张玉红,陈海红,何曙芝,等.改良四段式SBAR 护理交接单在妇科手术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学报,2019, 26(2):20-23.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10.023.

[4] 戴美芬,刘艳,黄珍,等. SBAR 沟通模式在构建区域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5):38-41.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1.15.011.

[5] 李艳,刘美丽,朱丽辉,等. 改良版标准化沟通交接表在小儿神经内科转科交接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0,27(10):23-27.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10.023.

[6] Rea T,Simeone S,Annunziata M,et al. Effectiveness of the 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 (SBAR)Methodology in Patient Handovers Between Nurses,Italy[J].Ig Sanita Pubbl, 2018, 74(3):279-293.

[7] 田辉珍,沈有录,韩玉娟,等. SBAR 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9,34(3):211-215. DOI:10.16821/j.cnki.hsjx.2019.03.005.

[8] 沈华娟,董永泽,许秀君,等. SBAR 转运交接模式对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9,34(21):1971-1975. DOI:10.16821/j.cnki.hsjx.2019.21.013.

[9] Cornell P, Gervis MT, Yates L, et al. Impact of SBAR on Nurse Shift Reports and Staff Rounding[J]. Medsurg Nurs,2014,23(5):334-342.DOI:http://dx.doi.org/10.1017/S0885715 60001397X.

[10] Toghian N, Shahnaz A. Comparison the Effect of Teaching of SBAR Technique with Role Play and Lecturing on Communication Skill of Nurse[J]. J Caring Scie,2014,3(2):141-147. DOI:10.5681/jcs.2014.015.

[11] 盛扣芳. 细节护理对医院感染管理及护理质量的影响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181-184.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9.02.012.

[12] 王东梅,杨继梅.标识在神经外科手术显微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 20(4):137-139.DOI:10.3969/j.issn.1673-5110.2017.04.065.

猜你喜欢

专班病区痉挛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怎么这么多工作专班?
工作专班泛滥成基层新负担
工作专班泛滥成基层新负担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陕西:成立“工作专班”守护脱贫攻坚“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