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

2022-06-10赵进

民族文汇 2022年23期
关键词:民族关系

摘 要: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促使世界各地区民族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拉祜族是规模较为庞大的跨界民族之一,在泰国北部地区、中国云南地区广泛分布。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发展,泰国北部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为推动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国内拉祜族的深度融合,对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关系展开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介绍拉祜族,深入剖析现阶段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国内、泰北拉祜族融合对策,望推动中泰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与发展。

关键词:泰国北部;拉祜族;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是指各民族间在以利益需求为前提,在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的作用下与其他民族开展的交往活动,民族关系实质上是较为特殊的社会关系表现形式。良好的民族关系能够推动一个民族朝着更加和谐、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存在冲突的民族关系则会严重阻碍该民族发展。拉祜族作为一个跨境民族,泰国北部拉祜族与泰国本土各民族、周边民族、国内拉祜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一带一路”政策的作用下,为推动泰北拉祜族与周边民族、国内拉祜族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关系展开研究。

一、泰国北部拉祜族概述

泰国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泰国北部与缅甸、老挝的边境地区,居住地形大多以山区、半山区为主,且与泰国当地的傣族、哈尼族、瑶族、佤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深入探究泰国北部拉祜族的起源可知,泰国北部的拉祜族最早是由中国云南省与缅甸边境交界处的拉祜族迁移而来。根据近年来泰国北部拉祜族的人口统计情况来看,泰北拉祜族人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原本在缅甸北部山区的拉祜族不断南下进入到泰国。

二、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关系

随着泰国北部拉祜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泰国北部拉祜族自身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也产生了一定变化,为此,笔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探索泰北拉祜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具体如下:

(一)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的政治关系

泰国国内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为“归化”,即无论是何种民族均归属于“泰族”,在這种政治制度的作用下,泰国北部拉祜族本就是由中国、缅甸边境、老挝边境迁移所形成的,因此,在政治上需要与泰国本国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同时,泰国北部拉祜族周边傣族、哈尼族、瑶族、佤族等民族也需要遵循泰国国内民族政策,因此,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的政治关系并不存在冲突,且均需遵循泰国内部的民族政策,皆归属于“泰族”。

(二)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的经济关系

早期泰国北部拉祜族、周边傣族、哈尼族、瑶族、佤族等民族主要以农耕经济为主,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泰国北部拉祜族、周边民族的经济方式得到了巨大的转变。各民族间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各民族间各取所需形成了良好的经济贸易往来。

(三)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关系

若想要深入了解泰北拉祜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关系,就要进一步探索拉祜族的文化变迁,在传统的拉祜族文化中,在宗教信仰方面以基督教为主;且在婚姻、饮食、起居、礼仪、丧葬等方面均形成了独立的文化体系[1],同时拉祜族在长时间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已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语言形式。拉祜族由缅甸、老挝边境迁入泰国并定居于泰国北部后,与傣族、哈尼族、瑶族、佤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这些民族受到泰国文化影响,宗教信仰主要以佛教为主,且同样具有特的婚姻、饮食、起居、礼仪、丧葬、语言等文化体系。泰北拉祜族与周边民族在长时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彼此的文化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泰北拉祜族文化为周边民族带来了新的宗教信仰,同时带来了不同的婚姻、饮食、起居、礼仪、丧葬等文化。而泰北拉祜族为与周边民族进行深度融合,会不断改变其语言系统,形成了母语兼用泰语的语言体系。由此可见,泰北拉祜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呈现出不断融合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场景。

(四)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国内拉祜族的民族关系

泰北拉祜族与国内拉祜族虽属于不同的国籍,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在加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拉近了泰北拉祜族与国内拉祜族之间的关系[2]。二者间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均存在密切联系,泰北拉祜族和国内拉祜族的民族关系正朝着和谐、融洽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泰北拉祜族与周边民族关系促进国内与泰北拉祜族融合对策

(一)以“一带一路”为依托,促进国内与泰北拉祜族民族特色产业发展

为促进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国内拉祜族融合,应将“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依托,依靠泰国北部山区矿产、深林等资源[3];依靠国内云南地区丰富的农业、工业资源不断推进二者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不断加深国内、泰北拉祜族经济交流,不断促进国内、泰北拉祜族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拉动两个民族间的经济发展,形成国内、泰北拉祜族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大力促进国内与泰北拉祜族民族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时促进国内、泰北拉祜族融合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国内与泰北拉祜族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要遵守尊重民族文化差异原则,不断借鉴二者间的优秀文化,以此来提高国内、泰北拉祜族的文化认同感[4]。同时,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国内拉祜族也需与泰北拉祜族周边傣族、哈尼族、瑶族、佤族等民族开展文化交流,以此来不断推动自身文化发展,推动泰北拉祜族周边民族文化发展,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形成了较为和谐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泰北拉祜族与国内拉祜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笔者认为在泰北拉祜族与周边民族的民族关系基础上,可利用“一带一路”政策优势,不断促进国内、泰北拉祜族之间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并以此来加深各民族间的国际合作,以此来达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晓芳.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苏翠薇.建设和谐民族关系的实践探索——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扩塔节”拜年仪式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15,3105:6-9.

[3]高杨,刘永功,冯海英.我国少数民族通婚圈变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以云南省陆村拉祜族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8,01:153-160.

[4]邓成甫.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族际关系整合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D].云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赵进(1990-12-),男,哈尼族,硕士研究生,云南普洱人,专技十二级,研究方向:民族学。

基金项目名称:泰国北部拉祜族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J0722

猜你喜欢

民族关系
构建新形势下和谐民族关系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再论仫佬族族称、族源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广西边境民族关系问题
宗教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图式
关于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的探讨
清代西北马政探析
捉箐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