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段童话教学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2-06-10吴悦飞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童话课外阅读想象

吴悦飞

童话故事以其通俗生动的语言、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大胆鲜明的想象,成为了最易被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形式之一。童话故事能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是小学语文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外延伸等方面出发,对中年级童话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优化小学中段童话教学提供参考。

《辞海》将童话释义为:“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成长。”童话故事以其通俗生动的语言、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大胆鲜明的想象,成为了最易被儿童接受的儿童文学之一。

因此,童话故事在中低段统编版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成了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指出了第一学段的学生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在三年级上册更是出现了童话单元,包含了“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两点语文要素,旨在引导感受童话故事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小学统编版教材2017年才正式启用,使用时间较短,教材解读不够充分,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和编者的初衷背道而驰的现象。尤其是中段的童话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重智育而忽略了童话这一文体本身的价值,让有趣的童话故事变得索然无味。

一、小学中段童话教学的困境

(一)教师理论知识缺乏,忽略童话文体价值

中年级童话教学所存在的困境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缺乏关于童话的理论知识。教师的童话理论素养直接影响教师的童话教学取向,只有教师对童话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带领同学建立对童话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然而在现实中,不少教师本身对童话的概念模糊不清,把握不了童话的特点,很难通过表面的文字看到文本的深意,简单地将童话故事作为学生识字、写字、课文朗读、感悟美好情感的工具,仅仅承载了语言文字的教学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去设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难免局限片面,不能带给学生全面的感受和新的体验,童话故事中大胆丰富的想象、引人入胜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反而被忽视,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童话世界的魅力,出现乏味的感觉,学生的学习难免浮于表面。

(二)教学目标单一,重形式轻文本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文本特点、编者目的和学生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量。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在童话教学时,部分教师更加偏向知识灌输和道德说教。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是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参考,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也的确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过于注重童话教学时的工具性,单纯地将童话作为传递知识的工具性,童话和其他文体就别无二致了。针对中段的学生,童话故事主人公真诚善良、勇敢机智、乐观积极等美好的品质值得学习,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童话并不是德育的工具,更何况部分教师直接将自己的理解体会传递给学生,不注重学生自我的理解体会。

(三)教学方法单一,讲授多参与少

依据童话故事的文体特点,感知童话故事奇妙而丰富的想象、活泼生动的语言,是教师应该达成的重要教学目标。值得深思的是,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发现这一目标的达成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或者对童话的了解不够,轻视童话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导致了童话教学模式单一。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童话故事时仍旧采用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穿插使用分角色朗读法、情境创设法等等,但这些方法的使用大多流于形式,走个过场,童话教学的课堂呈现虚假繁荣的场景。具体来讲,童话教学成了简单的知识讲解、知识传输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是聆听者、信息接受者,而非主动参与者,学生不能融入童话故事的情境,就無法感受童话的趣味与神奇。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仍在发展之中,持续时间不长,单一无趣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学生就会分心走神,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对童话学习的兴趣就会逐渐丧失。

(四)童话教学止步课堂,缺乏课外阅读指导

统编教材创立了“快乐读书吧”这一特色栏目,根据每册书的特点,结合语文要素,推荐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三年级上册阅读单元后就出现了“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推荐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稻草人》三本童话故事书。教材中的童话经过了编者的精选,是学生学习的范例,教会学生去阅读童话故事。童话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浩如星海,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需要不断累积,厚积薄发的学科,仅仅靠教材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拓宽视野。

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教学评价的方式、教学过程中太强的预设性都阻碍着童话教学的良性发展。

二、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中年级童话教学中存在不少难题,但由于统编版教材大量增加的童话课文篇幅,童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要让童话发挥其独特的价值,急需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专业水平,夯实理论基础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的核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与提高童话教学质量密切相关。阅读童话相关书籍,补充理论知识,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而且也是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具体要怎么做呢?

一方面,教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课文进行查漏补缺,正确地分析理解课文。另一方面,通过大量阅读童话及有关理论书籍提高自己对童话的审美欣赏水平,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克服平时工作繁忙无暇阅读的困难,利用好空余时间坚持阅读。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活动,交流借鉴,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并将自己所学逐渐运用到教学中去,上好童话课,引导同学读童话书。DFFEC006-222D-49FC-9439-6212948A933E

(二)重视文体特点,设计多维度教学目标

根据前文,过于重视童话教学中的知识传递和道德说教反而让童话失去了特色。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结合童话的文本特点、中段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当然在童话教学中,教学目标之间并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要教师进行有机结合。

1.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维度

《语文课程标准》在中段的阅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的要求。童话是叙事性作品之一,三上童话单元每一篇课文都提出了复述的要求,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习题第三题提出,要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那一定会很好》的学习提示中写出,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种子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也要求学生根据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所以,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应重视对中段学生的复述能力训练,促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中段学生的复述能力还在起步阶段,刚开始时学生还不能说完整,有所缺漏,可以出示表格或故事发展线索等。比如在学习《那一定会很好》时,教学过程中可以板书“种子-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这样有利于学生直观清晰地理清故事情节脉络,帮助学生说完整说详细,逐步掌握复述的方法。

2.激发想象力的维度

奇妙的想象是童话最大的特点,无论是曲折的情节,还是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都是想象的成果。正是这奇妙的想象赋予了童话独特的价值,让学生乐于接受童话故事,并充满了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童话这一特点和孩子对童话喜爱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沾了果酱而越长越长,正巧小男孩的风筝线太短了,小男孩就剪了一段来用,当鸟太太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时,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正好在风里飘动着,故事戛然而止,后面的省略号给人无限的遐思。课文情节的重复性为学生续编故事提供了模仿的范例,学生既能够猜测到接下来鸟太太的做法,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情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将情节延续下去,预测胡萝卜先生接下来遇到了谁,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类似的还有《小狗学叫》一课。引导学生自己编童话时,不用加上太多限制,因为想象本身就是天马行空的,花草树木、游鱼飞鸟,世界上的一切都拥有了生命,只要给他们一个展现的舞台,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即可。

3.提高审美情趣的维度

童话故事不仅想象丰富,也蕴含着美好的情感和品质。《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学会怜悯;《那一定会很好》让学生学会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在牛肚子里旅行》展现了珍贵的友谊;《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的大公无私令人动容;《永远倒不了的老屋》让学生看到了温柔友善的力量,这些美好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教师应该看到童话的精神力量,中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体会童话故事中蕴含的情感价值,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多样教学方法

采用形式多样的童话教学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童话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增强体验

教材上的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美的插图不仅美观,而且填补了课文语言的空白,拉近文字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童话故事生动可感。如《一块奶酪》课文中的插图,这幅插图表现的正是蚂蚁队长想吃奶酪渣,最后却还是让小蚂蚁吃的情节。可以引导学生猜一猜谁是蚂蚁队长,并说说原因,或者请学生仔细观察几只小蚂蚁的表情,想象小蚂蚁的内心活动。借助插图,可以丰富故事的内容,增强学生对蚂蚁队长大公无私精神的理解。除了插图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體设备,播放音频和视频,渲染氛围,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2.角色表演,体会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数时候是被动的接受者,如果学生能够用表演的形式体验童话故事,进入文本,就能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参与感更强。教师要充分利用角色扮演这一策略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中,有两个呈现鲜明对比的形象青头和红头,它们的对话之中包含着丰富的提示语,生动刻画了两只小蟋蟀的心情、动作、神态等。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特色,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或是分角色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关注人物的语言、心情、神态等,真正去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触及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叙述上,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四)丰富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学科重视积累,学习童话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将课堂延伸出去,丰富童话故事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首先,教师要拓宽自身的阅读面,在学习完一课后,可以推荐几篇童话,进行类文阅读;推荐符合学生阶段性特点的、适合阅读的中外优秀作品;

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自主推荐。其次,利用好阅读课,加强阅读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引阅读的方向,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受外界干扰,可以定期举行“童话故事阅读分享会”,督促学生坚持阅读。读书分享的形式不限,可以是书面的读书笔记,也可以是口头的读书分享;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亲子读书分享,让父母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童话故事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职责,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童话故事的问题特点为本,结合编者意图和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童话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焕发出勃勃生机。让受到童话故事熏陶的学生能够习得语言,敢于想象,浸润心灵,语文素养得到全满提升。DFFEC006-222D-49FC-9439-6212948A933E

猜你喜欢

童话课外阅读想象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童话镇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午夜童话镇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