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

2022-06-10曾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问题情景合作交流探究

曾平

摘要:探究性阅读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性阅读的一种教学法,这种阅读法有助于提高学生个性化的分析、整合、推理、判断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积极性。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创设情境,设置能贯穿全文且富有挑戰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自读自探、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语文素养,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探究;问题情景;合作交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而探究性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它借鉴了“探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探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要求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去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有关的阅读专题及课文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为什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阅读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探究性阅读,可使小学生对阅读对象的深度和广度加深理解,有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再是让学生一味地接受现成的教师或他人的阅读成果,而是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理解”,学生在其中不仅仅是收获到阅读的知识成果,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阅读和思维的方法。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变接受性阅读教学为探究性阅读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文章不是无情物”。阅读文章的学生更需如此,只有让学生带着感情,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接受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探究性阅读正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在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二、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

1.引导质疑、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实施探究性阅读,关键在于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去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要改变逐段串讲串问、碎问碎答的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出可供学生深读、探究的一两个能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探,合作交流。如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我让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设计了一个贯穿全文的中心问题——当初,妈妈说“爱就像茉莉”时,作者“差点笑出声来”,但最后却又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是为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是呀,真爱为什么像茉莉呢,作者的思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改变呢?”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究之中。通过深读探究和老师的引导,学生终于明白其中原因。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自主性阅读探究,合作交流,不仅探究出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达到与作者、文本情感的共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在文本中寻找有价值的资料,对资料进行个性化的分析、整合、推理、判断。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2.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探究”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发现过程,有一定难度,既需要每位同学的独立思考,也需要同学、师生之间合作攻关。而探究的成果则需要通过交流来达到互助互补、互激互促,才能逐渐形成共识,或达到成果共享。因此,合作交流既是探究问题之必需,也是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过程。离开合作与交流的探究是不成功、不完整的,达不到预期目的。所以,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开放、自主的课堂环境中深入地探究。首先是让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要充分,使学生对探究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在交流时有话可说,而不是人云亦云,其次,合作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善于听取别人发言,吸取别人成功之处,启迪自己的思想,补充己之不足。同时,教师要积极评价,多用激励性语言,使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使探究的热情不断高涨。例如在教学《丰碑》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了一些资料,作了必要的准备。课堂上我又播放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沪定桥”的录像,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之中,通过学习,提出了两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为什么说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我立即充分肯定这两个问题的价值,但没给出答案,而是层层引导,构建一个个认知冲突,把学生探究欲望调动起来,进入更深层的探究学习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寻求答案。通过合作交流,学生理解了“丰碑”的含义,知道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感悟到了军需处长崇高的品质,最后自然地得出共同的结论:“军需处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像一座不朽的丰碑高高地矗立着,激励着一代代人永远前进”。这样不但使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而且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体性能力得到发展,激发了学习兴趣,一直到下课,学生还置身于探究情景中,意犹未尽,交流不停。

总之,探究性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和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在阅读探究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学科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课文的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学生探究的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参与探究性学习,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水平,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8月刊77页.

[3]周一贯.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

[4]周小山、严先之.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四川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问题情景合作交流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方法
浅谈“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巧妙提问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