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

2022-06-10庄前秀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5期
关键词:习题双减个性化

庄前秀

“双减”政策推行后,改进数学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逐渐成了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必须重点落实的一项工作。传统数学作业具有题量大、内容机械化、形式单一的特点,久而久之,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有必要加强对个性化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改善传统数学作业存在的多种不足,以更具趣味性、实践性特点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分析

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更具有阶梯性特点,学生在低年级学到的数学知识,与他们在中、高年级学到的数学知识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课后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日常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偏弱

小学生受到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的影响,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普遍偏弱,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指导。特别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较为薄弱,习惯应用形象思维认识事物、学习知识,这更决定了对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为学生布置科学、合理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二)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数学知识普遍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与严谨性,小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厌学心理并不罕见,许多学生长期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成功感受,学习信心受到伤害,给其后续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由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加强对作业难度、小学生学习信心的考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难度适中且具有层次性的作业,避免影響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较为落后,自觉、自主完成作业的意愿较弱,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重视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尽可能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推动其积极、主动完成作业。

目前,“双减”政策已经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分析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可知,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设计难度合理、寓教于乐、量少而精的数学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教师应加强对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传统小学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作业题量大,布置频率高

毋庸置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唯有反复练习数学习题,数学学习水平才能最终得到提升。许多教师将“题海战术”作为设计数学作业的核心策略,不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结束后,给学生布置大量的数学习题,在考试和测验前,也给学生布置一些很难的数学习题,这显然会给学生带来诸多的学习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学生受学习基础、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往往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个性差异,而许多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并未仔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分层式数学作业,而是盲目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提供同样内容的数学作业,导致学优生挑战难题的学习需求无法被满足,学困生的学习信心也受到了不利影响,这显然与“双减”政策的要求不符,久而久之,容易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作业形式、内容不够灵活

传统数学作业的主要内容,大多是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习题。许多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片面地认为数学是一门只要大量练习,就必然能够学好的学科,为学生提供了过多的内容、形式单一的习题,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部分教师未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给学生布置多元化的数学习题,例如,部分数学知识并不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化练习,而是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够将知识点与过往所学的一些知识进行串联,就能够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往往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使得学生盲目做大量的机械化练习题,导致学生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些无意义的数学练习上,这显然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实践策略

(一)作业内容个性化

进行个性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保证数学作业内容的个性化。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有必要加强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分析,即学生现有水平及潜力之间的距离,给学生布置最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数学作业,以少而精的数学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笔者认为,设计分层化的数学作业是不错的选择。在进行这种作业设计前,教师首先应当做好对学生的科学分组,将全班学生依据数学学习水平的不同,合理划分为几个层次,例如,A、B、C三层,分别对应的是班集体中学习水平高、中、低的学生,之后给学生提供分层性的作业,如给A组学生提供题量少但难度大的作业,需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全面调动自己的数学思维,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应用学过的知识点,若实在不会,也可寻求互联网或教师、家长的帮助;给B组学生提供既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又具有一定的提高性的数学作业,作业内容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适中,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才能够获得答案;给C组学生设计的作业大多是基础巩固类的题目,以课堂内容为主,难度不大,题量适中,能够快速帮助学生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逐步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总之,在完成这份分层化的数学作业的过程中,班集体中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需求的满足,得到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这一作业设计方法的长久实行,教师应注意如下要点:首先,应给予学生练习其他层次数学作业的机会。例如,B组学生在完成自己分内的数学作业的基础上,可适当选择一些C组的习题来做,检测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C组学生在完成自己分内的作业后,也可适当挑战B组甚至A组的习题,如此便可赋予这种分层性作业设计更多的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应为分层赋予一定的流动性。教师可隔一段时间分析班集体中学生进步或退步的情况,对分层做出调整,如此便可激励全班学生不断进步。

总之,这种分层化的作业设计模式,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能够满足全班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全班学生的整体进步,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成就感,维护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的自信心,与“双减”政策的要求一致,教师应重视研究、应用。

(二)作业形式个性化

当前的小学生无不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出生、成长的,知识储备极为丰富,千篇一律的数学作业显然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也应适当对作业形式做出一定的改良,摆脱传统书面作业的束缚,给学生布置更具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特点的作业。以下列举几种教师可以应用的作业形式:

1.手工类的数学作业

在教学与几何图形有关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些手工类的数学作业,在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掌握的同时,让学生全面感受几何图形的魅力,形成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自主设计轴对称图形,在第二天的课堂中,讲讲自己的设计理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产生更为全面的理解。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教师甚至可以设计游戏化的手工作业,例如,在教学“分与合”相关知识内容后,可给学生布置与家长一同玩七巧板、探究七巧板中蕴藏的几何知识的作业,要求学生以照片、视频的形式记录自己完成作业的过程,上传到班级群之中,发挥智能移动终端的优势,展现每一名学生的作业成果,构建寓教于乐的数学课堂,获得更为良好的作业效果。

2.实践性的数学作业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回归于实际生活、服务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重点做好的一项工作。教师可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对数学作业的设计之中,设计实践调查类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完成,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交际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学习数学知识。以对“统计”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自己家在一个月内的用水量,制作统计图表,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为增强作业的实践性特点,教师也可要求学生围绕这一调查报告,从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查找资料,分析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列举一些具有可行性的节水方法。在下节课上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选派小组代表,面向全班同学,结合本小组的实践情况做出总结发言,让全班同学共享学习智慧,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促进班集体中全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显然,此种数学作业,相较于传统的数学作业,更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厚学习兴趣的驱使下,积极、踊跃地完成数学作业,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总之,在设计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此种作业形式的采用,让数学作业推陈出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阅读性的数学作业

数学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小学数学教材中,并不乏与数学文化有关的内容,如毕达哥拉斯、祖冲之的故事等,因此在教学与之相关的数学内容时,教师也可给学生布置阅读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广泛搜集与课堂所教数学知识有关的数学文化资料,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分享给全班同学,开拓班集体中全部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数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产生一种敬佩之情,进而更愿意认真、细致地学习数学知识,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三)作业来源个性化

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对校本作业的设计,在来源上通常比较广泛,但受到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这些校本作业在具体实施的阶段,还是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因此为提升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质量,教师有必要加強对数学作业来源的创新,例如,在完成一节数学课后,教师可先从学校提供的教材中选取题目,作为数学作业,再从各种教辅资料中,选取一些具有价值的数学习题,整合为数学作业,提供给学生,避免千篇一律的数学作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此外,教师也可通过互联网渠道,搜集趣味化的数学习题,提供给学生,一方面,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多多思考,例如,经典的“找规律”“一笔画”数学题,就很适合被教师纳入到对数学作业的设计之中,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作业评价个性化

“双减”背景下,教师不仅应当加强对个性化数学作业的设计,还应加强对评价手段的设计。教师应全面把握作业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价值:首先,教师可通过作业评价环节,为学生带来一些启发性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进步方向,缓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迷茫心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结合作业评价的结果,对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出一定的调整,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小学数学作业中实施个性化、分层化设计后,教师也可对作业评价环节进行一定的个性化改造,例如,可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兼而有之的评价模式,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继而更愿意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在布置实践性的数学作业后,也可指导学生开展小组互评,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获得共同的进步。此外,也可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之中,教师亦可挑选学生的优秀作业,张贴在班级的布告栏中,逢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重要时机,将其介绍给家长,促进家校互动。除此之外,在作业评价的内容上,也可体现对学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一系列综合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回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双减”背景下,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结合学生的学情、学习需求、个性特点,设计分层化的数学作业,满足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可创新作业形式,给学生布置手工类、实践类的数学作业,提升数学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习题双减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