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深度备课要关注四个维度
2022-06-10许志,李秋霞
许志,李秋霞
摘 要:备课是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度备课,制订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文章以初中物理教学的备课环节为研究对象,借助典型案例,从目标叙写、概念理解、规律掌握和文化渗透四个维度讨论如何落实深度备课。
关键词:目标;概念;规律;文化;深度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2)5-0073-4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但到底如何才能备好课,如何才能做到深度备课,不少教师并没有认真思考。作为一名教研员,在与教师交流备课笔记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等一下,我的备课笔记在电脑里”,我们不否认“电脑里”确实有教案,但这样的教案真的与“刚才的课堂”吻合吗?为了扭转这样的备课行为,本文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主要对初中物理备课过程中的目标叙写、概念理解、规律掌握和文化渗透四个环节进行深度备课,以期引起同仁的再认识。
1 目标叙写要突出“行为条件”
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希望在学生身上看到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一般由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结果四个元素构成。显然行为主体是学生,而行为条件则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进行深度备课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可以说,看到教学目标中的行为条件就可以判断教师有没有深度备课。
1.1 案例再现
以下为一位教师备课时的教学目标:备课内容为苏科版8年级下册第10章《压强和浮力》第3节《气体的压强》第二课时中“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内容[1]。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利用简单实验体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够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生活中一些与之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1.2 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师授课的方向。一般来说,看到一位教师备课时的教学目标,我们就能感受到教师备课的精彩设计所在。而教学目标中的行为条件这个元素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行为条件的目标等于没有认真备课,因为从行为条件我们能够看出教师授课时的具体教学手段和方法,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在目标叙写时并不重视这一点,往往是一带而过。以上案例中将行为主体表达为“教师”是值得探讨的(目标叙写时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让学生”意含行为主体是教师)。另外,案例中的三个目标叙写最大的问题是“行为条件”都不明确,如目标(1)的“通过实验”,具体是什么实验没有说明,而目标(2)和(3)的表达实际上适用于任意一堂实验课,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应完整表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3 深度备课
课堂上,我们看到教师有很多精彩的表现,如:
引入实验:天女散花(空调排水管、彩色泡沫颗粒,如图1甲)。
演示实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演示器、两船并行(透明盒、胶带、瓶盖、塑料板、注射器、水)、喷泉(微小压强计、红色墨水、吹风机,如图1乙)、飞机升力模型演示(机翼模型、学生电源)、泡沫球悬停(电源、风扇、塑料管、泡沫球)、风火轮(吹风机、气球)、漏斗吹球(漏斗、塑料瓶、乒乓球、吹风机、长软管、水等,如图1丙)。
体验分组实验:1.吹纸实验(纸条);2.气球实验(铁架台、气球、细线);3.硬币跳高比赛(硬币、栏杆)。
教师备课时设计了这么多实验,为什么没有在教学目标中加以体现呢?原因是教师并没有这样的意识。通过课后交流,在原有目标的基础上,我们突出了“天女散花”“吹纸实验”和“硬币跳高比赛”等实验的“行为条件”,这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新叙写为:
(1)通过“天女散花”等实验,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利用“吹纸实验”等体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關系,并能够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喷泉”现象。
(2)通过“漏斗吹球”等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3)通过对“硬币跳高比赛”等实验现象的解释,养成“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显然,以上目标的叙写让听课者一目了然,这样的目标也能体现备课者授课的主要思路。同时,让听课者在听课前看到以上目标后有一睹授课者“教学风采”的欲望。
2 概念理解要探求“共同特征”
物理概念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如果是概念教学,则教师深度备课时就要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探求与本概念有关的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
2.1 案例再现
图2是苏科版教材9年级上册第14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的部分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活动14.1”,意在引入电阻的概念[2]。
2.2 案例分析
针对教材中的活动,教师备课时往往在“阻碍”二字上下足了功夫:图3中四幅图都是教师通过种种手段利用水流的“阻碍”来类比电流的“阻碍”。其中,甲图的管子有粗有细;乙图中右边的管子有控制流速的装置;丙图中管内塞有海绵;丁图中用路面的状况表示交通的便利与否。
大部分教师在实验的基础上都是将学生的思路往“阻碍”上去引导,问题是导体对电流的作用为什么一定是“阻碍”呢?还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物理学上,我们用电阻表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直接引入电阻的概念,这是概念教学的行为吗?3757B235-4F36-429D-B320-B77E07B38842
2.3 深度备课
教师在深度备课时,首先应该考虑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物理概念?二是“阻碍”二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案例中不同金属丝接入电路后的实验现象,其共同特征到底是什么?本质属性又是什么?这是本节课概念引入的重中之重。实际上,学生一般得出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能导电,但导电能力不一样。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引入一个物理量来表示不同金属丝的这种共同特征的不同之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表述这个物理量呢?
在引入概念时,教师应该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因为不同导体对电流的作用,既可以理解为导电能力的不同,也可以理解为阻碍电流能力的不同,如果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叫“电导”(相当于电阻的倒数)来表示这种不同导体的“共同特征”也是可以的。而电阻的本质属性则是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定值电阻的阻值不随其两端电压或通过的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照此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形式又会是另外一种表述。实际上,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如速度的概念可以是时间和路程的比值、密度的概念可以是体积和质量的比值,而磁场的方向也可以规定为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等,这样设计概念教学才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体现。因此,探求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才是概念的深度备课行为,如果我们经常用“物理学上规定”这样的话语来描述物理概念,那就失去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物理观念的契机。
3 规律掌握要强化“模型建构”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它预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而科学思维的重要元素就是模型建构,可以说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始终渗透着模型建构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在深度备课环节针对物理规律的教学设计要强化模型建构,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规律的内涵。
3.1 案例再现
图4是苏科版教材9年级上册第13章《电路初探》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的部分内容,安排这个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结构[2]。
3.2 案例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直接给出教材中的器材时,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让灯泡亮起来。问题是当我们到某组学生旁边将灯座上的小灯泡拧下来,问学生能否用导线和电池直接让这个小灯泡发光时,学生却很难做到,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对“接线柱模型”的建构,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将小灯泡直接接入电路。案例中的小灯泡已经接到了灯座上,学生连线时只要将灯座连入电路即可,而对小灯泡是如何接到灯座中的问题学生就不知道了。
3.3 深度备课
电路组成的基本元件有电源、开关、用电器和导线,要学生掌握这一规律,除了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电路组成的基本元件外,还要让学生理解“接线柱”的概念。笔者建议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以下活动:将案例中的电池盒和灯座全部去掉,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电池、一个裸露的小灯泡和一根导线,问学生如何让灯泡亮起来。然后根据学生连线的情况,讨论这样连线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对电路加以改进。增加一个电池盒和灯座,在此基础上引出“接线柱”的含义。这样的教学对后续学生电学实验的进一步操作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再例如,在家庭电路的备课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完成图5甲的练习(将插座、灯泡和控制灯泡的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时经常出错。通过分析发现,原来学生对乙图电源的表示方法比较熟悉,而对甲图中的电源图示——火线和零线这两根线的表示方法有点陌生,导致在家庭电路的作图中经常出现短路的情况。因此,我们在深度备课时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从乙图再到甲图,实现电源的“模型转换”。
图5乙中,学生对直流电源的图示了如指掌,可到了家庭电路中,电源的图示出现了图5甲的形状,学生能否从乙图中电池的“正负极”过渡到甲图的“火线和零线”,就是教师在深度备课时要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能够建立以下“模型”,即 “将火线看成直流电源的正极”“将零线看成直流电源的负极”,这样学生头脑中就会产生由直流的“点电源”到生活用电中交流的“线电源”的模型建构过程,这样的模型建构有助于学生在家庭电路的实物电器连接中减少很多理解上的困惑。建议教师在家庭电路的连线教学中,不要直接呈现甲图所示电路的连接情况,而是要求学生先根据对家庭电路的观察自己画出家庭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情况,此时如何表示家庭电路的“电源”就会让学生犯难。在学生自己设计家庭电路的基础上再逐步向甲图的“标准”靠近,这样的备课才是真正基于“学情”的深度备课。
4 文化渗透要体现“逐步落实”
课程理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应该说深度备课时要体现这一内容对教师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这部分内容有时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但是,教师应该始终坚持课程的这一理念,我们不期望对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的养成一步到位,但一定要逐步落实。
4.1 案例再现
在一次华东六省一市的年会上,一位教师上了一堂研究课,课题是“焦耳定律”,教师授课时在课题引入环节用了以下素材,如图6所示。
4.2 案例分析
针对教师在课题引入就利用这一素材,笔者有自己的看法。这位教师整堂课的设计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但在课题引入的情境中,教师应该以正面的教育为主。这是一个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这堂课的情境引入如果以电流热效应在生活中的诸多应用为主,应该更能体现对学生价值觀的引领。遗憾的是教师选择了一个反面素材来引入课题,从而暴露出教师在备课环节忽视了对“学科文化”的渗透的问题。
4.3 深度备课
说起学科文化的渗透,这个课题很大,但是教师头脑中应该有这根“弦”,而且要把它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本节课的备课环节,如果教师以电流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引入课题,例如泡沫切割机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这样设计可以在学生头脑中树立应用为主的主流价值观。而在下课前还可以告诫学生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电流的热效应在给实际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用电,往往也会带来危害,例如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的事故等,这样处理就能够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世界。再如,光现象的应用和光污染同样也是在教学中渗透辩证思想的好素材。实际上,教书育人的素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需要我们教师去思考,去深度备课,如果通过我们的教学还能逐步渗透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的进程,能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科学的成果等,这才是当前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否则学生很容易有牛顿比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更伟大这样一些不客观的认识。在一次全市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上了一堂以“木块”为抓手的实验复习课,该教师以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实验中的“木块”来启发学生思考,有多少实验中的器材像“木块”一样起到了“小器材”“大道理”的作用?这堂课的教学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的深度备课环节,为了体现复习课教书育人的理念,笔者建议教师在下课前用20秒的时间说出以下一句话:“同学们,生活中你愿意做一个小木块吗?”结果学生的反响很热烈,可以说这句话的效果达到了“教书育人”的初衷。
本文从四个方面以案例的方式分析了教师深度备课要考虑的一些实际问题。实际上,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深度备课的含义很广,教师要真正做到深度备课需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有一点我们要牢记心中,我们在备课环节思考的出发点应该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这样我们将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
参考文献:
[1]刘炳昇,李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8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88.
[2]刘炳昇,李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9年级上册)[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86,64.
(栏目编辑 李富强)3757B235-4F36-429D-B320-B77E07B38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