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县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22-06-10许金凤

商业文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环县庆阳市物流业

许金凤

县域物流直接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与生活改善等密切相关,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保障,是实现县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高质量发展县域物流,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县级区域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县域物流的发展受多方因素影响,要了解环县物流发展现状,就必须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深刻分析。

生产要素

1.区位要素。环县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北部,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是陕甘宁结合部重要的运输通道和商贸枢纽。随着银西高铁和甜永高速的开通,环县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甜永高速途经庆阳市五县区,并形成北通宁夏、南接陕西的省级间快速联络大通道,国道211线贯穿全境,县内20个乡镇和251个行政村实现硬化路全覆盖,为环县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备条件。银西高铁连接关天经济区、陇东地区和沿黄城市带,行经整个黄土高原。极大便利了沿线群众出行,也有利于提高货物的流通速率,降低物流成本,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电商产业园区建设。目前,环县规划的集产品深加工、公共服务、初级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正在建设当中。由于缺乏将分散的物流资源有效整合的平台,物流管理配送难度加大,物流成本增加,且企业间缺少合作机制,导致无法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所以,现代化物流园区的缺失是制约环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物流人才。環县物流包括邮政、顺丰、圆通、韵达等多家企业,20个乡镇及251个行政村都设有网络站点。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实地走访了发展程度处于高、中、低三个等级的6个乡镇,20个行政村,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问卷针对物流工作人员的学历、专业技术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三个问题。数据汇总分析发现,环县各企业物流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以高中文化程度为主,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9%,本科及以上学历更是稀缺,对于物流企业的管理层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高层次人才的匮乏,其影响是深远的。物流人员的专业素养很低,掌握物流专业知识的人仅占15%,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专业化和标准化运营。另外,缺乏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物流人员仍占一定比例,这无疑会成为环县物流迈向现代化发展之路的重要制约因素。

市场需要

1.经济基础。通过对庆阳市2020年度统计公报的查阅,从人均GDP上看,庆阳市为3.46万元,省内排名第7,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7.24万元),环县的人均GDP与庆阳市基本持平,而生产总值又比西峰区低138.86亿元,位居庆阳市八县区第二名。由此分析得出,庆阳市及各县区的经济水平都普遍偏低,说明县域经济尚有较大发展空间,而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县域物流的高质量发展,经济越落后,对物流发展的各方面投入会越减少,地区物流的发展水平也越低,反之亦然。

同时,从近年来生产总值的发展变化来看,环县由“十二五”末的77.0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9.64亿元,年均增长7.3%,经济总量列全省县域经济体(县级市和区除外)第一位。说明环县可以发挥城镇的带动作用,带动其他县区的经济发展,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环县的物流业的发展也能促进其他县区物流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庆阳市的总体经济水平。

2.消费分析。消费在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唯有提高消费水平才能促进物流的发展。庆阳市及8县区2020年总GDP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零售额占GDP的百分比如表1所示。

物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受社会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最终都体现在社会消费水平上。企业的生产规模、方向等内容受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水平的高低也会对物流需求产生一系列影响。从图表中分析得出,庆阳市7县中,只有环县的GDP总额超过100亿元,远高于其他6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巨大。而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消费总额占GDP总额百分比来看,环县却处于弱势,14.74%消费总额占比远不及宁县、正宁县的一半数据。说明消费在环县GDP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其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足。居民消费低迷预示着人们对物流的需求也会下降,将影响物流市场空间的扩大,阻碍物流业的发展。

企业实力

1.企业管理及信息化程度(软件配备)。一是产业欠缺规划。当前环县物流业总体上处于自发式发展阶段,物流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产业布局缺少规划指导。县城内零散的物流运输和仓储服务产业早已不能满足存储、运输、加工、销售等需求,严重制约了县内经济的发展。二是现代化程度低。县物流企业大多为货物运输企业,而信息、仓储、包装等占较小比重。车辆构成、信息应用、仓储设施、技术队伍等要素程度低,与全县产业发展的态势不匹配、不协同。

2.企业硬件设施。一是基础设施滞后。环县境内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大宗物资主要通过公路运输方式,物流成本较高。货运场站建设相对落后,现有的货运场站均为企业自有或租赁,规模小,且大多为违章建筑。二是发展环境不优。环县物流企业发展空间限制较多,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民间融资,企业普遍缺乏仓储用地和停车场用地,严重影响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政策支持与发展机遇

1.政府政策。环县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环县电子商务物流补贴管理办法》,推动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降低电商从业的物流成本,鼓励全民参与电子商务创业,不断拓宽本县农特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同时,综合运用财税、信贷、金融等政策措施,确保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达到电子商务助农增收,促进物流发展的目的。

2.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快速推进,距离全面普及为时不远。特别是甘肃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庆阳承接国家“东数西算”试点项目,将为环县物流业数字化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另外,农业农村部制定《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以数字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农业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将为农村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和广阔前景。

综上分析,影响环县物流发展的因素有普遍性,如物流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也存在一些特殊性因素:如企业发展、经济基础和消费能力等,致使环县物流不能得到长足发展。

基础层面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实现城乡网络互联互通。针对农村地区网络信号差、费用高的问题,加强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网络运营商的合作,加大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面积,加强网络覆盖力度,进一步提升网络速度与质量,并规划合理的费用标准。同时,为了解决乡村站点存活率不高、收入低的问题,可加强与中国邮政的合作,谋求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与邮政公司网点的融合发展,实现“一站多能”,一方面发挥了邮政在快递配送、电商销售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在代购、代卖、代存、代缴方面的服务功能,有效拉动农村消费。

(2)实现乡村硬化道路通组通户。进一步加强乡村公路的建设力度,尤其是偏远乡村道路的改造升级,解决路面窄、坡度陡、急转弯等复杂路况的问题,在柏油路通乡、通村的基础上,争取实现硬化路通组通户,切实提升乡村公路畅通率,为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打好基础。

2.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1)整合快递物流。充分整合当地的物流资源,鼓励企业以物流联盟、物流联邦制或股份制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将快递包裹统一汇总,优化线路,共同配送,从而大幅度降低下行物流成本;在上行的快递物流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保障所建的物流仓储中心具备冷链服务功能。通过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免费使用和对快递物流企业的补贴,使县域电商企业及从业者享受1公斤1元的国内最低收费标准。比如,继续与“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合作,给予补助支持。鼓励快递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最终实现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

(2)升级冷链物流技术。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完善,政府可制定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引导诸如甘肃冰锋侠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等一些大中型企业,建设集生鲜气调、冷藏仓储、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冷链仓储物流中心,解决环县生鲜农产品无仓储、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注重引进先进技术,探索新的包装材料,通过提升保鲜技术、升级包装,从而降低损耗、提高效益。

3.制定政策,营造环境。一是强化土地保障,建议物流园项目选址在西滩工业集中区,规划用地120-130亩,比照工业项目优先供地。二是为企业协调贷款和实施税费减免。定期召开银企联席会议,加强同银行的沟通交流,建议各大银行精简贷款抵押手续,探讨研究解决电商企业贷款难、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做好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及时出台鼓励电商和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收费减免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三是实施物流行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鼓励、引导现有企业管理人员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引进省内外管理、技术等高层次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适时组织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

企业层面

一是加快电商产业园建设进度。规划在县城南工业园区建设集冷链物流、包装仓储、网货加工、杂粮加工、企业孵化、大数据、品牌服务等为一体化的环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进一步推动全县电商物流产业发展。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投资100万元,规划在小杂粮加工中心新增农产品包装生产线,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品链条短、農产品附加值低、物流成本高、包装不规范等问题。改造升级网货供应中心。投资200万元,在网货供应中心新增建设农产品初加工生产线,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解决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包装不规范、包装不统一、网货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以促进全县各类物流资源的开放、开发为切入点,整合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仓储、冷链等行业物流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相应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或争取中央专项债投资建设,培育大型龙头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营。二是利用品牌效应,带动物流发展。环县享有“中国小杂粮之乡”和“中国皮影之乡”美誉。“环乡人”品牌已深入人心,企业应充分发掘商机,加大对本地农特产业的支持力度,借助油气业对现代物流业的引导力,促进环县社会经济发展。

市场层面

一是借助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近年来,庆阳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加强八县区之间的合作,密切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联系,降低供应链成本,以促进环县物流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拉动消费,带动物流发展。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央企定点帮扶等途径,加大农产品推介,扩大消费扶贫规模,带动群众增加农产品销量,助推农民增收;利用网络带货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刺激消费欲望,让“互联网+”促进环县物流业的发展。

本文以县域物流为研究对象,对环县物流发展现状进行深刻分析,提出环县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大道至简,一切夯基础、兴产业、谋长远、利民生的举措,都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环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中共环县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洪涛.2020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

[2]吴丽芳.边远山区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9(12):133—134

[3]丁红英.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20,27(11):146-147.

[4]洪涛.加快我国智能流通发展的政策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3).

[5]蒋丽君.“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物流运营模式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5):70-71.

猜你喜欢

环县庆阳市物流业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带着故事看砖塔
获奖名单
2019年第一届学生天地杯“说好普通话 讲好小绘本”大赛获奖名单
花语
作品赏析(2)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行走环县
环县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