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球课余训练水平三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
——以X小学为例

2022-06-09张琼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回归系数肺活量跳绳

张琼

(长春市二道区新太小学 吉林 长春 130032)

前言

小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对我国的未来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小学生体质健康是家庭、社会、国家一直关注的重点。然而,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越来依赖电子化设备的同时,快餐、外卖也逐渐兴起,我国广大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随之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体质下降、体重超标、肥胖、近视眼等,这很快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学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2014年国家制定了小学生新的体质测试标准,可以很好地监测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中考由原来的30分增加至40分,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要在学校进行,那么学校体育开展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呢?近年来,我国少年儿童的体质水平下降的趋势虽然得到了缓和,呈逐步上升状态,但是通过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看,仍然存在问题,及格率较高,优秀率很低。排球是我国当下热门的运动之一,很多省份都进行了校园推广,让排球走进校园,中小学的学生有越来越多机会接触到排球了,在对排球运动的研究中,指出排球运动可以改善中小学的身体素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本研究通过排球课余训练,探究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全方面的发展的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排球课余训练与水平三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吉林省图书馆,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以及网络进行相关词语检索,中国知网上搜索关键词“排球训练”,有关文献2369篇,搜索“水平三”一共764篇相关文献,搜索“体质健康”一共93049篇相关文献,通过整理和筛查这些文献,得出相关结论,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支撑。

(2)实验法。

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确定以X校50名小学生为受试对象,其中女生25人,男生25人。通过对这些学生进行8周的排球课余训练,每周五天,每天早上晨练1h。8周实验前后,分别对这些学生进行测试,测试指标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水平三的测试项目指标而定:身高、体重、肺活量、50m跑、坐位体前屈、1min仰卧起坐、1min跳绳以及50m×8折返跑。

(3)数理统计法。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利用SPSS 2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X±S)表示,显著水平为P<0.05,非常显著水平为P<0.01。

2、结果与分析

2.1、排球课余训练前后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差异分析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男女达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并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女生在1min仰卧起坐、50m×8往返跑两项成绩方面存在差异,其他均不具差异性,如表1、表2所示。

表1 排球课余训练前后女生1min仰卧起坐等级之间的卡方检验

表2 排球课余训练前后女生50m×8往返跑之间的卡方检验

2.2、排球课余训练后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的相关分析

对受试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和50m跑, 坐位体前屈、1min跳绳、1min仰卧起坐、50m×8往返跑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如表3所示),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

表3 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相关分析结果

由表3可知:身高与50m跑、1min跳绳、1min仰卧起坐共3项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小于0.05),从数值上看,身高和50m跑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399,P=0.004,小于0.01,说明身高和50m跑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身高和1min跳绳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312,P=0.027,小于0.05,说明身高和1min跳绳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身高和1min仰卧起坐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450,P=0.001,小于0.01,说明身高和1min仰卧起坐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身高与坐位体前屈, 50m×8往返跑共2项之间的相关关系数值并不会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身高与坐位体前屈, 50m×8往返跑共2项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体重与1min跳绳, 1min仰卧起坐共2项之间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相关系数值分别是-0.340, -0.302,全部均小于0,意味着体重与1min跳绳、1min仰卧起坐共2项之间有着负相关关系。同时,体重与50m跑、坐位体前屈、50m×8往返跑共3项之间并不会呈现出显著性,相关系数值接近于0,说明体重与50m跑、坐位体前屈、50m×8往返跑共3项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肺活量与50m跑、坐位体前屈、1min跳绳、1min仰卧起坐、50m×8往返跑共5项之间均不会呈现出显著性,相关系数值分别是-0.262, -0.114, 0.193, 0.215, 0.116, 全部均接近于0,并且p值全部均大于0.05,意味着肺活量与50m跑、坐位体前屈、1min跳绳、1min仰卧起坐、50m×8往返跑共5项之间均没有相关关系。

2.3、排球课余训练后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的回归分析

(1)身体形态与50m跑回归分析。

将身体形态中的身高,肺活量,体重作为自变量,而将50m跑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R方值为0.295,意味着身高,肺活量,体重可以解释50m跑的29.5%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6.406,p=0.001<0.05),也即说明身高、肺活量、体重中至少一项会对50m跑产生影响关系,以及模型公式为:

表4 身体形态与50m跑回归模型

50m跑=2.162 + 0.051x1-0.001x2+ 0.018x3。

(注:x1为身高,x2为肺活量,x3为体重)

身高的回归系数值为0.051(t=2.767,p=0.008<0.01),意味着身高会对50m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肺活量的回归系数值为-0.001(t=-2.951,p=0.005<0.01),意味着肺活量会对50m跑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体重kg的回归系数值为0.018(t=1.023,p=0.312>0.05),意味着体重kg并不会对50m跑产生影响关系。总结分析可知:身高会对50m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以及肺活量会对50m跑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但是体重kg并不会对50m跑产生影响关系。

(2)身体形态与坐位体前屈回归分析。

我们将身高、肺活量、体重看作是自变量,而将坐位体前屈看作是因变量,对它们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模型R2的数值是0.031,这说明身高、肺活量、体重对坐位体前屈变化影响为3.1%的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的时候,我们发现模型并没有通过F检验(F=0.495,p=0.687>0.05),这说明身高、肺活量、体重并不会对坐位体前屈产生影响关系,因而不能具体分析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关系。

表5 体形态与坐位体前屈回归模型

(3)身体形态与1min跳绳回归分析。

我们将身高、肺活量、体重看作是自变量,而将1min跳绳看作是因变量,对它们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模型R方值为0.298,意味着身高、肺活量、体重可以解释1min跳绳的29.8%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6.524,p=0.001<0.05),也即说明身高、肺活量、体重中至少一项会对1min跳绳产生影响关系,以及模型公式为:

表6 体形态与1min跳绳回归模型

1min跳绳=205.700-0.563x1+ 0.023x2-1.451x3。

(注:x1为身高,x2为肺活量,x3为体重)

另外,在模型的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中,模型VIF的数值均小于5,这说明他们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D-W的数值约等于2,这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这些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模型较好。最终根据具体分析可知:身高的回归系数值为-0.563(t=-1.119,p=0.269>0.05),意味着身高并不会对1min跳绳产生影响关系。肺活量的回归系数值为0.023(t=3.201,p=0.002<0.01),意味着肺活量会对1min跳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体重的回归系数值为-1.451(t=-2.972,p=0.005<0.01),意味着体重会对1min跳绳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总结分析可知:肺活量会对1min跳绳成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以及体重会对1min跳绳成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但是身高并不会对1min跳绳成绩产生影响关系。

(4)身体形态与1min仰卧起坐回归分析。

我们将身高、肺活量、体重看作是自变量,而将1min仰卧起坐看作是因变量,对它们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从表7可以看出,模型R方值为0.361,意味着身高、肺活量、体重可以解释1min仰卧起坐的36.1%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8.665,p=0.000<0.05),也即说明身高、肺活量、体重中至少一项会对1min仰卧起坐产生影响关系,以及模型公式为:

表7 体形态与1min仰卧起坐回归模型

1min仰卧起坐=99.011-0.416x1+ 0.007x2-0.322x3。

(注:x1为身高,x2为肺活量,x3为体重)

另外,在模型的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中,模型VIF的数值均小于5,这说明他们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D-W的数值约等于2,这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模型较好。最终具体分析可知:身高的回归系数值为-0.416(t=-2.706,p=0.010<0.01),意味着身高会对1min仰卧起坐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肺活量的回归系数值为0.007(t=3.298,p=0.002<0.01),意味着肺活量会对1min仰卧起坐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体重的回归系数值为-0.322(t=-2.157,p=0.036<0.05),意味着体重会对1min仰卧起坐成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总结分析可知:肺活量会对1min仰卧起坐成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以及身高和体重会对1min仰卧起坐成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

(5)身体形态与50m×8往返跑回归分析。

我们将身高、肺活量、体重看作是自变量,而将50m×8往返跑看作是因变量,对它们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从表8可以看出,模型R2的数值为0.070,这说明身高、肺活量、体重对50m×8往返跑变化的7.0%是如何来的,对这个模型进行F检验的时候,在数值上看,模型并没有通过F检验(F=1.147,p=0.340>0.05),也即说明身高、肺活量、体重并不会对50m×8往返跑产生影响关系,因而不能具体分析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关系。

表8 身体形态与50m×8往返跑回归

3、结论

身高与50m跑、1min跳绳、1min仰卧起坐共3项成绩之间具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身高会对50m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以及肺活量会对50m跑成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肺活量会对1min跳绳成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以及体重会对1min跳绳成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但是身高并不会对1min跳绳成绩产生影响关系。肺活量还能对1min仰卧起坐成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以及身高和体重会对1min仰卧起坐成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身高、肺活量、体重并不会对50m×8往返跑成绩产生影响关系。

猜你喜欢

回归系数肺活量跳绳
学跳绳
跳绳
基于生产函数模型的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2015年湖北籍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耐力跑水平相关性研究
NO.10 跳绳
轻松测量肺活量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因素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