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视角下的村庄风貌提升设计
——以洱海湖滨缓冲带的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中洱滨村为例
2022-06-09姚靓凯
姚靓凯
(华建集团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
1 项目背景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孕育了大理地区将近4000年的文明历史,但是这些年以来面临着很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为了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大理当地政府决定对洱海进行“抢救式”的保护治理模式。
在此背景下,洱海湖滨缓冲带的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应运而生,本工程总占地面积898.34h㎡,生态监测廊道沿洱海建设129km,项目投资97.91亿元,建安工程费约为31.9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修复及湿地工程建设、生态搬迁、生态监测廊道、管网完善、沿线村庄风貌提升等工程。
其中村庄风貌提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生态修复中追寻乡村的新时代面貌,进而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设计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
2 存在的问题
项目启动之前,洱海沿线村庄段的民房、客栈、餐饮等大多临湖而建,生产、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而直排洱海。以及大量游客带来的生活垃圾对洱海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2018年,政府下定决心划定洱海“三线”,随即拆除蓝线至红线15m宽范围内的所有房屋建筑。
村庄建筑风格较为凌乱,部分民房及设施追求样式新颖,风格另类,许多村宅客栈等建筑,经过新一轮的拆除,建筑立面损毁严重。且拆除过程中不区分对象,“一刀切”造成对有价值的建筑损坏毁弃,缺乏对原有乡土建筑建材的保留和复用。村内道路较为狭窄,人车混行,道路通行能力差,巷道、护坡等水泥硬化过度,透水性差且无生态,水泥路面破坏严重,还存在停车难、停车不规范的问题。村庄设施过于市政化,大量使用不锈钢、花岗岩等作为护栏,盲目崇洋不切实际,缺乏本土气息。
村内缺乏健身锻炼及村民茶余饭后可以开展公共交往的室外空间,部分空地为闲置状态,未被利用,村民只能三三两两聚集在海边或者路边。缺乏绿化规划,村庄大部分碎片化场地没有有效利用,成为荒地、菜地、堆放垃圾场地。
3 设计目标
洱海生态廊道的建设,旨在以生态保护为主,兼顾健康养生、特色文化植入、旅游名片打造、智慧管控等功能,打造出集生态、风貌、人文和管理于一体的“世界级高原湖泊特色生态廊道”。在此基础上,进而改善沿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坚持文化继承与发展,让广大洱海沿线人民在生态廊道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让洱海环境在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然生态,是此次风貌提升的设计目标。
4 设计策略
总体设计原则为先整体、后局部,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4.1 整体风貌
在整体风貌的考虑中,秉持着坚守蓝色海岸线,重塑绿色天际线,穿插活力廊道线的原则,首先通过绿线至蓝线的建筑拆除和建筑与海之间廊道的新建,控制沿海建筑后退距离,沿线通过立面控制、种植设计等手段,控制沿岸建筑界面体量和高度,不和谐的区域通过原生树及新引入绿植进行遮挡,视线良好的区域充分打开,预留足量的视觉通廊,保证视线通透,使洱海景观渗透进腹地,并通过岸线的修复,保证岸线的统一性。
图1 村庄段整体立面风貌
图2 村庄段鸟瞰图
4.2 生态隔离
在生态隔离的措施中,遵循着尽可能阻断污染物进入洱海的原则。首先村庄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通过环湖截污工程拦截收集并处理。然后在廊道与村庄之间可利地建设雨水花园,收集村庄巷道口、道路边沟以及地表径流的雨水,雨水小的情况下汇入分散式雨水花园自行消化;雨水大的情况下多余的水量排往村庄两侧的湿地段较大的滞留低洼地;暴雨情况下,排水沟设多处溢流口,可直接排往洱海,保证村庄不产生内涝。如图3、图4所示,总之通过渗、滞、蓄、净、排等生态技术处理后排入洱海,构建具有自然循环的“绿色海绵”雨水系统,有效消减进入洱海的污染物,保护洱海水质。
图3 村庄段断面
图4 村庄段排水示意图
图5 修复前
图6 修复后
图7 火把广场(洱滨村)
图8 火把广场(葭蓬村)
4.3 建筑立面
首先统一白族民居风格,保护及修缮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对已有建筑细节进行修缮与改造,同时鼓励历史建筑的更新及公共性使用。具体做法:
①统一色调:控制建筑风貌,主色调为青瓦白墙;
②控制细部:对于建筑细节如屋顶、假檐、窗套、柱子、栏杆、大门、围墙等细部进行色彩与样式的控制,重点打造麻雀台装饰,传统木制花窗,彩绘、假檐及挂坊,三滴水门头等当地特色,整体协调统一,又独具特色;
③民居与客栈区别对待:客栈作为盈利场所有其独有的特殊性,在不破坏整体风格的情况下,鼓励其做出亮点;
④历史建筑的更新及公共性使用:在对蓝线至绿线之间的建筑拆除中,在不影响廊道的建设下,及时抢救了一批具有历史性及年代感的建筑,如当地的文化照壁,以及门头,并予以修复并纳入到景区当中,不仅能够成为一道风景线,且能成为一处宣扬当地历史文化的场所,物尽其用。
4.4 活动场地
当地村民除了自己的生产生活外,还需要一定的互动场地,以此来放松和展示自己。
设计师需要提炼本土文化,提供村民游憩、交往、休闲、运动的场所,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以火把广场为例,白族的火把节是当地非常重要及正式的节日,每到这一日,村民们必会燃起篝火,载歌载舞,庆祝节日。而在之前,大部分的村子没有一个可以满足火把节庆祝的场所,因此新建一个活动广场显得非常有必要,这样的广场不用太大,可利用村庄与廊道之间的空隙,对于村民而言,广场节日时作为庆祝场地,平时作为村民日常交往活动场地。对于廊道上的游客而言,广场也可成为展示白族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广场材料的选择上遵循本土性及生态性,如选用当地大理青石板、青砖、青瓦等材料,通过一定的拼花处理,既实用又美观。
4.5 设施小品
小品风貌应按需布置,且不宜过多。风格上宜以简洁现代为基础,融入本地文化元素,打造细节丰富、识别度高、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品。并对标识标牌、座椅、垃圾桶等进行定制化设计生产,具体设计如图9~图11。在点位选择上,标识标牌一般设置在游客行进方向道路右侧;重要节点1km范围内,500m为间距,以标牌、地面标识为主要形式,提前设置。室外座椅按实际情况,以满足功能性、舒适性灵活布置,不设布置距离要求。垃圾桶沿村庄廊道100m间隔布置,有休息节点的部分单独布置。在材料选择上,主体材料选用石材加木材的组合形式,坚固耐用,经济美观且符合乡土气息。所有设施小品加印洱海生态廊道标志LOGO,加强可识别性。
图9 指示牌
图10 石坐凳
图11 垃圾桶
4.6 隔离围挡
在整个生态廊道当中,为了便于管理,村庄与廊道是通过围挡物理隔离的,沿湖廊道不通行机动车。所以在村庄的风貌中,围挡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此次围挡设计,结合了不同场地条件,整体风貌应简洁大气,具有本土特色。
图12 隔离围挡设计
①需进行硬性隔离的围墙,应结合当地建筑风貌进行设计,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搭配绿植适当软化。比如围挡前后有高差,且村庄侧高于廊道侧0.2m~1m范围内选用毛石种植挡墙。既处理了高差问题,又起到了隔离作用。
②需隔离引导人行流线的且前后无高差的围挡,形象不宜过硬,并适当结合本土元素,可设置矮木篱笆,辅以矮灌植物软化,起到隔离作用并融入环境。
③村庄段腹地较深处且视线较远的地方,采用黑色铁艺栏杆,辅以爬藤植物,起到隔离作用。
④除了这部分新建围挡外,还利用了一部分原有民房院墙及客栈围挡,这样不仅做到物尽其用,也能展示当地特色。
4.7 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要做出地方特点、民族特色,核心就是要选择好绿化的骨干树种,骨干树种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项目的关键。
村庄侧植物组团以色叶树为主,点缀特色树,常绿树围合,控制村庄界面,靠海一侧则保留原生树。乔木层级以本地大青树为主(白族人民的风水树),合理配置黄葛榕、清香木、黄连木、合欢、滇朴、云南樱花、冬樱、日本晚樱、蓝花楹、紫玉兰、白玉兰等品种,形成特点突出、富有视角冲击力的大树景观及观花视廊。
观花灌木层级多采用乡土品种,如滇丁香、马缨花、映山红、黄杜鹃、夏鹃、云南含笑、茶梅、叶子花等,以“村花乡草”装点乡村,可以更好地降低维护成本,更好地打造原汁原味的四季风景。
除此之外,可在结合节点配置一些文化相关主题的植物群落,如位于洱滨村的节点茶马小邑,以古道运输的主要物资如草药、香料、茶等作为设计元素,打造了种植有蒲公英、香茅、蜀葵、云木香等具有观赏价值的药草园;种植有花椒、肉桂、茉莉、迷迭香等芳香植物的香料园;还有多品种山茶花的造景茶园。三园景致各异,各具特色,游赏其间,联想起千百年间马帮为通商跋涉在这悠悠古道上发生的各色故事,更为廊道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意趣。
图13 村庄段植物配置
5 项目意义
目前,该项目海西30km以及海北、海东已基本施工完成,整个沿线的村庄风貌整治及提升也告一段落。在设计师眼中,整个生态廊道项目不单单是洱海颜值的再提升,还是一条集观赏、教育、生态、可持续、创造社会价值为一体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沿线村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庄与洱海的生态系统得以修复。村民得到切实的利益后会更加珍惜和保护洱海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日趋改善也会反哺村民的生活。最终,将生态环境功能和人类需求有机结合,在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内形成自然景观节点,提升洱海旅游价值,促进大理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大理人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生活和生态空间。
6 结语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下,人们不再盲目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是认识到一切发展需以生态保护以及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前提,更加注重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形成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值得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