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控体位角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6-09李振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体位偏瘫角度

李振风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 2368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至少8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如肌张力异常、姿势控制差、选择控制差、平衡与协调能力差等[1]。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故改善其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患者最希望达到的目的之一[2]。在早中期康复过程中,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训练大多是在卧位、坐位和立位的基础上进行的,体位转换过渡较大,且三种体位下脑卒中运动功能训练差异性较大,很难实现有效和渐进的衔接[3]。调控体位角度是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训练方案而设定的体位转换方案,旨在促进不同康复训练措施的有序、无缝衔接,力争进一步提高其康复效果。然而,目前此方面内容临床研究较少,故对此展开分析,以期为该方案的推广使用积累临床经验,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5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56.64±2.36)岁;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2.20±0.25)个月;Brunnstrom分期:Ⅰ期5例、Ⅱ期22例、Ⅲ期3例;偏瘫侧:左侧15例、右侧1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56.71±2.29)岁;病程1.5~3个月,平均病程(2.24±0.19)个月;Brunnstrom分期:Ⅰ期4例、Ⅱ期23例、Ⅲ期3例;偏瘫侧:左侧17例、右侧13例。(1)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或者是磁共振成像证实;②均处于脑卒中早期或恢复期者;③均为首次发病且首次接受康复治疗者;④生命体征平稳,具备康复治疗条件者;⑤认知功能良好,能够配合康复治疗者。(2)排除标准:①全瘫者;②需要长时间卧床静养者;③合并终末期恶性肿瘤,预期生存周期<1个月者。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偏瘫肢体综合训练(髋关节内收、下肢屈曲与伸展、膝屈曲训练、踝背屈、内翻)、平衡功能训练、步行前期准备性训练(单腿负重训练、重心转移训练、髋膝踝控制训练、矫正板站立训练等)、核心力量训练,在患者能够进行主动训练后在护士或家属陪护下进行卧—坐转移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床—椅转移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每天训练45~60min,1次/d,6次/周,连续治疗4周。

1.2.2 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中调控体位角度,具体如下:(1)电动起立训练床康复训练:初始时患者体位为头高脚低卧位,角度为30°诱发偏瘫侧上肢推拉动作、下肢蹬伸动作和全身的相向运动等,结合患者训练效果每次升高10°~15°,1周后转变为直立(90°),此时即可以过渡至站立架上。在体位转换过程中融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2)患者坐位于可改变支持面角度的训练装置,调整装置由0°开始向90°过渡,便于患者能够借助该训练装置角度的调整顺利转变为站立位,顺利完成坐站转移并加入坐位平衡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行前期准备性训练。在能够自行站立后双手扶住训练装置两端扶手,调整翻转角度,患者躯体对抗倾斜,并调整偏瘫侧和健侧的相对位置,使得两侧肢体应力均匀分布,提升其平衡能力。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运动功能:包括FMA评分和BBS评分。FMA评分利用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4]测定,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运动能力越好。BBS评分利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5]测定,满分56分,分值越高平衡能力越好。(2)生活自理能力:利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6]评定,满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好。(3)生存质量: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7]评定,包括生理(6个条目)、生理(7个条目)、社会关系(3个条目)、环境(8个条目)4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0~4分评价,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BBB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BBS评分、Barthel指数值相当(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FMA评分、BBS评分、Bavthel指数均较康复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BB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相当(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康复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偏瘫是存活的脑卒中患者十分常见的后遗症之一[8]。该后遗症不仅导致其生活自理能力处于较低水平,还会加大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加重家庭经济负担[9]。康复治疗已经成为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时至今日已经被患者及其家属所认可和接受[10]。然而,传统康复治疗方案之间动作衔接不畅,使得患者难以连贯进行,康复治疗效果随之下降[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中调控体位角度,经过4周的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BB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调控体位角度不仅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还可以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促使其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其原因可能为:体位角度的转换,是通过改变偏瘫患者的受力状态,从完全不受力渐进的变成有限受力,直至独立受力。通过对自身重力、健侧助力和外力等不同调控以达到干预患侧的受力。推拉动作和蹬伸动作作为上下肢基本运动形式,为诱发其正常运动,必须进行有效的受力状态分析。上肢推拉动作可通过顺应重力、健侧助力和治疗师外力引导等进行诱发,让患者在充分的受力状态下重新获得运动感觉和发力技巧;而不同的体位角度,患者所能感受和控制的重力和健侧助力是不一样的。下肢蹬伸动作亦可通过顺应重力、健侧助力、核心力量和治疗师外力引导等进行诱发,由于下肢运动可有效借助核心力量,相比较而言,动作诱发较上肢推拉动作更容易。全身的相向运动亦可通过顺应重力、核心力量、外力引导等进行诱发,由于全身运动所需力量大,更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通过调节重力和外力引导减少患者发力程度,避免出现生命体征的波动,再渐进的增加难度的方式进行全身运动训练,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整体力量和身体素质[12]。

在平衡功能训练中,从卧位渐进的变成立位,不需要过度的固定肢体,可使患侧肢体逐步适应身体重力,改善抗重力肌群的肌张力,提高髋膝关节的控制能力[13]。由于立位平衡能力是渐进式获得,是患者运动功能的逐步适应,因强制患者站立而出现的各种代偿动作出现较少。因立位是从卧位渐进获得,在进行独立站立训练时,患者的情绪紧张较少出现,可较好的从依赖性站立渐进的完成独立站立,整个过程不需要治疗师或者家属过多帮助。此外,通过坐位角度的调控以诱发坐位平衡反应、对抗身体倾斜以及坐站转移训练等。脑卒中患者在坐姿维持训练中,由于缺少持续的平衡反应能力,很难进行长时间的坐姿保持[14]。而通过调整坐位角度,以改变支持面的倾斜角度主动诱发身体的平衡反应和翻正反射,且具有持续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患侧与健侧的运动功能差异和力量失衡,在功能训练时必然出现各种代偿动作,若不加干预易固化成倾斜综合征[15]。通过改变支持面的倾斜角度以对抗身体的倾斜趋向。针对脑卒中患者坐站转移训练时,常是以健侧为主导的转移训练,不是以对称性为特征的身体整体坐站转移训练,而通过改变坐位支持面角度,可降低训练难度,促进坐站转移的正常化。

综上所述,调控体位角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广阔的推广使用前景。

猜你喜欢

体位偏瘫角度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