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对卵巢囊腺瘤、囊腺癌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2022-06-09唐小琦孔蓓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性囊囊性黏液

范 芳 唐小琦 孔蓓娜,*

1.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2.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影像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卵巢囊腺瘤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3.5%,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1]。囊腺瘤在卵巢肿瘤中亦为最多见的肿瘤,且恶性率高。卵巢囊腺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卵巢肿瘤,约占所有恶性卵巢瘤的40%~60%[2-3]。这类肿瘤可能由下列两种方式之一发展,一是肿瘤自始即为恶性;二是在良性或潜在性肿瘤中发生恶性病变[4]。但二者从临床上及组织学上很难辨别[5]。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在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尤其是多层螺旋CT(MSCT)技术的应用,使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率显著提升,故本研究选取了8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MSCT对卵巢囊腺瘤、囊腺癌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卵巢囊腺瘤70例,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为(43.27±6.41)岁;浆液性卵巢囊腺瘤48例,黏液性卵巢囊腺瘤22例。卵巢囊腺癌18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为(41.65±5.07)岁;浆液性卵巢囊腺癌12例,黏液性卵巢囊腺癌6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MSCT检查,并在本院进行手术;资料完全;无CT检查禁忌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配合检查,中途退出;伴先天性免疫学疾病;心、肝等脏器功能严重异常。

1.2 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检查前充盈膀胱。扫描参数:螺距为1.0,管电压为120V,电流为80~29mAs,层厚度为0.6mm。患者取仰卧位,先行常规平扫,平扫完成后再利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80mL碘海醇行三期增强扫描,注射速率为2~2.5 mL/s。

1.3 观察指标由三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其中至少有一名具有高年资的医师,意见出现分歧时,通过协商获取一致意见。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增强扫描CT值等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浆液性和黏液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的MSCT征象比较浆液性和黏液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CT值、肿瘤形态(囊性/实性,规则/不规则)、肿瘤直径比较无差异(P>0.05);浆液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边缘多光滑,多为单房,投影密度以均匀为主,两者在肿瘤边源、形态(单房/多房)及投影密度上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浆液性和黏液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的MSCT征象比较[n(%)]

2.2 卵巢囊腺瘤、囊腺癌患者的MSCT征象比较卵巢囊腺癌的CT值、肿瘤直径明显大于卵巢囊腺瘤,两者比较有差异(P<0.05);卵巢囊腺癌多为多房实性肿瘤,形态多不规则,投影密度多不均匀,卵巢囊腺瘤则相反,两者肿瘤形态、边缘、投影密度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卵巢囊腺瘤、囊腺癌患者的MSCT征象比较[n (%)]

2.3 病例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结果见图1~图4。

患者女,27岁,腹部渐大来诊,卵巢浸润性囊腺癌,MSCT平扫示(图1):腹腔、盆腔见巨大囊性占位,输卵管未见肿瘤累及。增强扫描(图2~图4),呈轻中度强化。

3 讨 论

卵巢囊腺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腺上皮向囊腔内呈乳头状生长,并分泌浆液,故称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另一种分泌黏液,常为多房性,囊壁光滑,少有乳头状增生,称为黏液性囊腺瘤。其中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较易发生恶变,转化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6-8]。卵巢囊性瘤多为囊性,卵巢囊腺癌则以实性多见。临床调查数据显示,卵巢囊腺瘤、囊腺癌是目前卵巢最常见的囊性肿瘤,约占原发性肿瘤的60%,其发病率居各类原发性肿瘤之首[9-10]。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对患者尤其重要。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MSCT检查的准确性也不断提升,成为临床上鉴别诊断良恶性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之一,在瘤性疾病与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中表现日渐凸显,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11-12]。该检查具有扫描时间快、范围广、高密度分辨率及微侵袭性等优势。采用MSCT检查卵巢疾病可清晰显示卵巢内部和周边的情况,快速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相关信息,病情可有效判断囊肿病变情况;另外,通过注射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可有效观察肿瘤内部血供情况,有利于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定性诊断[13-14]。黏液性囊腺瘤的瘤体体积与浆液性囊腺癌比较,相对较大,故MSCT值一般较高,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浆液性囊腺瘤的肿瘤边源、形态(单房/多房)及投影密度与黏液性囊腺瘤比较差异显著(P<0.05)。典型黏液性囊腺瘤CT特征为多发囊性肿瘤、可见子囊,与罗莉莉等[15]研究报道相似。卵巢囊腺瘤的CT值和肿瘤直径明显低于卵巢囊腺癌(P<0.05),其次两者在肿瘤形态、边缘、投影密度比较有差异(P<0.05)。总结来说,卵巢囊腺癌的整体表现为CT值偏高、肿瘤体积较大、形态呈不规则形,肿瘤多为实性且囊壁较厚,虽然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也有一定的交叉,但是根据上述CT征象进行综合评估,可有效鉴别诊断卵巢上皮性良恶性肿瘤。

综上所述,MSCT检查可清晰显示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影像学特点,两者CT征象各具代表性,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可有效鉴别诊断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性囊囊性黏液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磁共振成像纹理特征分析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超声对210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miR-20a、Let-7a表达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