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活动课对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

2022-06-09钟乐燕

海风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活动课中学生

钟乐燕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都是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其心智与观念等正在逐步形成。这时,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行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心理,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对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让学生在自身的引导下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对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开展方式进行的研究。

一、现阶段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相关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个地区中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测试,并且根据测试结果对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进行了确定。

第一,大部分学生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问题。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学生年纪的增长,学生心理成熟度与小学阶段相比较,已经有明显提高,但是却又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1]。学生在进入中学学习生活之后,学生的學习难度会有所增加,学习压力会变大,再加上大部分家长为了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学业成绩,会放学后或者是学生休息日为学生准备各种辅导班让学生参加,这样不仅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也使得学生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空间。长期以往,学生心理会产生无力感,会抱怨生活与社会,从而形成不正确的心理。

第二,大部分中学生随着心理成熟度的提升,对于许多事情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部分学生会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想法表现出来,但是,也有一部分中学生不会将自己的这些心理变化进行外漏,而是将这些想法都放在自己心中,长此以往,学生由于心理积压的想法无处释放,不懂的如何释放,会导致自己出现封闭与不爱与人沟通交流等问题[2]。如果相关人员在发现学生出现这一问题后,不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引导,不仅会让学生与家长或者是其他人员之间产生矛盾,也会对学生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二、初中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方式

(一)体验式教学

体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没有接触过程的事物提前进行了解,也是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解与引导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学教师通过对教学环境与内容的设定,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科学的选择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主动加入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学习有一个不一样的感知,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如在教师为学生讲解“生命与健康”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生命诞生与消失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激发学生情感[3]。在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们怎样看待一个生命的诞生、怎么看待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进入主动思考阶段,也可以对其心理进行冲击。最后,在学生回答教师问题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辩论、教学

在初中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活动教育时,教师可以通过辩论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对与错、是与非,让学生懂得用辩证的眼光观看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品质[4]。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在进行文化传播时,我们是否要有选择的去接受进行辩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正方与反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也可以帮助其正确看待文化传播问题。

总而言之,中学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阶段,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生未来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中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时,教师通过不同教学活动的设计,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对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延生.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0(11):28-29.

[2]赵霞.建设层级管理体系,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9):40-41.

[3]张平.探析体育活动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1(5):35.

[4]陈玉婷.心理健康教育在七年级少先队活动中的育人策略[J].科学咨询,2020(43):119.

作者简介:钟乐燕(2000-),女,黎族,海南省儋州市人,本科,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17F5C7C4-E5BB-40FE-9927-32BC637A3486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活动课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