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服务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分析
2022-06-09曾榆
曾榆
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为了切实满足社会群众对公共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家必须积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志愿服务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通过优化文化志愿服务,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成为需要深度探讨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对文化志愿服务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对于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以及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亟需一批具有极强专业性、高素质的文化志愿者加入,他们是文化领域的无偿工作者,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润滑剂,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的社会角色。当前,我国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运用创新的思维和策略予以解决。由此可见,对文化志愿服务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志愿服务概述
(一)文化志愿服务的涵义和特点
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一股新型服务力量快速兴起,就是我国志愿者队伍中的文化志愿者服务,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文化志愿者服务力量兴起后,其服务分工更具专业性、细致性。我国对文化志愿者有明确的定义,即将自己的时间、知识和技能等作为重要资源,自愿、无偿为社会或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个体。
(二)文化志愿服务的特点
文化志愿者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这与其他服务有根本区别,文化志愿服务具有以下特点。
(1)服务内容以公益文化艺术服务为主。大多以图书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场馆进行公益文化艺术服务为主,用以保障人们对文化的参与权与享有权。如知识普及、文化讲座等与文化息息相关的服务被称之为文化志愿服务。
(2)服务的主要场所为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
(3)具有较强专业性。文化志愿者是具有一定“文化”特性且自愿为他人提供文化服务的个体。
(三)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需坚持的原则
(1)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过程中,需有统一的组织与管理办法,并采取分级制度管理方法。
(2)志愿者服务中坚持就近原则。
(3)志愿者管理过程中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并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进行。
(4)要切实体现志愿者服务的自愿性与志愿性,不以酬劳为目的。
二、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的必要性
(一)对繁荣城乡基层文化有积极推动作用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因素在于实现公民最大化参与,以此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发展。而文化志愿者是公共文化的第一参与者,他们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能够深入了解群众所需,进而能更具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为基层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内容,满足群众切实需求。由此可见,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开展能够成为繁荣城乡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对公共文化服务人手不足的有效弥补作用
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进行积极参与。社会参与力量中最不可或缺的是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者的主动自愿参与成为社会参与最直观的体现,不但能够弥补公共文化服务人手不足的状况,还能够成为政府举办重大事件的重要人员補充。
三、文化志愿服务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文化志愿者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包括志愿者服务临时性现象突出、缺乏完善的志愿者保障机制、缺乏多元化志愿服务内容、缺乏完善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具体分析如下。
(一)志愿者服务临时性现象突出
现阶段,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成员由不同群体构成。其中,有的志愿者全身心投入文化服务志愿服务,也有的志愿者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行文化志愿服务,这部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志愿者,进行服务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受限,同时欠缺相关的知识和服务意识。因此,相关人员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应该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方案,明确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内容。同时,要根据志愿服务内容进行服务时间的确定,保障为群众进行服务的质量。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过程中,必须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能马虎大意。如果服务过程态度不够端正,就会使志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引起服务对象的不满。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多数志愿者在服务过程当中缺乏一定的持久性。部分志愿服务单位进行志愿者招募时缺乏对志愿者专业系统的培训,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与此同时,一部分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存在为了完成某项任务等目的性,在服务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文化服务缺乏一定的深度,还会造成一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浪费,使公共文化服务的健康性和持久性深受影响。
(二)缺乏完善的志愿者保障机制
当前,一些大型的公共文化志愿活动存在活动时间较长、参与志愿活动人群较为复杂、活动环境变化较大等特点。这就需要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之前对活动场地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长时间的工作致使志愿者身心都承受较大压力,对志愿者的身心影响非常大。因此,为了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对志愿者群体进行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为志愿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使志愿者能够在良好的状态下开展志愿服务,为我国志愿服务助力,切实发挥志愿者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
(三)缺乏多元化志愿服务内容
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的志愿服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进行文化志愿服务过程中,过于强调文化输出,进行文化志愿服务过程中缺乏与服务群体的互动沟通和对文化服务需求的了解,服务难以获得群众的高度认可。志愿服务开展前缺乏对当地地域性与个性的全面分析,致使文化志愿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另外,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时,是活动的主动服务者,而参与活动的群众作为参与者,被动进行知识的接收,如果志愿者进行服务工作时只是进行简单的讲解,群众虽然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但效果甚微,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要保持和群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够保障服务效果。同时,志愿者要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形式以及服务内容的重要性,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方案,使志愿服务内容更加多元化,切实发挥志愿服务工作的价值。
(四)缺乏完善的志愿者培训体系
随着文化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在综合素质、服务态度、服务能力以及专业能力上呈现参差不齐的水平。对志愿者服务来说,服务水平的提升取决于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1]。然而,当前的志愿者培训机制并不完善,并未对志愿者进行系统专业的志愿培训,志愿者的服务水平难以获得提升。因此,对于广大志愿者群体而言,科学系统的培训不但能够提升自身志愿服务理念,还能够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升自身服务技能和专业素养。只有加强培训机制的完善,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文化志愿服务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构建回馈与嘉许制度,激发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
针对志愿者服务临时性现象突出,志愿服务缺乏持久性的现象。
1.通过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的途径加强志愿者服务的长久性
依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进行相应的星级认定,对达到一定服务时长的志愿者颁发证书。
2.尝试建立志愿者服务时长积分储蓄制度
将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像储蓄金钱一样进行存储,对于积累的积分,志愿者可以用于进行服务置换或者积分兑换。比如,家庭式志愿服务兑换。也就是志愿者通过积累的服务积分,能够兑换其他志愿者为自己、家人或者朋友提供同等时长的志愿服务。甚至通过积分储蓄,能够享有就业、就医等方面的优惠。通过一系列诸如此类的措施,激发全社会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创设积极的文化志愿服务氛围。
(二)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服务保障机制
针对大型公共文化志愿活动举办时活动时间较长、参与志愿活动人群较为复杂、活动环境变化较大等特点,应该建立健全志愿者文化服务保障机制。
1.志愿者身心安全保障
针对文化志愿者定期举办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知识竞赛、逃生演习等,加强志愿者的安全保障意识,便于其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具有十足的应变能力。
2.对公共文化志愿活动的专项经费保障
①各文化服务单位一定要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并确保已经产生的活动经费其中一部分确实用于文化服务[2]。
②要加强与各大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合作,通过赞助、冠名等方式争取一定的经费支持,为志愿者的餐饮、交通、服装、人身保险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物资支撑。
(三)创新多元化文化志愿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
我国文化具有多元性特点。因此,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和内容也要与文化的多元性特点相适应。
(1)相关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完善志愿服务日常工作,保障志愿服务项目与内容的多样性。
(2)要加强文化志愿服务的品牌效应,服务单位以订单式作为重要途径,将志愿服务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开展。
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保障文化服务能够满足不同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3)要努力爭取社会与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丰富文化服务的内容,探究具有创新特色的服务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整体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丰富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与内容时,要紧紧把握群众的需求,以创新为重要手段,以达到群众满意为最终目的。
(四)完善文化志愿者队伍培训体系
健全完善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能够大幅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其作用至关重要。基于此,我国政府及文化部门要从志愿者的实际情况和服务地区的基本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对志愿者进行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3]。开展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培训方式不能过于单一。要不断丰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除了包含课堂知识的讲解,还要鼓励志愿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促进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精神以及服务理念的领会。
(2)通过邀请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开展讲座、借助多媒体进行与志愿服务相关的影像资料等形式,加强志愿服务培训的效果。
通过开展专题谈论的方式,志愿者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言,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提升志愿者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促使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有更加科学和系统的认识。只有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才能帮助志愿者在工作中高效开展相应的服务,进而为群众和社会进行更好的服务。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得到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文化志愿服务的优化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需要深刻意识到,要想体现文化志愿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价值,必须认识到当前文化志愿服务中存在的困难,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相应的解决。通过构建回馈与嘉许制度、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服务保障机制、创新多元化文化志愿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完善文化志愿者队伍培训体系等多种措施提高文化志愿服务水平,让文化志愿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卫涛.江西省萍乡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创新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J].党建,2021(9):61-62.
[2]金武刚.稳中求进定目标 精准施策有实招:《“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守正与创新[J].图书馆论坛,2021,41(8):7-11.
[3]王佼,王成成,张洋.文化志愿服务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传媒论坛,2021,4(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