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背景下医学高专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2-06-09孙战孙思习
孙战 孙思习
摘 要:医学高专院校是为基层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医学高专院校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含义,然后介绍了创新创业背景下医学高专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实施原则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创新创业背景下医学高专院校加强校企合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 医学高专院校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面临新的挑战。在党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新理念的引领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努力的方向[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医学高专院校亦是如此。
所谓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各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即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提升自身的发展速度,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提高自身的社会声誉。二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创新创业背景下医学高专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医学高专院校主要是面向乡村、社区和医药企业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以及面向县级、市级医院培养高级护理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高专院校的专业越来越多,无论什么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才能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根据不同的专业到不同的地方去实践、实习和实训,才能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工作能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提高医学生工作能力的最佳途径。临床课理论教学和实习分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创新创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延长实习时间,把临床课教学与实践、实习结合起来,医学生能够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一方面可以把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又可以巩固验证临床经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更加牢固,会大大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把临床理论课转移到实习医院、医药企业去教学,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经验,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习中表现出色、成绩突出的医学生有可能被留到实习医院就业,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还丰富了临床教师的教学经验,使医学高专院校的临床教学质量得到大大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人们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此,健康中国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建设需要更多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医学院校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努力方向。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医学高专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施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各个行业的管理原则,创新创业背景下医学高专院校实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将实习学生作为临床教学的主体。[2]由于高专医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不同,临床课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将临床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因人施教,因人临床指导,既要使他们熟练掌握临床书本知识,又要引导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社会导向原则
高校人才的培养要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某个行业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对口专业学校就要以此为导向进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乡村和社区需要的是全科医生,那么医学高专院校在临床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就要按照全科医生的目标去培养,在医院的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全科医生的标准和教学大纲去执行。
三、創新创业背景下医学高专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陈旧
医学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医学专科学校与医学本科院校的课程门类差不多,但必须用两年的时间去完成医学本科院校三年的理论课程,只是课程的深浅程度有所区别。医学专科学校如果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时间,理论课程就难以完成,所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校企合作这种新的教学理念难以形成。人们总认为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与其他职业院校不同,从专科医学生中培养创新型医药人才难度较大,所以旧式的人才培养理念仍然存在,还没有彻底更新。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医学高专院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学校未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有的学校虽开设了此课程,但也普遍存在缺专任教师、专门教材的现象。另外,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教学方法和医学专业教材、教学方法融合性较差,创新创业课程停留在大多院校通用教材上,脱离医学专业特点的情况比较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学体系不能有机结合,只是一般性地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此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联系不够紧密,教材与教学方法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创新。[3]根据医学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更好地提高专科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体系应具有渐进性、科学性的特点,教学形式也要逐渐适应医学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校企合作停留在传统领域,合作不够紧密。大多医学高专院校同医院、医药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产学研合作并不真正存在,合作形式普遍停留在接收学生短暂实习上。在社会协作中“各自为政”,没有将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看作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4]
四、创新创业背景下医学高专院校加强校企合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理念
理念决定方向。无论是国家的竞争还是行业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又是科技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靠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靠的是各个行业创新型人才的领军人物,这就决定了高校的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朝着培养德才兼备、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去努力。所以,创新创业背景下那种陈旧的人才培养理念必须更新,医学高专院校亦是如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教学,增加实习、实训的时间,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真正做到产学研三者的有机统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药行业的门类也不断增多,医学院校的专业数量也随之增多,除部分专业,如临床专业、口腔专业、护理专业等必须到医院实习外,有的专业,如药学可以到医药企业去实习。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医药企业的资源优势进行现场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使学生投入企业的实际生产中,通过在生产中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所学理论得到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同时,校企合作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和企业的资源优势,联合成立创新创业团队,将创新创业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和医药企业可以各自单独申请课题,也可以联合申请课题。改革理论灌输教学理念,将科学研究和理论知识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实例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引导医学生深入医药科研前沿,激发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增强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创新思维空间,为医院或医药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切实提高医学生、医药企业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解决医药科技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师在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医学生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医院、医药企业还是医学科研院所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如果某个人或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前功尽弃。
(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医学高专院校通过在医院、医药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能够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育人环境;通过教师在医院、医药企业挂职和聘请著名医生或医药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将学校和医院、医药企业及科研院所等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校企合作教學内容,延长校企合作教学时间,打造一批理论与实践双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建立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
通过建立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打造医学生创新创业新模式 。结合医疗人才实际需求,医学高专院校与医院,医药企业联合制定创新创业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把高专医学生真正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型医学人才。
(六)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理念
尽可能设实验、实习、实训课程,切实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联合医院、医药企业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抓好顶岗实习、现场实践教学,首先使医学生通过学校的理论教学体系掌握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然后通过医院、医药企业的实训、实习基地教学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改革课程体系,突出校企合作的双创教育模式,根据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的知识要素,制定出一系列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公共课程、选修课程等,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达到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围绕合格医疗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依据医疗人才社会需求,进一步改革医学专科学校的理论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将微课、在线课堂、慕课等融入实际教学中[5];依据课程性质和内容,采用校企结合、研讨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按照课上精简、丰富课下、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要求,合理设置实验、实践、实训课,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优势;紧密结合当前医药行业发展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最新医学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进入课堂提供条件;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七)加强实训、实习、实践课程教学
医学高专院校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附属医院和医药企业打造校内的实训、实习、实践基地,同时又要拓展校外的实训、实习、实践基地,通过校内外实训、实习、实践基地,丰富专科医学生的双创知识、增强专科医学生的双创意识、提高专科医学生的双创能力。
合作医院、合作医药企业联合创建创新创业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应贯穿于医学高专院校教学全过程。课程应包括校内的职业素质教育培育课程、医学专业职业礼仪教育、演讲与口才、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实习实训基地开展的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教育,开展医学专业与医疗职业深度融合的医学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理论教学中应遵循创新创业课程逐步推进的教学规律,按照不同专业性质、个人特点、实际社会人才需求等因素进行分类,结合实际人才需求及培养方向循序渐进开设不同层次的教学课程,充分利用专业教学与双创教学相互促进发展过程中的系统性、递进性、连续性的特点;充分利用医院、医药企业资源,设立创业孵化器、创新创业俱乐部,课外指导教师协同高校教师组建创业指导教师团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进行参与和指导。
(八)科学实施专科医学生实习教学精细化管理
学校可以把实习、实训教学过程划分为预备期、熟悉期、熟练期和总结期四个阶段,规范各阶段教学流程管理,科学设置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并对关键环节进行优化、改进、调整,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学校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应实习过程的成长阶段,学生进入实习医院初期充满新奇感,急于把学到的课堂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指导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鼓励学生多看多问、多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尽量扩大知识摄入面和摄入量。[6]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学生会感到实践与理论有明显差距,所学知识远远不够,进入倦怠期。这个阶段指导教师应积极引导,变压力为动力,避免让学生出现排斥心理。随着实习程序的推进,学生逐渐对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以及二者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且积累了一定的成功实践范例,此阶段指导教师应抓住良好时机促进学生反向提高理论学习的动力,从而构成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递进台阶。
认真选择实习医院和医药企业,首先,要突出互信、互助、互利三大原则。学校和医院、医药企业在合作中逐步建立起相互支持、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良好关系。其次,强化技术合作原则。医院、医药企业积极接纳学生实习与就业,学校通过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帮助医院、医药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医院、医药企业为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和实验场所。最后,共建平台原则。基于医院、医药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渴求,建成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强强合作,达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 学校要成立实习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实习安全手册,学生人手一册,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医学高专院校是为基层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探讨和研究怎样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为基层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是医学高专院校永恒的主题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马小英.校企合作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新课程研究,2021(26):25-26.
[2] 付帅.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施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21(10):80-81.
[3] 杨玥.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工业设计,2017(2):83-84.
[4] 潘斗凤.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模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5):144,146.
[5] 陈晓丽.强化校企合作 实现校企互助共赢[J].经济研究导刊,2016(8):164-165.
[6] 温红祥.应用型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授学模式探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5(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