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2022-06-09卢亚敏

海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学生素养

卢亚敏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的必学科目,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推进下,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们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们的文学素养。本文针对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所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重要性,最后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小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我国历史的传统的了解,增强民族认同感,从而培养爱国情感和家国意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小学语文课堂内容,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引作用,使得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内容与学生学习内容息息相关。但是当前大多数小学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对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也极度缺乏,并未能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忽视了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与讲解,使得传统文化难以登上小学语文课堂,阻碍了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对培养小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及知识储备起了消极作用[1]。

(二)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

传统文化本就离学生们的生活久远,再加上深厚底蕴,晦涩难懂,学生本就难以理解与接受,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孩子本就注意力发散难以集中,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要说潜移默化的将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更甚会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三观

小学生可以说是刚从爸爸妈妈的庇佑中脱离出来,刚开始进行自己人生的初步探索,他们年龄还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这个社会的了解还很浅显,难以真正辨别是非对错,黑白曲直。但在傳统文化中,从诗词歌赋到名言警句,都包含着历代名人的思想智慧结晶。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教人人生哲理,启发人的智慧,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知识储备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开始系统接受语文知识的入门阶段,因此这一时期必须打好基础。小学生的思维发散,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自愿进行语文学习,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教师应当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通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各个感觉器官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积累传统文化知识[2]。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重点讲解教材中包含的优秀古诗文

古诗篇幅短而内容精,表达的情感含蓄而又丰富,完美的将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结合在一起,读起来朗朗上口。以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课《静夜思》为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诵读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发音,并掌握语音语调,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情感基调。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与此相配的音乐,如《思乡月》,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得到情感升华,更加能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深厚情感。

(二)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传统文化拓展式教学

各个时代都有杰出的文学作品,因此一个古诗,一篇文章都将会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对作者进行背景延伸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一篇古诗或是一篇文章的同时顺便了解到作者所生活的一个时代背景,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常识储备。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教师在古诗教学开头可以将诗人王维的生平进行讲解,加深小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

四、总结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建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对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与弘扬民族精神都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谈永康.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9(1):9-13.

[2]吴小金.浅谈小学语文的传统文化渗透的影响[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20(1):112.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小学生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