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策略探析

2022-06-09梁秀霞

海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产教工匠深度

梁秀霞

工匠精神主要是指工匠们对从事职业的敬畏和热爱,精益求精的态度,专注执着的精神,以及不断创新的意识。工匠精神也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赞赏和推广,在不同的职业中都需要工匠精神的传播,不仅是对工匠个人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同时也是带动整个行业进步发展。因此作为职业教育的中职学校,在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需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传输,让学生不光具有职业技能,更加具备职业精神才能的从事本职业。

从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报告中开始,这个词语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也得到越来越多行业的认可和推行。作为职业技能教育的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更应该得到注重,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并且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发展,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认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这对学生日后步入工作岗位来说更加有利,能够受到企业的重视,同时也提升了学校教育的品质[1]。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和作用

工匠精神不只是一种精神,体现的是一个职业人对职业的热爱和认真,只有爱一行才能更好地做一行,职业对于他们而言不单单只是挣钱的工具,而更多的是职业的认真态度,对工作的负责,细致入微,融入工匠精神的工作打造出来的产品,都是具备高品质的一流产品。因此在培养汽车工艺人才时,除了职业技术的学习,职业精神,创新意识也不可忽视,这也需要更好地融入工匠精神的教学[2]。

二、基于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一)与产业对接,建立实习基地

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理念,建立了化工生产技术研发所和实习基地,着眼于探索促进高职院校和化工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双赢的“产教深度融合”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建设是当前我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势之一。如高职院校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理念指导引领下,结合目前我国各个相关本科专业的管理职业资格等级认定专业标准,积极与汽车专业领域内外的各个相关本科专业及各行业、并且与一些汽车企业、汽车维修保养企业达成共同开展合作,建立一批完全符合各类企业内部用人岗位要求的企业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强自己对于汽车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在实践中领会工匠精神的价值。

(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产教深度融合政策

高职院校正在大力探索和积极推广“任务驱动式”等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如推进和落实职业教育“双证书”培养制度,将同等学历学位文凭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证书培养双证有机紧密结合,能够有效地帮助解决和有效改善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基础理论课中普遍存在的学生比重太多、教育特点不鲜明等现实问题,提升在校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和其他专业理论技术水平。

(三)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传统的本科课程教学考核和本科学业造价评估指导机制较多地只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书面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培养学生自身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课程考核和学业评估属于指导教育,尤其特别多的是对于专业性和实际操作应用功能更强的高职院校本科专业学位课程,仅靠这种传统的书面和专业终结性的课程考核不能真正得到实现这是学校对于培养学生自身专业技能的一个全方位综合考核。

三、总结

产教深度融合时代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教育实践尤其重要,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实践目前已被广泛认可,属于我国教育领域一项比较全新的课题研究内容,基于目前我国产教深度融合的课题研究主要聚焦于宏观政策及其体制机构建设等方面,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陈纪伟.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研究:以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8(11):128-132.

[2]徐铭杰.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7):88-89.

课题项目:2021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项目《“产教融合”下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阶段性成果(编号21SVE173)。

猜你喜欢

产教工匠深度
90后大工匠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