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视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2-06-09孙义栋

海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视域线下生态

孙义栋

根据素质教育基本要求,需培养与时代匹配的功能型与多方位发展的人才。本文重點探讨教学模式的生态化转变,梳理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路径,打破线下教育局限性强的困局,构建自然、和谐、开放的混合式教学系统。同时,重点研究线下与线上连通的对策,将课前、课中与课后凝为整体,使教师对学生进行规律指导及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基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与新对策应运而生。其中,生态与多元两大要素成为教学模式改良的重要依托,基于互联网高速发展,多元化教学转向混合式教学,即连通线上与线上学习,构建无死角、全方位及高效的教学系统。本文重点探究生态视域下(回归学生本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阐述混合式教学的纵深发展。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

混合式教学被认为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其本质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融入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混合式教学由分层教学演化而来,由于班级学生基础能力参差不齐,统一教学始终是影响综合教学效率的核心问题,不仅困扰着教师,家长也希望寻求更好的解决方式。混合式教学可帮助教学实现个性化教学,对特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与此同时,混合式教学具备多元化特征,教学地点、学生学习方式不受限制,学生可在图书馆、餐厅、教室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混合式教学可分为“混合式教”与“混合式学”两部分[1]。

(一)混合式教

混合式教即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针对学习轻松且可补充书本知识的学生,重点加强其自学能力,可定期安排活动时间,适当补充竞赛内容。针对学习尚未遇到困难的学生,以提升其考试分数为主,关注课本难题的强化训练,不涉及课外内容。针对学困生,以搞懂课本基础知识为主,重点助其突破基础理论与习题。

(二)混合式学

混合式学就是实现学习空间的虚实融合。首先,学习方式上空间概念的淡化,虚拟空间与课程指定空间需无缝衔接,即解决课程边界模式的问题;其次,学习时间不可简单分为下课与上课,而应全天候关注混合式学的核心,实现人人可学、处处能学[2]。

(三)生态视域与混合式教学的“同途”

生态视域即生态视角理论,立足于整合意义与折中的社会工作实践视角,融入人类行为理论及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极为广泛的知识基础与实践框架。生态视角可反映社会介入长期追求个人内在动力及外在环境的改善,其在教学领域可理解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追求及教师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动态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理念。生态视角注重发挥学生本位,即以学生为主体;混合式教学关注因材施教与学生特色发展,其本质依旧是以学生为主体[3]。因此,可认为生态视域与混合式教学的出发点与落根点均立足学生主体,关注素质教育与五育并举的基本理念,有助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基于生态视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混合式教学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有效丰富了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本文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成效。所谓任务驱动就是以学生兴趣为始发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以丰富且新颖的线上资源紧跟课堂教学步伐,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4]。

(一)生态视角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路径

为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依托互联网平台,依照生态视域理念提出与混合式教学的动态融合路径(见图1)。

混合式教学需将教学过程拆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部分,同时将其区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模块,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补。基于上述流程,及时整合网络资源,通过微课的方式将各类知识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知识学习及探索。

1.线上学习组织与规划

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内容围绕教学主题开展,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重点从知识理论、实践应用及成绩提升对策三大模块进行。知识范围围绕教学主题开展。设计中融入图文、视频及文字表述,依照课程设计将章节内容设计为课前线上学习任务,结合讨论与练习充分考虑线上教学设计的价值与方式。

课前、课中及课后规划:根据生态视角理论,线上自主学习主要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各类任务点,以提前预习章节内容为主,该部分主要设计教学案例。根据学生基础能力,将案例分为不同难度,让学生在线上预习时学会自我提问及自我探索,并可带着疑问进入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照课程进度,及时分布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应依照分工在学习中确定学习任务点。在此阶段,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致力提升学生自主性。教学后,教师根据线下教学内容布置线上讨论话题,以分层为原则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让学生在线上进行交流与讨论,攻破课堂学习难点,填补知识漏洞[5]。

2.线下实践课堂的开展

线下课堂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师布置任务后,结合线上学生所学知识,将其作为线下学习与活动的基础。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参与及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与学生共同解决教学难点及突破教学重点,以此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方面,线下课堂是对线上学习的深化及运用,在逻辑上应该与线上教学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及统一性。因此,线下教学设计理论学习部门在课前线上学习应该以案例学习为主,而线下课堂学生小组应围绕案例问题开展讨论,同时发表观点与见解,以此让教师进一步总结与提炼教学的要点及学生思维特征,让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及掌握。

(二)线上答疑和线下讨论的混合

借助线上学习,帮助学习建构知识脉络,让其对知识理论有初步认识;借助线下实践,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理解,并可将其与生活相联系。生态视域下,混合式教学需为学生预留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要求教师频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及理解学生学习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微信、校园网等媒介,搭建线上答疑平台。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及课后实践,将遇到的困难发布在答疑平台中。由教师主导,联合其他小组学生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教师可在线上平台了解及咨询学生学习情况,例如哪些知识点学生理解困难,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困区。教学过程中,答疑平台可作为信息反馈平台,收集学生学习难点及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可采用匿名制,让学生勇于表述真实想法。此外,线上平台需定期收集学生各项数据信息,如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及提升水平,以此评估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并适时采取改正對策。线下教学中,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能完全放任不管,需做好引导工作,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应融入启发式指正及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获取正确结论。

(三)线上考核与线下评价的混合

1.线上考核

理论学习阶段,依托线上预习和线下互动的方式,结合课程进度安排,教师在线上发布开放式讨论话题。学生应对课堂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及掌握,依托资料收集及话题讨论。其内容应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基础,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线上考核的优势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轨迹,依托线上平台将学生线上学习过程可视化,教师合理把控学生线上预习时长、参与线上讨论互动及线上测评等项目进行统计,通过平台数据对学生线上进行汇总并作出客观评价[6]。

2.线下考核

生态视域下,教师需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以学生主体特征为始发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提升跨度,并非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水平,而应根据学生基础能力对其进行理性评价。可根据学生各项能力重要性指标,将各要素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根据各指标权重权衡评价的科学性。

三、总结

基于生态学指导,本文基于课堂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理顺教学改革路径,依托网络平台,指出混合式教学建构模式。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应依托线上自主学习情况,营造共生、公平、和谐的生态环境,同时引入网络要素,拓宽学生视野。生态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打破了教学常规,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双向推进,对改善课堂教学及提高教学质量有充足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林林.SPOC教育生态视域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14):56-59.

[2]郭冠平,张小宁.生态视域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型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5):42-46.

[3]赵巍.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大陆桥视野,2019(2):66-70.

[4]钱明红.基于生态视域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9-12.

[5]侯瑞洋.生态视域下的翻译教学新模式探究: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盐化工,2020(1):126-127.

[6]乔莉莉.教学共同体视域下职业教育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26):32-34.

猜你喜欢

视域线下生态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线下疫情亏损,线上虚假繁荣,中国手机行业已“寒气逼人”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