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

2022-06-09刘森地

海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师应教学活动小学生

兴趣是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内在动机,只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元化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兴趣引导学生阅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基于此,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探讨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对策,以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正如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体现了阅读的重要性和益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充分说明了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样兴趣是激发学生阅读主动性最关键的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核心内容,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拓展文化知识储备。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都应以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习惯、兴趣爱好为基础,从各个方面探索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进而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兴趣引导的价值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已成为一项必要的任务和要求,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现状,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学生需要积极参与阅读环节,这就要求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全身心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1];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小学语文课改要求而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培养阅读兴趣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兴趣激发对阅读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实现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2];最后,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兴趣引导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树立终身阅读意识,在持续阅读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3]。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积极性较差

受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难以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在课堂上掌握绝对发言权,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阅读,很少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4]。同时,缺少良好的阅读环境,往往以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解释为主,学生只是简单地通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差,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对课文内容没有深入的理解,阅读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阅读情感薄弱

情感是阅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精心挑选阅读教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文本所涉及的语文知识,而且要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但在教学实践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能力有限,缺乏自己的理解,往往难以认知课文的情感,这必然会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5]。

(三)实际阅读量较少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但从小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来看,很难达到这一目标。部分小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加之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无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和教师把成绩提升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此外,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作业,几乎没有时间进行阅读,单靠课堂阅读量远远不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具体措施

(一)注重课前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課前导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可以吸引学生快速进入阅读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前导入环节的设计,通过讲故事、多媒体展示等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有强烈的兴趣参与阅读教学活动,进而增强学习效率[6]。

如在讲解《亡羊补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理解寓言内涵,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亡羊补牢的动画,以视觉体验实施课前导入,使学生初步理解亡羊补牢的故事内容。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分析动画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并将寓言内涵拓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使学生理解隐含的道理。由此可见,精彩的课前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兴趣激发的作用,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二)创设阅读环境,丰富学习体验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充分发展,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干扰。因此,语文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科学采用情境教学法,打造多元化的阅读环境,进而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7]。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巧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图像和音频向学生展示阅读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深刻的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信息技术通过图片、录像、音乐等多种形式,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此外,视听具有情感熏陶的效果,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营造多元化的阅读氛围,突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在讲解《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去过庐山,请去过的学生分享自己所看到的瀑布美景。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朗读活动,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切实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小组合作阅读,提升自学意识

阅读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来完成任务,但小学生的自主性不强,往往无法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很容易游离于教学活动外。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阅读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兴趣爱好、发展需求等,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相互鼓励、交流,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在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学生群体,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如发音错误、缺乏情感等,适当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相互畅所欲言,积极表达内心想法,相互分享学习经验,进而实现共同进步。此外,在阅读理解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会获得更多的收获,不仅能够完成探究性任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讲解《不懂就要问》一课时,由于本课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师更有必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以便更好地到达素质教育目标。在备课阶段,教师必须根据课文内容确定小组合作阅读学习方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互动交流理解课文内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思想,同时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讨论,使学生实现思维碰撞。在讨论结束时,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教师检验学生的合作阅读成果,并引导学生反思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通过开展小组合作阅读活动,有利于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探究的乐趣。

(四)设计有效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处于持续思考状态。在探究性问题的指导下,学生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问题探究任务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增强学习体验感,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8]。

如在讲解《望洞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洞庭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使学生对洞庭湖形成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感受洞庭湖的自然風光,并思考问题:“为什么洞庭湖是大自然的杰作?作者写下《望洞庭》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果你站在洞庭湖边会有什么感受?”等,这些问题会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古诗内容。

(五)融入绘本阅读,增强教学趣味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因此,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绘本对小学生很有吸引力,教师可以灵活地在阅读活动中引入绘本,使学生集中精力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趣味性,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良性发展[9]。

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一些故事化的内容更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小蝌蚪找妈妈》绘本故事供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应该注意绘本内容表达形式的丰富性,以更好地吸引学生。

(六)开展课外活动,延伸阅读视野

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普遍缺乏认知能力和学习经验,导致知识面狭窄。如果教师只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阅读教学,单纯讲解阅读技能和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有效提高。在这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阅读能力,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同时,呼吁学生自发创设阅读角,在日常阅读中做好笔记,不断积累好词、好句[10]。

如在学完课文《女娲补天》后,教师可以以“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为主题,让学生查找相关的课外资料进行阅读和整理。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让学生讲解多彩的神话故事。由于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权,阅读活动将变得更加有趣,学生参与兴趣更加浓厚。通过阅读和分享,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不断延伸知识视野。此外,教师应进行客观的评价,并给予优秀学生一定的奖励,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七)优化教学评价,培养阅读习惯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很少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这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自尊心较强,渴望受到教师的称赞。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评价方法,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由于阅读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范围,教师评价内容也需要更多样化,全面分析学生的阅读表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学生有效帮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总结

兴趣引领阅读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根据课程改革要求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阅读学习。同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立足于学生的课外生活,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童辉,徐阳.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2021,18(5):48.

[2]崔芳.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课外语文(下),2021(10)52-54.

[3]高月玲.“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下),2021(2):77-78.

[4]陆燕.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J].课外语文(下),2021(4):75-76.

[5]刘忠梅,刘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4):37-38.

[6]任全.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33-35.

[7]黄珊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J].读与写,2021,18(14):46.

[8]王奕.基于新课标下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2021,18(16):109.

[9]马小英.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外交流,2021,28(5):1096.

[10]王星.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下),2021(2):75-76.

作者简介:刘森地,男,山东省高密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教学活动小学生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我是小学生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