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及其发展途径分析

2022-06-09宫秀芬

海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群众建设文化

宫秀芬

群众文化是工作之外的自我娱乐、学习、活动的社会性文化,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多以文化娱乐等活动为主,通过这些活动促使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互助友爱,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工作以外的时间,更是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本文通过对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措施以及发展方向、发展途径等,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一、群众文化

(一)建设群众文化的含义

群众文化是群众通过个人的业余时间,自发性参与的,拥有传扬、启发、教导特征的文娱活动,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娱活动。群众们的精神文化在得到满足的同时,人民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各种压力及其他负面情绪等,都得到了充分的疏导及释放,不仅可以使社会更加安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中國文化。建设群众文化,既能让群众的业余生活多姿多彩,又能传播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建设群众文化的好处还体现在,可以调动人们参与文娱活动自我提升的同时,避免了接触不良活动的机会,培养积极正面的兴趣爱好,也大大降低了人们参与犯罪的可能。建设群众文化,是社会长治久安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条件得到改善,社会发展加快,人民群众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传统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不能满足当前人民群众对其的要求。首先,县级主题传统文化逐渐降低,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人受新型事物的冲击,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兴趣越来越低,导致传承人员越来越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通常以本土的文化馆为依据,进行相关联的建设工作,但是受制于经济情况,部分贫困地区的县级文化馆发展速度缓慢,导致国家的传统文化很难得到发扬光大,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离不开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人员数量日渐凋零,专业人才难以得到补充,城镇化的建设忽略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并未按照要求严格执行落实;其次,传统方式难以满足当代人民的真实需求,随着人们工作生活中的精神压力的逐渐增大,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建设,解决不了人民的真实需求,导致群众文化发展速度降低;最后,从事群众文化发展的相关人员,先进的思想觉悟不足,部分工作人员在意识上甚至还留有落后的情况,直接影响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不符合现阶段群众文化建设。

二、群众文化发展缺陷

(一)群众文化衔接不畅

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出现了衔接不畅的情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传统文化中师徒传承的传播途径等因素,造成群众文化在继续发扬的过程中衔接不畅,甚至出现断档的局面。如单位与传承人,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合作过程中,双方很难做到融合,导致合作失败。不同群体间,同样存在缺失连接枢纽,最终导致群众文化衔接不畅,甚至断档的情况,想要将传统文化形成完整的系统,还需要未来漫长的时间,去摸索改变。

(二)区域之间的群众文化不均衡

我国当前各地区的发展不均衡,稍显落后的地区更加注重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所以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群众文化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地域跨度也相对较大,南北方文化差异非常鲜明,导致了人民在文化上也有诸多不同之处,群众文化在地域之间发展不均衡,群众的文化生活差异明显,不仅是文化方面的差异,因为不同的经济发展因素,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受制于资金的影响,各种基础设施建造不充分,经济原因还会导致文化馆在举行活动上大不相同,经济情况较为落后的地区很难做到与经济发达地区群众文化活动步调相同,限制群众文化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设施、活动等方面着手。

三、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创新措施

(一)丰富群众文化形式

为了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与之相关的事业单位及个人都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改革中来,将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改变形式,结合当下时代的发展脚步,设计出新颖的文娱项目,并将工作落实到社区乃至农村,让群众真实的接触并参与到当中来,达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首先,各县级乡级文化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与各种艺术类学校达成合作的方式,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的认知水平。共同建设群众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加强群众间的沟通,通过沟通与交流的方式,鼓励群众发挥业余时间的价值,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来[1]。

(二)支持创办相关培训组织

使群众业余生活多姿多彩,还可以创办一些相关的培训组织,如民间书法协会,老年舞蹈队,象棋围棋小队等。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之外,还尽可能地满足了不同群众的个性化需求[2],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因为我国大部分的培训组织都有人员不够专业,体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存在,导致群众文化综合的能力不高。国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支持创办相关的培训组织,并完善其内部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等,进一步做好群众文化的建设,还可以预判社会需求,创办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相关培训组织,提高群众文化建设的目的[3]。

(三)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从事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个人的实力水平几乎决定了群众文化建设的等级,所以必须要提高其的综合能力,这样对人民群众的带领引导,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才能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工作人员要拥有专业能力,大部分的人民群众在业余活动中,仅仅想提高单项能力,如书法、舞蹈等。所以这就要求了群众文化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满足群众们的需求;其次,对于群众文化的工作人员年龄段,应该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配备,人民群众在选择时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满足群众文化的建设需求;最后,工作人员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导一种专业内容的情况下,也要推陈出新,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兴趣,满足个性化需求,最终高效地完成群众文化建设工作[4]。

(四)加强群众文化管理水平

新形势下,想要更好地建设群众文化的发展水平,需要打造一支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5]。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就要掌握基层的文化情况,还要能够与时俱进。所以在组建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人才队伍的管理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不定期举办培训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其队伍的思想高度。

(五)了解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想要更好地发展群众文化建设,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当前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现状要牢牢掌握。当前部分地区的文化事业单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是文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方面缺少了应得的利益保障,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更是缺少活动经费,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人员不愿意来到这个岗位;另一方面是来到岗位没有获得足够的经济支持。所以应该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制度的改善,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四、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发展

(一)群众文化发展趋势明显

新形势下,不难看出对于群众文化发展的工作,有大规模开展的走向。首先是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快,这就对群众文化发展有了经济方面的大力扶持,人民群众的追求也从经济层面转向了精神需求,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开始对群众文化发展加大了关注程度,面对这种情况,未来群众文化必将蓬勃发展。

(二)认清形势加快建设步伐

新形势下,要全面掌握群众文化的发展形势,才能保障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提高,我国提出了保障群众就近参与公共文化娱乐体系,足以证明国家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了国家的稳定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使群众充分参与到当中来,乐于参与进来,从而实现上述目标。

(三)产业化趋势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对于群众文化发展的创新与改革也在不断进行。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更加重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所以群众文化建设也需要随之改变创新。从国家角度出发,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将群众文化发展建设作为产业项目去对待,广泛地涉及了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这样的模式不仅带来收益,对国民经济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当前全球都对群众文化发展建设足够重视,可见其未来发展不可轻视。

五、总结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建设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价值。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参与者,要认真负责地对待文化工作的传扬、启发、教导特征,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结合时代背景,积极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方式方法,滿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潘红青.浅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6,380(2):19.

[2]崔志芹.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时代报告,2017(30):64.

[3]刘潜泉.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7(2):265.

[4]李毛措.浅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赤子,2018(26):74.

[5]仪晓晓.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文化产业,2018(3):46-47.

猜你喜欢

群众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