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振堂纪念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2022-06-09温兴妙

海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陈列馆事迹红色

温兴妙

董振堂(1895年12月21日-1937年1月20日),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西李家庄人,是2009年中宣部、中组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党史研究室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也是河北籍参加红军长征的最高级别将领,担任过红五军团军团长、红五军军长、中央执行委员、中革军委委员等重要职务。曾荣获最高荣誉奖章——红旗勋章。在长征路上,他担当后卫,指挥湘江之战、阻击敌人,勇夺娄山关、出生入死,奋战青杠坡、力挽狂澜。是参加遵义会议的21名领导人之一,他忠于革命、顾全大局,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坚决革命的同志”。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为董振堂烈士题写诗词,彰表功烈,深寄怀念。因此说,董振堂是新河的骄傲、河北的光荣、人民的英雄。

一、董振堂红色文化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和意义

董振堂是红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在长征路上,他担当后卫,指挥湘江之战、阻击敌人,勇夺娄山关、出生入死,奋战青杠坡、力挽狂澜。是参加遵义会议的21名领导人之一,他忠于革命、顾全大局,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坚决革命的同志”。董振堂任红五军团军团长,长征路上,红五军团一直担任殿后掩护任务,荣膺“铁流后卫”荣誉称号。董振堂和红五军团共同造就了“忠诚于党、勇于担当、爱国奉献”的红五军团精神[1]。

董振堂为新中国建立立下的不朽功勋光耀千秋,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壮丽史诗,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不止。本课题通过挖掘董振堂红色文化资源,弘扬董振堂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新河县董振堂事迹陈列馆以及故居的红色资源作用,对发扬继承红军精神、培养公民爱国主义情怀、增进对国史党史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董振堂红色文化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现状:为了纪念董振堂,新河县建成一系列的董振堂纪念设施:董振堂事迹陈列馆、董振堂铜像、振堂碑林、董振堂故居、族墓等。

董振堂事迹陈列馆位于邢台新河县城内迎宾街振堂公园内,是纪念宁都起义领导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全国“双百”人物董振堂将军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级旅游景区。董振堂事迹陈列馆2005年开始筹建,2006年10月26日省委省政府在此成功举办全省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暨董振堂事迹陈列馆和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原空军副司令员王定烈、谢觉哉夫人王定国、李先念夫人林佳楣参加了揭幕仪式。

董振堂事迹陈列馆自开馆以来,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以其雄伟的建筑,新颖的陈列,幽雅的環境,突出的成就,被评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河北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邢台市廉政教育基地、邢台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邢台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邢台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北省总队邢台支队红色教育基地。

陈列馆外观形似红军八角帽,高大厚重,庄严肃穆,建筑面积782平方米,内设序厅和主厅,共500多平方米。

序厅里,鲜花簇拥着董振堂半身雕像,两侧浮雕再现了红五军团战士英勇拼杀、冲锋陷阵的身影,左面墙壁上镌刻着毛泽东的手书赞语“坚决革命的同志”。主厅分为追求光明、宁都起义、保卫苏区、铁流后卫、西征苦战、光照千秋6部分,运用照片、地图、图表、图画、声光电立体景观和100多件革命文物,展示了董振堂救国救民、投身革命、英勇拼搏、血洒疆场的光辉历程。

陈列馆前,耸立着董振堂将军全身立式紫铜塑像,高4米,重3吨,站立在2米高的基座之上。陈列馆后,是一片占地3300平方米的碑林,42块雕技精湛的青石碑树立在苍翠的古柏林中,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当代将军、高级干部以及董振堂生前战友、后代亲属,对董振堂将军的高度评价和赞语。

与陈列馆同期修建的红色旅游景点还有董振堂故居和族墓。董振堂故居,位于新河县西李家庄,一条新修的公路即可直达。董振堂将军故居因为年代已久,又遭洪水、地震的破坏,已经面目全非。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新河县对董振堂将军故居进行了改迁重建,根据董家后代的回忆,按照原来清末民初的故居格局样式复原修建的,里边珍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从未公开的关于董振堂和董家人的故事。2018年1月19日举行“董振堂将军故居开馆仪式”并对外开放。董振堂族墓,是新河县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埋葬着董振堂的遗孀贾明玉和骨肉同胞、祖上先辈。经过修葺,董氏墓地又树立了董振堂将军纪念碑。碑体高大宽厚,镌刻着董振堂生平简介。这里常有省内外游客专程前来瞻仰。

存在问题:①红色文化资源发掘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为了纪念董振堂,新河县建成一系列的董振堂纪念设施:董振堂事迹陈列馆、董振堂铜像、振堂碑林、董振堂故居、族墓等。董振堂任红五军团军团长,长征路上,红五军团一直担任殿后掩护任务,荣膺“铁流后卫”荣誉称号。董振堂和红五军团共同造就了“忠诚于党、勇于担当、爱国奉献”的红五军团精神,所以挖掘董振堂红色文化资源在对红五军团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②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力量有待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参观董振堂事迹陈列馆的人员批次和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涉及区域越来越广,人员层次越来越提升,文化内涵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对董振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赋予其更加深厚的革命底蕴和更加宽广红色教育内涵。目前董振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一方面的研究机构与人员数量较少,理论研究人才匮乏,研究成果少,缺少相应的理论体系,不能给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给予理论指导。有待鼓励和发动更多的红色文化爱好者参与党史研究,从而凝聚一批专门从事董振堂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队伍,使董振堂精神薪火相传;③对董振堂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见人、见史、见精神”新时代价值挖掘远远不够,比较局限地定位于董振堂事迹陈列馆及故居,主要停留在一般的参观讲解上,总结提炼、内涵拓展较少。在教育形式上,采取情景式、体验式、融入式教育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如何开发利用和传承好董振堂红色文化资源

(一)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

一是在县城重点路段和区域设置董振堂红色文化标志牌、文化墙、电子屏等街景,用文字、图片、影像、音效等方式宣传董振堂将军事迹,營造红色文化氛围;二是拓宽宣传推广的渠道,利用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移动通讯等媒介,开辟董振堂红色文化资源专栏、专题、网页搭建红色文化资源宣传的立体平台,以此扩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和提高知名度;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董振堂红色文化研究、宣传活动,出版、拍摄以“董振堂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集、画册和影视作品,全力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吸引文化旅游投资,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跃上一个新台阶[2]。

(二)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合力

一是以中共县委党校为主体,以教育部门为依托,建立红色文化课程培训师资队伍。推选政治思想好、知识储备好的领导干部及教师加入红色文化课程培训队伍,注重教学内容的整理打造,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线、以红色文化教育为特色,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抓好人才队伍培训建设;二是以县委党史办为主体,县档案馆、县文体旅游局为依托,建立红色文化、党史研究队伍,不断挖掘董振堂红色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新河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深入挖掘收集、编撰有关红五军团的文献资料,研究董振堂、研究红五军团、丰富馆藏资料,加大红色文化研究,弘扬董振堂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三)开展董振堂红色文化进校园

充分发挥董振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育人功能,引导青少年弘扬振堂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董振堂红色文化进校园,革命精神代代传。一是在新河县每个学校建董振堂红色教育长廊、悬挂振堂精神条幅等董振堂烈士元素无处不在,让每个师生对先烈事迹耳熟能详;二是每年利用新生入学、清明、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学生到董振堂事迹陈列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德育之路[3]。

(四)修建红五军团纪念馆

建议以现有的董振堂事迹陈列馆为基础,修建红五军团纪念馆。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文化的打造与影响相比较,挖掘董振堂红色文化资源在对红五军团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拓展到宣传红五军团群体革命精神,建立起北方独一无二的土地革命、长征精神红色教育基地。筹建红五军团纪念馆既可以在董振堂红色教育的基础上满足红色教育需求和革命军人红色基因传承,又可以延伸为县域红色文化特色旅游。

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作为董振堂将军的故乡,新河县将大力弘扬先烈革命精神,积极打造董振堂红色文化名片,提升新河、邢台、河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南振国.中共邢台市委新河县委隆重纪念董振堂将军百年诞辰[J].党史博采:上,1996(2):39.

[2]鞠毅.董振堂传[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

[3]蒋正,蒋国栋.董振堂:坚决革命的同志[J].党史博采(纪实版),2020(8):4-8.

科研项目:河北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协作项目。

猜你喜欢

陈列馆事迹红色
红色是什么
某陈列馆鉴定与改造加固研究
红色在哪里?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修缮开馆
人物与事迹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追忆红色浪漫
在“统一战线历史陈列馆”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揭傒斯事迹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