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22-06-09胡金丽

幸福家庭 2022年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中职音乐

胡金丽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此外,学生要对音乐有独到的看法,如能从一首歌的旋律中感受创作者注入的情感,或对一首曲谱有别具一格的认识和领悟等。因此,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围绕中职学校音乐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教学现状和培养途径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我国中职学校音乐课堂的改进提供帮助。

音乐教育的作用是陶冶情操,激发学生潜能。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育者思想观念的转变。音乐教学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用新方法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音乐课程中的创新,以帮助学生提升个人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当前,我国各中职学校的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的培养,而轻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的课程大多是理论课程,没有设置相应的创新课程。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上还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限制了学生音乐创新意识的发展。笔者从思想观念、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对当前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现状展开论述。

(一)思想观念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出创新性。因此,音乐教师要解放思想,改变教学方式。与此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应认识到音乐对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升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文艺会演、公开课等来展示和宣传音乐相关教学成果,普及音乐教学改革的观念。教师要不断地深入探索,借助实践活动证明音乐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二)教学目的

中职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创新理念下中职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提升,要以提升学生的审美为核心内容。笔者认为,音乐教学的目的还应该包括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取人生感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教师需要深入解读音乐教学材料,全方位地理解每一首歌曲。

(三)教学内容

现有的音乐教材针对性不强,内容相对单一枯燥。部分优秀的音乐作品可能并不适合学生演唱,然而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将学生是否能够演唱一首完整的曲目作为考核标准,这与我们目前的教学目标不符。

当前中职学校的音乐教材中大多是专业性的理論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许多中职学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改革,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综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且学生喜爱的教材。教师应该根据音乐学科的属性和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尤其是要考虑流行音乐以及偶像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充分发挥偶像的引领作用。

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教育体系的完善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引导者来完成。

(一)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打击了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课程创新能力亦难以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性。

音乐教师是学生音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音乐相关知识,还要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能通过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音乐活动,更好地展示和表达自己,老师也能通过活动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因材施教。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尽可能多地组织音乐相关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主题音乐会,让学生自选曲目甚至自编曲目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音乐中所富含的情感和内容。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教师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笔者曾将周杰伦的歌曲与传统的戏腔进行对比,通过这

种方式增强了学生对戏曲研究的兴趣。教师将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作品搭配开展教学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除此之外,笔者还将流行音乐和教材音乐进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三)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音乐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通过搭建平台赋予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娱乐形式,让学生在玩乐中获得新知识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有些学生会利用不同游戏的背景音乐进行猜谜活动,有些学生会模仿和表演游戏音乐,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四)引导学生提出质疑

学生提出质疑是创新的第一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让学生不断地探究学习内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师还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例如,教师可以故意演示一些常见的错误,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领导者,需要把控课堂的整体氛围,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个氛围下,教师可以根据音乐内容设定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打破思维定式

音乐作品的内涵十分丰富,灵感是创作的基础,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构成内容。在学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

断模仿逐渐掌握乐曲的基本特征

和演奏技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感悟。模仿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需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鼓励学生进行模仿。

例如,在《高山流水志家国》这一音乐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古琴的历史和有关典故,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品味古琴的音色及其文雅深邃的风格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这一阶段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通过对整个段落的模仿和学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旋律,这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当前社会对学校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认知和表现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切实有效地实现创新型教学,在教学原则、方法和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

(作者单位: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中职音乐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音乐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