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阅读活动中的运用
2022-06-09卢羽佳
卢羽佳
与传统的教育手段相比,信息技术有着独特的优点,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阅读活动中,可以丰富阅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有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活动的质量,增强阅读活动的效果,加深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同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活动,还可以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让幼儿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年龄较小,其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事物。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活动,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活动的效果。
(一)形式新颖
幼儿的注意以无意识注意为主,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事物所吸引,声音、颜色、材质等的变化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好奇感。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活动,可以呈现有趣的动态画面、颜色鲜艳的图片,还可以与幼儿进行精彩地互动,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受绘本内容,有助于增强阅读活动的效果。
(二)内容多样
开展幼儿阅读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但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光靠想象是没有用的。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活动,可以为幼儿呈现内容丰富的绘本故事,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素材有趣
在阅读活动中,丰富、有趣的素材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与纸质书籍相比,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活动,可以为幼儿展示丰富、有趣的素材,有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增强阅读活动的效果。例如,在某次阅读活动中,笔者先带领幼儿阅读了绘本《德沃夫爷爷的森林小屋》,然后让幼儿回忆并讲述自己和同伴合作的过程,幼儿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于是,笔者为幼儿展示了他们在晨间活动时合作开展体育锻炼的照片。幼儿马上聚精会神地看起来,看完后纷纷举起了小手,并开心地讲述了自己和同伴合作的过程。
(四)声音动听
认真倾听可以使幼儿获取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阅读绘本《小黑鱼》时,笔者将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为第一组的幼儿播放多媒体课件,为第二组的幼儿播放录音并展示相关图片。在阅读过程中,笔者发现两组幼儿的注意力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二组幼儿需要在录音和图片中不停地转换,注意力相对分散,而第一组幼儿全程都在观看课件,注意力相对集中。在阅读结束后,笔者让幼儿讲一讲故事情节,发现第一组的幼儿对故事情节比较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完整地讲述故事情节,而第二组的幼儿描述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连贯性也不强。由此可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活动,有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故事内容,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笔者发现,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活动时,幼儿的阅读兴趣十足,注意力非常集中,求知欲也较强。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增强阅读活动的效果。
(一)介绍背景
在幼儿刚接触绘本阅读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幼儿简单介绍书本的历史,动态再现书本的演变过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为幼儿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二)导入形象
观察是幼儿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活动中也是如此。绘本中的角色形象大多非常有趣,但用图片或玩偶导入显得比较单调,形象不够鲜活。教师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呈现绘本中的主人公形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认真观察,帮助幼儿获得更多有关绘本故事的信息。例如,在组织幼儿阅读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时,笔者先出示小鼹鼠头上顶着“嗯嗯”形象的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是谁“嗯嗯”在了小鼹鼠的头上。幼儿看到动画后都哈哈大笑,迫不及待地想要猜一猜、说一说,这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为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可以很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设一个生动新颖、感染力强的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促使幼儿认真阅读绘本故事,从而增强阅读活动的效果。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时,笔者先在教室里有计划地放置了一些图片,创设了相关的情境,引导幼儿将自己想象成毛毛虫,并组织幼儿开展了“毛毛虫找食物”的游戏。在游戏结束后,笔者播放了提前制作好的视频,为幼儿展示了毛毛虫每天吃的食物,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在本次阅读活动中,笔者创设了一个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了幼儿参与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了解了毛毛虫的成长以及变成蝴蝶的过程,还让幼儿明白了进餐要合理适量,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了阅读活动的效果。
(四)插入声音
有趣的画面和生动的声音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搭配适宜的声音,使整个阅读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例如,在阅读绘本《猫头鹰就不开门》时,笔者在猫头鹰妈妈敲门时配上了“咚咚咚”的敲门声,并展示了屋内小猫头鹰吓得跳了起来的画面,这让幼儿变得紧张起来,纷纷说:“好害怕呀!”“敲门声音很大,我觉得很吓人。”同时,这种方式也让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充满了好奇,有效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加深了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
(一)实现知识和思维之间的联系
阅读是一个幼儿从模仿到发现的过程,在阅读活动中,幼儿需要进行体验、感受、模仿和创造等一系列活动。在幼儿园的阅读活动中,阅读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让隐形的思维过程变得更加清晰,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内在的思维过程,实现知识和思维之间的联系,给予幼儿良好的阅读体验,让幼儿逐渐掌握阅读的方法。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绘本故事相关的图像、动画等巧妙地结合起來,完整地呈现在幼儿的眼前,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突破整个阅读活动的重难点,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故事内容。
(三)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是幼儿教育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并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拓展幼儿的思维,充分发挥阅读活动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四)融入多种元素,帮助幼儿建构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融合绘本中的各种元素,使阅读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符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从而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黄雨伞》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有关“雨”的音频或视频,让幼儿感受下雨的氛围,帮助幼儿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情感的发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幼儿阶段是塑造幼儿情感的重要时期。对于幼儿来说,越是真实的情景,他们的触动就越大,越能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一)插入乐曲,调动情感
音乐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经常会作用音乐。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背景音乐,为整个活动奠
定感情基调。例如,在大班阅读活动“快乐的婚礼”中,笔者播放了一段喜庆的音乐,并问幼儿:“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有的幼儿说:“我感觉很快乐。”有的幼儿说:“我叔叔结婚的时候放过,听了觉得很开心。”幼儿还讲述了亲人结婚时的场景,这使整个活动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并且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幼儿都能够保持较强的学习兴趣。
(二)播放动画,以境激情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喜欢看动画片这一特点,为幼儿播放适宜的动画片,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从而增强阅读活动的效果。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时,笔者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图书中的小怪兽、罐子等“动”了起来,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小怪兽不同的心情。笔者还引导幼儿在观看过程中联想自己平时的情绪表现,引发了幼儿的情感共鸣,丰富了幼儿的阅读体验,使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有效增强了阅读活动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将动画应用于教学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增强教学活动的效果。
(三)结合绘本主题,增加互动
教师可以结合绘本的主题,适当增加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促使幼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从而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长大以后做什么》时,教师可以问幼儿:“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并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在幼儿回答结束后,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猜一猜绘本中的主人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再借助信息技术,带领幼儿阅读“动起来”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展开互动,让幼儿了解到绘本主人公长大了想成为狮子、想做一朵蒲公英等。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根据幼儿的需要,结合绘本开展游戏活动,如阅读接龙游戏、绘本表演等,让幼儿与同伴积极互动,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使阅读活动更有价值。
此外,教师可以适当拓展阅读活动的内容,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大卫不可以》后,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大卫系列绘本,如《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等,让幼儿通过阅读了解自己和大卫的共同之处。在幼儿阅读大卫系列绘本时,教师可以呈现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
综上所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活动,能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有助于增强阅读活动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化,使阅读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知识,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淞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