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训练法应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中的效果
2022-06-08张大林
张 叶 刘 洁 张大林
(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主要通过心导管闭塞冠脉管腔,有效改善其心肌血流灌注值。但该手术只能将冠脉暂时再通,术后仍会存在闭塞和缺血风险[1]。临床常进行术后康复指导以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但常规康复指导多以健康宣教为主,康复运动针对性不强,且未将策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导致心脏康复流程缺乏规范化指导,不利于心功能恢复,干预效果不尽人意[2]。七步训练法主要针对患者病情动态,开展以体力锻炼为主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将其用于该类患者可能会更有效。基于此,我院将对七步训练法应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10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纳入标准:(1)认知功能正常;(2)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3)均为起病12h内进行PCI。排除标准:(1)术后24h内出现严重血栓者;(2)伴有室速、室颤、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恶性心律失常者;(3)合并心源性休克者。
1.2 方 法
两组均予以抗血小板、抗凝等基础药物治疗,术后6h采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并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入院后向患者讲解病房环境与制度,并对其进行一般情况评估;手术前告知其PCI相关注意事项、手术方法及手术过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等生活护理,并协助其开展四肢屈伸活动,同时根据其具体情况由责任护士或家属引导其进行病房或走廊活动;出院前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并进行药物、活动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七步训练法,内容如下:(1)成立七步训练干预小组。由我科护士长和主任带队,选取4名护士和2名心内科医生为小组成员,均接受专业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实施方案。术后24h内由责任护士和医生应用冠脉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其评估内容制定详细干预方案后,主要由护士进行方案实施。(2)方案内容:①第一步:术后第1d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坐起、进餐、擦脸、洗手等四肢主被动训练,每天2次,每次5遍;②第二步:术后第2d取患者于坐立位,指导其进行握拳屈肘、双肩关节旋转、踝关节泵、直腿抬高、膝关节屈伸等运动操训练,每天2次,每项10次;③第三步:术后第3d进行床旁原地踏步,每天2次,每次10min,并指导其自行下床进行床边大小便;④第四步:术后第4d进行室内缓慢行走,每天2次,每次30min;⑤第五步:术后第5d进行上下几步楼梯,走廊步行,每天2次,每次150m;⑥第六步:术后第6d进行200m步行,上下1-2层楼梯,每天2次,并指导其进行走廊自由活动;⑦第七步:术后第7d可自由走动,并根据其情况进行室外活动。后续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调整运动强度。
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无一例失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1)心功能:干预前以及干预90d后,采用全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长沙雄飞科技湘械注准2014070043型号XF120-B)检测左室舒张末血量(LV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肌耗氧量(CMO)。
(2)生活质量:干预前以及干预90d后,采用BADL量表[3]评估生活质量,总分为100分,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3)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期间观察两组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及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以及病变部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组别例数(n)性别心功能分级男女观察组对照组χ2/t值P值51 50 27(52.94)26(52.00)24(47.06)24(48.00)Ⅱ级28(54.90)23(46.00)Ⅲ级23(45.10)27(53.00)前壁19(37.25)20(40.00)其他8(15.69)7(14.00)0.563 0.574年龄(岁)52.37±9.48 52.34±9.36 0.016 0.987 0.800 0.371病变部位下壁24(47.06)23(46.00)0.294 0.769
2.2 两组心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LVDV、LVEF、CMO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90d后,观察组LVDV、LVEF、CM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心功能比较(±s)
注:*P<0.05,与干预前组内比较。
组别例数(n)LVDV(mL) LVEF(%) CMO(mL/mim)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51 50干预前105.94±5.14 106.31±5.22 0.359 0.720干预90d后131.71±6.78*127.13±6.81*3.387 0.001干预前56.28±5.79 55.31±6.04 0.824 0.412干预90d后65.42±6.27*61.74±6.23*2.959 0.004干预前6.62±1.25 6.71±1.19 0.371 0.712干预90d后12.23±2.38*10.74±2.31*3.193 0.00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BADL评分(42.78±6.57)分和对照组(41.96±6.62)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5,P=0.534);干预90d后,两组BAD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BADL评分(80.42±8.71)分较对照组(75.49±8.72)分高(t=2.842,P=0.005)。
2.4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PCI为其主要术式,可再通闭塞冠脉,以改善其心肌供血,从而缓解心功能恶化,但该手术无法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展,易导致疾病复发[4]。贲跃宏[5]等人在其研究中表明,有效开展康复运动可加速心肌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既往常规康复运动主要将健康宣教与部分运动锻炼联合进行,未对其康复运动进行针对性指导,冠脉血流灌注恢复缓慢,加重心肌受损,影响心脏功能[6]。七步训练法是一种阶层性康复运动疗法,可提高患者心肌储备能力,将其用于该疾病可能会弥补既往干预的不足。
心梗患者因其心肌缺血常导致心功能下降。CMO主要用于反映心脏泵血做功能力,LVDV、LVEF是评估心脏负荷的重要指标,通过上调以上指标,可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有效缓解心肌缺血,改善其心脏功能[7]。本研究中观察组LVDV、LVEF以及CMO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七步训练法可通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能的原因是小组成员指导患者由卧位肩关节以及膝关节运动逐渐向站立位缓慢步行进行过渡,促使其心脏侧支循环生长,加速血液循环,以此提高心脏代谢,降低冠状动脉平滑肌收缩效应[8],从而减缓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增强机体神经系统调节,有效降低心脏做功,进而达到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此外七步训练法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指导其进行床上翻身、坐起、双肩关节旋转、室内慢走上下楼梯等规律运动,保持其机体能量平衡,以此增加毛细血管渗透力以及交换面积,降低横纹肌氧气提取能力,减轻心脏负荷,从而提高LVDV、LVEF以及CMO水平,进一步改善其心功能异常,提升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0.00%)(P<0.05),说明七步训练法可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能的原因是责任护士在训练期间监督患者按时服药,以规避因其擅自停药而导致的内皮细胞活性增强,从而使内皮组织得以降解,有效防止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此外,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坐立位运动,防止其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烦躁、抑郁等应激状态的产生,从而抑制交感神经功能兴奋,降低儿茶酚胺含量,有效缓解心脏负荷,减少心肌损耗,进而达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七步训练法通过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