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医学院校管理类高质量本科专业建设的改革策略*
2022-06-08农圣陆增辉李雪斌邓砚
农圣,陆增辉,李雪斌,邓砚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化治理需要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在卫生健康领域,则需要许多既熟悉医药卫生经济运行规律和国家政策,又精通公共管理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应用型人才[1]。相较于医学类的“正统专业”医科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患加剧,尤有内忧,长期以来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一些比较严重的系统缺陷和问题仍亟待解决[2]。
1 医科院校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的困境
根据前期调查研究,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着在教育中被医学类专业边缘化、工作后被医疗类岗位边缘化的“劣等”状态[2],造成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认可度降低,学习积极性下降,所学知识技能不能适应单位运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用人单位偏好使用临床护理专业的学生从事管理而放弃使用科班出身的卫生管理专业学生,我国卫生管理的专业化进程进展缓慢,许多医科院校仍未认识到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3]。
第一,管理类专业的建设主体缺失,责权利不对等。许多医科院校虽然设立了管理类的专业建设团队,但大部分团队的本质仍是停留在课题研究层面的教改项目,并没有真正影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资源和行政权限[2,4]。例如,在几家医科院校的走访了解到管理类专业建设的一个通病是学校上级部门下发关于专业建设规划的通知时,没有哪个教研室或者教师作为具体负责人去全盘考虑专业的长期规划和教学改革,一方面专职教师明白改革计划很难获得相应资源去实施,另一方面负责人的缺失使得教师个体产生了“自己的努力会被他人搭便车”的不公平感,积极性不高。专业建设主体缺失的结果就是二级学院只能将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改革任务扔到教学科研行政管理部门,由行政部门寻找或指派教研室老师去完成本该由他们思考和解决的本职工作[5]。
第二,管理类专业建设内容更新滞后,缺乏自我改进的动力。由于缺乏学校资源支持和政策倾斜,管理类教师常常处于“学生人数少但备课门数多”的尴尬状态,且很少有机会到外部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导致专业教学内容滞后于其他医学类热门专业;又因为专业建设的主体缺失及责权利不对等,即使有些教师发现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已经严重滞后,也没有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的职责和权限,推行改革还可能会得罪他人,吃力不讨好。任课教师没有动机、权限和资源从专业发展如何契合外部变化的角度去完善课程体系、改变授课方式,只需要固守原有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就能维持收入,缺乏自我改进的动力,陷入遵循旧的既往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路径依赖[6]。
第三,无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缺乏竞争优势。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卫生管理队伍”。只有培养具有职业胜任能力的卫生管理者,才符合卫生事业改革的方向[7]。然而,缺乏变革的专业培养必然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卫生行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医用材料和药品日新月异,医保和医疗组织改革也是如火如荼,医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跟上时代,掌握先进的、信息化的、智能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才能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的管理需求。而高校的产品是各个专业的学生,不只是完成课程学习的半成品,如果没有责任单位根据外部需求来把握专业培养的总体设计和改革实施,必然会导致专业管理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和碎片化,教学内容落后于专业所需,落后于社会所需[8]。
2 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的改革原则
一是遵循“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的原则。按照“提升办学空间、增加办学经费、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来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以拓展招生空间、增加招生人数和招生经费、增加精品课程数和优势特色专业立项、完成教育部专业认证标准等硬性指标来指导和考核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效果。
二是扩大增量,优化存量,避免内卷。专业建设改革将保证专业任课老师的课时和既定收入不减少,激励每位专业教师从“为学生好、为专业好”的角度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积极提升自我,改善教学质量。
三是以专业建设倒逼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做强做优专业。高质量专业建设需要强大学科支持,由专业负责团队向各个学科团队“购买”服务的设计会鼓励教师开展学科方向的质量竞争;学科发展起来后又会为专业建设提供科研、学术和师资的深厚支撑[9]。
3 高等医学院校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的改革措施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普通高等院校向职业教育方向转变的要求,从传统人才培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渡。总书记还指出,各行各业都应探寻治理机制的现代化[7,10-13]。新时代是扬弃旧的做法、推陈出新的时代,各行各业都进入了知识、信息无界互联互通的状态,医科院校的卫生管理专业必须实现科技发展、技能训练和道德完善的三重目标,才能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要而不被淘汰出局。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最关键的环节是建立教师主动改革的“激励机制”和学生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利用新时代的经济思维设计新的治理架构,促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主动实施制度改革,促使专业建设的自我完善和改革的自我实施。
3.1 设立专业负责人制度,由专业负责人组建专业建设团队
无论是管理学的“指挥统一”还是经济学的“产权明确”原则都指出,提高效益的第一原则是明确事务的负责主体或收益损失的产权单位,设立专业负责人制度就是要将专业建设的职责和权利赋予明确的个人和团队,使其具有明确的目标、可用的资源和可行的手段进行本科专业的改革和建设。由专业负责人从专业发展和学缘结构的角度出发,组建核心团队,配置专业秘书,帮助负责人推进专业建设改革。专业负责人制度使得专业建设有了明确的责任主体,而其征召的团队制度可以监督和协助其完善专业改革方案,防止负责人精力不足、考虑不周或一意孤行等现象[14]。
3.2 学校和学院委托并授权专业负责人及其团队按国家标准完成专业建设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国标》既明确规定92个本科专业类的培养目标、适用专业范围和人才培养方向,又对各专业的学制、学分学时、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提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基本环节。医学院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必须以国家的专业标准和认证条件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与考核,以此作为负责人及其团队的奖惩依据。学校应将提高专业培养质量、增强品牌声誉度、建设优势特色专业、扩大招生等目标和责任交给专业负责团队,由专业负责人及其建设团队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任务[15]。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先进教学管理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按照“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简称CIPP模式)四个方面来考评专业建设对国家标准的达成度,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背景评价主要是评价学校所提供的硬件设施、物质和制度支持是否具备,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课程目标是否合理;输入评价主要是评价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等)的可行性与效用性;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结果评价是依据学生参加课程考核的结果,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措施,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持续改进。例如以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在实践中帮助教师或临床医生完成信息处理工作、完成课题申报、财务报账等工作量来体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行政管理能力,就比单纯使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学习效果更全面。
二是通过两种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动态适应。第一是社会需求调研与调整机制,每年对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各级别医疗机构开展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与特点;第二是毕业生反馈机制,定期开展毕业生抽查和优秀毕业生返校演讲,一方面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了解他们对人才培养方案与实际运作的评价。通过及时调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使其在动态过程中变得更加清晰、准确。例如有多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在医院病案室工作的必须考取与ICD-10相关病案工作资格证书,在医院升三甲过程中需要了解国家医院管理条例和具体政策,则相应地应该开设《病案管理学》和《卫生政策案例》等课程,实时调整培养方案。
3.3 将改革权限赋予专业负责人及专业建设团队,实现责权利统一
应该将培养方案的修订建议权、局部灵活调整权以及修改动议等赋予专业负责团队,由专业建设团队向教研室或其他有能力、有资质的教师“购买”教学服务。通俗的说,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该本科专业“上什么课、请谁上课、如何上课”等,专业负责团队应该有完整的决策权,才能对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结果负全部的责任。
为了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技术化、技能化和职业化目标,应该围绕核心能力和应岗能力简化人才培养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上课听讲、下课忘记、一无所获”的教学模式。面对新媒体和移动互联时代的要求,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除了要掌握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及方法,还应该具备应用现代化的信息化工具处理数据、具备应用写作、沟通协调和社会动员能力,有较强的综合分析、组织策划和公关协调能力,有科学的管理思维、职业态度、创新意识和公共情怀,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一是要打破学科壁垒,实施基于执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改革。在传统培养方案中,是以课程体系为基础、以课程考核为产出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但课程体系本质上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工具和载体,试想:如果有一种芯片,植入人体后就具备了人类所有的知识量,那课程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但是,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却是永远不可替代的教育教学内容。因此,改革是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不分专业学科和课堂内外,基于基本执业能力重新设计课程框架,打破专业界限,跳出课本超越课本,培养学生技能。主要包括写作技能、沟通技能、方法与工具技能以及创新创业技能四方面,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课程支撑,但又不是传统的课程形式实施完整的课堂教学,而是采取“提供书目+课堂精讲+随堂测试+课外作业+作品展示+技能考核”的方式,以产出为导向考核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如图1。
图1 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改革
二是破除理念界限,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实践锻炼和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培养过程,应该不分在校和离校,一直在社会中磨炼。首先要改变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考核方式,按照市场表现、期末考试和面试三部分综合评分,不把期末考试当做评价学生习得情况的唯一标准,采用产品展示、能力测试和资质认证等方式鼓励学生专精某方面的技能,以其产品作品的市场价值作为判定学生能力的标准;二是创新毕业论文达标考核方式,采取大一即分配导师培养兴趣,大二即开题,大三即收集资料实施撰写,大四学习投稿发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三是完善“校企-医校-政校“融合的实践锻炼模式,鼓励从大一开始到岗学习,在担任非正式的行政助理期间培养抗压能力,学会做人做事。
三是建立终身联系,构建基于三方评价的人才质量监测和反馈机制。在校阶段,主要采用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评价学生培养情况;二是与学生家庭长期联系,由家长打分,培养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三是与用人单位长期联系,根据考核反馈完善改进人才培养。
针对医科院校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责任主体不明确、责权利不对等、缺乏更新和改进动力和竞争力下降”的困境,本文根据扩增量、调存量、以学科发展做强专业建设的改革原则,提出了设立专业负责人和负责团队,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强化学校和专业负责团队的责权利关系,激发责任主体积极性,赋予专业负责团队足够的改革资源和权限,才能按照国家标准高质量建设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总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