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教学融入美育通识课“思政”元素的实践探索*

2022-06-08田钰莹王肖南

大众文艺 2022年10期
关键词:通识美育思政

田钰莹 刘 晶 王肖南

(河北金融学院 人文艺术教育教学部,河北保定 071000)

美育即审美教育,亦称美感教育。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认识美育特征、本质的基本出发点。在提及艺术教育在美育中所承载的重要位置这一要素时,我们会达成一个共识,即认为美育将具体的、可感知的审美对象做为媒介要素,在理性教育的同时,对人的感性世界进行的以人的性格情操完善为目的的教育形态。在新时代,美育作为高校“五育并举”的重要环节,无论其兴起或发展都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现并走向体系化的。

一、文献回顾

美学及美育思想深深影响着欧洲学者的教育学研究,18世纪末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美育”的概念,进而建立了现代美育理论。柯柏斯(Diethart kerbs)是艺术教育学著名的代表人物,主张审美教育具有批判功能。美国学者对美育的研究和改革方面观点突出,成果丰富。克莱德•柯伦认为“能懂得塑造美、增进美的方法。他们能成为艺术家,人类关系的艺术家,成为人的问题这个艰难领域中的美的创造者。”教师通过观察艺术,使得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这是一种美的教育与体现。欧美学者的理论,开辟了将美学理论引入教育学的先河,提供较多可供学习的范本。

A.S.Parkard(1900)提出了通识教育观念。通识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课程思政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识教育核心是育人,应该探索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在当今高等教育领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已形成了通识教育模式,打通了为青年学生设置美育通识课程的必修通道,目前在全球领域被广泛推行、借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在探索美育教学之路上勤耕不辍,尤其是通识课程的设计、应用、实践促使美育教学实现了较为全面的融会贯通。随着时间的发展,“厚基础、宽口径、重素养”的育人理念和通识教育模式逐渐被广泛认可,在许多高校得以推广实施。

二、理论依据

当美育能够从审美感观、情操追求、心灵追溯、创造性教育等基本属性体现出来时,才能实现界定美育的内涵与价值。我们普遍意义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美育,不仅能提升审美素养,它还能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实现价值、激发活力,这些要素是能够承载和实现美育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功能的,才实现了真正育人的功能。因此,新时代的学校美育必须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追求,倡导美育生活化,人生艺术化,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育人导向。

(一)美育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

通常来讲,人类社会中的万物作为世间的主体,它们之间的“主体间性”是有机关联在一起的。各主体间通过交往对话沟通,能够推断出对方的意志所向,审美的过程和美好境界也就随之形成了。那么,我们提及的美育,是符合主体间性特征的。在审美过程中,创作艺术作品的作者是作品的主体,表演者是展示艺术美的主体,而审美者是鉴赏的主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主体之间实现了流动运转,共同完成了审美过程的认知,也完成一次审美教育,实现了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在这一过程中,美育让审美者和艺术创作者达成了沟通,从而完善美育过程,形成良好的美育体验。

(二)美育的心理机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描述了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等级。“美育”指向的是马斯洛心理需求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学生只有认识到了美育的重要性,了解了美育的内容,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实现“美育”,从而主动践行。

(三)美育的美学依据:人生艺术化

“人生艺术化”强调将美与艺术贯穿人的一生,我国美学家朱光潜曾提出“人生是一种广义的艺术”,这其中蕴含的就是欣赏艺术之美的大众要领略体验生活的乐趣,通过审美过程实现净化心灵,实现真善美统一的“雅”境界。美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形态,那些最为常态化、生活化、群体化的浸润式教育方式,最能体现出以美育人的卓越性。

(四)美育的浸润熏陶:深度教学理论

我国最早提到深度教学概念的郭元祥(2009)认为深度教学是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有机统一。同时,他还提出了在深度教学中的策略。紧随其后,罗祖兵从广义的角度阐释了深度教学的内涵,他指出深度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深度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且深刻把握学习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那么,深度教学并不单一是立足于知识纵向的深度,还应建立在学生主体深度参与的层面,深度挖掘整个教学考评环节各个要素的有机融合。同时,深度教学结果的考量,主要体现在课程完成之后,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有了深化的发展等各方面。

三、模型阐释

深度教学融入美育通识课程最基本的方法是以“通识”为核心,丰富体系化课程建设研究,提出切实可行、供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其核心方法之一就是将“课程思政”元素深度融入美育教学。“课程思政”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构建新时代高校美育育人模式,是对当前高校美育的发展现状、保障机制等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包含概念机理、规划要点、机制保障、体系路径、实践归纳等方面。美育在高校中是否能有效实施并落地,有赖于保障机制的尽快设立和教学模式的提升改善,这两方面同等重要。是否能有效把握当前高校美育发展的规律与方向,就要有效地对高校美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受众、模式、机制、主客观因素等进行深入浅出的有效分析。把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模式提升与保障体制、评价机制等并行探讨研究,是打破以往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壁垒与局限的有效路径。同样,在改进高校美育模式上,不单要探讨改进民族、地区的个例样本,就当地文化产业结构及社会文化艺术发展水平而言,也同样重要。以上提到的学校美育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形成了有机关系并逐步建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目标的美育育人体系(如图1)。

图1 以培养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目标的美育育人体系模型

四、结论启示

(一)研究发现

本文在文献和个案的研究基础上对高校美育通识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研,对高校美育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校美育发展现状,发现存在以下不足,如:

1.艺术修养课程开设不足。学校艺术修养课程的开设仍存在门类较少、限选课与任选课不完善的现状。

2.师资队伍仍然较薄弱,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高校艺术修养通识教研室专职教师师资专业分布较不均衡,课程设置存在局限。

3.美育教研及科研工作有待加强。目前,高校美育科研团队与专职教师在美育专题方面研究成果较少,美育研究工作亟待完善。

4.学生活动阵地、文化艺术设施建设对于满足学生需求还有一定距离。无论是活动开展频次还是活动开展规模,都需要多元化的设施、阵地的充分保障,仍有一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贡献

新时代背景下,深度教学融入美育通识系列课程的建设,有助于青年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综合素养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人生修为的完善。之所以让美育真正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因为美育的育人成效对学生而言是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因此,在高校美育工作过程中,通过成立美育教学指导与研究机构、建立美育通识课程体系,目标是基本形成完善美育课程的教学、校内外艺术实践活动、校园内文化艺术活动、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推进机制。特别是在课程的教学环节,通过主动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有效地将国情教育、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素养知识等嵌入课程设计,将美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首先,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目标,积极构建高校各类人文艺术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明确新时代培养专业人才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目标与诉求;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思政元素融入美育课程建设,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能力。其次,以陶冶情操,凸显中华美育精神为情感目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加强审美实践体验,建构“和合”美育系列课程,贯穿中华美育精神;再次,以心灵和谐、品格健全为美育目标,通过忆“名人典范”、赏“经典作品”、观“名胜古迹”等手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塑造美好心灵,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采取浸润式审美熏陶,整合美育资源形成充满活力、开放高效的高校美育新格局,增强文化自信。最后,以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力为能力目标,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美育实践活动,在美育课堂中融入项目式教学、刺激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模态教学模式,通过将传统技艺传承、艺术创作体验、艺术观摩体验、参观艺术展览等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创造力。

(三)研究展望

美育课程对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加强美育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是有效提升青年文化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艺术教育又是课程体系里不可或缺的一项。因此以艺术为核心的美育课程建设成为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切入点。在大学美育课程体系教学中的实践与协同中,逐步探索深度教学融入美育课程的实践路径,力求完善大学生美育平台建设,探索和建立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是新时代美育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遵循。

1.精心设计美育通识课程方案,开设人文艺术类课程。找准切入点,重点建设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作为标准的美育通识课程。对每门课程在建设目标、改革内容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最佳路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此外,学校美育课程的设置需进一步结合学生成长特点、专业学习特色,加大艺术理论类、艺术体验类、艺术实践类等方面的课程比例。逐步开齐开足上好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影视、建筑等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根据高校自身优势和特点,继续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开发具有学校专业特色,地方文化特色的美育课程。

2.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美育教育课程质量保障,高校要以审美能力提升和人文素质培养为核心,通过有效途径提升美育师资整体素质,扩大师资规模、引导不同艺术专业老师进行跨界合作,联动参与美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拓展教学平台模式,调动学生参与美育课程的积极性。近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这类教学模式的创新,更具有灵活性,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交流与实践展示的能力。

4.加强美育科学研究比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美育专项科研,整合人力资源,研究美育教学评价,切实发挥评价对于学校美育工作的引领、推动和倒逼作用,使学校成为教书育人和综合研究的优先平台。

5.完善艺术实践平台建设,开设如特训营、特色班、书画社等美育素质培养平台,建立第二课堂艺术实践课程化管理与激励机制,保证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实现校园处处都有美育。

6.积极推进“互动教学”。在美育教育改革中,高校要充分借助“互联网+”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多媒体技术、线上优质教学资源与艺术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持续推进建设优质线上精品课程,参与高校美育网络课程联盟,鼓励学生观赏线上艺术展览演出等,拓宽学生了解艺术文化知识资源的途径。

本研究目标旨在美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将按主题、模块对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分类并细化,广泛设置各类人文艺术交叉课程,通过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延展,促进学生放大视野,拓宽思路,增强创新能力。同时,把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实践教学作为巩固理论教学实践成果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与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育课程的开设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通识美育思政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宋明理学的美育之道
——《宋明理学人格美育论》评介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