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意识觉醒到科技颠覆
——探索艺术与科技的边界

2022-06-11刘佳钰

大众文艺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类科技

苏 航 刘佳钰

(1.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伦敦 N1C 4AA;2.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100102)

一、人类命运的大议题

在探索艺术与科技这个话提前,笔者希望先将整个语境放在当前的整个人类的社会背景和地缘政治角度中去。始于2020年的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发,以及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及科技发展格局的剧烈变化,使我们充分意识到,我们正处于人类命运变革的关键转折点,这是我们能否迈向新人类,形成新的社会形态的关键时刻。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应对,尤其是首要发展科技创新,力图走在时代的前沿。从“量子科学”到“星际穿越”,从“人工智能”到“生物算法”。在这样一个危急与契机并存的时代,我们不禁思考:艺术何为?如何让艺术学科参与到人类命运的变革中,如何有机、有效地与科学融合,成了这个时代的艺术的不变话题。

科学技术的爆炸推进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任何科技发展的初衷都是为了能让人类更加紧密的连接,但这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威胁,比如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融合,可能会带来双重革命。人类长久以来发展的“自由”“平等”“隐私安全”的伦理概念可能会遭受破坏;大数据算法可能引发数据独裁,使数据使用权愈发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技术,也有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失业。此外,在讨论科技的挑战时也不得不考虑政治分歧等因素。科学技术的不平衡发展能否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战争的威胁?能够引发这些冲突在文化上、情感上的偏见?

比如智能机器人的诞生甚至能从根本上挑战人类这个物种的边界,机器更加拟人化、直接和实体化,也挑战了千百年来我们相信的人文主义精神,各个学科研究理论都在探索引导技术的多元发展,创造性的应用在人类社会中去。这个话题主要的争论点在于艺术融合科技的必要性。答案很明显,艺术不会消亡,并且愈发重要。因为媒介的创造也是属于艺术价值判断的重要因素。不同时代有自己的艺术媒介,技术和语言,艺术家在其中强调切身的生存,强调生命感受,致力于对未来的预见和对历史新的诠释。这样的话题是敏锐的和创造性的,符合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思辨的需要。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让科学技术在不断反省中发展,使其更加具有人文情感和温度。

二、从“意识觉醒”到“科技颠覆”

(一)艺术在媒介上的转变

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推动时代变化,而从艺术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艺术语言,所谓意识觉醒就是艺术语言受到时代影响的变化。我们讨论此话题要跳出艺术看艺术,以跨学科语境来重新审视这些变化。

每一次时代变化,都伴随着价值创新,艺术创作结合设计创新实现了价值创新。科学的变革让我们可以站在人类自身与环境的角度去探讨相关的伦理问题,让我们参与到社会的价值共创进程中。每一次时代变化,表现出来的创新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比如人机交互模式就为艺术创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创造场景也从单一工作室转向跨学科语境下的创新实验室,当然,这些实验室既指实体空间,也指为推动艺术家和科学家共同合作的协作机制;从输出角度看,重心从以创造图像和实物为主要目标,转向以创造智能系统或者算法上。

(二)科学爆炸与生态政治

人类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退化和生态危机。20世纪的人们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一切,诞生了“废土主义”—赛博朋克。前人们幻想着我们未来会被巨大的机械终端所束缚,财团精英们控制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被困在钢铁废墟,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资源耗尽,而我们确沉迷在幻象与虚拟当中。伴随着这样的恐慌,20世纪的文学,电影,音乐,美术都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发展自己的理论以及艺术创作。但事实是进入21世纪,我们并没有变成预想的那样,尽管当前社会充满问题,但我们的意识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崇尚道法自然,让我们检讨自身对自然界的态度,追求人与自然共生,也指导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从宏观上解决人口过剩,技术失控,消费过剩,资本失德等问题。因此,我没有理由不相信,艺术理论的概念通过教育,文化,经济输出到各个角落,对我们起到警示作用,让我们不会重蹈覆辙。而在当前更加激烈变化的科学走势的风向下,我们也期待着新的艺术理论的诞生对我们起到指导作用。

(三)创造力循环圈和模糊的边界

Neri Oxman(MIT)将艺术科技的范畴分为了四大类。分别由设计,艺术,工程,科学四个领域去探讨,组合研究。但这四个领域并不是分割开来的,它们之间有一个内在的创意力循环模型,艺术与设计是形而上的探讨,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世界。“科技与工程”将我们的认知成果转化成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而其中最核心的驱动力是“认知”二字。认知革命是驱动创新型学科生成的主要动力,对于有机体和环境,仪式和潜意识的认知拓展才推动了人工智能与智能人工的科技发展。但“艺术”和“科技”从来都是上层建筑的命题,这样也就给了艺术家和科学家充足的空间去自由发挥,重新排列组合,将两种看似毫不相干的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使其领域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这一系列的变化推动着艺术语言和科技的共同进步,这种跨学科实践创新,其产品是复合型的。既包括艺术设计的产品、也包括其理论、战略思维和综合能力方面的共创价值。

三、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结合模式

(一)情感计算与艺术理疗

计算机科学理论奠基人图灵曾说“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展开对话,并且会被人误以为他也是人,那么这台机器就具有智能”,其研发包括智能机器人,人脸识别,大数据处理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将心理学对大脑机制研究的成果运用于人工智能的领域,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情绪情感的研究,是人工智能未来重要的前进方向。

情感计算(MIT,1997)以数学模型的方式使计算机拥有感情,从而消除人类情感和计算机技术之间的差距。自19世纪末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以来,现代心理治疗已经足够完善。目前,在计算机技术和情感计算技术支持下,心理疗愈同人工智能愈发联系紧密。例如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开发的心理预测系统,在对心理症状的识别,诊断,心理干预上都有很好的辅助效果。《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指出设计为广大人民服务,不应该只服务那些健康的人,设计可以在人类健康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当前语境下,艺术可以将AI,情感计算,心理愈疗带入一个新的开放的,创造性思维的领域,使其碰撞出应用价值的火花。

(二)人机艺术—身体的延伸与感官的扩展

马歇尔麦克卢汉说“任何媒介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拓展或延伸”。如果说绘画和影像的发展是利用技术来满足人类对视觉的延伸,从乐器的演奏到试听广播是对人类听觉的延伸,那么过去已有的单一的,不全面的艺术形态已经不能满足对当前感官的全方位的刺激。而机器人作为一种能综合的体现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拓展和延伸的新媒介,从20世纪中期以后,就被很多艺术家设计师用来探索机械和身体之间的哲学问题。来自二战后的赛博格的概念,是控制论(cybernetic)有机体(organism)两个词语的融合出赛博格(syborg),即人类与机械的高度紧密融合。人被认为是一个精密的机械仪器,可以进行改造。

仿生设计师休赫尔利用可以进行刚度变化的人造皮模拟皮肤,依靠核磁共振和数学模型驱动的制动循环装置模拟骨骼,并利用电流和智能传感器来模拟肌肉伸缩。《rewired/re-mixed:even for dismembered body》身体结构事件是基于互联网的表演,艺术家表演中头戴消音耳机,视频眼镜,以及右臂被控制的机械设备。眼睛看到的是伦敦某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是纽约某人所听到的,右臂上附加的外骨骼,也可以被任何人使用现场的屏幕编程来驱动不受自己控制的运动。这样的艺术行为表演探讨了一种支离破碎的,同步的,分散注意力的,非自愿的体验。

人类在几千年来利用各种工具和机械来拓展自己身体的各个方面,突破物理极限。随着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人类身体与机械的重构可能性会变得更加多样,我们的身体也许不会发展成构想中神明的那种三头六臂,或者变大变小的法术。但是通过技术的改造以适应不同环境。甚至,我们的意识存活在虚拟世界,而身体将不再被物理空间限制。

很难想象,也许未来划分人类的不再是肤色,种族,语言,地域这类的概念,而是身体构成。比如,原生人(未经改造的人类),生物机械人(在人的主观意识控制下,肢体被机械改造),赛博人(计算机技术控制的生物体)等。不断扩展的机械和人类定义的范围,以及二者之间不断模糊的边界,让我们能更加自由游走在其中,最终达到人机共生的最高级形式。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变革的渗透让我们一边制造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新型民主,设计了各种基于自然系统和人类情感的模拟对象,期待与机器共生共存走向新世界。但另一方面,我们又陷入了机器控制论所支配的无形的赛博战,永远为少数人控制和滥用技术所担忧。这也是我们不断从伦理上探索人机交互场景和机器学习的动力和要求。

(三)生物基因与合成生命

受智能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在日渐受到关注的后人类语境中“生命”这一个古老的概念开始拓展和延伸。当生物共生理念出现时,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潮开始微妙的变化和发展。在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举办的一场主题为“后生命”的媒体艺术展中,展览分为“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从存在于算法中的虚拟生命,基于机械架构的仿生生命,以及作为介于生命定义模糊边界的合成生命来阐释“生命”这个主题。《无感涂鸦机器人》机械手机以双摆的随机混合运动画下千变万化的抽象线条,通过对机械臂下方的滑板进行程序修改,让滑板根据旋转编码器的数据控制摇锤方向,通过左右摇摆放大动作幅度。当滑板的动量超过了限定值,机器人就会在瞬间画下线条。该作品通过排除人类肉体和精神的影响的方式去提炼绘画的运动状态,从而模仿涂鸦行为,并通过找出涂鸦的基本要素来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例如故意破坏和象征形状等。

(四)远程通信艺术

自古以来人们就试图超越物理空间的障碍。科学技术的支撑,远程通信艺术打破了物理上对时间和空间的定义,使生命离开本体,意志游走于虚拟的数据空间之中,如此,信息就有了“生命”。通过“连接”的方式让观者拥有了和创作者一样的双重身份,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现象。远程通信的艺术纬度并不在于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手段来创造艺术品,而是建立一种对话关系,那些创造了交流事件与参与者的特殊关系。无形化,过程化,参与化,是远程化通信的重要特点。我们可以畅想,未来世界会形成生物远程通信这样新的议题。人类不断重构和改造自然,通过最大限度激活感官的想象力,探索世界物理边界的模糊和虚拟世界的链接,以及不断发展的多媒体用户界面来实现人类精神和意识的释放。

(五)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新探索

近几年,人工智能领域不断的扩展自己的领域范畴,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方面成果颇丰。利用目前的技术,我们已经可以轻松实现网络智能推荐系统,垃圾信息查找,物体识别,虚拟助手,无人驾驶,以及游戏视频艺术等明确目标驱动的功能。利用人工智能的训练,我们可以构建自己的多模态的情感识别模型或是拟人的卷积神经网络,来达到自发的情感计算,并通过传感器的配合应用于可穿戴智能设备。此外,还有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文化艺术的创作,自主生成剧本,歌词,脚本,音乐,甚至图像。

然而,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目前还并不能形成真正的同理心,无法做到自主创造,对已有的常识性逻辑无法同常人类相比。但这些局限不只存在于技术的壁垒,我们的科学技术从业者也需要对于技术的来自不同视角的畅想和分析。这将为他们提供向前研究的目标和动力。而艺术家们对于这一点义不容辞。

四、“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自贡布里说“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陈丹青引用他的话在提醒着人们,艺术的故事,其实就是艺术家们的故事。笔者在这里希望传达的是,艺术并不是固定的学科,科学也没有自己的界限。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光属于艺术从业者,而是鼓励更多人去进行跨学科的思考与创作。艺术家的文化,背景,思考方式不同,所选择与科技融合的角度,领域不同,都有利于艺术与科技边界的扩展。新的边界的产生,又会被艺术家进行分析,观察,表达,捕捉,最终形成周而复始的,互相纠缠的创造力循环。艺术家可以将重心放在对于未来科技伦理的批判也可以将任务留在科学技术的应用范畴上,甚至对科技发展的走势进行指导和启发。可以说,只要人类还在进化,就要不断地解决问题。而问题一直存在,艺术与科技关系的话题或许会一直存在下去。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人类科技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谁变成了人类?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