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搅拌站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建议

2022-06-08周吉星袁玲燕吴小花张敏伏峙浩

劳动保护 2022年5期
关键词:南岸区滤膜职业病

周吉星,袁玲燕,吴小花,张敏,伏峙浩

(重庆南岸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重庆 400000)

0 引言

近年来,混凝土是使用量最大的人造建材,由于企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大部分地区已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远郊集中的混凝土搅拌站近几年得到了极大的推广,随着新生产模式的推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了极大地控制和改善,但是噪声和矽尘超标仍较为严重。

目前,粉尘和噪声的防控仍是混凝土搅拌站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搅拌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为混凝土搅拌行业更好地防治职业病危害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本文数据来源重庆南岸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对重庆市南岸区8 家混凝土搅拌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查看不同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在相应场所的合格率,判断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情况。

1.1 检测方法

用EXCEL2007 建立数据库,用SPSS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评价依据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中出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人员,以及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发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较高的工作场所进行检测。

结合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依据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和GBZ/T 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等标准要求开展粉尘以及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工作。依据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及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 部分:物理因素》标准进行评价。

1.3 检测方法

粉尘的测量方法如下:实验室所用滤膜为测尘滤膜,直径为37 mm 或40 mm。使用前将滤膜置于硅胶干燥器内干燥2 小时以上,再用镊子取下滤膜,将滤膜通过除静电器除去静电,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XSE-204 上准确称量,记录滤膜的初始质量,最后装入样品袋,并对滤膜质量进行编号。粉尘采样结束后,先将滤膜置于硅胶干燥器内干燥2 小时以上,除静电后,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XSE-204 上准确称量,记录滤膜和粉尘的质量。最后将采样后的质量与采样前质量相减得到增量重量。

噪声的检测方法:用经检定合格的SE402 数字声级计和NOISE-PRO 个体声级,经AC300 校准器校准后进行现场测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

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南岸区全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岗位检测。共检测粉尘监测点(总尘)64 个,合格点数36 个。共检测粉尘监测点(呼尘)64 个,合格点数34 个。噪声监测点113 个,合格点数112 个。通过检测,发现混凝土搅拌站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噪声的检测合格率最高,粉尘的检测合格率最低,见表1。

2.2 噪声的检测情况

通过检测,发现铲车驾驶室、储料斗、地磅房、分离机操作室、搅拌机、空压机、平皮带区、实验室、维修车间、下料口、斜皮带区、研磨车间等存在噪声作业;噪声大于85 dB(A)的工作场包括所有铲车驾驶室、分离机操作室、平皮带区、斜皮带区、下料口,见表2。

2.3 矽尘(总尘)的检测情况

对不同检测地点分类统计,发现传输带、研磨、铲车驾驶室的矽尘(总尘)超标比较严重,见表3。

2.4 矽尘(呼尘)检测情况

按不同检测地点分类统计发现,传输带、研磨、铲车驾驶室的矽尘(呼尘)超标比较严重,见表4。

混凝土搅拌生产过程中骨料、粉料在卸料、投料、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粉尘。由于工艺等原因,南岸区混凝土搅拌企业普遍均存在杂工清理散落的骨料、粉料,导致粉尘浓度超标严重。

表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n,%)

表2 岗位噪声检测情况(n,%)

表3 岗位矽尘(总尘)的检测情况(n,%)

表4 岗位矽尘(呼尘)的检测情况(n,%)

混凝土搅拌生产过程中,骨料投料、搅拌过程及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噪声,但由于南岸区混凝土搅拌企业普遍自动化程度较高,水泥、粉煤灰等粉状原料从上料、配料、计量、加料到搅拌出料都在密闭状态下进行,工人通过定期巡检的作业方式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替代了旧式人工操作模式,缩短了工人与噪声接触时间,所以南岸区混凝土搅拌企业工作场所和工作岗位噪声检测合格率较高。

本次监测结果,噪声强度场所合格率为99.12%,平均噪声强度为81.07±9.65 dB(A),最高强度达107.8 dB(A);矽尘(总尘)场所合格率43.75%,平均粉尘浓度2.94±2.43 mg/m,最高浓度达11.51 mg/m;矽尘(呼尘)场所合格率58.33%,平均粉尘浓度1.79±2.02 mg/m,最高浓度达12.43 mg/m。

3 结论

1)通过检测,发现南岸区多家混凝土搅拌企业的铲车驾驶室、分离机操作室、平皮带区、斜皮带区、下料口等岗位或区域的噪声强度大于85 dB(A),以上岗位或区域的工作人员应规范佩戴防护耳塞、并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混凝土搅拌企业应对搅拌皮带加强维护,避免机械摩擦产生不必要的噪声。

2)粉尘超标岗位或区域主要集中在传输带、研磨、铲车驾驶室。搅拌机粉尘超标严重,但此处为自动操作,无工作人员,故不在改善范畴中。笔者根据对现场的调查发现,传输带区域粉尘超标是因为大部分企业未将传输带改造为密闭化传输。笔者建议,应将传输皮带进行密闭化设置,并对散落的扬尘进定时、多次清除,避免二次污染。

3)研磨工作场所的粉尘超标主要是因为研磨炉较高,个别混凝土搅拌企业研磨炉密封圈老化,密闭不严。笔者建议,企业应对研磨炉进行定期维护,及时更换密封圈。每次研磨完成后及时对散落的粉尘进行清除,避免引起二次扬尘。

4)铲车驾驶室粉尘超标多是由于企业驾驶员操作不规范,南岸区多家混凝土搅拌企业存在铲车驾驶时驾驶室门不关闭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企业应建立相关作业规范并督促劳动者规范作业,确保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猜你喜欢

南岸区滤膜职业病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鲁能小学校开展足球赛事精彩瞬间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A case report of acupuncture of dysphagia caused by herpes zoster virus infection
重庆南岸区引入第三方评估幼儿教育质量
父亲的职业病
2017年读者评刊表展示墙
写给“别人家的孩子”的一封信
荷负电手性壳聚糖纳复合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种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