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江应急探索建立“企业吹哨安全惠企”服务机制

2022-06-08黄凯

劳动保护 2022年5期
关键词:惠企靖江市管理局

文/黄凯

实习编辑 李楠楠

“电气线路私拉乱接”“安全管理人员缺位”“隐患治理低位运行”……企业面对这些“看得见不会管、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行动起来往往是捉襟见肘。为了破解这些难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江苏省靖江市应急管理局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建立“企业吹哨,安全惠企”服务机制(企业吹哨指明确企业、属地“吹哨人”,使企业自排“吹哨”发现问题,然后邀请村社区、镇街园区、市监管部门派员上门服务、解决问题)。

2021 年11 月,江苏靖江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推出“企业吹哨,安全惠企”服务机制,“哨响、人到、隐患除”是“企业吹哨,安全惠企”服务机制的中心思想,通过“企业吹哨”的主动作为,帮助填补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被动监管,实现了“安全惠企”的最终目的。

靖江市应急管理局在新建项目、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坚持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协调联动、重点攻坚,通过“科目化”监管、“点单式”服务、“全领域”执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不断疏通企业安全管理“末梢神经”,开启了安全生产从严监管与高效服务的新纪元。

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顶层设计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吹哨”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基层、服务企业,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让更多应急系统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扎根基层。

一是高位谋划、有序推进。靖江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将“企业吹哨、安全惠企”作为党建重点工作,成立新建投资项目安全服务临时党支部和项目服务工作专班,切实抓好临时支部的组织设置,明确专人负责,从科室抽调9 名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同志,聚焦“项目大提升”,围绕新建项目,实施“靖心服务项目建设”行动,细化服务事项,全面打通党建和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应急处突两个回路。

二是聚焦业务、同步开展。在布置专项整治、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评审、执法检查等业务工作时,突出党员示范先行,成立“车上”临时党小组,通过思想引领、现场教学、业务帮扶,实现安全生产业务能力“传帮带”。针对青年党员干部,开设“薪火人才讲堂”,以红、蓝、绿“三色”教育深刻描绘薪火传承的“应急初心”,不断夯实“吹哨”政治基础、提升消弭“哨声”的业务水平。

三是多方参与、强化考核。靖江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与乡镇属地党委,联合成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领域“攻坚支部”,明确组织设置、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加大对安全生产领域事务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整合专项整治、巡查督导、应急体系建设等考核载体,将履责情况、特色做法以及“哨声”回应指数纳入考核体系,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鞭策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工作挂钩,对“哨响、人到”开展全面考核,让“双向考核”成为培养党员干部的“磨刀石”,不断打造“安全助企”新常态。

聚焦隐患治理 激发内生动力

靖江市应急管理局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以压实压紧责任为中心,通过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指导整改,帮助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安全发展城市。

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吹哨”、治理“一盘棋”。靖江市应急管理局全面推行各级党政领导挂钩化解重大(较大)安全隐患,深化安全生产有奖举报机制,完善企业内部“吹哨人”,实施对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周督查、月调度、季通报”,序时推进专项整治;以“吹哨”制度为基础,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实现工业企业风险报告全覆盖,较大以上风险企业占比77.66%,完成了2 997 家危化品使用行业领域企业信息填报,187 家涉炉企业完成验收达标;通过自排“吹哨”、执法检查、三方参与的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帮助111 家企业辨识有限空间1 275处、排查消除1 962 家租赁厂房安全隐患,发动300 余名“吹哨人”每天蹲点检查,实现隐患治理“全方位”。

二是推动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实现宣贯、参与“再升级”。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明确创建工作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分解具体任务,推动安全文化体验场馆、餐饮场所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等安全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吹哨人”积极参与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评选“城市安全名片”,参与拍摄公益宣传片等环节;以社区为单元格,“吹哨人”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主动参与了“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影视行”200 场次、开展《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宣贯100 余次。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中,企业和社区“吹哨人”实现双向联动,创建“一核多元工作体系、两优并举工作模式、三制协同工作机制”的“123工作法”,用“全覆盖”响应群众关切,用“网格化”延伸服务链条,用“铁脚板”走遍千家万户。

三是优化综合执法体系,共画营商、安全“同心圆”。持续深化精准执法,围绕规范程序、健全制度、完善设备、强化保障、建立沟通、注重服务等内容率先“破题”,严格按照年度执法计划开展执法检查,将“吹哨举报”纳入隐患线索重要来源,不断完善取证程序、创新行政警示、强化法制监督,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在整合执法编制、人员的基础上,靖江市应急管理局制定了《规范化执法创建工作方案》,有效解决队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以“铸安·1 号”专项行政执法行动为契机,深入企业一线,联合企业“吹哨人”共同开展安全检查,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企业需求,形成“点对点”的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在复工复产、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积累经验能力,提升“吹哨”响应速度。

靖江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正在给企业吹哨员发放新《安全生产法》,讲解特种作业操作须知

强化协调联动 提升监管能级

靖江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探索“企业吹哨”在城市安全发展中的高效管理模式,推动市、镇、村三级协同工作模式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域全面落实,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事前监管和应急处突事后协调的能力水平。

一是优化队伍结构,构建协调联动机制。推动靖江市23 个行业领域全部建立应急、安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村(社区)全部按网格配齐力量,明确275 名“吹哨”信息员(“吹哨”信息员直接与属地联系,是企业吹哨员和监管部门之间的纽带,企业可以通过“吹哨”信息员将安全问题层层上报至监管部门。)在企业一线搭建“岗哨”,在安全管理、应急服务方面,与企业“吹哨人”互为补位、信息共享、良性互动,形成市、镇、村三级应急管理“吹哨”体系,以政府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为契机,引导各级“吹哨人”参与“蓝天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的培训和实践,动员属地和部门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与靖江市人民武装部合作,建立民兵、“吹哨人”以及地方应急力量统筹建设运用机制,积极开展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宣传普及,累计受训人员达1 万人次。

二是加强信息研判,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健全恶劣天气灾害预警机制,加强气象灾害联合研判和预警提示,截至2022 年4 月20 日,向靖江市企业负责人和“吹哨”信息员推送预警信息60 期,发出气象灾害提示18 次,为加强企业一线“吹哨人”信息沟通,组织专题培训6 次,以规范灾情信息发送、传达。积极做好灾情分析研判,通过自然灾害惠民保险,联合“吹哨”信息员,积极开展灾情核查,累计筹集并发放救助金53.3 万元,惠及家庭357 户。成功举办了泰州—无锡跨江联合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5·12 防灾减灾日”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演练等活动,提高了“哨声”的准确率、及时率、传达率。

三是注重区域联动,健全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联动载体,融合气象、地震等多个专业信息数据,依托综合执法系统、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推动各部门业务不断融合,为推进“企业吹哨、安全惠企”工作提供保障支撑。靖江市新桥镇综合指挥中心集视频监控、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人口监测、环保监察等功能模块于一体,开辟了风险企业监管模块,对中高风险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实现22 个村社区、84个基础网格互联互通,全面提升预警预防预测能力。同时,积极推动属地签订区域应急救援联动互助协议,督促全市6 个属地建立3 个联动片区,持续加强与张家港市、江阴市等先进地区的交流学习,签订跨江区域应急管理联动合作协议,探索建立协同联动的指挥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形成多级联动、齐抓共管、互联互通的工作模式。

落实基层导向 推进安全服务

有效解决“吹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企业吹哨、安全惠企”工作的关键所在,如何让企业的“吹哨人”在日常生产管理中,摒弃利益思想、坚持安全至上的发展理念,尤为重要。通过推动资源持续下沉、转变执法模式、强化普法宣传,不断增强基层企业“吹哨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努力锻造一支安全生产的预备军。

一是拿出“吃螃蟹”的勇气,实现精准执法新作为。深入开展分级分类执法,细化企业分类,根据风险等级进一步细分企业等级,优化执法检查方式,紧盯重点行业领域,明确监管重点、检查事项,及时公开执法计划,深入推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充分运用好行政指导,健全联合执法、“四不两直”执法模式,邀请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吹哨人”参与安全“会诊”,提高企业“吹哨人”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推动行政执法“全透明”、企业隐患整改“一企一策”,不断打造精准执法的“靖江样板”。

二是拿出“出亮点”的意识,实现应急服务新作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为了给企业提供“多快好省”的优质服务,靖江市应急管理局在行政许可事项、不动产补办、安全设施设计、安全诊断等方面求突破、争创新,建立容缺受理、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否定报备制、同岗替代制等工作制度,运用“吹哨”一张网,提前联系相关企业,推出提醒办、预约办、邮寄办等“不见面审批”服务。以局机关党员干部为中心、社区“吹哨人”为辅,成立“靖安”志愿和法治志愿两支服务队,在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项目建设等方面,勇挑重担、闻令而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永续应急力量。

三是拿出“钉钉子”的精神,实现末梢治理新作为。针对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监管水平不高、隐患自改能力薄弱等问题,靖江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锚定“哨声”解决问题,围绕执法队伍规范化标准示范点创建标准,修编执法制度、规范执法程序,从严着装要求、优化装备配置,严格规范用语,加强执法监督,一线服务指导、提升检查实效。通过在企业以及员工中举办“隐患随手拍”“安全在身边”等活动,深化安全生产宣传“五进”效果,动员企业基层职工主动参与安全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中来,不断提升安全技能,鼓励企业成立安全管理志愿服务组织,邀请业务水平高、能力素质强的员工担任“安全管家”,适当提高安全管理人员薪资待遇,聘请相关行业领域专家成为“安全顾问”,努力打造“安全+”的品牌特色。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实现安全稳定发展更是题中之义,必须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一线思维,强化问题导向,补足管理短板,建立长效机制,靖江市应急管理局将继续努力推动“企业吹哨、安全惠企”向纵深发展,逐步打通安全生产监管服务的“最后一米”。(本文作者单位系靖江市应急管理局)

猜你喜欢

惠企靖江市管理局
靖江市启动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
打造行政审批惠企便民的新通道——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河北省优化行政审批条例》
靖江市应急管理学院揭牌成立
哨响 人到 隐患除——靖江市探索“企业吹哨 安全惠企”服务机制
省安科院党建惠企再升级联建发展出新招
靖江市用“铁脚板”跑出“安全感”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的通知
山西省禹门口水利工程管理局简介
靖江市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强力简政放权 优化惠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