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2-06-08马凯敏
马凯敏
[摘要]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PNF)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常规组(n=60)与PNF组(n=60)。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PNF组采用PN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PNF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E)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PNF组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优于常规组,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MWS)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PNF组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PNF用于脑卒中恢复期相对于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升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脑卒中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康复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2)11-011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 on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walking ability,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the stroke recovery period.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stroke recovery period admitted to the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i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shui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20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 (n=60) and the PNF group (n=60) by the coin-flipping metho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 PNF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NF. The difference in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walking ability,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Fugl-Meyer Lower Extremity Motor Function Rating Scale (FMA-LE) score in the PNF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functional ambulation scale (FAC) classification in the PNF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10 m maximum walking speed test (MWS) in the PNF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modified Barth index (MBI) score of the PNF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PNF used in the stroke recovery peri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otor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lower limbs, enhance the walking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Key words]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Stroke recovery period;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Walking ability;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Rehabilitation
腦卒中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在40岁以上居民中,新发脑卒中患病率约2.37%,由脑卒中带来的疾病负担居世界首位[1-3]。虽然脑卒中的临床诊疗技术不断提升,脑卒中死亡率呈下降趋势[4],但存活的脑卒中患者多遗留各种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卒中后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已成为临床共识,但现有方法如物理因子、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的康复效果并不能达到患者的预期,且短时间内疗效欠佳[5-6]。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在我国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7],PNF用于脑卒中恢复期的研究报道还较少,本研究通过探究PNF对脑卒中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试图为PNF用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指导,现报道如下。600DD575-5E17-48DA-9724-C061FE1E0D1D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来自于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病房或门诊,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8]中“脑卒中”诊断要点,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纳入标准:①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意识清醒;②首次发作,病程≥1个月;③坐位平衡≥Ⅰ级;④单侧偏瘫,偏瘫侧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期≥Ⅲ期;⑤本人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9]:①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与可逆性脑卒中;②合并严重认知障碍、偏侧忽略、失语等功能障碍,严重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疾患,影响正常干预或效果评定;③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等疾病;④正在参加影响本研究结果评价的其他临床试验。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常规组与PNF组(各60例)。常规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47~74岁,平均(62.95±5.17)岁;病程1~55个月,平均(22.85±3.67)个月;脑出血41例,脑梗死19例;偏瘫部位:左侧38例,右侧22例。PNF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50~73岁,平均(63.42±5.68)岁;病程5~53个月,平均(23.18±4.27)个月;脑出血39例,脑梗死21例;偏瘫侧:左侧40例,右侧2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良姿位摆放,抑制上肢屈肌痉挛与下肢伸肌痉挛模式;桥式训练,单桥与双桥运动形式;床上翻身训练,仰卧位通过健侧惯性带动躯干、骨盆翻向侧卧位;转移训练,由健侧代偿从卧位到坐位转移;坐位平衡训练;Bobath坐站训练;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肌力训练等等。
1.2.2 PNF组 PNF组采用PNF治疗:①患侧上肢撑坐起训练:患侧卧位,双腿移至床边,患者躯干前倾用患侧肘支撑,治疗师一手辅助患侧肩胛带,另一手辅助患侧手保持背屈,辅助患侧手支撑,肘关节伸直,患侧上肢支撑坐起。②侧方起站、坐下训练:健侧侧坐位,臀部与床接触面尽量缩小,以健侧上肢为支撑点,双脚并拢,离床20~30 cm,健手在躯干侧方支撑,保持头、躯干直立,治疗师在确保患者不跌倒的前提下,配合患者髋部向患侧侧方移动,同时嘱咐患者挺胸、抬头、挺髋、下肢伸直缓慢站起,充分利用髋部与躯干整体控制完成站起动作;坐下时,嘱咐患者充分屈髋、膝关节,在健侧上肢支撑下坐下,治疗师应预防患者过度向健侧倾斜。③站立平衡训练:首先应对患者现站立模式进行评价,发现异常应及时纠正。治疗师站于患者偏瘫侧,通过问询、讲解,嘱咐患者感知身体各个部位与关节位置,发现身体倾斜方向,让患者自行调整;若患者無法感知,则给予语言提示或少量手法帮助纠正,并反复强化,让患者可明确感知躯体各个位置。在确保患者不跌倒的前提下,嘱咐患者保持头、躯干直立,双脚距离逐渐缩小直至双脚并拢站立。④步行训练:治疗师立于患侧,让患者患侧足跟抬起,治疗师将一侧足背垫在患者足跟下,待患者足跟可充分抬起后开展下一步训练;放置一高约8~10 cm的木箱,让患者将患足抬起,放于木箱上而后放下,在此过程中需保持躯干直立;当患者达到理想的膝、踝关节控制后,进行健侧、患侧交替负重迈步训练。⑤转圈训练:健侧为负重侧,患侧围绕健侧进行旋转;治疗师立于健侧,让患者患侧足跟抬起,屈膝、屈髋,以健侧足为中心支撑点,右侧髋、膝、踝关节同时用力,转向健侧,同时健侧足也进行相应幅度旋转。
训练前,治疗师向患者进行示范性讲解各训练动作要点,并在训练过程中反复用口令刺激,同时应强调患者主动参与,以患侧功能性动作为目的,减少健侧参与,自主调整,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调动患者自主能动性。训练每次40 min,2次/d,上午下午各1次,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在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应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运动量不超过最大运动心率的80%为宜。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①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10]进行评价,17项内容,每项0~2分,0分表示无法完成,2分表示能够充分完成,满分34分,分数越高表示下肢运动功能越好。②步行能力: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进行步行能力评价,分为0~5级,0级表示无法站立与行走,5级表示可持续步行200 m以上,独立步行速度达到20 m/min以上,并可独立上下阶梯;等级越高表示步行能力越好[11]。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 m maximum walking speed,MWS)[12]:让患者在不跌倒的前提下,用最快、最稳定的速度直线行走大于10 m的路程,选取中间10 m的步行时间,休息5~10 min后重复测量,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价,MBI包括日常生活中10项内容,分为5个等级:完全依赖、最大帮助、中等帮助、最小帮助、完全独立,总分100分,总分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1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情况
治疗前两组的FMA-L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L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PNF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600DD575-5E17-48DA-9724-C061FE1E0D1D
2.2 两组治疗前后步行能力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FAC分级、MW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NF组的FAC分级优于常规组,MWS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2.3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
两组治疗前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BI评分高于治疗前,PNF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与运动障碍,脑卒中后大脑中枢传导系统受到损伤,并发周围神经功能的改变,偏瘫侧运动神经脱髓鞘与轴索变性,从而导致患者肢体和运动功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14];赵亚萍等[15]研究显示,脑卒中后不仅患侧上肢运动神经轴索变性及脱髓鞘会发生改变,还会对运动单位中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产生影响。因此,常规康复训练难以对卒中后肢体和运动障碍产生预期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PNF组的FMA-LE评分高于常规组,治疗后FAC分级优于常规组,MWS水平高于常规组,MB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PNF用于脑卒中恢复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升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周玉静等[16]研究结果提示PNF可有效提高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潘毓健等[17]研究发现,PNF用于社区康复治疗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平衡功能与运动功能;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PNF建立在正常的运动发展与运动模式基础上,通过对本体感受器产生良性刺激,达到有效收缩协同运动中相关肌群的目的,其治疗特征为注重整体运动,还包含躯干、肢体的螺旋、对角线与抗阻[18-19]。本研究中通过患侧上肢撑坐起训练、侧方起站、坐下训练、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与转圈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利用语言命令、视觉引导、手法触摸等,影响机体运动模式,能够有效强化患侧力量较弱的肌肉;通过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并充分激起患者的运动训练潜能,以达到最高的功能水平。
PNF对患者进行持续性、高质量的步行训练,通过反复高质量的步行训练,可强化患侧力量较弱的肌肉并产生肌肉记忆,从而达到步行能力改善。脑卒中后大脑在恢复过程中,通过特定反复学习,有助于重建正确的运动模式信号,从而促进脑功能重组[20]。此外,在本研究中有专业的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指导,并提示患者视觉参与,从而让患者得到患侧肢体的强化功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对患侧髋部、膝关节、踝关节等本体感受器反复刺激,强化肢体感觉输入,有助于新的神经通路与运动模式建立,从而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与步行能力[21]。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因研究时间较短,未对两组患者的中远期效果进行随访评价,后期可增加此方面研究内容,进一步丰富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PNF用于脑卒中恢复期相对于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升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爽,朱以诚.脑卒中的性别差异: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0,27(1):57-60.
[2] 巢宝华,刘建民,王伊龙,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成就、挑战和应对[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7):625-631..
[3] 戴璟,张雪,何云渝,等.基于CHNS 2015的中国脑卒中发病率及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4):5183-5186..
[4] 馬林,巢宝华,曹雷,等.2007—2017年中国脑卒中流行趋势及特征分析[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0,14(5):253-258.
[5] 黄茂茂,胡月,王彬川,等.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近10年国际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23):3725-3733.
[6] 江滨.脑卒中后并发症流行特征分析及对基层管理优化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2):1445-1453.
[7] Sandel ME Dr.Herman Kabat: Neuroscience in translation from bench to bedside[J].PM R,2013,5(6):453-461.
[8]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6):62-64.
[9] 何丽明,李浅峰,梁伟容,等.基于Brunnstrom分期的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3):46-47.
[10] 龚巧鹭,张建梅.肌电生物反馈及悬吊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110-113.
[11] 刘加鹏,王卫宁,梁思捷,等.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2):182-185.
[12] 孔芳草,付丛会,李小通,等. 反重力跑台系统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训练中的疗效[J].中国康复,2021,36(5):274-277.
[13] 陈大伟,陈晋文,杜文津,等.改良简易躯体表演测试的信度及与巴氏指数的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2):126-129.
[14] 王培,付娟娟,周停,等.脑卒中患者周围神经与肌肉神经电生理特征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5):545-550.
[15] 赵亚萍,高晓平,宋娟,等.基于神经电生理技术探讨脑卒中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周围神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2):132-138.
[16] 周玉静,陈芳,刘秋怡,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6):68-70.
[17] 潘毓健,徐国会,郑洁皎,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22-24.
[18] 辛玉甫,张晓鸽,赵智伟,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12):1071-1074.
[19] 柏飞.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肌痉挛及步行功能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0, 22(5):404-407,415.
[20] 吴雪娇,朱玉连,丁小琴,等.下肢机器人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8):938-943.
[21] 娄天伟,田梦,刘彦彬,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躯干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8):986-989.
(收稿日期:2021-09-11)600DD575-5E17-48DA-9724-C061FE1E0D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