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VP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性骨折患者影像参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06-07黄照国万峰磊王绍刚张财义左才红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压缩性椎体骨质

黄照国,万峰磊,赵 磊,张 庆,汪 胜,王绍刚,张财义,左才红

骨质疏松所致骨折以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常见[1]。早期临床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性骨折患者常予以保守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需长期卧床,易致压疮等并发症,且保守治疗无法有效减轻患者的腰背痛感[2]。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为当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较常用的治疗方式,该术式有利于减轻患者腰痛症状,促进恢复[3]。本研究探讨PVP治疗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性骨折患者影像参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性骨折122例。纳入标准:符合《实用骨科学》中相关标准[4],且经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均为单椎体骨折;压缩程度为Ⅰ度,骨密度检查T<-2.5;均能耐受手术,无手术相关禁忌证;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存在外伤性、开放性等暴力性骨折及炎症、肿瘤所致的病理性骨折;存在出血性、免疫系统疾病者;存在肝、肾、心、脑血管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者;脊髓或神经受到压迫者;意识障碍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74例和对照组48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皆采取俯卧位,在G臂机透视和椎弓根体表投影下,对病变椎体穿刺部位进行定位、标记,常规消毒铺单,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在G臂机正侧位透视下以病变椎弓根皮肤为手术入口穿刺,刺入椎前约1/3处,建立工作通道。研究组采取PVP治疗:于椎体内注入处于“拉丝期”骨水泥,并于2~3 min内注完,注入骨水泥量为椎体体积的1/4,待骨水泥凝固后将工作套管拔出。对照组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将未扩张的球囊置入椎体前中部位,注入显影剂缓慢扩张球囊,于G臂机透视下见球囊扩张满意后抽出显影剂并撤出球囊,于椎体内注入处于“拉丝期”的骨水泥,注射过程同PVP操作一致。术后2组均予无菌包扎,并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记录2组骨水泥量、手术及住院时间。②比较2组术前、术后6个月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③采用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5-6],对2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椎体功能进行量化评分,ODI评分与椎体功能呈反比,JOA评分与椎体功能呈正比。④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7],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⑤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手术指标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水泥量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性骨折手术指标比较

2.2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 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椎体中部高度上升、Cobb角减小,研究组椎体中部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2。

表2 2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性骨折手术前后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比较

2.3ODI、JOA评分 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ODI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均升高(P<0.05)。见表3。

表3 2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性骨折手术前后ODI、JOA评分比较分)

2.4VAS评分 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VAS评分均逐渐下降,研究组术后1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4。

表4 2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性骨折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

2.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发生并发症6例(8.11%),其中骨水泥漏4例,慢性疼痛和感染各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12.50%),其中骨水泥漏、感染各1例,慢性疼痛、邻近椎体压缩性骨折各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造成的,而腰背部疼痛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性骨折患者最典型的症状,也是导致患者来院诊治的最主要原因。一些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自身状况会选择保守治疗,但所需时间较长,致长期卧床,继而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加重患者痛苦[8]。

PVP通过于病变椎体注入骨水泥,达到稳定脊柱、提升椎体强度、减少后凸畸形、减轻疼痛等效果,从而改善胸腰椎的稳定程度、促进功能恢复[9]。但目前临床对于PVP和PKP两种术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骨水泥量少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1],提示PVP治疗能够缩短手术用时,减少骨水泥用量,并且还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究其原因可能为PVP的操作更为简便,于患者体位复位后便可注入骨水泥,而PKP治疗需于球囊扩张后才可注入骨水泥。

本研究发现,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椎体中部高度均上升、Cobb角均减小,研究组椎体中部高度低于对照组,提示PVP和PKP均可促使Cobb角恢复,但PKP对于椎体中部高度的改善效果较PVP佳。分析原因可能是,PVP于患者体位复位后直接注入骨水泥,虽能使骨水泥较好地弥散至骨折线中,多呈海绵状分布,但PKP能通过球囊的扩张作用,可直接达到恢复椎体中部高度的效果。本研究还显示,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ODI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椎体功能。本研究还显示,研究组术后1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PVP治疗早期可明显缓解疼痛,这可能是由于PVP较PKP对于骨水泥的弥散效果更佳,致骨水泥充分填充于骨折线中,从而有效减轻了骨折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手术方法安全性相当。

综上所述,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性骨折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椎体功能,缓解疼痛,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压缩性椎体骨质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CONTENTS